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毒医-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一会儿皇后的介绍,素问不由便对她心生敬意。真不愧是在宫里混出来的人物。她简直把太后的心理摸了个透彻。介绍起探病的人物个有侧重点。

    作为一个母亲。太后最希望来探病的自然就是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女。儿子这边好说,一睁眼就看到了,但女儿却并没有立即出现在眼前。考虑到太后这种心理。皇后特意强调了安阳长公主这几天是如何衣不解带的侍奉在侧,最后被她和皇帝逼着才勉强答应回宫休息。

    从太后脸上的笑容可以看出,皇后此举颇合她老人家的心意。只要是当母亲的,谁又能对儿女衣不解带的照顾视而不见呢?

    皇后此举一举两得,一方面讨好了自家婆婆,另一方面卖了一个人情给自家小姑子。从这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她能坐稳皇后的位置,并不是一味的依靠家族的支持。至于别的来探病的人,皇后就酌情进行了介绍,这个酌情自然是要看那人与皇后关系的亲疏远近。

    过了片刻,太后脸上便露出了疲惫之色。皇后看在眼里,就颇为识趣的停下了口中的介绍,并主动提出将寝殿里众人请出去。

    得到太后的同意后,寝殿里众人便井然有序的退了出去。跟在众人身后,素问被皇后亲自领着出了寝殿。她一出来就迎来了十几道打量的目光,都用不着抬眼去看,便知这些目光的主人都是呆在外间等消息的太医们。

    当然,在刚才的那段时间里,太后已经恢复神智的消息早就传了出来。他们现在表现的如此关注素问,其实只是一种难以置信的心理在作祟罢了。

    一见到素问,在场的太医们眼睛就是一亮。能用几根针就把太后的毛病医好,他们都对此充满了好奇。只可惜碍于之前的质疑,他们都有些难以开口发问。刚刚才否定了人家,现在却又想打听人家的医术,天底下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对于太医们心中的念头,素问心知肚明。尽管如此,她却也没打算表示什么。敢质疑她,敢怠慢会诊,不让他们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目光逐一从在场太医的脸上扫过,素问嘴角勾起了一抹浅笑,然后便转身对一边的皇帝说道:“陛下,素问还要替太后娘娘梳理养病时所需的注意事项,现在就先告退了。若陛下有何吩咐,直接宣素问觐见便可。”

    听说要梳理太后养病时所需的注意事项,皇帝马上就准了她的请求。现在太后的身体健康才是头等大事,别的事情都必须往后排。

    得到了皇帝的允许,太后寝殿的贴身女官便带着素问往侧殿而去。从太医们身边走过的时候,素问还故意将视线从他们脸上挨个扫过。她明明眼神里什么都没有,但太医们却感到了一种隐藏在深处的不屑。

    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皇帝和皇后不由相视一笑。在这对夫妻眼里,素问这样的表现还属于孩子心性,明显是在报复太医们之前对她的轻视。

    等素问走了,皇帝就一脸痛惜的说道:“诸位爱卿,你们都是我朝杏林界的翘楚,却对太后的病症毫无办法,竟然还不如一个小姑娘。别的朕也不说了,你们回去自己想想吧。你们进了太医院之后,是不是已经很久没花心思钻研岐黄之术了。”

    面对皇帝满脸痛惜的表情,在场太医们全都被羞得无地自容。他们一向自觉是天下最顶尖的大夫,何曾将一个民间大夫看在过眼里?

    回到寝殿后,素问就托人往洪府捎了一条报平安的口信。面对自己被宣进皇宫来看诊的情况,相信洪夫人肯定比她自己还要紧张。还好太后身边的女官态度不错,这些小忙一口就答应了下来,竟然还一点贿赂都没拿。

    收到素问托人捎来的口信,洪夫人这才放下心来。既然太后已经在素问的医治下恢复了清醒,那接下来的事情应该就没什么危险了。

    从这一天开始,素问就住在了皇宫。她为太后的康复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计划,其中包括了起居饮食的各个方面。除了担负起太医的角色外,她还承担起了心理医生的责任。她每天都会花时间陪太后聊天,尽量使其保持心情愉快。

    住下来没几天,南北分榜的成绩就出来了。她虽然呆在深宫,却还是从别人那里了解到了这一次发榜的一些看点。

    在这段时间里,素问倒是没少见到皇亲国戚。她呆了一两天的时候,基本上就把本朝所有的皇家成员看了个遍。太后生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只要是呆在京城的皇家成员这一下全都来了,只除了那些年高体衰的。

    由于洪迁的关系,素问并没有与其他皇亲走太近。反正她与太子有师兄妹的关系,与皇后和太子妃走进一些,谁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刚好这两个女人就住在皇宫里,平时见个面也不算难,有空还可以在一起陪太后聊聊天。有这样便利的条件,素问便没有浪费资源。她在皇宫怪无聊的,正好靠跟她们婆媳俩聊天打发一下时间。

    与太子妃混熟了以后,素问便接触到了太子妃的儿子,一个可爱的三岁多的小正太。这可是皇宫里现在唯一的幼儿,她实在是喜欢的不得了。

    人年纪大了,就会格外喜爱小孩子在身边玩闹,太后自然也不例外。这样一来,可爱的皇孙小正太便会经常被接到太后的寝宫玩耍。借着这样的机会,素问迅速的与小家伙打成一片,很快就成了小家伙最喜欢的玩伴。

    面对小孩子,素问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为了搞好与皇孙小正太的关系,她几乎把前世玩过的游戏都翻了出来。

