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唐-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都督的内眷姻亲,长安城里,谁人敢惹?就算是皇室亲族,也得给几分面子。

    张家人正在亲亲热热地饮酒庆贺,突然宫里的传旨太监就到了。自然是为了赐婚的事情。

    太监宣布完赐婚的诏书后,径自回宫。

    可张家人则都愣在了当场。

    柳氏皱了皱眉,沉吟着开口道,“朝廷怎么好端端地要把什么回纥公主赐婚给瑄儿,如“”

    桠氏说着瞥了身侧的儿媳fù崔颖一眼。

    崔颖倒是非常意外,不过神sè却很快平静下来,她启齿笑道,”母亲,您没听殿下的诏书说嘛,是回纥可汗主动请求与郎君和亲,殿下为了安抚回纥一国,就应有五赐婚了。”

    ”颖儿,可是……”“柳氏叹了口气道,望着崔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作为母亲,柳氏自然知道以儿子的身份地位,将来三妻四妾乃至其妻妾成群都是寻常事,只是她非常喜欢崔颖这个儿媳fù,生怕崔颖会因此产生不快。

    崔颖笑着柔声道,“母亲,以郎君的身份地位,三妻四妾不足为奇。况且,这是朝廷赐婚、两国和亲的大事,颖儿不会不识大体的,请母亲大人放心。等郎君与回纥公主成婚之日,颖儿一定亲自操办婚礼呐。”

    听崔颖这么大度和说话,柳氏这才松了一口气,回头望着崔颖怜惜道“好孩子,委屈你了。不过,你也不必担心,你是正妻,这大都督府的大人,瑄儿将来若敢冷落了你,为娘就第一个饶不了他!”

    崔颖微微一笑,“郎君待颖儿很好,怎么会冷落了颖儿。”

    崔颖身侧的李腾空微微垂着头,心里却是起了bō澜。她无法理解崔颖的大度,更想不通朝廷为什么会突然给张瑄赐婚一个回纥公主。

    当然,这些念头在她心里只是一闪而逝,她也只是为崔颖抱不平,至于自己的地位会不会受到冲击,她根本就没有去想。毕竟在她本心里,并没有接受张瑄,这桩与张瑄的婚姻更像是一场交易和羞辱。

    张瑄大胜吐蕃兵马并被朝廷赐婚回纥公主苏扈冬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城,自然也就传进了目前紧闭耳户的虢国大人府。

    杨三姐彻底隐身起来,退出了长安上流社会的交际困子。她安心掌握在幕后,掌控着位于长安城里的”中华商号”总部,慢慢推动着这场为支持张瑄施展xiōng中抱负而展开的商业帝国的构建。

    杨三姐爱财,对这商业经营之道,颇有天分。她原先名下就有诸多产业,手下有不少商业干才。有了张瑄给予的庞大资本作为后盾,中华商号的兴旺发展其实根本不在话下了。

    裴徽离开长安赶赴灵州,呆在张瑄身边,这是杨三姐犹豫很久才做出的决定。

    她虽然更想自己亲自前往,守在张瑄身边,但终归还是觉得自己一介女流之辈,抛头lù面不太合适。而同时为了让儿子裴徽跟随张瑄历练,将来也好谋一份传承家业的前程。

    好在裴徽对张瑄非常尊崇,并没有因为母亲跟张瑄的亲密关系而产生什么芥蒂。这是杨三姐心里最欣慰的事情。

    裴徽不愿出仕为官,反而在商业运作上显示出不低的天赋。这让杨三姐即失落又高兴,既然做不了官,当一个富家翁也行。

    商人虽然没有太高的政治地位,但太有钱的商贾,能量还是很大的。钱能通神,这可绝对不是一句虚话。

    况且,有张瑄在身后,何人敢欺凌裴徽?

