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失在星空-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司理论物理研究院有不少曾为ITER计划工作的科学家,他们很了解其中的猫腻,知道可控核聚变随时都有可能成功,但可控核聚变电厂的正式修建,还需要一段时间。大部分科学家的性格跟常人还是有些差别,很多人看不惯研究领域出现政治上的扯皮,但只要涉及到大的国际合作,政治问题总是无法逃避。
  这两年来的国际剧变,让ITER计划临近成功时却功亏一篑,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成了先生先死,但它的技术却被各大势力充分借鉴。像花旗国和日本,不想再和其他国家共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德法和俄罗斯就顺水推舟不再参加研究,ITER名存实亡。
  花旗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是能源部下属的实验室,但这个实验室很少传出研究可控核聚变的消息,核裂变领域的研究大名鼎鼎。核聚变领域以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较出名,他们用的是惯性约束核聚变,而不是ITER所用的磁约束托克马克装置。另外还有几所大学和研究所也对核聚变有研究,花旗国的体制有时候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是分配好的还是无意为之,核心的秘密估计只有上层才真正清楚。
  很明显,花旗国跟其他大国一样,对自己拿手的东西喜欢藏着,在进行其他研究的同时,不忘独立研制。花旗国在这个领域野心比其他国家都大,可控核聚变的三种实现方式,超声波核聚变、惯性约束核聚变和磁约束核聚变都有不同的实验室在研究,他们投到基础研究上花的钱,超过很多对手的想象。
  让华盛顿失望的是,世界各国的反应平平,似乎这不是一个惊天消息。以前一直跟着自己的小弟约翰牛和小小弟澳洲牛仔,这次也不闻不问。除了媒体和以前一样炒得火热,大赚普通人的眼球。
  什么叫新能源?很多人都觉得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我们地球上只存在两种能源,一种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另外一种就是核能。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氢核聚变反应,地球深海的有些微生物,靠核能活着,太阳不是它们的老大,但人是万万离不开太阳的。至于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真空零点能,想自如地利用不是短期内能办到的,至少不比反重力推进的难度低。
  人类一切资源都来自太阳的赐予,这已经被证实,太阳最伟大这种说法毋庸置疑。
  按照能量层级来说,最强大的能量是反物质和物质之间的湮灭,能量密度是太阳氢核聚变的139倍,是氘氚聚变的275倍,是纯U235裂变能量的1100倍,相当于同质量标准煤燃烧所释放出化学能的31亿倍。
  有比反物质更强大的能源吗?理论上是应该存在的,在超高压、超高磁场中的某些能量被稳定下来,形成的次空间结构能量结晶。磁场最强的中子星,超过地球磁场的100万亿倍。物质湮灭的能量在某些星体周围被保存起来并夯实成一个稳定的晶体,能量密度更高,这种现象已经被天文学家们发现。
  超能晶石可能存在,但基本上没法到手,它到底怎么形成的,也不清楚,宇宙的奥秘人类仅仅揭开了冰山一角。
  能量是一方面,但各种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则需要设计精巧的转化装置,效率越高,能源利用越充分。不是力大就可以打赢,但力不大,肯定打起来很累,碰到一个力量惊人技巧不错的对手,只有被菜的份。
  李庄一向主张力量和技巧并重,力气当然越大越好,技巧要能把力量完全发挥出来。联合技术公司研制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过程中,不忘研制高效率的氘筛,专用的采氘船已经设计完毕,就等着那个名为氘筛的大家伙。这个氘筛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采集海水中的锂。海水中锂很多,虽然含量很小,但采氘船的自动探测装置仍能分辨出来。
  价值不菲的氚,目前只是由公司设计的快中子通量试验堆少量生产,公司的核物理学家们认为这种方式产氚最经济,他们正在研究其他的更方便生产氚的方法。
  核武器也许是要做的,有了核武器咋办?难道又帮澳洲海军设计核潜艇?以联合技术公司目前的实力,可以在五年之内完成相关的设计工作,水平比华夏那些隔老远就能听到声音的大家伙肯定要高很多。公司的研究员虽然少有军工部门工作的经历,但在军工部门工作的朋友不少,这世界没有能完全脱节的地方。不要说威森科技起家的华夏,其他大国的水平都有了解,再保密也瞒不住内行。只要抓住几个点,就能推导出始末,这是普通间谍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只是这样下去,就没有尽头,公司的很多研究力量肯定会被调转方向,改到怎样提高屠杀同类的效率竞赛上。
  公司的顶级研究员们可以接受模棱两可的人类基因研究,至少国宝的牌坊立得很高,但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引起了很多的争论。李庄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数人会把威州当成自己的家,会为联合技术公司这个大集体考虑更多,“天使”只是一种梦想。
  花旗国的得意洋洋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它还算听话的小弟韩国人说花旗国从ITER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它研制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应该向ITER交专利使用费。
  华盛顿方面险些破口大骂,但也知道韩国人说的有些道理,花旗国参加ITER本来就没安好心。作为ITER参与国之一的韩国,没有足够的实力独立研制可控核聚变,只能借ITER多得点好处。
