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着想着,林雪漫突然感到脊背发凉,跟这样老谋深算的人过招,自己还真是有些防不胜防!
她想了想,又把竹篮里的那几罐小黄鱼和那些紫菜拿出来,放在柜台上,笑道:“老板,这几罐小鱼您留下尝尝。还有,这是我在家里晒的些紫菜,这些送给你,若是客人感兴趣,咱们再商量!”
“谢谢!”老板接过来,看了看那些紫菜。又探究地看着她,问道,“在下姓杨,不知小娘子怎么称呼?”他认识这种海菜,也听说过那个传言和那场风波!
“夫家姓萧!”林雪漫想了想,记得有人这样介绍过自己。便依葫芦画瓢应道。
“好,那就谢谢萧娘子。”杨老板招手唤过一边的小伙计。把那些紫菜递给他收起。
继而,那老板又似是想起了什么,转身问道:“萧娘子可是龙潭村萧景之萧夫子家里的人?”
“正是!老板怎么知道?”林雪漫疑惑地问道。
“想必萧娘子是萧夫子家里新娶的儿媳妇吧?失敬失敬,因为龙潭镇姓萧的不多,所以才有此一问,不想还真是萧夫子的家人,是这样。犬子正是萧夫子的门生!”杨老板忙起身抱拳作揖,又朝那店小二喊道。“顺子,上茶!”
原来如此!
“萧娘子快请坐,适才多有怠慢,还请萧娘子不要介意!”杨老板忙搬过一张椅子,放在她面前。
“哪里哪里,老板不必如此客气,”林雪漫见他突然变得这么热情,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萧夫子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我等甚是佩服,家中小儿对夫子为人赞不绝口,我们做父母的也感到很是欣慰,跟对了夫子,才能有出息嘛!”
顺子端过茶,放在林雪漫面前的桌子上,毕恭毕敬地退了下去。
“谢谢!”林雪漫盛情难却,只得坐下来。
“前两天放榜,我听说梧桐书院的那个许夫子在今年春闱考试中高居榜首,实在是可喜可贺啊!如此一来,梧桐书院更是名声远扬了!”
“那真是要恭喜许夫子了!”林雪漫闻言,心里也是一阵兴奋,原来许元启已经金榜题名了!想必不日就会前来报喜吧!
自家公公还真是说中了,许夫子果然非池中物,这么年轻便飞黄腾达了,日后,必定前途无量!
“哈哈,是啊!梧桐书院出了这样的喜事,我们也都跟着高兴呢!”杨老板笑得眉眼弯弯,好像许夫子是他家里的人一样,他顿了顿,看了看那几罐鱼罐头,又道,“我看萧娘子对厨艺颇有心得,要不然也不会想到晒制这些小黄鱼和海菜,若有空闲,还请萧娘子移步后厨,指点一二。”
“杨老板过奖了,我只是会点家常菜而已,哪能跟贵店的大厨相比呢!”林雪漫笑笑。
“不怕萧娘子笑话,最近镇上连接开了好几家饭馆,我这生意也大如从前,我这几日正在为新菜品而发愁,这些年店里的招牌菜来回就是那几样,若是没有新菜撑撑场面,生意便会愈来愈冷清。”
“老板多虑了吧?我觉得,招牌菜做好了,一样可以生意兴隆的!”林雪漫有些纳闷,这酒楼里装修大气,布置得体,给人的感觉也很是舒服,怎么会生意冷清呢?
“话是这么说,可是客人们来来回回地总是点那几样菜,难免有些感到厌倦,渐渐地也就不来了,最近,我听客人说千礁岛上有一家酒楼为了能够得到新的菜品,而出资购买,若是这样能得到更好的菜品,我也愿意!”
