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归农-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他脑子抽筋,非逼着安家长辈去岑家提亲。想娶她做什么男妻,还玩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也不至于让安家的长辈,对她深恶痛绝。

    霍氏更可笑,竟给她安了“男狐狸精”的名头!

    如今想起来,还是觉得气不平!

    岑二娘猛喝了两杯茶,消消火气,想着再过段时间,等这娶男妻的风波过去,她的气消完。再写封致歉信给安三少。

    唔,还得送些薄礼去安家赔罪。

    怎么说霍氏和齐氏都是长辈,她不应该那么和她们说话。

    霍氏和齐氏虽可恶,但她们也是一片慈爱心肠。且安大老爷和安三爷哪怕被安三少那么闹腾催逼,心里怒火腾烧,也没有拿她出气。一直都对她礼数周到,热忱关切。

    就冲这点,她也该给安大老爷和安三爷道歉。

    不过。这给安家致歉送礼,还需以她父母的名义。如此郑重其事,方能凸显诚意。

    岑二娘独自坐在云来客栈一楼的看戏大厅的角落里,灌了一肚子茶水,理清头绪后,才平复下急躁的心情。‘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大户人家的家仆们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尽量搜集对她有用的信息。

    那些仆人大多都在吹嘘或者抱怨主家,又或聊打马吊、推牌九的输赢,甚至三五七八个地围在一起。意淫城里各处花楼暗巷的头牌姑娘……

    他们极少说起自己主家的小姐。一是因这些粗使仆人很少接触主家的未嫁姑娘,二是他们都被主人家刻意叮嘱过,不得在外妄议闺秀,坏了自家姑娘的名声。

    岑二娘枯坐了一下晌,听了一耳朵的污言秽语和闲言杂语,肚里酸水翻涌,反胃得很。

    若不是后面她拿银子利诱那些家仆,套他们的话,得了些鸡肋一般的信息。

    这半日的时间,都被糟蹋完了。

    她特别庆幸自己还派了宁老七和玉墨几个随侍出去走街窜巷。有意接近那些大户人家的门房,悄悄打听那些人家中姑娘的相貌、品行和才情等。

    黄昏来临之际,岑二娘唤来店小二,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去后厨叫厨子置办一桌丰盛的酒席送去楼上的雅间,等着玉墨几个回来,犒劳他们。

    酉时三刻,玉墨等人才6续归来。

    他们在外奔走多时,又累又饿,岑二娘同他们一道用完夕食。酒足饭饱后,才问起他们,都打听到了什么。

    宁老七最先拧着眉头言:“二少呀,咱们出去走了十几户人家,银子倒是塞出去不少,可结果却不是很理想。”

    “也不知是不是我们运气背,问到这附近的十几户大户人家,一半的家庭都没有适龄未嫁女。余下一小半有的,那些姑娘的素质都不怎么样,我觉得都配不上咱们于大人。”

    岑二娘叹口气,“我也知这一时半会儿,咱们又人生地不熟,不好打听,也不便寻找合适的对象……”

    玉墨比岑二娘年长一轮多,他一直跟着岑二爷,拿岑二娘当自家晚辈看,宁老七和六皇子留下的几名护卫,都不好问岑二娘为何愤而离开安家,怕蹙了岑二娘的霉头。

    放着那么好的助力不用,出来在外面瞎打听,不是胡闹吗。

    只有他敢问岑二娘:“二少,咱们为何不让安家出面,非得自个儿出来瞎晃?这样打听出来的信息,真假难辨,也不全面。若一个不慎,给立柏牵错线,寻了个败家媳妇。岂不是害了他一辈子!”

    “我与安家闹掰了。”岑二娘微红着脸道:“这其中的缘由,我不便说。你们只需记得,不准去安家贴人家的冷脸就好。咱们再努力十日,若十日后还无果,就折道去林安县,找敬叔叔和敬婶婶帮忙。”

    “如此也好。”宁老七道:“今日我们走了半个城南,明日咱们接着把城南这地界走完。然后再去城东、城北和城西。”

    “咱们度快些,十日大概能问遍整个清州府城内的大户人家。我不信,还找不到几个配得起于大人的姑娘!”

