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剩女重生记-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言不发的用过了早餐·俞清瑶喝了一口豆浆,再用漱口的茶漱过了口。刚巧,侯府杜氏打发人来接了。沐天华见女儿站起,言语得当的与李春家的对话,再向自己告辞,果然“不提要人”之事,心理反倒不能安定了。。

    亲自送出门·俞清瑶表现的都很淡然—偏是这种淡淡的,让人怪异啊!

    若是俞清瑶像以前颤颤巍巍,像个避雨的鹌鹑,或者满腹怒气、沉闷无语,她都会觉得小孩子,见世面少,经历的不多,过一二年就好了。可现在呢·她以为“胎毛笔”给了女儿,又说了那些掏心挖肺的话,应该把母女两人之间的心结打开了啊!

    怎么感觉女儿气质清淡·仿佛距离她越来越远了呢?

    沐天华眼看着女儿即将跨过垂花门,忍不住开口,“瑶儿,你……路上小心。”

    “嗯。”

    回望一眼站成一排的锦娘、顺娘、安娘等人,她笑得温婉,“娘,您也要小心······蚊子。大冬天的,别让蚊子到处乱飞。”说罢,故意在顺娘面上流转一下,才姗姗离开了别院。

    蚊子?

    冬天怎么会有蚊子?

    沐华惊疑不定的看着女儿离开的背影·又收回目光,最后落到顺娘身上。

    顺娘心理有鬼,早知道破坏人家母女感情不成反要遭害,给多少钱她都不干!垂下头盯着自己脚尖,一声不吭。

    锦娘熟知沐天华性情,暗自盘算—怎么能过了这一关?

    领着顺娘先认罪·既然小丫头临走摆了一道,隐瞒是隐瞒不了了,只说是顺娘心直口快,说了不当的话。 ~当时的情形,不是误会俞清瑶主谋“大相国寺”之行吗?说了些过激的,也能理解。接着,又让顺娘依依不舍的表明,自己本来是不愿离开夫人的,但夫人若是觉得清瑶姑娘身边需要得力人手,她愿意过去云云。

    顺娘当时就跳起来,“那怎么行?锦娘,你别以为我走了,你就独占夫人。”

    “说什么鬼话?夫人是王爷的,你我都是一样的人,伺候的好,还有一二分薄面。伺候的不好,下场怎样,哼哼,不用多说。你且听我的,现在关键是挽回夫人的心!夫人对你不舍,你还有回来的时候;若是不能,你将来打算怎样?横竖做做样子,你去侯府,人家不好吃好喝的伺候你?谁敢欺负慢待了?到时不妨架子摆大点,等小丫头身边的人受不了,你再回来呗!”

    “嘿嘿,这招高!”

    锦娘得意的笑起来。

    两人计划完毕,去见沐天华。沐天华果真如谋划的那样,心肠柔软,三分疑惑七分不舍,可终究放了顺娘去侯府照顾她女儿了。可惜,算准了沐天华,算丕到俞清瑶。俞清瑶哪里是真心要人?她就算蓬头垢面,也不需要顺娘打理!根本不接受!说自己不能伺候母亲有愧,怎么把母亲身边的人要来呢。

    话说的好听,顺娘想厚着脸皮留下,被一声令下关了院门,不准进!

    顺娘心想,还能让老娘在外过夜吗?犟着呆了一晚,可人家就是心狠,真的不开门!

    没奈何,流着鼻涕的顺娘只能灰溜溜的回到别院。

    这时,沐天华再相信“仅仅过激的言语”才怪!她怒视着顺娘,“瑶儿不是指名道姓要你吗?怎么才转眼功夫,又不要了?定是你又说了什么,惹她生气!”

    “没有啊,夫人,俺是冤枉的!姑娘根本不是真心要俺······”

    “不真心要你,干嘛跟我开口?你说谁冤枉你?她?还是我?”

    “奴婢不敢……”

    “哼!凉你也不敢!你再去,这回给我诚诚恳恳的,收了你一身怪脾气!当她是小孩子可以随便欺负?要是让我知道你仗着我身边出来的,耀武扬威,看我怎么收拾你!”

