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长安城里也有些名头。

    这么一位美慧而多才多艺的公主,倾慕者当然甚多,但因为万春眼高于顶,皇帝又不忍心强迫她,所以这婚姻大事就暂且搁置下来。

    杨玉环与万春感情很好,据说流传后世的“霓裳羽衣曲”与“霓裳羽衣舞”就是根据李隆基的构思,由杨玉环和万春揣摩编排而成的。

    但张瑄之所以虽未谋面却很熟悉这位公主不在于她性格外向活泼,不在于她有才有貌而在于一个历史典故:梅开二度。

    万春虽不是真正的“梅开二度”的女主角,但其经历也颇为类似。

    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万春今年引岁,两年后由杨玉环引线撮合,嫁给了杨国忠的儿子杨烛。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后,杨家一夜之间失势。战乱中,而杨灿也与万春失散不知所踪随后又是很多年过去,万春与同样丧妻的杨锜渐渐走到了一起,只不过短短五年的时间,万春就在悒郁中去世了。

    “免礼吧。嘻嘻,我可是久闻你的大鬼了,听父皇和娘娘说你诗才横溢,我前不久还准备请你去我的青灵苑饮宴一番呐,却不料就出了父皇患病的事人……”万春笑着,似是又担心起皇帝的身体笑容便旋即被深深的忧色所替代。

    这个活泼开朗纯真的公主跟其他的公主有些不同,不太喜欢动不动就“本宫”长“本宫”短,摆公主的架子,除了某些很正式的场合之外,她一般说话都很随便。

    “臣要往东宫监国太子殿下有国事相商……不知万春殿下唤住张瑄有何赐教?”张瑄对万春印象甚佳,微笑着又拱了拱手。

    “哦。”万春哦了一声,“我也耽误不了你多长时间。来一三痴道人,你过来!”

    万春笑着向站在不远处的三痴子招了招手。

    那三痴道人大步走过来,矜持着向张瑄稽首为礼,“贫道三痴,见过大将军!”

    张瑄淡淡扫了他一眼,并没回礼。

    对于这种装神弄鬼害人不浅的炼丹术士,他没有什么好印象,也懒得理会。如果不是看在万春的面子上他肯定会转身就走。

    万春见张瑄没有回礼,不由皱了皱眉,心道这小子真是好大的架子。好端端的一个才子文士当了官就沾染了些俗气,真是可惜!

    而三痴道人的脸上就有些挂不住。

    他虽然是一个炼丹术士但在这宫廷中却是颇为吃香的。不说皇帝之前对他封赏有加,这宫里的公主妃子们,哪一个也对他礼遇三分,都想托他炼制永蒋容颜的“青春丹”。

    “张大将军,父皇不见我,可我心里担心他老人家的身体。这样啊,三痴道长乃是修炼有成的道德之士,炼丹之术非常神奇。今日,三痴道长炼成了一炉“太清丹”,可以夺天地之造化,起死人肉白骨,因此—一”

    “我想托大将军将此丹进献给父皇,让父皇服下,以消病痛。不说长生不老,延年益寿也是好的呀。”

    万春公主的话语轻柔,很真诚,眸子里没有一点杂念。

    张瑄相信她是真心牵挂老皇帝的身体,送丹也是出自一片赤诚。只是这种明明是毒药的所谓“仙丹”,张瑄怎么敢让老皇帝服用。本来他的身体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要是再服这种烈性毒药,等于是变相的自杀了。

    万春取出两个晶莹剔透的玉瓶儿,递了过来,眸光清澈。

    张瑄叹了口气,轻轻道,“殿下,生老病死乃是百卝度卝贴吧卝更新最快人生规律,所谓长生不老完全是蛊惑人的鬼话。所谓炼丹养生,更是术士骗人的小把戏,殿下聪慧过人,不该被这种骗术所愚弄。”

    “陛下的病,需要静养调理……医术手段,可是比这丹丸更可靠。”

    万春俏脸便沉了下来。她最近痴迷炼丹术,觉得非常神奇,怎么会被张瑄几句话所打动。她还倒是张瑄有意阻拦……想起宫里的一些传闻和小道消息,她心里就有些烦躁。

    “此物堪比砒霜,服之等于自戕。”张瑄又道。

    那三痴道人见张瑄说他是招摇撞骗之人,不由也恼火起来,他冷笑道,“大将军切莫亵渎道术神通。炼丹之术乃是上古仙人存留,有典籍所载,岂容污蔑!”