    “说得对!”玉墨也振奋道:“有志者,事竟成。”

    喊完励志名言,他又有些烦恼:“只是咱们找到人也就罢了,怎么让那些姑娘和她们的长辈愿意把她们嫁给立柏呢?二少,你都说时间紧迫了,这……”

    “那个以后再说,先寻人。”岑二娘愁得头都大了:“等寻着人后,我再想办法。一样一样来吧。”

    宁老七见岑二娘愁眉苦脸,笑呵呵安慰她:“二少,别急。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口气也吃不成大胖子。你记着,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都会尽力助你的。”

    “是呀,二少。”玉墨等人异口同声地喊道。

    岑二娘欣慰又感动地微笑:“多谢你们。今日你们都累了,快回房休息吧。”

    宁老七几个同岑二娘道别后,打着呵欠走了。

    岑二娘心情沉重,没有睡意。独自漫步走出客栈,去外面转夜市了。

    她心里很不得劲,脑子里时不时闪过安三少砸椅子时悲愤狠绝的脸,还有他那双含泪、欲语还休的虎目,让岑二娘觉着自己亏欠了他。

    她莫名地心慌意乱,总觉得会出什么事儿。有些担心安三少,打算先出去转转,一会儿等夜深了,再夜探安家,看看他状况如何。(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人(二)

    “大郎,你、你快松开我。这、这于礼不合”

    刘三娘满以为岑二娘是岑大郎,她羞赧地挣脱岑二娘的怀抱,羞红着脸小声道:“你、你已及冠,我、我又与人定了亲,不能这么、这么亲近的。”

    岑二娘被刘三娘逗笑,“三姐姐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讲究这个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不是,你先松手。坐过去,我再和你说。”刘三娘指着对面的椅子,羞羞怯怯地道。

    “你真是”现在是注意那些无聊的死规矩的时候吗

    岑二娘无奈道:“我是清芷。三姐姐不必担心我会坏了你名声。好了,快和我说说,究竟发生了何事”

    “清、清芷二娘”刘三娘讶异地抬头打量岑二娘:“你、你明明”就是岑家大郎啊。

    哪里像女孩子了

    二娘可不是这样清俊大力的公子。她娇娇软软的,永远端庄持礼,走路也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步子不大不小,和教她们规矩的教习嬷嬷一样。

    刘三娘还记得,岑二娘一家离开弘安府的那个夏天,她邀她到刘府放风筝。岑二娘可是连骨架稍大的纸鸢都拿不起的,根本不可能有力气背着她跑那么多条街巷。

    就是寻常男子,都没有这个本事。

    岑二娘将左手的衣袖捞起,让仿佛见鬼的刘三娘,看了她手臂窝里的红痣,“你瞧,这颗痣只有我有。当年你和二姐姐与我疯玩时,看到我这颗痣,还开玩笑说若这颗痣的位置再偏些,就和书里说的守宫砂的位置一致了。”

    “真、真是二娘”刘三娘感觉自己的人身观受到了挑战,“你、你怎么”变得这么英勇强健了

    且不说武力值,连气质都那么像男儿。走出去说是女子,都没人信的。

    从前那个弱质芊芊、书香气十足的漂亮小姑娘哪儿去了

    刘三娘一会儿看红痣。一会儿看岑二娘的脸,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岑二娘淡定地把袖子放下,也不知是第几遍问刘三娘:“你为何会被拐又是怎么逃出来的可知道拐走你的,是什么人”