说着,他起身拿过菜谱放到她面前,道:“这是我店里的菜谱,不知道萧娘子还会做什么?我现在需要的不是什么稀世菜肴,而是一些平日里可遇不可求的民间菜肴而已,萧娘子放心,我从来都不会亏待帮助过我的人,萧娘子若是有什么好的菜品赐教,咱们除去成本,利润各半!”
“那好,我先拿着回去看看,看我能给贵店添什么菜品。”林雪漫一口应了下来,这个还难不到她!
“好好,那就这样吧!不知萧娘子家里的小黄鱼有多少?我让顺子跟你回家取。”杨老板展颜一笑。
“那就麻烦了!”林雪漫起身告辞。
从德顺楼出来,林雪漫心里一阵兴奋,许多事情做起来其实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就看敢不敢迈出第一步了!
不管这么说,今天还是很幸运的!
主动出击的人永远比被动的人有机会!这话一点不假!
一直忙到晌午,林雪漫才和顺子把家里那些小鱼全都送到了德顺楼,一过秤,竟然有五百多斤。
想不到自已这些日子以来竟然晒了这么多,怪不多感觉这么累!
德顺楼果然是财大气粗,五百斤小鱼照单全收,没有丝毫犹豫!
痛快!
一下子挣了一两多银子!林雪漫心里一阵欢呼!
沈氏说得对,拿到手里的钱才是钱!
这些不起眼的小鱼也能创造出巨大的价值来,薄利多销,积少成多嘛!
她信心百倍地看着德顺楼的菜谱,心想,若是自己能给德顺楼添几个新菜品,放在那里分成,那么这个钱来得就轻松了,不管在哪个时空,有一门手艺,果然能派上用场的,虽然她不是厨师,但是对做饭还是很有心得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感谢sunflower889,老乞婆的平安符,谢谢你们!
第七十七章 童言无忌(二更)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一点不假!
德顺楼一下子要了她家里所有的小鱼,是担心有人抢他的生意,那么自己为什么不把龙潭村的小鱼也集中到自己手里来呢?
林雪漫记得她曾经无意听萧成宇说过,这种小黄鱼捕捞起来,虽然没有季节性,一年四季都有,但是在龙潭村的这片海域,只有冬季和春季的时候最多,夏秋两季却捞不上来多少,所以,村里人储藏饲料的时候,往往会在春冬这两个季节储藏。
眼下这个季节,正好是捕捞小黄鱼的最好时机,再过两个月,到了夏天,这种鱼就不多了!
她认真地想了半天,心里有了主意,她盘算了家里的银子,一共还有二两多一点,收两千斤还是没有问题的!
即使不能垄断,手里掌握着的货越多,优势就越大!
去老屋跟公公婆婆商量了一番,说她准备在村里以一文钱一斤的价格收够那些晒干的小黄鱼储藏着,等夏天或者秋天的时候,再想办法卖掉。
“那些小鱼收拾起来那么麻烦,才一文钱一斤?”杨氏闻言,摇了摇头,村里的女人未必愿意晒,去头去内脏,还得晒半天,太麻烦了!
“你怎么知道没人晒?眼下村里的女人都闲在家里,除了织渔,没别的事,动动手就能赚一文钱,她们能不愿意?”萧景之沉思片刻,道。“愿意收就收吧,反正一千斤才一两银子,我都听说了,你做成鱼罐头,每瓶最低卖五文钱,横竖赔不了!”
“三嫂,我支持你,等我织完了手里的这些麻袋,我就帮你在家里收小鱼。”萧云顿时来了兴趣。
有了家里人的支持。林雪漫更加信心满满起来!
第二天,村里的女人都知道萧家三媳妇家里收小黄鱼,一下子议论纷纷。
“她收那些喂鸡喂猪的饲料干嘛?有钱烧的?”
“不是,人家要去头去内脏的,麻烦着呢!每斤才一文钱!”
“这也太便宜了吧?你们想想,咱们去捞上来。再收拾出来,再晒干,才一文钱?”
“就是啊!太少了,两文钱还可以考虑!”
