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芳倒吸一口凉气:“嘶,原来是汪兆铭,难怪《中央日报》也发表了相关社评。”

    向哲浚询问着未婚妻的意见:“芳妹,你说我该不该去找周明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他?”

    “当然要去啊,周先生是个好人!”周芳不假思索道。

    向哲浚突然笑了,握着周芳的手说:“得一贤惠妻,此生不复求。芳妹说得对,我不该顾忌太多,这种事憋在心里的话,一辈子都良心不安。至于什么杨肇,什么汪兆铭,管他那么多!”

612【三阳线决战论】

    就在向哲浚前来拜访之际,周赫煊在家中见到了蒋百里。

    蒋百里前两年因唐生智案得罪老蒋,刚开始被关在监狱,后来又被囚禁于西湖蒋庄。长期的牢狱和幽禁生涯,使得蒋百里的身体状况严重恶化,甚至生出了许多白头发。

    周赫煊突然想起两个月前见到的钱学森,那是蒋百里的未来女婿啊。蒋家和钱家是世交,由于钱家没有女儿,蒋百里很小就把女儿蒋英寄养的钱家,蒋英甚至一度叫做“钱学英”。

    所以说,钱学森、蒋英夫妇属于青梅竹马的“兄妹”,钱学森经常戏称蒋英是他的“童养媳”。

    “明诚,你这阵子够风光的啊。”蒋百里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周赫煊苦笑道:“不知得罪了哪路宵小,我现在头疼着呢。”

    蒋百里突然说出一个名字:“汪兆铭。”

    “汪兆铭?”周赫煊愕然。

    蒋百里点头道:“《中央日报》的社长程中行,是我的晚辈。我打电话问了一下,批评你的那篇社论,是汪兆铭的秘书指示的。”

    周赫煊皱眉说:“我跟汪兆铭之间,好像没有过不去的恩怨吧?”

    “和与战的分歧,”蒋百里分析说,“我仔细翻阅了最近的报纸,公开写文章诋毁你的那些文人,超过八成属于‘主和派’。你的《非攻》杂志每期销量超过15万份,还是中国唯一能够合法发行的主战刊物,影响力实在太大了。汪兆铭是‘主和派’的领袖,他对你的恨意,甚至超过了对共党的恨。”

    “原来如此。”周赫煊气得发笑。

    汪兆铭可是公器私用的老手,通过《中央日报》来批评周赫煊太正常了。

    你看常凯申被《申报》骂了多少回,都不敢直接下令查封《申报》,害怕引起更加负面的社会舆论。

    老蒋还是很爱惜羽毛的,他再怎么独裁,也要装出一副民主的样子。

    而汪兆铭呢?

    就在两个月前,成舍我的《民生报》刊发一条新闻,揭露汪兆铭的下属彭学沛收受贿赂、私盖别墅。

    这件事搞得汪兆铭灰头土脸,但他还是忍了。直到几天前,《民生报》又刊发了一条关于军事的新闻,同时得罪常凯申和汪兆铭。汪兆铭立即逮到机会,跑去老蒋那里告了一状,然后指使宪兵逮捕成舍我。

    成舍我比周赫煊还倒霉,此时仍关在监狱里。

    汪兆铭已经派人去监狱传话,直接威胁说:“一个新闻记者,要和一个行政院长碰,结果无疑是头破血流,你自己看着办吧。”

    成舍我的回答是:“我可以做一辈子新闻记者,汪先生不可能做一辈子行政院长。”

    《民生报》现在已经被迫停刊,汪兆铭依旧不愿放人,他向成舍我提出了一个条件:想要出狱可以,但不许再办《民生报》。

    周赫煊郁闷得想吐血,他再怎么牛逼,也肯定搞不过汪兆铭。

    顶多,也就搞一搞汪兆铭的心腹走狗。

    “算了,不谈这些烦心事,”周赫煊丧气地转开话题,“听说百里先生刚从日本回来?”

    蒋百里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说:“我正是为了此事而来!这几个月,我拜访了许多日本的军政界人物,还考察了日本社会和工商界的情况。情况非常危急!日本从上到下,从民间到内阁,都在叫嚣着吞并中国。可怕的是,他们已经开始做准备了,大量的工厂转向军工生产,许多企业悄悄囤积相关原材料,日本政府也在加紧向美国进口战略物资。我猜测,不出五年,不,最多三年,日本就要开始全面侵华!”

    “预料之中的事,”周赫煊摇头感慨,“可叹国内居然还有那么多‘主和派’,呼吁什么中日友好,一厢情愿得有些过分了。”

    蒋百里拿出一沓稿件,说道:“明诚,这是我写的应对策略,你看看有什么需要纠正和补充的。”

    周赫煊立即翻开,蒋百里的这套应对策略,叫做“三阳线决战轮”。

    “三阳线”即连接洛阳、襄阳、衡阳而划出的一条线,蒋百里认为,中国地广而弱,日本地狭而强,这是中日两国最关键的国情。中日两国一旦开战,“彼利急,我利缓;彼利合,我利分;彼以攻,我以守”,说白了就是要打持久战、消耗战、全面战,用空间换时间,把日本活活拖死。

    因此,蒋百里把洛阳、襄阳和衡阳画成一条线,这是关乎中国生死存亡的国防线。这条线以东的地区,中国应利用空间换时间,消耗和疲惫敌人,同时积蓄自身力量,加强战略后方。这条线以西的地区,资源丰富,幅员辽阔,中国必须借此来进行持久抗战。

    蒋百里还认为,一旦两国爆发战争,沿海一带首当其中,应该早点把那些地方的工业内迁。如果打起仗来临时搬迁,肯定是来不及的,而且搬迁过去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恢复生产力。中国的工业应该提早布局,要着眼于后方山岳地带,以利于防空和长期抗战。

    蒋百里还认为,湖南是中国抗战的关键,这里是中国的心脏,这里粮产量丰富,这里地形复杂,这里人力资源充足,必须提早大力开发和建设湖南。

    国士啊!