    “说来话长”刘三娘叹口气。开始回忆自己的遭遇。

    原来三个半月前圣上下旨让刘大人出京,与牛将军一同镇守漠北。漠北那里军政冗余,军中没有一套成形的规矩约束将士,吃空饷、滥用职权的将尉很多,需要大力整改。

    刘大人是刑部尚书。精通政令刑罚,为人刚正不阿,是整顿漠北军最好的人选。

    且他在朝中保持中立,不与任何一个皇子结营,只一心忠于圣上。另外,刘大人还是平民出身,以乡绅之子的身份入仕,是清流中的清流。

    圣上有意重用他,让他成为六皇子派中的中坚力量。刘大人只需去漠北大展拳脚,熬几年资历回京。就能进入内阁,一个阁老之位是跑不掉的。

    因着刘大人这一去,就要在漠北留任三四年。刘夫人自然也要随他一同赴任。她想在去漠北前,先回趟淮州府娘家,与久未谋面的家人团聚契阔一番。

    今生因岑大郎在刘三娘与冯渊之子冯辉议亲前,就抢先怂恿六皇子出手,解决了冯辉,让刘三娘逃过一劫。

    后来圣上露出重用刘大人的意思,将他升为一品大员,派去镇守漠北后。刘三娘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约三月前,由刘夫人亲自把关,相看一群有志青年后。将她定给了次辅家的小公子王祺年少有为、相貌堂堂的今科探花。他们的婚期就在两月后。

    刘三娘出生后,鲜少到淮州府的外祖家做客。这次她与次辅家的小公子定了亲,刘夫人娘家的母亲写信去京城,让她带刘三娘去淮州府。

    说是她和刘三娘的几个舅舅、姨母,给她准备了丰厚的陪嫁,他们希望能亲自把那些东西交给刘三娘。

    刘夫人便与刘三娘、刘大郎和刘四郎。并一干家丁护卫,于两月离京,来淮州府探亲。

    刘三娘告诉岑二娘,因为要照顾有些晕马车的刘夫人,他们行走得很慢,一路走走停停,她在半月前,和家人抵达淮州府的外祖家。

    十日前是重阳节,她和兄弟,以及若干外祖家的亲戚,并一群护卫,一起去淮州府城郊的寒远寺登高求签。

    结果当日下旬临近黄昏,他们在返城途中遇上了山匪劫道,她在逃命过程中,不幸地和家人护卫走散了。

    后来,她为躲避山匪,迷迷糊糊地在山林里转了一个昼夜,甩脱追兵后,她又累又饿地循着山道下山,在山下的一条官道上求救,被拐带她的那几个人贩子骗了,被迫上了贼船。

    这才被人迷晕绑了,运到清州南城的一个暗窑里。

    这暗窑就在岑二娘闲逛的夜市的河对岸。

    刘三娘只知道自己和十几个貌美的年轻女子,被绑了关在一个暗黑的地窖里,不管她们怎么喊叫,都没人来救她们。

    刘三娘自幼就不走寻常路线,寻常官家小姐学琴棋书画和女工管家时,她就跟着武师父学拳脚功夫,随刘大人读大景律典,跟兄长刘大郎学兵策将道。

    也多亏她自幼便开始习武,身子骨强健,也有几下功夫傍身,因而这次寺庙下遇截杀和山林下遭拐卖,都没有打倒她,更没有击垮她的意志。

    虽然她在精疲力竭时,又被那群伪装商队的人贩子下了药拐走,还被关押在一个陌生的地窖。但她一直没有放弃逃生。

    在地窖里,她偷偷说服和她一样被绑被困的十几个女孩同她合作,并劝动躺在她左右手边的两个女孩儿,助她解开绳索。

    她积蓄了几天的力气,趁着傍晚其他人贩子都去外面酒馆用食,在其他姑娘的帮助下,拿簪子刺死了那两个给她们送食物的人贩子,并与女孩们打晕了几个在地窖入口处看守他们的人,分路逃了出来。

    刘三娘凭着本能一路躲躲藏藏,跑出平民区,恰巧遇上了岑二娘。

    这些天她被人贩子苛待,吃得极少,每日都要喝让人手脚乏力、使不上劲的药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