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赫煊翻开仔细阅读起来,足足读了两个小时,突然忍不住抬头看向端木蕻良。

    虽然周赫煊早就阅读过这部小说,但还是忍不住感到惊讶。因为端木蕻良太年轻了,才21岁啊,这本书应该是个40岁的中年人写出来的作品。

    端木蕻良的文风不似萧军那么幽默,也不似萧红那样灵动,甚至显得有些苍白,乍看起来不足为奇。但他的特点是笔触细腻、描写精妙、思想深刻,其中蕴含的大时代变迁气息,已经具备一种文学宗师的风范。

    说得直接一点,《科尔沁旗草原》不输给巴金的《家》、《春》、《秋》,在某些地方还犹有过之。

    还是那句话,端木蕻良才21岁啊,能写出这种作品太吓人了。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也很正常,有些人是天生的文学家,他们的第一部作品便达巅峰。端木蕻良亦是如此,虽然他后来作品众多,但思想艺术价值最高的依旧是这部长篇处女作。

    周赫煊没有把稿件看完,就评价道:“这两年的中国文学作品,能和《科尔沁旗草原》比肩的,就只有巴金的《激流》(《家》)了,我很喜欢你这本小说。”

    “真的?”端木蕻良顿时激动起来。

    巴金可是这几天的文坛风云人物,周赫煊居然把他跟巴金相比,这让端木蕻良如何不兴奋?他还只是个文坛小卒啊。

    周赫煊又说:“我只提两个缺陷,至于是否纠正,取决于你自己。”

    “周先生请讲!”端木蕻良连忙道。

    “第一,”周赫煊说,“你的描写太细腻了,这是好事,也是优点。但凡事过犹不及,过于细腻的描写会显得繁琐,从而导致整个故事构架变得松散。我建议,不必要的描写可以直接删除。”

    端木蕻良点头说:“我记住了。”

    周赫煊继续道:“第二,你很喜欢读《红楼梦》吧?”

    端木蕻良笑道:“我从小就读。”

    周赫煊说:“你的这部小说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红楼梦》的影子。但还是那句话,过犹不及,致敬可以,模仿也可以,但不要对《红楼梦》太过执着。你是你自己,不是曹雪芹,适可而止就好。”

    “我明白。”端木蕻良有些尴尬。

    他毕竟还是太年轻,而且没有长篇创作经验,不由自主地在写小说时借鉴红楼梦。现在被周赫煊一眼就看穿,端木蕻良就像个被抓现行的小偷。

    周赫煊上辈子读《科尔沁旗草原》时,最遗憾的就是这部小说《红楼梦》的痕迹太重。特别是后半部分,严重影响作品的本来味道,让一部潜力神作降格为优质精品。

    希望端木蕻良能够改正吧,到时又一位文坛大师就诞生了。

    端木蕻良突然说:“周先生,我创作小说都是自行摸索,你能做我的老师吗?”

    周赫煊一愣,随即笑道:“好啊。”

    东北三大流亡作家中的萧军、萧红,都是鲁迅的弟子。现在剩一个端木蕻良要拜师,周赫煊觉得还不错,至少在徒弟方面不能输给鲁迅啊。

535【准备写小说】

    周赫煊这个靠抄袭武侠小说起家的“作者”,真的够资格给人做老师吗?

    答案是,可以。

    《神女》虽然有少量情节借鉴了原著电影,但也就是《金瓶》和《水浒》的关系。即便按照后世的著作权法来衡量,也完全够不上抄袭,可以明确地说属于周赫煊原创作品。至于《狗官》和《狗官外传》,更是一笔一划都为周赫煊创作。

    只从创作才能来看,周赫煊早就练出来了,他可以毫不脸红地说自己是作家。

    再加上来自于后世的各种文学理论,周赫煊绝对当得起大师身份,完全可以教导年轻人如何写作。

    聊了聊自己的作品,端木蕻良突然问道:“先生,你对‘第三种人’怎么看?”

    “第三种人?”周赫煊突然笑起来,“那就是一帮……嗯,自以为清醒的醉汉。”

    好吧,其实周赫煊想说的是:那就是一帮逗逼!

    自从左联成立以来,鲁迅做为扛把子,带领着左联的小弟们连番打笔仗。先是跟以胡适、徐志摩等人为首的自由派、新月派文人论战,接着又狂怼民族主义文学保守派(里头有许多国党御用文人)。

    而这两年最激烈的论战,就是左联和“第三种人”的论战。

    何谓“第三种人”,就是既不左、也不右的第三种人,同时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派。

    这些文学上的“第三种人”,既反对国党的高压独裁统治,反对御用文人的民族主义文学,又反对左联的左翼文学思想。他们高举智职阶级、小资产阶级文学的旗帜,自认为是中国文坛的一股清流。

    当“第三种人”主动招惹左联的时候,迎来了鲁迅、瞿秋白等人的猛烈反击,铺天盖地的口水喷得“第三种人”生活不能自理。而且他们的本来面目被轻易戳穿,那就是一群不敢挑战独裁统治,只敢向左翼阵营开炮的懦夫。

    但“第三种人”的口号很有迷惑性,把许多自由派文人都吸引过去,以至于这场文坛骂战持续了整整三年。

    端木蕻良问道:“先生既然看不起‘第三种人’,为什么不站出来批评他们?”