    没有办法,顺娘只能硬着头皮再去侯府。可这次,哪怕她下跪认错,言辞恳切,边说便流泪,俞清瑶也丝毫没动容,听了半天,就叫她走人—因为她要搬家了。

    搬剿俞探花俞锦熙的居所,并且开春就要往金陵。这一去,少说一二年。

    顺娘听了,呆住了。她的家小、所有储蓄,都在京城啊!没奈何,只能叫苦连天的回别院去了。

    且说俞清瑶回到侯府后,往凝晖堂见杜氏。冬雪皑皑,院子里的那些月季都枯萎了,早收了下去,只有几株山茶依旧在冰雪堆里,浓绿的不改颜色,高大的广玉兰则掉光了,显得光秃秃的。屋内,玻璃缸里几尾红鲤鱼游得畅快。

    杜氏还是平常样子,丢了几粒鱼食,引得红鲤鱼不停的摆着尾巴,吐着泡泡。晃动的鱼缸,倒映着杜氏清傲如梅的面容。

    以前,俞清瑶从来没觉得这样随意的动作,会有“安稳”“惬意”的感觉。应该说,她被前世影响太深,对杜丘总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大概,她从来没真正了解杜氏吧?

    “回来了?”

    “嗯,让舅母担心了。

    “自家骨肉,何必如此。”

    杜氏叹口气,看俞清瑶面上的神情比往常多了些淡然随和,似乎回到在大金嬷嬷手下学规矩时,看似柔弱的外表,内里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物动摇。想着这半年多来,外甥女的不容易,越发怜爱,

    “这几日,尽量少出去吧!你娘,唉!论理,舅母不该多言,只是此事关系你与子皓的终身,舅母必须坦言。惠太妃上书五日了,朝廷上下争持不休。未免口舌……”

    “清瑶明白。”

    “嗯,舅母知道,你一直是个明白孩子。”

    说了几句,便让俞清瑶缅去休息。

    出了凝晖堂,俞清瑶抬头望天,见阴郁的天空云层厚厚的,仿佛积着雪花又要撕棉扯絮似地。她不想走扫空的雪道上,绕到枯萎的草地,咯吱咯吱听着踩雪的声音。心思不知不觉,飘向远方。

    杜氏······尚且会说几句暖人心的话,亏得自己一直心存怨恨。怨恨她不接受自己做媳妇,看着衣食住行,样样关心,其实是假惺惺的做给人看—如今想来,何其冤枉舅母啊!换了旁人,怕是也不肯接受母亲失德的女儿做媳妇。而舅母肯衣食看管周到,已经够厚道了!

    舅母舅母,为什么连没有血缘关系的舅母,都知道她不容易,能体贴为她着想?

    她错怪了多少人,又误把多少人当好人了?

    也许重生,就是让她来纠正错误吧?

    俞清瑶轻轻的呼出一口气,回头一看,只见后面两排整齐的脚印,踩雪的声音让她心情微微放松。再转回头,发现自己走到了嶙峋馆。

    好久没看舅舅的收藏了。

    那段时间为讨好舅舅,着迷的研究各种冷冰冰的石头,现在想来,也挺有趣味。想了想,她沿着甬道往里面走。这里的守卫婆子比较少,她又熟知路径,很快走到舅父的珍藏馆了。

    “你疯了!我早跟你说过的!你要是不答应,为什么要娶我妹妹!”

    菱花窗里传来舅父的怒吼声。

一七二章 冰嬉

    俞清瑶飞扬的思绪,立马尽数收了回来,其他书友正常看:。瞅了瞅周围环境,见这里四面通畅,随便来一个人都能看到她,不由得大急,又不想错过舅父与父亲私下交谈,偷偷靠在花树后面,用银鼠披风遮盖着。这里四处都是白雪,幸好人迹罕至,并没有人精心的像凝晖堂,把雪花都打扫干净。

    “你急什么,我还没动作呢!”

