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不该投诚,他目前不会做决定。尤其是在安禄山叛军连战连捷的前提下,他更是不会轻易答应投诚张瑄。他必须要再观望一段时间,看看张瑄究竟有没有能力平息安禄山的叛『乱』。

    若是张瑄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大唐必亡无疑,他又何必往火坑里跳?

    “回去告诉史思明,就说本王说过的话,一定会兑现。本王已经向陛下密报,若是史思明肯投诚归降,将功折罪,当封郡王、取安禄山而代之。”

    “你们父子现在想些什么、试图观望什么,本王心知肚明。本王在这里可以郑重其事地告诉你,安禄山叛『乱』必败无疑……本王能将强悍的吐蕃骑兵杀得丢盔卸甲,在吐蕃国内如入无人之境,将吐蕃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灭一个小小的安禄山又有何难哉?”

    “观望可以,但是本王必须要把丑话说到前头。本王不需要锦上添花,只需要雪中送炭。若是等安禄山败局已定,史思明纵然率军归降,本王也必率军诛之!何去何从,你们父子自己考虑。好了,本王累了,南霁云,史偼,你们二人替本王设宴宽待史朝义一行!”

    ……

    ……

    第二日,张瑄大军继续沿黄河西岸南下,不过,行军的速度并不快。

    而就在午后时分,张瑄得到了皇帝李亨率满朝文武大臣以及长安部分权贵亲眷由一万军马保护着放弃长安,打着御驾亲征的名义,向陇朔方向而来。

    目的很明确,就是坐镇灵州大后方,在灵州指挥全国的平叛战争。

    张瑄大吃一惊,勃然『色』变。

    他早就料到李亨会放弃长安,走上他父亲李隆基的老路,但张瑄却没有想到李亨竟然逃得这么早、这么快!

    洛阳还没有失陷,还有潼关可守,作为大唐皇帝,如此沉不住气胆怯怕死,轻易抛弃祖宗社稷宗庙,岂能不让天下臣民耻笑?

    在这一瞬间,张瑄对李亨彻底失望。

    当初李隆基是因为潼关失陷,长安的门户被打开,迫于无奈才仓皇逃往蜀中。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明智之举;而李亨却在长安的威胁远远没有到来的时刻就提前放弃长安,生怕保不住自己的小命,这一点比起老皇帝来大有不如。

    李亨的皇帝威信沦丧殆尽,对于张瑄来说无关紧要,问题的关键在于,李亨此举,真正打『乱』了张瑄的谋划部署。

    张瑄脸『色』铁青,站在帐中,两侧诸将肃然而立,没有一个敢开口。

    良久。

    张瑄长出了一口气,声音无比的低沉,“诸位,陛下和朝廷放弃长安,奔灵州而来,这个消息一旦传出,必助长安禄山叛军气焰,而朝廷军马则……”

    张瑄说到这里,没有继续往下说,但谁都明白他的意思。

    皇帝早早地跑了,连长安宗庙都不要了,你还能指望颜真卿手下的朝廷士卒浴血奋战?

    军心因此必然大『乱』,颜真卿更加难以抵挡安禄山叛军。

    砰!

    张瑄狠狠地一拳击打在桌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他咬着牙怒斥道,“蛊『惑』陛下放弃长安、擅自行动者,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封常清轻叹一声,出班抱拳道,“大帅,陛下率军往灵州而来,我军……”

    张瑄阴沉着脸,挥挥手道,“就让陛下去灵州吧。既然陛下在长安呆不住,想要去灵州,那就去吧。速传令张巡,命张巡做好迎接陛下驻跸灵州的各项准备。至于我军——加快速度,向潼关急行军!”

    “是。”封常清领命而去。

    “派人五百里加急传书颜真卿,命颜真卿无论如何要率大军固守潼关,不得擅自出战!一切,待本王大军赶到,再定策略!无论如何,要守住潼关!”