    当然,要想经常可以跟小正太玩,光有游戏是不够的。素问必须证明小正太能从她这里学到知识,这才能让太子夫妻放心的把孩子放在她这里。对于她来说,这并不难。她可是新一代才女的领军人物,教个小正太还不是小菜一碟。

    按照皇家规矩,皇子在六岁的时候才会正式到上书房学习。现在小正太才三岁多,如今的任务只是启蒙,认识一些字罢了。

    要想教小正太识字,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可是皇孙,当今皇帝名副其实的嫡长孙,又岂是谁想教就能教的?对于这一点,素问心中十分清楚,因此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有过这种念头。

    刚开始的时候,她只是在太后、皇后与太子妃聊天的时候,抽空给小正太讲几个成语故事,借以拉近跟小正太的关系。(未完待续。。)

第386章 农事

    在讲故事这方面,素问自信还是有几分手段的。同样是成语典故,她凭借前世的见闻,就能比这个时代的人讲的生动有趣。

    事实证明,素问这一招果然十分奏效。她讲了几次典故后,皇孙小正太就喜欢上了这种新颖的故事风格。她每讲完一个成语典故,还会对皇孙小正太进行启发性提问,使其将成语典故里蕴含的哲理跟生活里的小细节结合在一起。

    就在某次讲故事的时候,不小心被皇帝碰见了。他站在一边,全程目睹了素问与皇孙小正太之间的亲密互动,并听了小正太对成语典故发表的观点。

    对于这一幕,皇帝默默的看在了眼里。等第二天,他便将皇孙小正太叫到了身边,考校了这段时间素问给他讲的一些成语典故。当然,聪明可爱的小正太并没有丢素问的脸,皇帝问的几个问题基本上都被他答出来了。

    了解了素问的教育成果,皇帝表示十分满意。他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很不错,正好适合年纪幼小的皇孙小正太,就当是进行启蒙教育。

    见识了素问在教育小孩子方面的天赋,皇帝就起了请她帮皇孙小正太启蒙的心思。反正素问也有才女之名,教一个小孩子应该绰绰有余了。他越想就越觉得可行,于是便跟皇后认真的谈了一次,想征求一下皇后的意见。

    面对皇帝的主意,皇后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反正皇孙小正太启蒙也是太子妃亲自教导。并没有请专门的老师,现在交给素问也无不可。

    在皇后看来,太子妃与素问都是一等一的才女,两人谁教都一样。相对而言,素问是个外人,更容易在皇孙小正太那里树立权威。相比之下,太子妃就比较难做到这一点了,毕竟亲母子关系摆在那里,皇孙小正太估计很难把母亲当做老师来对待。

    夫妻俩一拍即合,接下来便是征求太子夫妇意见的时候。他们分头找太子和太子妃谈话。表达了一下这方面的意思。

    面对皇后表达的意思。太子妃心中的感受颇为复杂。她一方面觉得把儿子的教育权交出去有些不舍,另一方面却又承认素问教的要比她好。为了自家儿子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她最后还是狠下心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决定把教育权交给素问。

    对于皇后的理由。太子妃同样明白。而且更加深有体会。她给皇孙小正太讲课的时候。明显有一种角色混乱的感觉,以至于讲课效果被大打折扣。

    与太子妃相比,太子就显得颇为慎重了。他虽然与素问有师兄妹的关系。但真正的接触却并不多。事情关乎到自家宝贝儿子,他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他回头询问了一下妻子的意见,又考校了皇孙小正太一些成语典故,这才最终答应请素问暂时担任小正太的启蒙老师。

    做出决定后,皇后就出面约谈了素问。她并没有绕来绕去,就直接表达了打算请素问帮忙教导一段时间皇孙小正太的意思。

    面对皇后的意思,素问一开始有些意外,但随后就明白了他们的用意。反正在皇宫里日子也怪无聊的,她便颇为爽快的答应下暂代皇孙小正太启蒙老师的邀请。有了新的任务,她立刻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精心设计了一套有利于幼儿成长的教育方案。

    作为皇孙小正太的启蒙老师,素问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几本启蒙读物教小正太掌握。这里所说的掌握可不是前世那种学过一遍便可,而是要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

    了解了一下任务,素问觉得难度尚可,起码还在可接受范围内。听说小正太已经学了半本《三字经》了,她这段时间的任务就是把剩余半本交完。对于素问来说,这样的任务并不算难。小孩子记忆力好,只要方法运用得当,很快就能把后半本学完。

    令素问放心的是,她只需要教小正太认字便可,并不用教写字。听说皇帝把这项工作揽到自己身上了,说要等皇孙小正太六岁以后亲自教导。

    为了把《三字经》教好,素问决定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她托人从洪府把铅笔拿了过来,亲自设计了一套配有插图的《三字经》。与平民百姓的小孩子一样,皇孙小正太显然更喜欢带有鲜艳插图的《三字经》,学习的效率明显提升了不少。

    见到素问如此用心,太子妃原本残存的那点醋意也随之烟消云散了。只要自家儿子能学好,她当不当老师真的无所谓。

    除了太子妃外,皇孙小正太的另外几个长辈也对素问的教育方式表示了肯定的态度。不管用的什么手段,反正皇孙小正太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效率也比从前提高了。只要有效果,素问究竟具体如何操作,他们都表示无所谓。

    在学习《三字经》的同时,素问还没忘开发幼儿的其他兴趣。在她看来,皇孙小正太将来又不能参加科举,根本用不着把主要心思花在四书五经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