    “若是等若毒药,这长安城里服用丹丸者不知凡几,可有何人中毒而死?”

    张瑄冷冷扭头望着三痴道人,“你这三痴贼道,骗人不骗人,你自己心里有数,非要本官揭穿你的假面具吗?”

    “炼丹主要用五金、八石、三黄矿物为原料,炼成的多为砷、汞和铅的制剂,服用以后就会中毒乃至死亡。慢性毒药,自然不能瞬间体现,可若天长日久,尔等这种江湖术士又可编造其他谎言,来蒙蔽视听。”

    万春皱了皱眉,声音也冷了下来,“张大将军,本宫乃是一片孝心。这仙丹之事,宫里宫外颇为盛行,若如你之所言,岂不是我辈都成了无知之徒?”

    张瑄心说,你们可不都是一群傻蛋,拿着毒药当灵丹,不仅傻还很可悲。

    但心里这样说,嘴上却不能说得太直接。

    张瑄苦笑道,“万春殿下,张瑄就事论事,无意冒犯殿下。简而言之,陛下龙体虚弱,御医正在竭力调治,这个时候,不宜服用丹药。”

    这个时候,高力士也带着几个小太监走了过来,笑着也插话道,“万春殿下,子瞻所言极是。丹丸乃大热大补之物,陛下龘身体若虚,不宜服之。”

    万春一片孝心、一腔赤诚而来,却在张瑄这里吃了闭门羹,心里很不舒服。

    她性格外向也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她很不高兴地盯着张瑄,沉声道,“危言耸听,本宫看你的话才是无稽之谈。本宫服用仙丹,自觉身轻体健,何来毒药一说。”

    张瑄无语苦笑。

    他犹豫了一下,向万春公主探出手去,“殿下,烦借这丹丸一观。”

    从万春手里接过那两个玉瓶,张瑄扒开塞子,还没有往鼻孔下凑,就闻见一股刺鼻的硫磺味,不禁皱了皱眉,扭头望着一脸愤然之色的三痴道人冷冷道,“好一个三痴贼道,汝炼制的这哪里是仙丹,分明是硫磺毒药……想要谋害陛下不成?”

    三痴道人大惊,立即羞恼的驳斥道,“大将军切莫污蔑贫道。贫道自入宫以来,为陛下炼丹弹精竭虑,耗神费力,已经虚耗了十余载力,岂敢谋害陛下?”

    张瑄冷笑着,心念电闪。

    他有心将这炼丹之风匡正一下,但奈何没有真正的凭据。如果单凭嘴上解释,肯定不会有人接受。而如果是……

    想到这里,张瑄嘴角渐渐浮起了一抹古怪的笑容来。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子,一个足以让长安城里众多炼丹术士仓皇逃窜的子。

    “万春殿下,张瑄有一,可验证这丹药的真伪。”张瑄向万春拱手一笑,“然现在张瑄必须赶往东宫,监国太子殿下有要事相召……这样吧,殿下,明日,明日上午在玉真观,张瑄定然亲手揭破这炼丹骗局,还请殿下到时做个见证可好?”

    万春愣了一下,沉吟着大声道,“好,本宫就答应你了。不过,张瑄,到时候你要是哄骗本宫,拿不出凭据来,本宫可饶——”

    万春本来要说“本宫可饶不了你”,突然想起这人乃是当今权臣,自己这个小公主还真的动不了她,不由有些气馁和羞恼地狠狠瞪了张瑄一眼,跺了跺脚,提留着裙角,转身离开。

    那三痴道人也神色不爽地赶紧跟上。

    张瑄淡然笑着,突然扬手指着那三痴道人的背影,转头向高力士朗声道,“大将军,明日也请去做个见证,看张某如何戳破这种无耻的谎言骗术!”