……
“妹子,你怎么想起收那些小黄鱼?”徐娘子听说后,第一个跑过来问。“你准备把收来的小鱼卖到哪里?”
“我就是先收着,还没打算怎么卖!”
一切得等王庆年来的时候再说。若是鱼罐头卖的好,就做鱼罐头,若是卖的不好,就另做打算,反正手里有货,不愁!
“哎呦,听说你要做生意了!啧啧。我过来看看!”二栓媳妇大呼小叫地跑了进来,笑道。“村里人都说了,让你再涨上一文钱,她们就给你晒,让我过来说说,哈哈!”
“二栓嫂子,你也知道这小鱼不值钱,两文钱我哪收的起,我在家里放着也是有风险的,就一文钱,谁愿意晒,就晒好送过来,去头去内脏,不要带杂物。”林雪漫一本正经地看着她。自己两文钱卖出去的,再两文钱收回来?开什么玩笑!
“好好,我回去给你晒,只要有个来钱的地,我就愿意干!”徐娘子嘻嘻笑笑地走了。
“那,那我再跟她们说说。”二栓媳妇也跟着徐娘子风风火火地走出门去。
村里的女人就是这样,不管有什么事情,都风风火火的!
二栓媳妇一走出胡同,马上有几个妇人围了上来,表情讪讪地打听价格,一听就是一文钱一斤,没有松口的余地,有的撇撇嘴走了,有的三三两两地窃窃私语了一番,各自回家。
第二天,便有一些妇人开始在家里收拾起小黄鱼了,反正闲着也是就闲着,晒点就晒点吧!有人收小鱼,总不是坏事!
其实林雪漫并不奢望一呼百应的效果,因为那时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收拾起来麻烦,钱又不多,只要有几个人愿意帮帮忙晒就够了,这样,她也能腾出手来做点别的事情!
她这两天在看德顺楼的菜谱,感到很惊讶,不愧是龙潭镇上最大的饭馆,花样繁多不说,连主食都很齐全,招牌菜更是有名的坛子鸡,红烧肘子,清蒸鱼等等,许多菜更是林雪漫闻所未闻的。
自己这点厨艺在人家面前,根本就是班门弄斧……。
林雪漫看着那本厚厚的菜谱,心想,菜品这么丰富的饭馆怎么会生意冷清呢?难道真的是菜品不新颖了?
她取过纸笔,把脑海里会做的菜,一个一个地记下来,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前在海鲜楼打工的时候,怎么不多学几道有名的菜呢!
“哼!我就说嘛!老三媳妇手里有钱,你看,咱们都愁着手里的鱼卖不出去,她倒好,跟咱们唱反调,反而出钱往回收鱼!”沈氏在院子里晾晒着手里的那些干鱼,愤愤地说道。
“你这个人,人家收的是小黄鱼,又不是你这种大鱼,一千斤算下来才一两银子,跟着起什么哄?”萧成海不满地看了她一眼,“怎么人家做什么事情你都看不惯,有本事你也去收那种小黄鱼!”
“哎呦,我就说这么一句,你就不乐意了?敢情弟媳妇比媳妇都亲是吧?”沈氏气得把鱼一摔,进了屋,不就是随便说说嘛!
萧成海不理她,也放下手里的活,挑起水桶大踏步地出了门,他可没有时间跟她拌嘴,天一直不下雨,他还得去浇地扛旱呢!
墙那边,于氏听了,幸灾乐祸地笑了笑,不就是收点小破鱼嘛!还真当自己是生意人了?
一文钱一斤,她才不稀罕呢!
不用去镇上卖鱼了,日子一下子空下来了。还不如走走娘家轻松轻松呢!
想到这里,她出门找到她那两个在外面疯跑的两个孩子,给他们洗脸换衣裳,收拾了个包袱,领着两个孩子,走到地头,跟萧成山打了个招呼,风风火火地回娘家去了!
说起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