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浩劫重生-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霉到了相当程度,以至于沦落到如此境地。当士气低迷的狩猎队一干人等,垂头丧气地拉着躺在板车上的吴回到桃花源时,周晨见此情景激动得险些昏死过去,哭得山崩地裂一般。直到幸存们实在看不过眼,纷纷上前劝慰周晨,她弄明白吴只是暂时昏睡过去,而不是挂掉了,方才止住悲声。
  随后的几天里,吴的状况并未出现太大好转,一直是在半梦半醒间徘徊,偶尔清醒过来一会,要不了几分钟就又昏昏沉沉地睡过去。
  西医看病诊断全靠仪器,可以说,西医的大夫离开了那些大型的昂贵仪器根本玩不转,没有了CTT、B超、X光等等机器辅助,西医也只能看个感冒。
  中医诊断疾病全凭个人积累下的诊疗经验,与其说中医大夫是学校里老师用心教出来的,倒不如说他们是用病人自己慢慢练出来的,因此年齿见长的老中医总是倍受人们推崇。在战前那个时期,训练西医的可操作性比较高,新手上路也容易,学中医就非常考验个人的学习积累能力和勤奋精神了。单以中医而论,庸医和名医的主要差别在于熬的年头是否够久,瞧过的病人是不是够多。
  在如今这个蛮荒的战后时代,不管什么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查,一概都成了前尘往事,学西医的人就都抓瞎了,反倒是中医那套依赖个人经验的诊疗技术比较合用。
  有鉴于资历和专长因素,许芸和谭笑颜被分配到医务部门,这两年时间她们也没白混日子,颇下了一番功夫补强自己。从图书馆抢救下来的本草纲目、伤寒杂症论、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两人翻出来查字典反复背诵不辍,然后再相互考教,参照着本草类书籍按图索骥在温室里尝百草,亲身体会药性变化,练习药材炮制的诸多手法。如此这般下来,几多辛苦煎熬,两位美女大夫如今虽谈不上医术高明,至少是勤能补拙的典范,算是迈过了中医入门的这道门槛。饶是如此,当对上吴这种无伤无病的病例,两位女大夫也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奈何始终不得要领,许芸芸甚是泄气地说道:
  “脉象稳定,呼吸、心跳、血压也都正常,我是看不出他的身体有什么毛病。”
  闻声,旁边的谭笑颜跟着叹息一声,无比幽怨地说道:
  “检查不出毛病就对了,我觉得他不像是生病,倒像是疲劳过度睡着了。”
  常言道:久病成良医。吴作为一名患,自然是对自己身上的症状最清楚不过,即使是一天要睡上二十来个钟头,他也没像旁人那样紧张得要死。除去趁着珍贵的清醒时段抓紧时间进食喝水之外,吴只是要求好好静养。承认才疏学浅的谭笑颜业已接受了吴的观点,即是他需要时间来自行恢复健康,而不是靠哪位大夫开出的灵丹妙药解决问题。纵使许的责任心远强过谭笑颜,对吴这种难杂症也是束手无策,但她还是不死心地经常替吴诊脉,回去再翻查医书,企图拟定出一个合适的诊疗方案。
  今天例行检查了一遍,许毫无收获,她丧气地垂下头,看着此刻恰好清醒过来的吴,随即她强打起精神,好言安慰说道:
  “哦,你醒了。我和笑颜商量一下,待会开几副安神补脑的汤药,希望能起点效果。”
  自家最清楚自家事。吴在与章鱼怪之间那场无形而又凶险无比的精神交锋之中,尽管在外人看来仅是短暂的一会功夫,吴却感觉自己千真万确地透支了大量精力。如今他正处于精神极度亢奋过后的倦怠恢复时期,光是出现嗜睡症状已算是很好的结果了,吴时常会怀疑自己会就此永远睡死过去。
  满是无奈地瞧着两位春兰秋菊一般的美女医生,吴努力牵动嘴角,勉强挤出一个疲惫的笑容,说道:
  “反正死马当成活马医,你们只管放心大胆地用药吧!”