    想了想,张瑄还是有些不放心,又下令道,“同时五百里加急传书长安羽林卫大将军张同和建宁王李倓,请张同即刻率京师一万羽林卫火速驰援潼关!告诉张同,本王大军半月之中,必赶至潼关!”

    “诸位,长安危急!传令三军,偃旗息鼓昼夜行军奔袭潼关,不得有误!”

    张瑄挥舞着手臂,在半空中凝固成一个有力的姿势。

    众将各自领命整军而去,张瑄望着一身甲胄犹自站在自己身侧的李腾空和花奴儿,长叹一声,“空儿,凤鸣,皇帝如此胆小如鼠,出乎我之预料。皇帝一逃,长安危矣。”

    “为防不测,空儿,凤鸣,你们二人率骑兵一千抄近路奔赴长安,如果真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把府中的亲眷都护送出长安,送往灵州!”

    李腾空和花奴儿不敢怠慢,正待要离开急赴长安,苏扈冬皱了皱眉道,“夫君,我也要去!我看,不如就由我们三人一起率女军前往吧!一则驰援长安,二则护卫亲眷……”

    张瑄犹豫了一下,霍然点头,“也好。你们三个就率女军前往驰援长安!但是,冬儿,你要切记,若是潼关失守,长安无法守卫,必须要即刻撤出。”

    “记住,你们自己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张瑄低低嘱咐道,然后走过去挨个抱了抱三女,挥挥手示意她们即刻动身。

    横生枝节,直接让张瑄的计划受到破坏。为了预防万一,他不得不做好颜真卿连潼关都守不住的最坏打算。毕竟,一旦潼关失陷,关中就是一片空场,安禄山叛军如洪水猛兽一般闯进,长安如何能保得住?

    不要说张瑄鞭长莫及,就算是张瑄在长安,也很难守住长安城。

    长安,本就不是一座攻防之城,而是一座近乎开放式的繁盛帝都。很多城防设施都是象征『性』的。

    李隆基应是驾崩,前章笔误,非常抱歉。好在内容里并没有错,是李隆基驾崩,只是在标题上疏漏了。

第369章洛阳失陷,安禄山称帝!

    颜真卿虽然退守洛阳,但也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叛军兵临城下。

    荥阳本是洛阳的东面门户,荥阳的失守,洛阳则门户洞开,直接暴lù在安禄山叛军面前。

    安禄山率军进入河南道以来,屡战屡胜,军心大振,气焰更加嚣张,所以安禄山在攻下荥阳之后未及休整,即遣其大将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等为前锋,率精锐部队进攻洛阳。

    颜真卿看到安军进展迅速,便切断河阳桥,屯驻武牢,凭险拒敌。

    遗憾的是,颜真卿所部大军在之前的汴州大战中损失惨重,而仓促之间所组织起来的这支新军,皆为没有受过任何训练、战斗力极差的市井之徒,或无业游民。

    所以,两军对垒交战时,这支新军在安禄山叛军的铁骑冲击之下,当即阵脚大乱,溃不成军。颜真卿收集残部,与叛军再战于葵园复遭惨败:继之,又与叛军战于东门内,又受重创。九月初三,洛阳失守,叛军从四门突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颜真卿率残部同叛军在洛阳城内展开惨烈巷战,先血战于都亭驿,大败,退守宣仁门,复败。

    最后,只好忍痛从洛阳宫苑西墙的残破处,越墙弃城西逃往潼关。

    东都洛阳就这样失陷了,它周围的那些险要地形都成了摆设。

    至德元年九月初三安禄山起兵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拿下了东都洛阳。一时间,天下震动。

    而在此之前,安禄山叛军果然如张xuān预料的那样,在汴州分兵两路,一路紧逼洛阳,一路紧逼睢阳,试图直入两淮,占据大唐的半壁江山。

    睢阳太守许远以数千兵卒坚守城池与安庆绪所部数万兵马相抗衡。许远率军卒苦战,待粮绝之日以鼠果果腹,据城不出。洛阳失陷前一日,睢阳终于还是寡不敌众,被安庆绪叛军攻下。