    “你、你,你让我说什么好?你还记不记得当初,我爹爹要把霓裳嫁给你,你是怎么保证的?你说,会‘待她如珠如宝,视她为此生唯一妻子’!你发过誓的!”

    “我没反悔啊!”

    耳边传来父亲漫不经心的话语,俞清瑶立刻勾勒出父亲放荡不羁的的形象。她咬着唇,母亲那边靠不上,她只有父亲了!却不知父亲,要如何对待红杏出墙的母亲?

    世间任何男子都无法原谅不忠的妻子吧?若是父亲心存怨恨,一心逼母亲去死……她要如何自处?虽然,她已经在父亲面前说过,自己姓俞,永远姓俞。

    没等俞清瑶的纠结完毕,舅父又一次咆哮着,“你还敢说!”

    “当年我便提醒过你,我妹妹霓裳,满腹的诗意才情,满脑袋的风花雪月,她是被我爹和祖母宠大的,娇生惯养,没什么心机,要是你一心做纨绔子弟,愿意随她到天涯海角,一辈子哄她陪着她看花开花落,谈诗论画,我赞同这门婚事!若不能,你趁早不要娶她!害了她也害了你自己!就算你想跟我们家联姻,还有怡妹妹,她容貌差了一等。但性情柔中带刚,激进进取,你要想建功立业,其他书友正常看:。她比霓裳适合。”

    “你忘了自己的怎么回答我了?你说,你会待霓裳好。她要星星,你不给她摘月亮。她要去东边,你不往西边。怎么成亲不到两年。自己就背弃前盟!现在你怪她跟端王旧情复燃,好!好!好!”

    “你去吧!我知道你在朝堂上号召力,你若真心想,谁能拦得住你?俞家老爷子不能,我更不能!霓裳就是端王的正妃,也能被你逼得无处容身。你可是要她去死?你是不是要她去死?你别忘了,她是清瑶和子皓的生母!你不为两个孩子着想吗?”

    “大舅兄。何必着急?我什么都没做啊?”

    “罢了!这些年,我早已心力交瘁。只问你一句,你到底想怎样?是死是活,给句明白话吧?我沐家出了个有辱妇德的女儿,算是我沐家对不起你,你便是兴师问罪,我也无二话。若你看在我爹对你疼爱有加,远胜与我,宁可把家财的一半送与你的份上,轻轻放过。我也没什么好感激的。只求你痛快些,别半死不活的吊着,让整个侯府蒙羞。”

    “……好吧,最迟后天。”

    俞清瑶竖着耳朵。听到两人后来的声音小了些,赶忙退了出来,一路小跑着出了嶙峋馆。一边跑,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天啊!她听到了什么?为什么感觉舅父和父亲说话的语气,气愤中透着一股熟络呢?好像彼此很了解?

    虽然父亲上门那日,舅父跟父亲面上一点没显露其他,但俞清瑶又不是真的小孩,哪能不注意两人的视线根本没对视过?偶尔对上,也是默不作声的移开……分明说两人不合!

    听舅父的话,似乎外祖父把一半的家财都给了母亲做嫁妆,然后转到父亲名下?可不是吗?如果母亲没有移情别恋,那所有的嫁妆都会归到她跟子皓名下,其实,也就是父亲所有,俞家所有。

    俞清瑶对外祖父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齐国公——天下兵马大元帅,曾经是外祖父名下的校尉,其他书友正常看:。日后才知道,老侯爷沐桦,一生或许建树不多,但却是大周朝难得的“伯乐”!虽是公主之子,生下来就是爵位继承人,可他老人家不甘心一辈子混吃等死,学了些之乎者也,练得弓马娴熟,文武方面不乍样,可他为大周贡献了不少出色人才。

    俞锦熙与齐匡,就是最突出的。

    唯一走眼的,就是让嫡女沐天华嫁了俞探花。换了庶女沐天怡,都未必会令得俞家与安庆侯府关系变得那么尴尬。但也未必不是福,不然,哪有俞清瑶的出生呢?(作者语)

    后天,后天惠太妃上表册立侧妃一事,就会有个结果……

    俞清瑶回想母亲送别时脸上温柔的笑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