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喇叭自诞生后一直不怎么说话,看来双胞胎兄弟的性格很难一致的。小喇叭和大喇叭虽然结构功能都一样,但元器件和处理器不是同一批次的,就算是同一批次的,也没法做到完全一样。
小喇叭不再吭声,存储系统的指示灯一直在闪烁,看来是在搜索什么东西。
隔了两天,李庄进了十六楼的小车间,准备加工一个超精密零件。
工作了不长时间,就被小喇叭给打断了。小喇叭啰里啰嗦,说李庄这样取名不对,他是大孩子,不能接受弟弟突然变成了哥哥。说到动情处,还模仿小孩子呜呜地哭了起来。
李庄虽然知道他没有化学触觉,也没有泪腺,是不可能哭的,但一直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不免有些心软,便同意了。
久不吭声的大喇叭又跟上次一样应了一声,看来他也有点接受不了李庄的取名方法。小喇叭像小孩子一样欢快地笑了起来,“谢谢父亲,谢谢父亲”。
李庄哑然失笑。
大喇叭管威森科技园区,小喇叭管工业区合作工厂和道路监控,这本来是他起初设定好的。本来打算挪动两台智脑的接口,现在大小喇叭换了名字,就没有必要再动了。
大喇叭,哦,是小喇叭,李庄有些不习惯,小喇叭已经造好,现在得跟工厂那边谈谈相关的事情。那帮人一直在催,但李庄还是觉得安全第一,宁愿他们现在只用制造专家系统生产,他们用的产品水平已经远高于市面上的自动化系统。就算给他们用上小喇叭加制造专家系统,也得让小喇叭降低运行速度。人啊,有时候是难以满足的,可以慢慢提升速度,一方面可以显示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还可以多收点服务费,算是系统升级。
李庄的心思有些邪恶,都这么熟了,还算计老朋友。不过没办法啊,他现在有上千号人需要养着,高工资高福利,威森科技全靠他一个人在撑着。
“用小喇叭来管制造专家系统,恐怕还是有些麻烦,算了,我还是制造一批以LF3为核心的制造专家系统来满足这帮人的要求,跟杨董工厂里的系统一样,这样他们应该没话说,反正LF4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我拆走后,一直到现在他们都没有跟我提起过。”
即使是LF3,这种十万人工神经元模块的电脑,造起来也不轻松,更不要说辅助系统的安装。制造上,李庄打算改装超精密设备,让大喇叭按照设计图来组装,安装上现在不成问题,智能生产实验室这批人可以用上,设备维护方面,工厂里的技术人员需要培训。
“全自动组装,全自动组装,这需要超精密机械手,这玩意造起来不便宜啊,零件和液压元件上更是麻烦,得找精密加工实验室汤成功聊聊,让他帮我想办法,”李庄想到了加入公司不久的汤成功博士,这个长得不高的家伙水平能拿得出手,在原单位混得好不是偶然。
“未来的千万级智脑能用这种方式组装吗?省得我累死累活的,千万模块级智脑的元器件近一亿个,这可是很恐怖的数字,”李庄一想到正在琢磨中的新智脑设计,头皮就一阵阵发麻。这玩意就算设计完成,自己光制造硬件就得消耗至少一年的时间。
“不行,一定要搞定超精密机械手和超精密组装设备,只有这样我才能偷懒,”李庄终于下定决心,让基础物理实验室和精密加工实验室抽调精干力量开发这两种产品。
大喇叭,哦,是小喇叭制造出来后,六角大楼十六楼热闹了很多,大喇叭的习惯跟小喇叭还是有差别的。
小喇叭最喜欢研究李庄的机器人设计方面的资料和软件,虽然这块李庄的水平不高,但小喇叭还是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造了数十台。李庄隔了一个星期上去时,看着到处乱跑的废物机器人,不由得一阵阵头晕,好说歹说才让小喇叭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改玩其他的东西。
不知怎的,对于小说和电影中描述的智能生命的恐怖,李庄完全没有感觉。他只觉得这两台智脑真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大小喇叭对自己很依赖,仿佛总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我漏掉了还是我没有研究全面?”李庄陷入沉思。大小喇叭的设计和制造是他近十年心血的凝聚,算上工作时间和效率,差不多相当于普通人的二十年,投注到上面的心思足以让丽莎妒忌。
智能生命以前从未出现过,市面上没有相关的研究智能生命习性和成长历程的资料。小说和电影,都是市场化的结果,自己吓自己,当不得数。
都没见过的东西,还能分析得头头是道,简直是神经。
第十五章 人才培养
李庄的人才策略限制很多,这让张凯十分苦恼。作为总裁的周奇森虽能理解李庄的做法,但也觉得公司的策略需要调整。他这段时间坐在总裁的位置上很舒服,李庄不怎么管事,在让采购部根据他的要求买了一堆的零配件和几台超精密组装设备后,就成天呆在实验室不知道在捣鼓什么。
他和张凯及何修文一起商量,决定还是让李庄改进人才策略。
“要不我们招本科生和研究生自己培养?也可以将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成博士水平,这样内部的联系也加强了,安全性更好,”张凯说。
他想起前段时间李庄不经意的做法。李庄一时良心发现,招了八个学生,定期让他们过来或者自己过去给他们上课。李庄在自己专业领域的水平毋庸置疑,他在技术这一块的经历十分丰富,很清楚的知道各个阶段该学些什么。他的学生们本来底子就很扎实,只是受限于他们那水平不怎么样的老师才显得不够出色。李庄接手后,很快就突飞猛进,在同学中展露出了头角,其中五个还在“挑战杯”和大学生数模竞赛中获奖。学校的领导有些惊讶,后来了解到这一情况,便给实验室发了聘书,想聘李庄作兼职教授。
