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工程师-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自己拒绝这个宴请,恐怕文官们会乱成一锅粥,弃官逃亡甚至暗杀李植恐怕都做得出来。而如果自己接受了这个宴请,文官们恐怕就会慢慢向自己靠拢,投靠自己形成一个新的党派,一个比天子更有权势的党派。

第九百六十六章 心志

    历史上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就面临怎么处理汉室大臣的问题。

    曹操面临的问题是大臣大多都私通袁绍,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曹操惩罚这些汉室世家大臣,就会失去天下世家的支持。

    最后曹操选择了妥协,不但不罚有异心的汉臣,还将袁绍麾下的汉臣名士纳入自己的体系。这些汉臣感念曹操的“胸怀”,在曹操在世的时候比较老实,大多支持曹操的事业。

    高立功向李植建议的,就是像曹操一样处理朝中的文官。

    但是李植知道,在曹操阵营中的汉朝世家虽然在曹操时代引而不发,但在曹操一死后,就利用自己的庞大势力卷土重来,变本加厉,让继位者曹丕通过了臭名昭著的“九品中人法”。

    曹操一生建立的法家文化,在九品中人法面前全面溃败。从此世家大族不但把持朝廷,更让贫寒出身的人才完全失去了出仕做官的渠道。

    曹操的做法是有原因的,他的力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世家,他害怕失去世家的支持,没有世家的支持就无法统一天下。但李植却不怕,李植的所有力量都源自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来自李植苦心经营的从上到下都以公德教育、以法治国的天津、山东和东北三省。

    力量的源泉不同,所采取的对策就会完全不同。

    李植是绝不可能让一败涂地的文官们混进自己的队伍中的。

    不过李植倒也不急于处理这些文官,毕竟这些都是天子的臣属,李植要处理他们,当然首先要和天子说清楚。

    如果现在就杀气腾腾地拒绝这些文官,恐怕文官一个个都要四散奔逃,隐姓埋名逃到江南去。到时候韩金信就算手眼通天,也要漏掉许多藏得深的。

    李植看了看和自己搭话的陈文岳,决定先稳住他。

    “百官如此殷勤,寡人自然不会推脱,只是京城初定事务繁杂。若要欢宴,要等天子的封赏下来之后。”

    听到李植的话,陈文岳身边的文官们眼睛一亮。

    李植居然答应了陈文岳的宴请。

    要知道朝中的文官一直都是百般诋毁,打压李植的。除了东阁大学士张光航,朝廷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文官和李植亲善的。

    而如今李植大获全胜之时,李植却答应了文官的宴请。

    看来李植并不准备继续和文官为敌,是准备借大胜的威风和文官交好,在朝廷上建立自己的班底。

    文官们对视了一阵,眼睛里都闪现出兴奋的光芒。

    李植如今在兵力上一家独大,如果李植再联合文官,就可以牢牢的控制朝廷,成为超越天子的权威。届时整个大明都要李植说了算,天子有什么想法,都要首先征得李植的同意。

    对此,文官们当然是乐观其成。对于精于权术的文官们来说,只要能生存下去保持目前的权位,就总有翻身的那一天。

    文官们仿佛一瞬间全变身为李植的同僚,纷纷围上来。

    “王爷此番大胜,威震海内,当真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

    “天下再无人可挡郡王。”

    “郡王今后可执朝政,和天子共治天下。”

    看到文官们刹那间和李植变得无比融洽,甚至已经露骨地表示李植可以控制朝政了,王承恩瞳孔一缩,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如果李植真的和文官们联手,天子就会变成完全的劣势,这天下就当真要由李植说了算了。

    这李植当真是狼子野心。

    然而天子还觉得他是忠臣,还要册封他为亲王。

    王承恩想着想着,忍不住闭上眼睛叹了口气。

    李植看了看周围围上来的文官们,皱了皱眉头,却不愿意和这些文官们多言。一抖龙袍袖子,李植不再停留在刑场下面,而是大步往观刑台上走去。

    文官们兴高采烈,仿佛已经成为李植的跟班,跟着李植往台上走去。

    王承恩看到那场景,忍不住又哼了一声。最后在众人的最末尾,他独自一人慢慢走向了观刑台。

    众人各怀心思坐上了观刑台,行刑的侩子手们便开始干活了。

    “时辰已到!”

    侩子手喊了一声,台下的百姓们就爆发出一片叫好声。

    显然,百姓们对妄图推翻天子新法的江北军吴三桂是恨之入骨。

    侩子手举着短刀,走向了瑟瑟发抖的吴三桂。

    首先第一个动作,就是将一大块棉布塞入吴三桂口中,防止被绑着的吴三桂咬舌自尽。

    这个动作彻底让吴三桂崩溃了。

    所谓凌迟,就是在死刑犯的身上割肉,一刀一刀将死刑犯身上非要害部位的肌肉脂肪全部割下来,让死刑犯在无比的痛苦中逐渐死去。据说经验丰富的刽子手能在死刑犯身上割三千多刀,直到第3357刀才了解死刑犯的生命。

    这种刑法的残酷,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吴三桂想到接下来要承受的痛苦,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意志。他口中含着棉布,拼命朝李植所在的方向磕头。磕着磕着,他头上都磕出了血来。

    他求的不是活命,只是希望能得一个痛快的,不要承受千刀万剐。

    李植看着把头磕破的吴三桂,一言不发。

    刽子手把吴三桂抓了起来,绑在了一根行刑柱子上,很快就剥去了他身上的囚衣。

    行刑开始了。

    一刀又一刀,刽子手的短刀在吴三桂身上挥舞。

    刑场上顿时响起了吴三桂杀猪一般的惨叫声。然而吴三桂每叫一声,刑场上的百姓们就响起一片大笑。时不时还有兴奋的百姓大声叫好,为谋逆造反的士绅终受严惩而欢欣鼓舞。

    这种刑罚实在太残酷,李植作为一个穿越者,看了十几刀以后便看不下去,闭上了眼睛。

    周围的文官们看到李植的样子,越发觉得李植是个意志不坚强的“老好人”。他们对视了一阵,觉得李植最终联合自己这些文官的事情必成。

    李植发明新武器的本事了得,但若论权术,恐怕完全不是文官们的对手。文官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骄横,什么时候要隐忍。

    李植连个凌迟都看不下去,如此心志不坚,拿什么和文官们斗?