    许远被安庆绪活捉送往洛阳,许远拒不投降,被安禄山杀害,忠烈殉国。

    此是后话不提。

    九月初四,秋高气爽。

    安禄山率大军骑乘高头大马趾高气扬地进入洛阳城。繁华的洛阳城经过了两军交战的硝烟战火经过了范阳叛军的烧杀掳掠,外城都已荒废不堪。

    数十洛阳官吏在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子带领下急速出城,跪拜在安禄山的马头前。

    安禄山其实认得脚下这人乃是河南尹达奚。

    但安禄山却傲慢地挥了挥马鞭,淡然道“下跪者何人?”

    “下官河南尹达奚,迎接大王入城请大王饶命!”

    达奚诚惶诚恐地跪伏在地,生怕杀人不眨眼的安禄山会拿他开刀。

    尽管他并未率军与叛军为敌。

    “达奚?河南尹?”安禄山轻轻一哼“起来吧,念在你弃暗投明的份上,本王就绕了你的小命。”

    安禄山拿下洛阳,还要指望有人来替他管理洛阳城,所以对大唐投降的官吏,他一般不会杀害。像达奚这样的人,对于他来说,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李幢、卢奕二人何在?”安禄山嘴角轻轻一挑手里的马鞭奋力挥了一下,在半空中炸响。

    “回大王的话,李幢、卢奕二人应在府中,没有逃离。”达奚恭恭敬敬地道。

    “前面带路!本王要去见见此二人。”安禄山大刺刺道。

    安禄山叛军进府,李府中早已空无一人,只有李幢坦然自若穿好朝服,独自平静地端坐于府台公堂。而另一方面,卢奕安排妻子怀揣着官印,从间道逃往长安自己则正襟危坐在御史台中。其属吏早已影踪皆无。

    安禄山派兵将李幢、卢奕及采访判官蒋清捉来,假惺惺地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亲自在洛阳宫门口处迎接。

    “两位大人,安某有礼了!”安禄山满脸堆笑,抱拳道。

    他与这两位也算是熟人,知道此二人颇有清誉和干才,若能让这两个人投降,对于他下一步的篡国称帝有着莫大的好处。

    李怪没有理会安禄山,而是望着卢奕慨然抱拳道“卢大人,洛阳城破,落入贼人之手,你我未能为国镇城,实在是羞愧万分!”卢奕长叹一声,也抱拳道“卢某惭愧!”

    “卢大人,请恕老夫先走一步了。、,

    卢奕肩头一颤,涨红了脸凝视着李幢,巅抖着抱拳低低道“李大人慢走!卢某这就来相陪!”两人目光相接,各自扬手纵声狂笑。

    片刻,李幢转头怒视着安禄山,扬手斥道“安贼!胡儿!大唐皇帝待汝不薄,汝竟敢起兵反叛,如此不忠不义之徒,天必诛之!安贼,老夫纵死九泉,也恨不能食汝之肉饮汝之血”“陛下啊,臣无能啊!、,李幢放声恸哭,然后猛然挣脱叛军军卒包围,一头撞向了冰冷的宫墙,当场鲜血横流脑桨迸裂,死于非命。

    卢奕掩面恸哭。

    卢奕扬手指着安禄山身边的达奚、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等人怒斥道”“为人当知逆顺。尔等乃是朝廷之臣,从贼叛逆,罪该万死!”“安禄山狗贼……”

    卢奕正待再骂几句,安禄山暴怒起来,一把抽出腰间的弯刀,狠狠地刺了过去,正中卢奕的腹部。

    血流如注,卢奕瘫倒在地,但仍大骂不绝,直至毙命。

    两人之忠到,纵然是叛军军卒,在场者也无不动容。

    李亨的大队人马刚到歧州,就得到了洛阳失陷的消息。

    建宁王李谈和陈希烈在奏报中这样描述:“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橼。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射狼所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