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弹劾奏疏,他是不想再看到了。关于沈肃之事,他不想越闹越大,差不多就可以了。
但是,既已起了火星,在风势的帮助下,大火不是想灭就能灭掉的。关于沈肃的弹劾,即使崇德帝已下令,但仍有不怕死的官员,将弹劾奏疏送到紫宸殿中,恳请崇德帝从重处罚沈肃。
由国子祭酒叶端发起的尊师重教举动,在醉红楼、陈通记的推动下,声势之浩大出乎所有人之料,就连叶端本人也没有想到。
尊师,敬师,现在是儒林中最热烈的风气。士子们纷纷拜见、追忆自己的老师。有人不远千里,赶往曾经就学的书院拜见自己的老师;还有人在对自己恩情深重的老师墓前,搭起了孝棚,立志学习子贡,为自己的老师守孝。
在这样的儒林风气影响下,一国之君对待老师的态度,自是为世人所瞩目。谁都想看看,皇上是怎么对待老师的,是怎么成为儒林表率的。——很多人并不知道沈肃一事。
礼治德化,自古就是帝王的责任和功绩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崇德帝对沈肃做了些什么,都被无形地放大了。
帝王的意思,没有人敢公然违抗。但官员和百姓在尊师重教上,对帝王有什么想法,那就不好说了。
崇德帝自是想明白了这些,气得脸色都发绿了。然而,事情还没有完。到了四月十五的大朝,崇德帝才深刻地明白一件事。
(章外:第四更!)(未完待续。。)
ps: 第四更!感谢water_2、floodjiang、赵红裕的打赏,谢谢大家!
441章 暗半朝(五更求订阅!)
(第五更!恳请大家多多支持!)
四月十五,大朝之时的宣政殿上,朝官为了沈家之事,乱成了一团。弹劾的弹劾,附议的附议,差点就将宣政殿掀翻了。
没错,朝官们将弹劾的战场,从紫宸殿的奏疏上移到了宣政殿中。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宣政殿才有今日的吵乱。
事情最先是由国子司业张公道引起的。——他现在还在国子监任职,还没上任太子右春坊的右庶子。
张公道在殿中奏言,说的是近日儒林的风气,表的是沈肃的弹劾。
只听见他奏道:“近日儒林追本溯源,体尊师重道。臣身为国子监教习,又是朝堂官员,故臣以为,应将沈肃恶行公诸天下,使得世人知晓沈肃何以被夺帝师称号,以正风气。”
张公道此奏言一出,杜预和陆清等官员便感到无比愤怒。沈肃恶行?大人有什么恶行?还要公诸天下?
转念一想,他们便按住了心头的愤怒,反而整好以遐等待着。大人被夺帝师称号的缘由,他们也很想公诸天下,让世人都知道,皇上和大人之间,是因为元家而失和!
杜预他们倒很想知道,这样的奏请,皇上是纳还是不纳?
崇德帝没有什么表示,而朝中站立的官员,受到各方势力指使的官员,也纷纷出动了,开始对沈肃进行弹劾。
至于恶行么,前朝有一本《罗织经》。什么样的罪名没有?只要皇上准许,什么时候安套在沈肃身上都可以。
他们弹劾得最多的,就是沈肃持恩而骄、弄权玩势、市恩官员这种罪名,就连前年沈家举办帝师寿宴的事都扯了出来。——谁让沈家的确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文章呢?
自古朝堂都不可能只吹一面风,但诡异的是,今日朝堂出现了一面倒的情况!
官员都是弹劾沈肃,竟没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就连杜预和陆清等人都只是沉默,并没有出列。
是日大朝,七品的官员都可站列殿中。可谓济济一殿。但是这么多官员。从七品到从二品,竟没有一个人出来反驳弹劾。
太不寻常,太不寻常了。
现在,几乎整朝的官员都在弹劾沈肃。换言之。有人为了沈肃之事。几乎可以使动整个朝堂。除了政事堂和沉默的官员。
不,连政事堂的官员都使动了。因为,接下来俞恒敬和裴公辅也动了。他们出列,只是简简单单地说了三个字:“臣附议。”
附议,赞同,政事堂这两个大佬都站在了大多数官员那一边。政事堂,大定朝政决议之所,里面的官员都倾向弹劾沈肃。这……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门下侍中王璋见到裴公辅出列,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裴兄,怎么也参与到这事里面了?
随即,他想到沈度。沈度在中书省任职,又曾助中书省搬入月华门东西两侧,这份香火情,裴兄怎么都要承的。
王璋凝神想了想,决定站在原地不动。政事堂官员有五人,已经有两人出列,已经足够了。再多,就不好收场了。
高高端坐在上的崇德帝,见到宣政殿中这一幕,眼神暗了下来。殿中这样的情形,绝不是他希望见到的。
他微微眯眼,目光落在殿中的朱宣明身上。在看到朱宣明脸上极力压抑、却掩不住的笑容时,崇德帝身形动了动,摆在膝上的双手也抖了一下。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一直暗中观察的陆清捕捉到了。他立刻出列,高声反驳道:“臣反对!皇上夺沈肃称号必有缘由,但诸位的弹劾,却是过了!若是沈肃真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怎么能担任帝师那么多年?诸位如此说,将皇上置于何地?”
他冷眼扫过那一个个弹劾的官员,意思已十分明显:沈肃是被夺了帝师称号,但别忘了,沈肃已经做了那么多年帝师。那么多年,都能否定?岂不是要将皇上也否定了?
诸位如此说,将皇上置于何地?
这句话,如同利箭一样,射到了崇德帝的心里。
是啊,几乎整朝的官员都听令一人弹劾沈肃。如此,你们将朕放于何处?荒谬!
