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皇帝一道口谕督促之下,太医们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与素问进行了一次会诊。由于对素问的医术心存怀疑,他们一个个都表现的颇为消极。如果不是有皇帝在旁边盯着,他们或许连口都懒得开,就更不用提介绍各自的诊断依据了。(未完待续。。)
第384章 针灸
见太医们态度消极,并没有主动交流诊断心得的意思,素问心中就有些不爽。她觉得这些太医们未免太过分了,竟然在会诊时表现如此轻慢。
既然太医们没主动交流的心思,素问当下就决定自己问。他们敢摆出一副消极怠工的样子来,她就敢主动提问。有皇帝在旁边压阵,他们总不好拒绝回答。只要能弄清他们诊断的依据,这一次的会诊就算是达到预期效果了。
打定主意后,素问就开始发问。果如她所料,有皇帝在旁边压阵,他们虽不情愿,却还是勉为其难的进行了解答。
从太医们的解答里,素问明白了他们的诊断依据。她将他们的诊断依据与自己的诊断依据进行了对比,最后还是觉得自己诊断出来的结果更靠谱。弄明白了这一切,会诊就没了继续进行下去的意义,当场就匆匆的画上了句号。
朝旁边督战的皇帝行了一礼,素问就一脸认真的说道:“陛下,素问的问题问完了,现在已然有了答案。若陛下信得过,还请允许素问对太后进行救治。”
面对素问这番掷地有声的宣言,在座的太医们都纷纷投来了不屑的目光。在他们看来,素问这样的表现明显属于不知天高地厚。就她一介民间大夫,竟然就敢独自要求对太后进行救治,简直就是拿医病当做儿戏。
没等皇帝发话,一名胡须花白的太医就一脸怒容的出言斥责道:“胡闹。这里是什么地方,怎能允许你这般乱来?你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丫头,竟然就敢给太后娘娘医病。”
对于这位老太一的不满,素问采取了置若罔闻的态度。她目光只是安静的看着旁边站立的皇帝,等待这位九五之尊做出最后的裁决。倘若皇帝觉得不靠谱,她正好可以免除这次的麻烦,反正她也打心眼里不想抢太医院的工作。
沉吟了片刻,皇帝这才一脸威严的发话道:“既然华大夫有了决断,那就去救治吧。听说你在云州曾医治过不少疑难杂症,相信这次定然不会令朕失望。”
见皇帝发话。素问心知这回算是逃不掉了。便壮着胆子说道:“陛下,太后娘娘的病奇怪得很。素问虽然有一些把握,却不敢保证一定能治好。尽管素问不能打包票治好,但可以保证绝不会继续恶化下去。”
话音未落。刚才那位发话的老太一就一脸怒容的告状道:“陛下。您听见了吧?这样一个缺乏经验的小女娃。怎么能允许她给尊贵的太后娘娘医病?”
满含深意的瞧了素问一眼,皇帝就转头一脸淡漠的对老太一说道:“爱卿,朕刚才都听见了。华大夫虽不一定能医好太后的病。但至少能保证不会继续恶化下去。问题是你们在这里都忙了多久了,太后的病不仅未见好转,反而还变得越来越严重。”
听了这番话,老太一脸上的神情就是一滞。扪心自问一下,他还真没那本事保证太后的病停止恶化,相比之下还不如这姓华的小女娃。
轻轻一挥手,皇帝就拍板决定道:“行了,你们的心意朕知道了。这件事朕心意已决,你们无需再劝。华大夫既然是朕宣纸请来的,医术上就一定没问题。既然华大夫能有办法救治太后,那岂有不允的道理?”
见皇帝做出最后的决定,在座太医们只好放弃了继续质疑素问的打算。尽管嘴上没再继续说什么,但他们的目光里却分明充满了怀疑。
在一群太医怀疑的目光下,素问再度走进了太后的寝殿。她命令星儿将针灸用的医用针取了出来,准备对太后进行针灸抢救。按照之前的诊断结果,太后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半昏迷的危重情况,应该是痰浊所致。
对于素问来说,要想尽快将太后从危重情况下脱离出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针灸。她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她如今早就对针灸抢救有了不少心得。
命令宫女将太后扶起来,素问便开始进行施针。她站在太后的背后,先在周围的几个穴位上扎下了几针。把这几针扎下后,她并没有急着继续施针的工作,而是耐心观察了一下太后的反应,以作为接下来施针的指导依据。
看了一会儿,见太后的呼吸和脉搏明显增强了不少,素问这才放下心来。既然施针有效果,那她自然要继续下去,争取达到最佳疗效。
接下来的时间,素问又继续往太后身上连扎了几针。她又停下来,认真观察了一下太后的反应。一切都如预料的那样,太后对针灸的治疗有着良好的回馈。经过了前期的摸索,她对最后一针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如今就是要发起最后挑战的时刻。
吩咐宫女们将太后扶稳了,素问便决定扎下今日最关键的一针。倘若这一针能起到预期的效果,那众人或许将会亲眼见证奇迹的上演。
深吸了一口气,素问便将手中的医用针刺入了太后背上的肺俞穴。她这一针力道拿捏的恰到好处,既最大程度的刺激到了这个俞穴,又避免了对太后的脏腑造成伤害。她这一针看起来简单,但其中却融入了许多次练习才获得的经验。
这一针刺下去,寝殿里众人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他们全都看到了素问脸上的凝重之色,心知这一针定然十分关键。
医用针的针头刚刚刺进去,半昏迷的太后就开始剧烈的咳嗽。好在宫女们之前听了素问的交代,把太后扶得十分稳当,这才没闹出乱子来。见势不妙,她们马上加大了手上的力度,将太后因剧烈咳嗽而颤抖的身体再度稳定下来。
