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无法发起空中打击,甚至无法派战斗机升空作战,也就没有必要担心志愿军会趁机发难,但是无法监视志愿军的一举一动,意味着联军失去了对战场态势的感知权,也就失去了主动权。

    谁知道志愿军会在这个时候做什么?

    不能派遣战斗机参战,不等于志愿军没有其他方式打击联军。在大气层外飞行的弹道导弹不会受到影响,那些非制导远程火箭弹也不会受到影响,即便是一些远程榴弹炮也能继续作战。

    更何况,志愿军的地面部队已经渡过鸭绿江。

    联军司令部别无他法,只能立即联系前线部队,让部署在外围防线上的第一陆战师、第三步兵师与第四步兵师出动侦察兵,越过实际控制线,深入敌后二十到三十公里,执行前进侦察任务。

    不管侦察兵的效率怎么样,总得保持足够的警戒ìng,才能避免遭到突然打击。

    只是,这道命令没有马上得到执行。

    没有别的原因,正是志愿军发动的大规模电磁打击摧毁了地面部队的电子设备。虽然联军准备了备用设备,能够迅速让主战装备恢复战斗力,但是侦察兵需要的电台、导航定位系统却没有备份。

    至少要等到数个小时之后,侦察兵才能出动。

    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比如在盖马高原上,由第一陆战师守卫的龙潭、梨坡里、虚川与三岐里等地,则要等到十多个小时之后,才能获得必要的通信设备。

    事实上,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联军司令部无法及时把命令下达给前线部队。

    可以说,瘫痪的不仅仅是空中力量,还有联军的地面部队。

    这个时候,联军指挥官做出了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让担任警戒任务的e…3与撤退到三八线附近。

    战后,很多人都在讨论,联军前线指挥官为什么要做出这个决定。

    从过去的教训来看,只有一种可能:联军指挥官担心志愿军使用è程更远的武器,用电磁打击对付联军的空中指挥平台。

    如果联军坚持防御战略,那么把预警机后撤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这么一来,联军几乎彻底丧失了战场监控能力,从而错过了发现志愿军发动地面进攻的机会。

    当然,严格说来,这不是错误。

    如果联军没有撤走预警机,志愿军肯定会再次使用电磁打击战术,而且专mén消灭联军的预警机。

    也就在这个时候,志愿军的第三轮电磁战开始了。

    这次,没有固定的目标,只是由远程炮兵定时向联军防线上方发è一批携带了电磁战斗部的远程火箭弹。

    看上去,这么做毫无意义。

    只需要一轮打击,就能摧毁联军的电子设备,完全没有必要重复打击。但是这么做肯定有理由,而直接的理由就是:持续不断的电磁打击,不但能够阻止联军修复电子设备,还能对联军的远程警戒系统产生干扰。

    在电磁打击的干扰下,联军的预警系统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也就是说,就算e…3与没有撤走,联军也很难在严重电磁干扰下,发现志愿军的地面部队。

    只是这样一来,志愿军能够利用的进攻时间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持续不断的电磁打击,将大量消耗志愿军的库存弹y。虽然电磁战斗部并不贵,比很多jīng确制导弹y还要便宜,但是在战争爆发前,没人想过用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术作战,所以队没有足够的库存。到黄峙博准备发动地面战争时,电磁战斗部的库存量仅有五千枚。以志愿军的作战消耗速度,能坚持八个小时就非常不错了。在此之后,志愿军地面部队就得顶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万幸的是,志愿军需要的就是八个小时。

    第三轮电磁打击开始后,黄峙博亲自下达了总攻命令。

    首先出动的,不是空降部队,而是已经到达前沿进攻阵地,而且隐蔽起来的装甲突击部队。

    五分钟内,参与首轮地面突击的六个装甲营全部开出了进攻出发阵地。

    此时,志愿军针对电磁战做的充分准备体现了出来。

    说得简单一点,要在电磁战的恶劣环境下保持军事通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大量使用一些不易受到损坏的通信设备。

    当然,不是通信兵,而是电台。

    早在电磁战理论问世的时候,就有科研者发现,最容易在电磁战中受到破坏的是晶体管集成电路,而在电子时代被晶体管取代的真空管,反而不易被电磁bō烧穿,也就不会被电磁武器摧毁。

    正是如此,冷战期间,前苏联为了应付全面核战争,uā了很多力气研制高ìng能电子管。

    在叛逃到日本的那架mig…25战斗机上,就没有一块晶体管电子板,而是全部使用了电子管。连美军的技术人员都不得不感叹,为了应付全面核战争,苏联把军事电子技术发挥到了极限。

    为了准备这次进攻,黄峙博专mén委托李国强,从军事废品仓库里翻出了几百台使用电子管的无线电台。

    可以说,这就是志愿军的“秘密武器”。!~!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地面第一战

    恐怕没人相信,上个世纪六零年代生产的一百多部老式电台,能够在这场高度现代化的战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到)如果没有这些电台,志愿军司令部就无法及时向前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也就无法让所有参与进攻的部队同时投入战斗,从而对联军的地面防线造成最大的压力。

    只是,老式装备不是万能的。

    这些老式电台的ìng能非常差,甚至无法进行语音通信,只能发送电码。因此在作战使用中,志愿军司令部只能下达非常简短的作战命令。为了顺利完成作战行动,就需要非常完善的作战计划。