至这一刻,当宣政殿中朝臣都站在弹劾沈肃这一边时,崇德帝才深刻地意识到:这个朝堂,并不尽在他掌握之中。
在不知不觉间,朝中过半、乃至更多的势力,已经脱离他的掌控了。不尽掌握,何谈至上?何谈独尊?
他不禁想道:若是朕要保沈肃,这些官员还有多少人会弹劾沈肃?
这个疑问,他竟不敢深思下去,竟惧怕答案非自己所愿。
崇德帝倏地冷下了脸,盲眼的人都知道皇上心情不好了。官员挑通眉眼,更是瞬间就领悟了,都闭上了嘴巴。
没多久,宣政殿也渐渐安静了。殿中的官员惴惴不安,拿不准该怎么办了。
还能怎么办?这弹劾崇德帝自然不纳。现在占据在他脑海中,不是沈肃,不是弹劾,而是官员们那统一的举动。官员们的举动,想必是在东宫的授意所行的。
东宫授意,满朝照办。这一点,让崇德帝十分不安和警觉,在处置沈肃时便有迟疑。
东宫一定要沈肃翻不了身,不惜动用半朝之力。是不是自己也要顺着东宫的心意行事?不安且警觉的崇德帝,此刻忘记了,东宫为何胆敢动用半朝之力来弹劾沈肃。
说到底,这都是因为崇德帝最先已夺了沈肃帝师的称号,等于宣告天下他已弃了沈肃,所以东宫一系才敢如此肆意行事。
帝心难测,是晴是雨谁能估计得了?现在的崇德帝,当然就是雷霆交加了。随着宣唱内侍的一声“退朝”,崇德帝便拂袖而去了。
朱宣明错愕地看着崇德帝离开,还有些反应不过来,父皇怎么离开了?而殿中的五皇子朱宣宏勾起了嘴角,七皇子朱宣信则是皱了眉头。
这个大朝出现的情况,很快就传了出去。尺璧院中的顾琰,轻轻吁了一口气。范泰言的弹劾,起作用了;叶端的倡议,起作用了,在陈通记和醉红楼的帮助下,她所希望的结果已经出现。
真好,真好。
与此同时,安国公府的水榭内,谪仙人长隐公子拢袖,微微一笑,青山碧水都为之黯然失色。
对于帝心,长隐公子反复推敲,终于有弹劾的指令。他知道,求情是没有用的,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最为微妙的朝局,才能为沈家争得一线生机。
在这个道理上,顾琰和长隐公子的选择,惊人地一致。
而在沈家东园,沈肃弯下腰,捧起了一直蹭着他裤腿的小圈,然后对沈度说道:“现在,你说的那件事,可以做了。”
阿璧、阿染、长隐、明澈、立前做了那么多事情,为了沈家倾了半朝之力。这些人为他们做了太多,太多。作为当事人的他们,也要奋力了。
“父亲,我知道了。”沈度如此回道,眼神幽深莫测。
(章外:第五更!今天到现在0票,5555……我面壁反省去,心碎一地~~)(未完待续。。)
ps: 第五更!谢谢所有支持的宝贝们,谢谢大家!
442章 废太子
(第一更!)
退朝之后,长时出现崇德帝脑海中的,还是宣政殿中官员的举动,还是那种一面倒的情形。
这会儿,朝中官员都十分识相,并没有来奏事。但崇德帝依旧气郁难消,连御厨们端上来的午膳都不合心意,还训斥了呈送御膳的米御厨一顿,令得尚食局人人自危。
内侍和宫女们都隐约知道,皇上是因为政事不顺才会心情不佳。这个“不顺”的深意是什么,就见仁见智了。
但总归,和沈肃之事脱不了关系。
现在,弹劾沈肃的奏疏还在紫宸殿中压着,朝中官员对此事仍议论纷纷,宫中派去的人还守在沈家大门。这事,看似已有定,但在很多人看来,其实还悬着。
皇上,还会做些什么?沈家,又会如何应对?都尚未知,大多数自觉或不自觉地等待着,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而这时,在皇城东北角的地下,在这被严密看守、暗无天日的大理狱中,甲字二号监内的犯人,竟露出了一个笑容。
这犯人身形瘦削面容枯槁,却明显和普通囚犯不一样。因他囚衣陈旧却是不破烂,身上也没有污垢虱虫,长发还用稻草绑了起来,比普通囚犯要整洁干净。
此外,他的气度也有些特别,即使是坐在监中稻杆上,还会努力挺着背,似在闭目享受,就好像狱卒们在官员家看到的贵人似的。
但是,整洁干净的囚犯。气度特别的囚犯,还是囚犯。他身上那种被长时间囚禁、受过严刑拷问的气息,远远就能看得出来。
也是,不见天日的牢狱里,囚犯就是囚犯,从不得自由方面来说,没有谁会不一样。
只见这囚犯走近了精铁铸成的栅栏边,用手上的铁镣铐不断碰击着铁栅栏,发出了锵锵铛铛的声音,迅速将狱卒引来了。——本来甲字二号监就是狱卒重点看守的地方。
大理狱又名之天牢。这里是关押大定重犯的地方。按照关押囚犯的重要程度。共分为甲乙丙丁四字监,各字监下面又分为号,如此序之。
这里的狱卒都知道,甲字一号监是空着的。换言之。甲字二号监内的囚犯。就是天牢中最重要的囚犯。
这个囚犯是谁呢?其实。就连看守甲字号的狱卒都不清楚。
但他们都知道,大理寺的主官,每个月都会提审这囚犯两次;每次离开大理狱的时候。随同的大理寺官员都会再三交代:“若是甲字二号监的犯人有任何动静,立刻越级上报!”
狱卒知道,这样的囚犯,来头大到不是他们可以知道的。在对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