在一番剧烈咳嗽后,太后张口终于吐出了一口黄卓的浓痰。这样的变化来的太快,众人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致使那一口浓痰直接就吐在了床上的被褥表面。
一口痰吐出来,太后感觉呼吸顺畅了许多,连同意识都清醒了不少。她不由自主抬头四顾,这才惊讶的发现身边聚集了一大堆的宫女太监。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她还看见了正露出一脸担忧神情的皇帝和皇后。
看见太后眼神恢复了清明,皇帝和皇后马上就露出了惊喜之色。他们立刻迎了上来,从宫女手中将太后接过,然后吩咐宫女们去更换被褥。
见儿子儿媳都在身边,太后马上就一脸虚弱的开口问道:“怎么这么多人聚在这里,哀家这是怎么了?看你们先前一个个满脸担忧的样子,莫非哀家这边出什么事情了?把哀家放下,被人扶着怪累的。”
见太后嫌被人扶着累,素问立刻就在旁边笑着说道:“太后娘娘,您稍等片刻。待素问帮您把身上的针拔掉,您便可以躺下休息了。”
皇帝点了点头,一脸欣喜的说道:“母后,您先忍一下。等华大夫把您身上的针拔掉,宫婢们把被褥换一下,您就可以躺下来歇息了。母后,您之前昏迷了好几天,现在身体感觉如何了?趁着华大夫在,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尽管说。”
听了儿子的问题。太后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搞了半天,她之前都昏迷好几天了,难怪先前一直觉得浑浑噩噩,想醒却又醒不来。
看见太后脸上露出恍然之色,皇后马上就贴心的在旁边解释道:“母后,您前几天早起的时候就有些不舒服,后来情况才成这样。幸亏陛下请来了华小姐为您医治,这才使得母后终于转危为安。”
听见皇后的提点,素问马上就一边拔针,一边笑着接话道:“哪里是素问的功劳,这分明是太后娘娘洪福齐天,命不该绝。只是素问运气好,捡到这个便宜了而已。”
听见背后传来的清脆女声,太后不由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立刻就出言打趣道:“这是谁家的丫头,不仅医术了得,嘴还这么甜。来,到老婆子跟前来,让哀家好好端详一下。光声音就这么悦耳,想必人定然长得更是俏丽。”
听见太后的吩咐,素问一拔完针就转到了太后面前。她好不容易把这位天下最尊贵的老太太救回来,当然要把应得的好处都拿到手才行。
打量了一下面前的素问,太后就一脸和善的出言问道:“小姑娘,你是谁家的女孩儿?你医术如此了得,为何哀家之前从来没有见过?”
听太后问起,皇后马上就在旁边笑着介绍道:“母后,这是洪大人的女学生,名唤华素问。她原是云州人士,今年开春才到的京城。京城与云州相隔千里,您之前没见过,便是因为这个缘故。”
在说话的时候,宫婢们已经把崭新的被褥换好了。在宫婢们的协助下,皇帝和皇后把身体仍然有些虚弱的太后放回了床榻,还贴心的为她盖上了暖和的被子。
站在旁边,素问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心中不由称赞这个画面的和谐。(未完待续。。)
第385章 皇孙
虽然觉得眼前这一幕十分和谐,素问却不会忘记这里是皇家。对于皇家来说,和谐温馨这一类的形容词都是浮云,当不得真。
将太后安顿好,皇帝就一脸柔和的出言吩咐道:“华大夫,太后能顺利脱离危险,多亏了你的救治。如今太后尽管看起来没了危险,但身体却还未痊愈。在太后痊愈之前,这边的诊疗工作就拜托华大夫用心了。”
见皇帝发话,素问心知太后这摊子事情是落到她头上了。反正太后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剩下的不过是静心调养,她接手完全没任何问题。
朝皇帝点了点头,素问就信誓旦旦的保证道:“陛下,请您尽管放心。只要谨遵素问的医嘱,太后娘娘定然能恢复到之前身体康健的状态。当然,太后娘娘这段时间的起居饮食必须听从素问的安排,日子肯定无法过得如之前那般舒心,还请陛下体谅。”
听了素问的表态,太后马上就带着一丝虚弱笑道:“华大夫放心,哀家一切都听你的。养病不比平常,这个道理哀家晓得。”
见正主都表态同意了,皇帝自然更没有反对的理由。反正素问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医术,把太后的起居饮食交给她来负责,谁也说不出个反对理由来。既然如此,皇帝又何乐而不为呢?
朝面前的素问点了点头,皇帝就沉声问道:“为了便于照顾太后养病期间的起居饮食,华大夫就先暂居在慈宁宫的侧殿如何?”
面对皇帝的询问。素问真的很想表示拒绝,可惜没这个胆量。她可没忘记这是什么时代,违抗皇帝的心意,到头来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为了接下来的日子能平安度过,她决定还是先接受皇帝的安排,然后伺机寻找离开皇宫的机会。
向皇帝行了一礼,素问就一脸故作荣幸的说道:“能照看太后娘娘的凤体,这是素问的殊荣。多谢陛下信任,素问定当不负众望,势必用心照看娘娘养病期间的事宜。”
领悟了皇帝的意思。皇后马上就吩咐宫婢去帮素问把侧殿收拾出来。她则拿出了皇家好儿媳的态度。事无巨细的在太后身边侍奉。她一边指挥宫婢忙碌,一边向太后介绍昏迷这几天都有谁来探过病,探病时送来了什么礼物。
听了一会儿皇后的介绍,素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