    杨三姐觉得自己此番退隐,还是非常明智的。如此一来,她逐渐淡出了长安权贵的视野,将来纵然是杨玉环失了宠、杨国忠倒了台、杨家失了势,她母子二人也不会受到冲击。

    ”这个小冤家,去陇朔时间不长,却又弄回来一个回纥公…”他倒是**不浅,可奴家将…”“杨三姐有些患得患失地想着心事,幽幽一叹。

    ”不知道这个小冤家将来要怎么安置奴家……”不过,他能把自己最大的sī密事儿跟奴家分享,把这么大的担子交给奴家,看来奴家在他心里还是有些位置的。”

    ”大人,贵妃娘娘到了。”门口突然传来shì女恭谨的禀报声,杨三姐一怔,笑着起身迎了出去。

    正是杨玉环来了。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58章杨三姐试探杨玉环

    杨玉环来了。

    老皇帝李隆基被太子李亨“搁置”在了骊骊山别宫,仍旧是半死不活芶延残喘,看样子,一时半会也会继续维持着生命下去。

    只是这样下去,老皇帝已经在渐渐淡出大唐朝廷的视野,虽然还顶着一个皇帝的名义。

    作为皇帝的贵妃,杨玉环在面子上自然要留在骊山陪老皇帝。

    只是骊山别宫清苦寂寞,杨玉环呆了一段时间,觉得无趣,就起驾回了长安,在宫里又住了几日,想起杨三姐,就出宫到杨三姐这里来了。

    李亨倒是遵从了昔日的承诺,对杨玉环非常礼遇,尊为后宫之主。

    但杨玉环心里很清楚,李亨这种恭敬只是面子上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面子上的恭敬也会逐渐丧失。

    这是必然的。

    但杨玉环的心思已经不在宫里,她无心富贵荣华,一门心思都放在了张瑄身上。

    杨三姐迎了出府门去,杨玉环来的低调,她迎接的也低调,竟然没开中门。这要是让言官知晓,定然会参她一个不尊贵妃之罪。

    “娘娘。”杨三姐拜了下去。

    杨玉环笑吟吟地带着两个宫女上前去,一把扶起杨三姐儿,笑道“三姐,几日不见,你倒是清瘦了许多……”“是不是思念过度哟”杨玉环突然打趣地伏在杨三姐耳边小声调笑道。

    杨三姐跟张瑄的那点sī密暧昧杨家人心里都清楚,只是没有公开而已。

    杨三姐妩媚的脸sè一红,轻轻道“娘娘说笑话了奴家最近闭门修养,清心寡yù,瘦了一些也是正常的。”

    姐妹两个亲亲热热地挽着手进了府,直奔huā厅。

    两女坐下,吩咐shì女上了茶和果品点心之类,就把shì女和宫女都给支了开去。

    “三姐我这才回宫,就听说张瑄部城大捷,大败吐蕃军马,得了朝廷的嘉奖。而且,还听闻朝廷竟然将回纥公主苏扈冬赐婚给了他,真是令人意外”杨玉环慢条斯理地说着,眸子里却是闪烁着一丝极其隐蔽的落寞和幽怨。

    听杨玉环提起张瑄,杨三姐轻轻一笑,却又有些玩味地打量着杨玉、

    环。

    杨玉环被杨三姐打量得有些发毛嗔道“三姐何故盯着本宫看?”杨三姐嘴角轻轻一抽却是撇过头去,轻轻道“他能率军打仗,这还当真是让奴家有些意外。娘娘啊,你说他一个读书人怎么就能通晓兵马韬略呢?一个读书人,不要说打仗了,就算是跑到两军交战的阵前,恐怕也会吓掉hún吧,可他竟然还真行了”“呵呵,本宫也是好奇呐。”杨玉环嘴里这样说着,心里却在暗道“这小冤家本来就是一个怪物,怎么能用正常人的标准去衡量他?”“对了,听说他又领军追入吐蕃了你说说这人真是轻狂了,都得了这么一场大胜,见好就收就成了,怎么还率军杀入吐蕃,若是在吐蕃有个三长两短的,让”杨玉环轻轻叹息着却是猛然刹住了自己的话。

    杨三姐默然。

    片刻后,她轻轻道“他不会有事的,我了解他若是没有把握,他不会冒险的。”“况且说不定不过是虚张瑄势,追出边境然后就扭头班师了。

    徽儿在灵州,会及时传回消息来的。”

    见杨玉环绝美的容颜上掠过一丝深深的担忧之sè。

    杨三姐心头一动,突然轻轻试探道“娘娘是在担心张瑄吧,………,?”