    这朝堂,终究还是文官的天下。

    士绅的特权,也会在一次又一次博弈后重新获得。

    王承恩看了看李植的样子,又看了看文官们满脸欣喜的表情,又哼了一声。

    刑场上,刽子手的刀法十分精湛,当真在吴三桂身上割了三千多刀。到了后面,吴三桂已经失血过多,完全昏死过去,无论怎么割他都没有反应了。

    在百姓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刽子手最后一刀刺进了吴三桂的心脏,了结了这个叛军大帅的生命。

第九百六十七章 齐王

    三月初七,李植受封亲王的册立仪式在紫禁城中举行。

    京城的文武百官个个身穿华丽冠服,站在了皇极殿和皇极殿外的广场上。

    浩浩荡荡上千文官武将,气势十分了得。

    不仅是百官们衣着正式,京城中的宗室们都来了,一个个穿着正式场所才穿的冕服,手持牙牌站立在皇极殿内。

    李植同样身穿郡王冕服,头戴七旒冕冠,站在皇极殿的中央。

    透过垂旒,李植看了看周围的文官们。

    李植“接受”陈文岳宴请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朝堂,此时的文官们都知道李植有意接受文官们的亲善。原先江北军覆灭时候的绝望情绪已经消失,文官们又对未来的朝局有所期待。

    在文官的想法中,既然李植有心亲善文官,自然是想联合文官控制朝廷。既然李植要借助文官的力量控制朝廷,自然就会给文官们一些好处。

    这样的局面,当然是对文官,甚至对天下士绅都极为有利的。说不定李植和文官博弈一阵后,会保持大明的现状,仅在北方保持新法,而不降均赋变法推广到南方去。

    总之,因为李植的亲善,朝局大有可为。

    文官们看向李植的目光中,一时间少了许多敌视和仇恨,倒是有了几分期待。

    兵部尚书陈文岳看到李植打量自己这边,还冲李植点头微笑。

    李植心里冷笑了一声,暗道这些文官们当真是毫无廉耻。

    前几天江北军围攻京城的时候,这些文官们还站在天子面前耀武扬威,满脑子都是随江北军杀进天津活捉自己。然而此时江北军全军覆没,没有依靠了,这些文官们就开始在自己身上找希望了。

    这些文官希望李植和天子争权,他们可以从中渔利。

    不过李植暂时没有打破这些文官的幻想。

    在皇极殿里站了三分钟,他就听到鸿胪寺的官员大声唱道:“天子驾到。”

    皇帝朱由检入皇极殿。

    跟在朱由检后面的是太子和宗室诸王。尚宝卿捧宝、及导从奏乐如常仪。鸣鞭司晨报时讫。引进四人引皇太子。引礼四人引亲王。俱由奉天门东入。

    皇极殿中吹响了《大明歌》,一时羌鼓齐奏,浩浩荡荡。

    朱由检的儿子们,除了去年刚刚出生的小儿子尚幼,其他的都来了,由皇太子朱慈率领站在御座的东面,同样是一身冕服。最后宗室亲王们走到御座下面,百官前面站立。而太子和诸皇子则站在御座左右,面朝群臣。

    在乐声中,朱由检一甩天子龙袍,缓缓坐在了御座上。

    抬头看了看站在百官中间的李植,朱由检点头说道:“真中流砥柱矣!”

    朱由检话音一落,教坊司的乐器手们又换了一首曲子,吹响了《威风八面曲》。

    五名太监走了进来,为首一个中年太监手捧册封亲王的册宝,进入了皇极殿。

    看到那个亲王册宝,皇极殿中的文武百官们都露出嫉妒的表情。

    亲王,当真是人臣的最高爵位。除了天子,就数亲王最大了。李植年纪轻轻,屡次拯救天子朝廷、江山社稷,最后竟得到了这异姓人本不可企及的亲王爵位,当真是令人唏嘘赞叹。

    这亲王和郡王又有不同,以后见了李植百官们都要下跪了。

    鸿胪寺的司仪举起了一封圣旨,开始大声念诵册封的册文。

    “朕仰膺眷佑,驯致治平,受真检于大霄,启仙源于邃古,盛仪交举,鸿瑞洽臻,方徇群心,以建藩室。”

    “天津郡王李植,上穹降祉,列圣储精。凝正气以渊深,禀五精而英秀。辨惠之性,言必有章。趋进之容,动皆合礼。力挽狂澜,屡救朝堂于危难。独擎大厦,每振社稷于欲倒。愿涓吉时,特颁明命。眷寿阳之奥壤,控淮水之明区。爰锡旌旄,俾开茅社。”

    “维城之制,虽稽周室之彝章。半楚之封,用遵汉氏之谦德。顾兹承卫之重,聿表灵长之休。钦我训言,无怠祗率。进封李植齐国亲王,定都天津,岁禄万石,世袭罔替。”

    “……”

    那长长的圣旨念了好久。李植虽然这些年接触了不少古文,可还是没能把这册封圣旨听懂。前前后后,真正听明白的只有“进封李植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