    戚凯威的心血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回报。

    战斗打响前,所有一线作战部队都领到了作战计划,不是一份计划,而是包括了所有备用计划在内的总体计划。指挥作战的时候,志愿军司令部只需要下达命令代码,前线部队就能找到对应的作战方案。

    当然,这些作战方案并非面面俱到。

    因为在策划作战行动的时候,参谋不可能猜出会遇到什么情况,而战场态势是由敌我双方共同决定的,所以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戚凯威只提出了战术目标,没有约束前线指挥官的手脚。

    此外,这套指挥体系中,还有非常重要的反馈机制。

    按照戚凯威的要求,作战部队必须在规定的每个时间结点上汇报战斗情况。受电台通信能力限制,作战部队只需要汇报最基本的情况,比如有没有完成任务,或者已经执行到了计划的哪一步。

    通过这些反馈信息,志愿军司令部就能及时掌握战场态势。

    只是,谁也不能否认,在战局非常únlun的情况下,地面进攻的速度肯定快不起来,无法在八个小时内取得重大突破。

    这也正是黄峙博最担心的问题,或者说是他决定让空降部队参战的主要原因。

    要想取得重大突破,必须尽快到达联军后方,然后利用联军对战场态势感知不明的机会迫使联军主动撤退。

    在前线进攻部队发回第一份战报前,黄峙博给秘密进驻辽宁的第十五空降军下达了作战命令。

    陆风烈没有食言,及时派来了一百四十架大型运输机与两百架轻型运输机。

    半个小时之后,第一批二十架“伊尔76mD”就载着第43空降师的第一批突击部队升空了。

    随后的十五分钟之内,一百二十架续到达五座大型空军基地。

    为了防止被联军识破志愿军的作战意图,这些运都部署在离朝鲜半岛一千公里以外的空军基地,只是在战斗打响前半个小时才陆续升空,到辽东半岛上空待命,在接到命令后转向飞往空降部队驻扎的机场。

    因为离空降场仅有数百公里,所以降落后不用补充燃油,装上空降兵就能起飞。

    最后出动的是全部运载空降部队官兵的y…7机群。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空运效率,同时降低大型空军基地的负担,所有y…7都部署在野外机场上。

    如果说轻型运输机的运载量与航程是最大的问题,那么野战起飞能力则是最大的优点。

    因为这些野战机场不但无法供大型运输机起降,还无法为战斗机服务,所以联军不大可能监视这些机场。

    不到一个小时,三百二十架运部起飞了。

    一切顺利的话,运输机群将在四十五分钟之后陆续到达空降场上空。

    为了掩护运输机群,志愿军的电磁战进入第四阶段,由火箭弹构成的“电磁幕墙”开始向南面延伸。就到随后,部署在江界附近的导弹部队投入战斗,向位于联军战线后方的数个战略重点地区发è了数十枚弹道导弹。

    这bō攻击,立即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发现志愿军扩大电磁打击范围之后,联军立即调整作战部署,不但让e…3与紧急后撤,还撤走了在东朝鲜湾上空巡逻的e…2D,随后终止了全部空中打击行动,仅在三八线附近保留了两个F…22A中队。

    虽然到这个时候,联军的指挥系统仍然处于únlun之中,根本无法有效指挥作战部队,也无法探知前线发生的事情,但是联军指挥官非常清楚,志愿军的大规模电磁战很难持续,要不了多久就会烟消云散。

    可以说,当时没有一名联军指挥官意识到,志愿军的地面部队已经出动。

    再过一个小时,双方的第一场正规地面战就将打响。

    当时,连呆在战线上的联军基层军官都没有察觉到bī近的危险,反而认为,在强烈的电磁打击下,志愿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发动地面进攻,因为与战斗机一样,地面主战装备也严重依赖电子设备。

    这个认识并没错,但是也不等于完全正确。

    关键不在地面进攻,而是空降作战能否顺利完成。

    黄峙博非常耐心的等待了四十五分钟,才让戚凯威按照计划,向参与地面进攻的作战部队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这道命令不是发给前线部队的,而是发给后方的远程炮兵。

    按照戚凯威的作战部署,除了六个炮兵营的十八个炮兵连继续用电磁打击对联军防线保持高压状态之外,其他炮兵连全部换上了装备普通弹头的远程火箭弹,开始轰击联军的正面防线,为地面进攻做火力准备。

    等到第一批携带了高爆弹头、子母弹头与燃烧弹头的火箭弹落到联军阵地上,联军基层军官才猛然意识到,地面战争开始了。

    可惜的是,联军基层指挥官已经无法向上级汇报战况。

    虽然一些联军军官马上意识到,志愿军充分利用了电磁战创造的有利条件,在联军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打响了地面战争,立即派出通信兵,向上级汇报战况,但是等到战场信息逐层转达到联军司令部的时候,已经是几个小时之后了。

    当时,最先发现异常的不是联军的预警平台,而是翱翔在太空的侦察卫星。

    志愿军的炮火准备开始半个小时后,一颗美军的光学侦察卫星掠过朝鲜半岛,拍下了数百张高分辨率照片。数分钟后,iA的情报分析员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