李庄在威森科技内部的地位比较特殊,李庄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兼智能生产实验主任兼自动化小组组长,智能生产实验室目前是个空架子,只有自动化小组在运行。平时大家见面都是称呼他为“李代表”或者“李组长”,但鉴于实际情况,老员工私下闲聊的时候都称“李总”。大家都很习惯,就算是在实验室内部以技术实力为尊的环境中,只要看看周围的那些高度数字化的设施,就已经知道李庄的水平不亚于七大实验室主任,这些高傲的人才口中的“李总”倒是叫得心甘情愿。
公司一直处于招聘状态中,新员工很多,但保密很严。过来上课的学生不怎么了解内部的情况,只知道很多人都称李庄为“李总”,便跟学校说是李总。要说学校还是不如公司那么能讲人情世故,制度上也差了些,毕竟大学不是牢狱,思想要开放得多。负责起草聘书的秘书想,“李组长”不够气派,还是叫“李总”比较合适,她本来是想问好具体名字的,但领导催得很急,便直接发了过来。
李志森接到总务处办公室转发过来的聘书有些迷惑。他的管线项目组这段时间已经独立成为K市威森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他担任总经理兼法人代表,实验室的管线项目组组长也兼着。
他想,“我这水平,搞搞工程我是很拿手,做教授?还是省省吧。”想想那些老学究的形象,有点怵,便回绝了,说自己水平不够。
H大是名校,自然有身为名校的傲气,拒绝就拒绝吧。大学内部的官僚习气现在是越发的严重,被人拒绝脸上不好看,有些人的嘴巴便不那么干净。这事传出去后,被李庄的几个学生知道,过来学习的时候跟李庄说起,威森科技的人才知道闹了个乌龙。
李庄不想做什么兼职教授,周奇森倒是很有做兼职教授的兴趣。他学历够高,资历也够,和省城几所知名大学关系很好,接受的四五份聘书。他因为工作关系,常去省城,每次抽几个小时出来教教学生,也算满足了他的某种心理需要。
张凯想到这个,觉得关系套关系,师生也是关系。越是在高层次人才领域里面,师生关系越重要。真正的知识分子,一根筋的很多。K市及周边虽然人才济济,但有些不愿回来,有些在特殊部门工作,相对于实验室主力研发人员的超高要求,还是有些吃力。
与其到处挖人,不如自己培养。他觉得这个模式很有可行性,便跟周奇森和何修文商量。两人跟李庄一说,他就琢磨,“对啊,没关系不要紧啊,我们可以创造关系。”
实验室内部开始了大练兵,连周围一些工厂的技术人员都被惊动了。实验室的水平周围企业的员工是知道的,既然愿意开放讲课,这些人哪还不趁机过来学习学习。
这天,李庄还是像往常一样,给自己的几个学生和自动化项目组内部讲课。他瞧见一个畏畏缩缩的身影在窗户边上徘徊,定眼一瞧,这人他认识,是杨董的外甥,周董的儿子周斌,也就是前年年初过来投资时开宾利的那个富二代。
周斌是周董的老来子,他上面还有个哥哥,本身很聪明,也是Z大毕业,还是学自动化出身的。也许是家庭过于富裕,他哥哥很扎实,反倒让他觉得没什么事情可干,成天捣鼓一些好车,人倒不坏。杨董的圈子里面,没有什么很出格的人物。
“李老师,我可以过来听课吗?”周斌的表情很古怪,还带了点自卑。
李庄一时间都觉得自己是否看花了眼,“有没有搞错,一个模样周正、家财万贯、本身也是出自名校的家伙自卑?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周兄弟,你愿意过来听的话,是我的荣幸,老师的称呼不敢当,我们上课的时候你随时都可以过来,”李庄也没细想。
周斌和夏元德关系非常好,而夏元德和李庄是铁哥们,两人还算比较熟,平时就没有太客气。
周斌便找了位置坐了下来,李庄看得出来,他很认真。
上课结束后,周斌跟随众人离去。李庄点了根烟,在那琢磨,到底是怎么回事。
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想想,应该可以归根于人心底都有一些梦想。随即又想到了张凯,张凯也是那种很喜欢理科但知道自己在这方面天赋不怎么样才被迫搞的人事和行政。
是不是人天生的对某些东西感到本能的敬意?
那些大师级人物,虽然有时候也在政治的夹缝中求生存,但在普通人心目中,还是高高在上的神祗,值得膜拜的对象。比如说爱因斯坦,很多花旗国人未必知道总统是谁,但爱因斯坦则是家喻户晓,连大洋彼岸的国内,知名度也是极高,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目标。
在发现自己的培养模式见效很快之后,他好为人师的想法无限制地膨胀起来,不愿意那些有优秀天赋的学生被劣质的教育模式耽误。这几天带着张凯又将省城各个大学跑了一遍,将自动化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做了测试,又发现了一些好苗子,其中一个甚至刚上大一。
他专业而且完美的面试让很多学生都有一种真正名师的感觉,纷纷同意了他的要求。李庄便安排两个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弟子作班长,管理分成计算机和自动化两个专业的小班,每班约三十人。
因为是自学成才,加上对技术的贪婪,李庄的知识面很宽,在计算机和自动化两个领域的造诣都极为精深。这些学生各有擅长,但他总是很很敏锐的发现他们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