    “本宫”杨玉环听杨三姐话说得暧昧,又逼视着自己的眼睛,心里发虚,面sè发红,一时间也无言以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杨三姐。

    杨三姐深深打量着杨玉环,突然轻轻一叹道“娘娘跟那小冤家是不是………”

    杨三姐这话问的很直接。

    杨玉环大羞,下意识地垂下头去。若是别人面前,她定然会百般掩饰义正词严的怒斥回去,但在自己姐姐跟前,她心里有些心思藏也是藏不住的。

    其实杨三姐早就看出来了,自打张瑄离开之后,杨玉环每一次跟她相聚都流lù出某种异样,作为有心人的她,焉能看不出来?

    只是她一直没有想捅破这层窗户纸。

    杨三姐眼神非常复杂地望着杨玉环,压低声音道“娘娘啊,这小

    冤家莫非是我们姐妹前世的冤孽?他勾走了奴家的hún倒也罢了,怎么又招惹上了娘娘?”

    “娘娘的身份不同,他…哎这个小冤家,让人可恨啊!”杨三姐长吁短叹。

    窗户纸被捅破,杨玉环心里倒也轻松了许多。她咬了咬牙,忍住羞,低低道“我他让我在长安等他两年,两年之后,他会接我出。

    杨三姐吃了一惊,紧紧抓住杨玉环的手,柔声道“娘娘,你当真为了他,宫里的荣华寄贵都不要了?”

    “荣华富贵本来就是过眼云烟我只求下半辈子,能做一个普通的女人,过几年安心的生活…留在宫里做什么?纵然锦衣玉食也是凄苦孤独,没有什么好留恋的。”

    ………,………,………,………,………,………,………,………,……………………

    等到李亨赐婚封赏的诏书传回陇朔,已经是八月底了。那个时候,正是张瑄在吐蕃拿下契林错要塞的时候。

    因为消息闭塞,再加上张瑄也没有派人往回通传消息,所以陇朔也不知张瑄的具体行踪,只是张瑄率军一去一个多月没有动静,陇朔上下自然有些“动静”。

    封常清和张瑄自然是非常焦急不安。

    封常清镇守灵州,代理大都督权力,维持大都督府的运转。

    而张瑄则将部州卫留下布防,重新安置在了原先的要塞堡垒以及各城池之中,然后自己就带着百余军卒,昼夜兼程赶去了河珧一线。

    李光弼率军4万驻防河州,张瑄赶来,李光弼知道他是张瑄的亲信,亲自迎出了城去。

    “张瑄人!”李光弼带着几个亲兵,迎了过来。

    “李将军!”张瑄神sè复杂地拱了拱手道“大都督临去之际,吩咐下官安抚完部州事宜,便赶到河珧军中待命。”

    李光弼扫了一眼张瑄身后的女扮男装的huā奴儿,朗声一笑“本将奉大都督军令驻扎河珧,听闻大都督在青海一线与吐蕃人决战,部城大捷,消息传来,令人欢欣鼓舞啊!本将这里的儿郎们得到捷报,士气高涨,此刻也跃跃yù试,准备与吐蕃人大战一场!”张瑄轻轻一叹,神sè比较焦虑。

    部城大捷固然可喜,但这份喜悦因为张瑄率军入吐蕃至今下落不明而被冲淡了许多。

    若是张瑄带着这三万军马失陷在吐蕃,恐怕将来朝廷还是要治罪的。

    似乎是看出了张瑄的担心,李光弼突然上前来压低声音道“张瑄人,不必担心,以本将猜度,大都督军马定然无恙。非但无恙,而且应该是在吐蕃境内连续作战,声势不小。、,

    “本将在吐蕃那边派了一些探马,虽然不能深入,但也得到了一些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