    第二卷 新生
  第六十六章 天灾人祸(4)
  那个避开了自己的强悍身躯,转而直接攻击精神的:
  许和谭笑颜凑在一起商量了半天,随后开出了几大包中药,吴则被周晨一路推着病床回到卧室。两位兼职美女大夫大约是信心先天不足,后天也不济,针对吴的症状下了一整套鸡尾酒式的诊疗方案。首先是煎服汤药,随后再泡药浴,另有外擦药酒、针灸和拔火罐之类的一系列诊疗手段等候着吴去慢慢尝试,看样子真是把他当成了晚期的绝症患者来对待。
  例行的身体检查完毕,周晨推着轮椅和吴一道回卧室,忽然发现他竟然没有继续昏睡,精神似乎比前几天略好一些。见状,周晨不禁喜出望外,她身处纤手轻轻抚摸着吴的额头,关切地问道:
  “你的感觉好点了吗?”
  闻声,吴微微一笑,摸着周晨的手,说道:
  “放心,我没什么大事。
  老样子,头晕加上犯困。”
  中医向来讲究辩证施治,要求对人体进行整体功能调剂,尤其是反对那种头痛了就医头,脚痛了就医脚的修补匠作风。人体自身的气血运行通畅无碍,自然是无病无痛,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中医的诊疗理论说白了就这么简单直白。
  那些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平时缺乏运动,致使自身气滞血瘀不畅,哪怕本来没得病,他们的身体也绝好不了,这就是老话说的,好人连着躺三天也要躺出毛病的由来。
  最近吴在床上躺了岂止是三天,即便没有精神力耗竭的后遗症,单是气血不畅这一项,就足以引发很多不适症状了。长期卧床固然是叫人不舒服,更令吴快是,明明身体分毫无损,来自精神层面的巨大损耗,却导致了此时他病病歪歪地羸弱境况,哪怕是日常吃饭喝水的活动都必须要人在旁伺候,当真是已经到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全新境界。说不得,当下这种堪比半身不遂的这份尴尬着实叫人沮丧。幸亏吴目下已是有家室的人了,不需要像上次负伤时那样被一群女人围观,这个事实多少让他感觉到一丝宽慰。
  周晨听到了吴地回答。她似乎安心了一些。脸上难得地露出了微笑。说道:
  “嗯。算算时间也该差不多了。我去拿煎好地汤药。你先休息一会吧!”
  挤出一抹笑容。吴点头说道:
  “好。你去吧!”
  尽管吴身体恢复不佳地消息令人忧心。不过这一次桃花源组织地狩猎行动。基本目地已然实现。虽说由于吴倒下。致使第二次出猎地行动中道夭折。可是从整体而言。幸存者们地成果还看得过眼。在前不久。狩猎队带回地那些板车上堆满了散发着血腥气味地红狼等动物地毛皮。以及用盐临时腌制保存地肉类。若是再加上前一趟出猎地猎获所得。大家节省着点吃。应付到来年秋收时节地问题不大。当获悉这个消息。吴也笑谈自己总算没白躺下一回。
  话虽如此,老是卧床不起,谁也受不了啊!等到吴感觉精神稍稍好转之后,便央告着周晨从两位女大夫哪里借来了中医典籍,每日里研读不~,大有古人手不释卷的求学遗风。
  精、气、神是中医所称的人之三宝,其中是以耗神过度最为不易医治,关于此类疾病无论是医术何等高明地大夫,碰上了都难免觉得万分棘手。人类的常规医疗措施都是针对修复**创伤,而精神损害只能依靠患者自然恢复。某些药物虽然能提振精神奏效一时,那毕竟也只是治标的手段,甚至于是饮鸩止渴的极端例证,绝没有立竿见影,药到病除的那种可能。
  “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返虚……我的祖宗们哪!咋就不能把话说得简单直白点呢?”