    “他们对社会无害,顶多只是浪费粮食而已,”周赫煊笑道,“只要没来惹我,我又何必主动骂他们。”

    端木蕻良毕竟是左联成员,他说:“但‘第三种人’横加污蔑左翼文学,甘当中央政府的帮凶,他们属于人民的敌人啊。”

    周赫煊摇头说:“‘第三种人’并非是国党的帮凶,他们也写文章骂国党的。只是他们欺软怕硬,骂国党的时候不痛不痒,骂左联的时候穷追猛打而已。而且在我看来,他们对左翼文学的某些质疑,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什么道理?”端木蕻良问。

    周赫煊说:“这两年的左翼文学,太过强调政治宣传,忽视了文学本身的价值。”

    端木蕻良不解道:“宣传革命,宣传抗日,宣传救国,这有什么不好吗?”

    “不是不好,而是太过偏颇,”周赫煊笑道,“你看如今左翼文学的大部分作品,普遍存在公式化、概念化问题。在我看来,那些根本不是合格的文学作品,而是披着文学外皮的政治宣传单。左联如果想要宣传自身思想,直接印宣传单即可,为什么还要搞文学创作?”

    端木蕻良道:“将需要宣传的思想,夹杂在文学作品当中,更加有利于传播和接受。”

    “确实是这样,但过犹不及,容易引起很多人的反感,”周赫煊笑道,“左翼文学应该做得更精致一些,而不是口号式的呐喊,套路化和概念化创作无法诞生伟大作品,最多只能出现无数的文学宣传单。我更喜欢,多一些茅盾先生《子夜》那样的精品,那才是左翼文学的真正方向。”

    “说得也是。”端木蕻良点头道。做为一个文学天赋很高的青年,端木蕻良在阅读一些左翼小说的时候,经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写的什么玩意儿啊,比我都不如!

    “不过我相信,左翼文学会很快变得更有生命力。”周赫煊笑道。

    30年代左翼文学的生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东北流亡作家群。这些青年作家的作品,可跟套路化不沾边,他们是用自己的血泪谱写出来的。

    端木蕻良突然说:“先生,你怎么在写完《狗官外传》以后,就不再创作小说了?”

    周赫煊反问:“《泰坦尼克号》不是小说吗?”

    “我说的是问题小说,反应社会现实、激励人们抗战的小说!”端木蕻良道,“像《泰坦尼克号》这种作品,顶多算是消遣物,对国家、对民族都没有什么作用。”

    周赫煊笑道:“我最近在写一部科幻小说,另外刚写完一部童话故事。”

    科幻小说?

    童话故事?

    端木蕻良一脸懵逼,随即不高兴道:“先生,你有那么高的文学才华,怎么能自甘堕落?你应该像鲁迅先生一样,以笔作刀,向独裁者、向侵略者发起进攻!”

    周赫煊说:“一首《松花江上》就够了。”

    《松花江上》这种歌曲确实很给力,如今唱片公司发行的,要么是靡靡之音,要么是传统戏曲。一首抗战歌曲出现,足够让人耳目一新,如果这首歌内容还写得很好的话,那绝对能够激起民众抗战意识。

    太祖就曾经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端木蕻良摇头道:“《松花江上》确实写得好,我都听哭了。但先生不能止步于此啊,多少有志青年,都等着阅读你的进步小说,你可不能让大家失望!”

    周赫煊闻言愣了愣,随即苦笑起来。

    端木蕻良说得很有道理啊,当初《神女》和《狗官》连续问世,可是震撼了中国文坛。无数的进步青年,都把周赫煊视为精神偶像和文学领袖,每天盼着他有新的作品发表。

    但大家盼来盼去,却只盼到一部《泰坦尼克号》。虽然这部爱情小说也广受好评,但同样也让人失望,甚至有些爱国青年认为周赫煊堕落了。

    周赫煊一直想着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但他忘了自己的身份。他一度曾是中国文坛领袖,他必须写出相应的作品,否则就是背叛了自己的拥护者。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这两年大家都讨论鲁迅、巴金、茅盾的作品,已经很少有人提及周赫煊了,所谓的“文坛领袖”更是不再说起。

    “那就写一部宣传抗战的小说吧。”周赫煊叹息道。

    “真的?那太好了!”端木蕻良大喜。

536【东北史诗】

    该写什么抗战小说呢?

    难道要抄二营长,把老子的意大利面端上来?

    《亮剑》当然不行,离国共第二次合作还早着呢。甚至是其他的经典抗战小说,也没法抄,因为还没有爆发全面抗战。

    现在就写抗战小说的话,必须跟东北四省有关,这特么就比较难搞了。

    所以,周赫煊这次必须自行原创。

    仔细思索片刻,周赫煊决定玩一票大的,他要写一部宏伟巨著,而不仅仅是抗战文学。

    周赫煊问道:“京平,你对闯关东有了解吗?”

    “有啊,先生要写关于闯关东的作品?”端木蕻良顿时兴奋起来。他的祖籍在河北,曾曾祖父迫于生计只能去闯关东,到曾祖父时已经发展成为昌图有名的大地主。

    端木蕻良从小就是听着闯关东的故事长大的,他怎么可能不了解?

    周赫煊解释说:“我准备写一部关于东北的长篇,关于三个家族、四代人的故事,从1850年写到现在。”

    “那可真是鸿篇巨著啊!”端木蕻良咋舌道。

    三个家族、四代人,时间跨度80年,相当于东北的一部近代变迁史。这种书一旦写书来,就是震撼中国文坛的大事,只要写得不是太烂,必然又是经典之作。

    周赫煊笑道:“内容我大致想好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叫《闯关东》,第二部叫《日俄战争》,第三部叫《辛亥风云》,第四部叫《五四革新》,第五部叫《九一八》。我对东北的风土人情所知不深,所以需要向京平你请教。”

    “没问题,我保证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说出来。”端木蕻良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