  日本是第二个宣布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国家,法国和俄罗斯紧跟其后。华夏是在年底宣布的,只是没有正式的修建核聚变电厂的时间表。超导托克马克华夏的水平最高,但精密激光控制和等离子态研究方面,不如其他国家。
  这些年随着ITER计划的进展和太阳能电池的高速发展,各大国都息了未来一统绿色能源领域的打算,大家各有所长,也不知道各自的底细。
  联合技术公司似乎没有反应,公关部发言对媒体只有一句话,“无可奉告”。近三万高级研究员的TPP项目组有条不紊地开始可控核聚变时代的所有准备工作,详细到能用到的螺丝都自产。核电厂的螺丝,一般的工厂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这边有的是工厂,不缺材料,更不缺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
  “崭新的时代开始了,希望我上太空看看的愿望不要拖太久,”李庄看完资料陷入沉思中。
  NASA在六月中发布了规模宏大的月球基地计划,华盛顿牵头让各州和民间资本组成了一家月球开发公司,打算募集一万亿美元的资本用于月球各类工厂的建设。
  太空组装工厂还留着,NASA的空天飞机在六月又飞上太空,不知道送去了什么大家伙。ASA的科学家们唯一可以肯定的是,NASA将使用智能化组合飞船,使用核裂变火箭推进。
  各大国这些年发射了大量的月球探测器,但没有人登上月球,因为太贵。NASA的计划和动作犹如在滚烫的油锅里浇上了冷水,可控核聚变的成功实现让月球矿物的吸引力和副作用都显现出来。
  暴风雨的来临已经有兆头,大量的黑云隐约浮现在天际!
  第一章 第四次科技革命
  人类社会经历过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这是以核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学者们为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概念及时间争论不休时,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已被科技革命所影响。
  不得不说,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使人类生活水平向更高的境界发展,形式上的地球村已经成型。
  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跟社会科学领域完全不同,不如后者多姿多彩,但对人类的影响毫不逊色。一些重要的科学理论,被工程实现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亚于意识形态之争。
  核能的利用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成就,上个世纪前期,理论物理学界星光璀璨,好像突然到了一个爆发期,顶级大拿接二连三的出现。相对论是否完全正确先不论,单凭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爱因斯坦也足以位列顶级名人。
  核武器的出现让人担心人类是否离灭亡近了一步,历史上最大的氢弹试验,5000万吨当量的大伊万,在视频中那令人窒息的威力,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它的同族,高达10亿吨当量,估计也找不到试验场,连大伊万本身也缩减了一半的装药。即使如此,一颗大伊万足以彻底摧毁纽约或莫斯科这么大的城市。
  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手段都是虚妄,这句话没有错,在巨型核弹的威力面前,所有的口号都让人觉得可笑。就算致命的病毒,也没法跟核弹比拟。软杀伤和硬杀伤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以及后来拓展开的纯光路元器件的应用,让一个新物种出现,智能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纳米加工领域的技术水平从未停滞过,离这种技术的极限还很远。
  IC芯片、硅光芯片、纯光芯片,至少意味着三个领域的进步,芯片设计、激光技术、纳米加工。李庄不是真的贪心,而是无奈,水桶所有的板都需要足够长。在外人看来,联合技术公司所有高利润的行业都喜欢插手,却没想到这些为数不多的重要技术,只是某些研究的副产品。
  花旗国以前就很喜欢高投入高技术领域,现在碰到毫不逊色的同类,自然分外的不爽。
  生物领域,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基因工程,它和纳米科技、人工智能同属21世纪三大前沿研究。一个基础扎实的星球,一个技术全面的星球,有足够能力制造出普通人认为的外星物品,当然那些超脱于质能守恒定律的要求办不到。
  生物女仆挑战了人类的神经,虽然人是一种自控能力还算不错的高级动物,但毕竟还是动物,生活中无数恶性事件都是因为争夺配偶和放纵个体的欲望,本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强大的改造人和生物机器人,很少出现在民众的视线当中,但不少聪明人仍能从生物仆人这些年来逐步的完善推导出战斗型生物机器人的技术水准。
  至于改造人,则很难说,这块的技术难度超出普通人的想象,人体经过千百年来的自然进化,有相对完善的内循环体系。生物机器人是产品,无所谓寿命,但改造人需要对被改造对象负责,不能随便改来改去。改造人不会出现那么多意外的事故,在一切都建立在严格逻辑推理和防护严密的实验室中,进展不会那么快,但很稳定。超精密实验仿真系统,给研究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减少了实验体的痛苦。
  基因药物的出现,让恶性肿瘤和一些其他的绝症有了治愈的希望。艾滋病特效药,前些年就出现过,昂贵而且无法根治。生物工程的大跃进和人类基因秘密的不断被揭开,顽症接连被攻克。
  “基因靶向”技术早些年就有高手掌握,借以修复基因链,祛除致病基因。纳米技术和基因技术、医疗技术的结合,让纳米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