  考虑到身边地几位大夫,经验和医术有待提高的事实,吴一边抱怨着半文半白地秘籍不好阅读,一边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古人地思维方式,也好从中领悟出那么一星半点治疗自己当下怪疾的手段。左右已经是瘫痪在床,饮食起居都要靠人伺候,吴索性趁着精神还算不错地当口,开始竭力思索着自我诊疗的办法。
  单纯从推理的角度来说,练气功毫无问是能够促进人体精神恢复的,然而这到底是理论上行得通,实际究竟如何是一个极大的未知数。在战前的那个时代,既不会有人碰到那恶心的章鱼怪,吴也不会有机会实践一下华夏古老武学的理论之中,化神那部分是否正确
  眼下吴纯粹是抱着不妨一试的无谓心情,缓慢地进行调息养气,他依照着与枪术配套学习的练气法门,一心一意地修炼起来。甭管他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再说。
  这样持续练了多日,吴终于确信了武侠小说上的那些内容,九成九都是无聊文人做梦瞎掰出来的。
  什么体内一股热流涌动,小耗子钻来钻去之类的常用比喻手法,在吴身上一概是没反应。这几天他坚持下来练气的唯一收获,不过是睡眠质量有所提高。诸多的尝试并非全都无果而终,每次吴运气调息到一定程度,他就会感觉自己进入到一种近似于深度睡眠的休养状态。当处在这种假寐状态下休息一个小时左右,差不多能积攒下十分钟左右的清醒时间,在此期间,即使吴再怎么费神思考,也不会受到先前那种头痛欲裂的困扰了。
  地球不是围绕着哪一个人运转的,无论天底下少了谁,哪怕是一万年出一个的圣人,地球它该转也照样转。在吴卧床养病的时候,这个世界仍然在以一贯的稳健步调向前迈进着,丝毫不以某个人地缺席为意,更不会改变行进路径。
  “头,有突发情况……呃!晨姐,不好意思啊!”
  正当吴吃过早饭之后,品读着手上的古典医书,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与这部微言大义的典籍相互印证之际,一个脚步匆忙的身影手脚慌乱地推开卧室的房门闯进来,与此同时,他还大呼小叫的,迎面撞上周晨的冷眼神逼视,被弄得很是下不来台。听到有突发状况,半躺在床上地吴从书本上移开视线,扭头望着门口,说道:
  “周晨,你让他过来吧!”
  最近这段时间,周晨都不太喜欢有人打扰吴静养。当闻听了吴的话语,她恶狠狠地瞪了来人一眼,这才不大情愿地侧身让开了空间。随后,刚刚行动毛毛躁躁的这个家伙是连大气都不敢出,赶紧学着黄花鱼贴着墙来到吴床边,摆出了一副受气小媳妇可怜巴巴的架势。
  见此情景,吴忍俊不禁地一笑,摆手说道:
  “小谢,有话就说吧,到底出了什么要紧事?”
  偷眼瞧了一下周晨现在没注意自己,负责担任核心区巡逻一职的谢浚方才长出了一口气,说道:
  “外围巡逻队碰到几个外国人,刚刚把他们带回来了,队长们正商量该怎么处理,我来给您报个信。
  ”
  听到这个消息,吴略显惊愕之余,反问说道:
  “外国?那是老毛子,还是高丽棒子?”
  “棒子,听咱们地人说是北边那波。”
  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不少,但大部分民族的人口非常少,反倒是主要在东瀛人占领期间移民过来高丽人相对多一些。沦为亡国奴地老辈人对这些在倭寇侵华时期,担任警察等公职的二等公民高丽人普遍没什么好感,因为他们腰上别的警棍就起了个外号叫棒子。
  当听到这个答案,吴皱着眉头思索起来,稍后开口说道:
  “那是一群穷鬼啊!他们来干吗?总不会是讨饭的吧?”
  差不多全天下人都晓得北高丽奉行先军政策,明明穷得揭不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