    高力士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子瞻其实不必较真。万春殿下也是一片孝心,至于这炼丹之术,也是由来已久。”

    张瑄叹了口气。这唐时人中毒已深,仙丹健体的观念深入人心,根本就不是他几句话就能转变的。

第144章 大都督人选

    张瑄回到东宫,这一来一去消耗去了大半个时辰。

    说实话,不要说杨国忠,就连哥舒翰六个人都等得有些不太耐烦。但太子李亨一直在闭目养神,摆出了一副张瑄不归,宴席不开始的架势,他们无奈,也只好耐心等候。

    由此可见,在李亨心目中张瑄的位置和分量。

    张瑄匆匆走进殿来,走到李亨跟前,俯身在李亨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将方才永穆公主和凉王李璿带着一干皇子女在御书房门前闹腾的事儿简单说了一遍,至于万春公主那一场,则忽略不计了。

    李亨脸色一变,心里很不高兴,不过却没有表现出来。

    他笑着摆了摆手道,“子瞻,且归座,吾等开宴!”

    张瑄点了点头,归坐后,李亨挥了挥手,丝竹音乐响起,一群舞女袅袅登场,表演起了曼妙的歌舞。

    只是众人的心思都不在歌舞上,所以看得都有些意兴阑珊。

    张瑄心知肚明,却是微笑不语。

    朝廷推行削藩合并之策,重新整合设立八大大都督府,取代了之前的十大藩镇。多数藩镇的势力范围得到强化,而安禄山的三镇却被“掐头去尾”斩去了一部分,可以说吃亏最大的就是安禄山。

    而很显然,朝廷此番基本上就是针对安禄山来的。

    不过,在场众人大都对此持肯定赞同态度。安思顺除外。

    其实张瑄这个熟知历史进程的穿越者很清楚,安思顺虽然是安禄山的族兄,但究其本质,还与安禄山有些差别。

    安思顺并无谋反之心,后来也无谋反的行动。安禄山叛变后,大唐朝廷免去安思顺的节度使职,入为户部尚书。不久就被皇帝处死,一起赴死的还有安思顺的弟弟太仆卿安元贞。

    因此,安思顺的心思最复杂。他明白安禄山要做什么,却又无可奈何。而反过来说,对于大唐朝廷,他又因为“姓安”,在这边很难取得真正的信任。

    李亨挥了挥手,舞女退下,音乐声骤停。

    李亨与张瑄交换了一个眼神,又向杨国忠投过谦卑闻讯的一瞥,杨国忠满意地笑了笑,亦是点点头。

    对于监国太子李亨对他尊重有加的态度,杨国忠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只是作为政治流氓,杨国忠更看重的是利益。倘若今后李亨不能继续给予他应有的利益,他倒戈相向也不是不可能。

    杨国忠这种人,本就没有什么气节可言。

    李亨微微一笑,举杯向众人邀饮道,“诸位大人,本宫奉旨监国,今日召诸位来此,一则是饮宴作乐,二则是宣布朝廷最新的册封安排。”

    “众所周知,朝廷推行削藩合并之策,将天下十大藩镇整合合并为安西、北庭、河西、陇朔、渤海、河南、范阳、剑南八大大都督府,分掌大唐兵马。朝廷设立总领天下兵马大都督府,统率天下八大都督府。”

    李亨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众人的精神立即被调动起来,一个个都竖起耳朵来仔细聆听着,因为到了事关个人政治利益的关键时刻。

    “哥舒郡王任河西大都督府大都督兼河西兵马招讨使,为八大都督府之首。”

    李亨的话一出口,哥舒翰长出了一口气,起身向李亨躬身道,“臣哥舒翰,谢监国殿下隆恩,谢朝廷信任!”

    李亨笑了笑,“哥舒郡王军赫赫,又有大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