    周赫煊惊讶地看着蒋百里,对这位先生的战略眼光佩服之极。

    历史的走向完全就在蒋百里的预料当中,日军对于中国的占领,打得最胶着的正是湖南地区,光是长沙会战就打了好几次。

    事实上,蒋百里的“三阳线决战论”,对老蒋的影响非常大,几乎就是国民政府在中后期抗战的指导思想。

    “有三点。”周赫煊伸出三根指头。

    蒋百里道:“请讲。”

    周赫煊说:“第一,现在就工业内迁,恐怕只能是说说而已。内陆地区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也落后,不利于工商业发展,所以那些资本家、企业主们不可能听话。没有切肤之痛,日本人不兵临城下,是没有人愿意把产业内迁的。即便是蒋委员长亲自下令,也无法指挥那些资本家。所以,你的这份应对策略,应该改为建议政府把新的军工产业设在内陆。”

    “有道理。”蒋百里点头说。

    “第二,”周赫煊继续道,“你忽略了内陆地区的交通情况,内陆地区铁路稀少,战时难以支撑兵力和物资运输任务。而且中国急需国际支援,所以还要尽快增修西南地区的铁路和公路。”

    蒋百里想了想说:“是我疏忽了。”

    周赫煊又说:“第三,你忽视了四川,我认为四川才是真正的大后方……唉,这个不提也罢,等南京政府平定了四川军阀再说。”

    蒋百里笑道:“幸好来找了明诚,你的建议我会写进策略当中。”

613【人脉很重要】

    蒋百里的军事代表作是《国防论》,此书包含了他半生的研究心血,要到1937年才集结出版。

    后世许多公知造谣说,太祖的《论持久战》抄袭了《国防论》,还明目张胆地叫嚣着:“把抄袭的东西还给人家!”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显然是没有读过《国防论》的。这书完全跟抗日扯不上半点关系,而是蒋百里对一战以来诸国列强的总结,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内容,再吸收西方新的军事理论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来阐明自己对中国国防建设的一种构想。

    至于“持久战”思想,也并非太祖独创,他在《论持久战》开篇第一段里就说:“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呢……很多人都说持久战。”可见,当时“持久战”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观点。

    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以后,国人的思想非常复杂。有说要打“持久战”的,呼吁抗战到底;也有不少认为中国必亡,即“亡国论”;还有坚信“速胜伦”的,觉得中国可以快速战胜日本。

    太祖的伟大并非提出了“持久战”思想,而是他对此展开了论述:怎样有效地持久战,抗战将怎样分阶段进行,怎样发动群众以人民战争为基础进行持久战,怎样做到存人失地、人地皆在,怎样做到既保存自己又消灭敌人,怎样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展开战斗……甚至他老人家还讨论了,国际形势会因为中国的持久战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可以说,太祖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精确预言了中国抗战的全过程。

    蒋百里现在提出的“三阳线决战论”,在太祖的《论持久战》面前就如小儿科。他这个理论最大的缺陷,就是军事思想还停留在“一战”时期,想把湖南变成中国的“凡尔登绞肉机”。

    当然,蒋百里的这个理论也亮点无数,比如提前进行工业布局、用东部的地理空间换取战略时间等等。就此来看,蒋百里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军事战略家,至少能把老蒋甩出几个银河系。

    老蒋不是傻瓜,虽然也在寻求“中日友好”,但他深知那是妄想,日本早晚有一天要打过来。

    常凯申已经在为国战做准备了,但他怎么做的准备呢?

    恩,蒋委员长首先要确保上海的安全,因为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也是他最重要的财源之地。他不愿意、也不可能轻易放弃上海,所以他正在暗中完善上海的防御体系,想把上海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堡垒……

    好吧,事实证明,常凯申的这种部署还是有点用处的。若非他提前巩固上海防御,淞沪会战不可能坚持三个多月。虽然淞沪会战最终以失败结束,但却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野心,让很多抱有悲观心态的国人看到希望,极大的坚定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

    当天晚上,周赫煊和蒋百里反复讨论了两个小时,将那篇“三阳线决战论”反复修改补充。

    “明诚,你明天跟我一起去见委员长吧。”蒋百里收好稿件说。

    周赫煊笑道:“我就不必了吧。”

    蒋百里眨眼道:“汪兆铭想要搞臭你,可以调动许多报纸和文人对你进行攻击。你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老蒋帮你说话,至少《中央日报》不敢再乱发社论了。”

    “好吧。”周赫煊耸耸肩,感觉有些郁闷。

    蒋百里笑道:“其实,你还可以找一个人帮忙。”

    “谁啊?”周赫煊问。

    蒋百里缓缓地说出三个字:“朱家骅。”

    周赫煊猛然欢喜,顿时拍手说:“对啊,我怎么把骝生(朱家骅)给忘了!”

    蒋百里给人一贯的印象,就是个只懂军事、不懂政治的专业人才。但他能说出“朱家骅”这个名字,就说明蒋百里不是不懂政治,而是不愿卷进政治当中。

    常凯申此人或许别的不行,但玩弄权术却是一把好手,深谙政治制衡之道。

    他死抓着军队、财政和特务三条命根子不放,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