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力在中军帐中等待着前方传来好消息,这一夜,注定无眠未完待续。
。。。
第523章 松岳山之战(一)
松岳山主峰并不高,只有四百多米,山势也不算太陡峭,清军的火炮阵地就设置在半山腰的好几处平台之上。
火炮的位置高元良已经通过这几天的“火力侦察”摸得七七八八了,关键是如何杀进清军的火炮阵地。斥候传来的消息,鞑子在火炮阵地周围部署了超过一万人的守军,并且也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这松岳山说白了还是不够大,只是小山峰而已,团山军也不可能出动大军前来攻击。道理也是很浅显的,人太多只能挤成一团,白白成为山上清军火炮的靶子而已。就连高元良带出来的这一万人,也是分作两队,潘霸天带五千人从西边攻击,而高元良自己则带着五千人从东边打。
山地行军和夜晚行军对于现在的团山军来说并不陌生,在团山堡训练的时候,每一名新兵都要经历长达半年的各种行军训练,其中就有这两个训练科目。
经过大半夜缓慢的行军,当高元良带着五千人来到松岳山主峰以东二里地的时候,部队便不能再前行了。这里是清军斥候与团山军斥候的分界线,再往前走,敌人的斥候立刻就会发现团山军。
这一路上的行军要求是宁肯速度慢一些,也决不能提前暴露行踪。必须是在发起攻击的时刻才能让鞑子的斥候发现,故而行军的速度并不快。
与西军潘霸天部约定的时间是寅时三刻,大致相当于后世凌晨四点左右,这正是一夜中最黑暗的时刻。现在刚刚进入寅时,距离约定的总攻时间还要再等一会儿,于是高元良部便躲在漆黑的树林里原地休息。
所有兵士都在做最后的准备,每一个人都再三检查自己所携带的武器火铳、刺刀、弹丸袋子、掌中雷等等。检查完毕武器装备之后,兵士们静悄悄的啃着带来的土豆作为早餐,没有任何人发出任何声音。
高元良面沉如水,静静地看着麾下的这些兵卒,对将士们的纪律性感觉到非常满意。此刻高元良坐在行军凳上。抬头看了一眼一片漆黑的夜空,而后将目光停留在了二里之外的清军营地。
那边现在点燃了很多篝火,在黑夜中显得非常醒目。高元良默默的计算着距离,从现在的地方发起攻击。冲锋到清军的营地约摸需要两刻钟的时间,这还是不计算其间遇到敌人抵抗的情况下。
不过按照斥候回馈而来的消息,清军在这段距离上除了安排有不少明暗哨之外,并没有什么埋伏。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高元良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安。或许是很正常的一点紧张之情吧,这也是人之常情,古往今来的名将又有哪个真正做到临战完全不紧张的呢
不是他们不紧张,而是他们懂得控制情绪,不让自己的紧张表现出来罢了。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只是外人的看法而已,没准当事人心里早就崩了好几座泰山了。不管怎么样,只要不表现出来就可以了,这一点,高元良当然可以做到
几乎在同一时间,团山军的中军大帐之中。张力也一样的无心睡眠。康兴安陪在张力身旁,而张力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军用地图,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康兴安耳朵里传来了张力的声音:“安子,现在什么时辰了”
康兴安看了一眼帐中的座钟,脱口而出道:“大人,寅时一刻了呢”
张力这才抬起头来,瞥了一眼相同位置的座钟,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座钟是团山堡大工坊研制而出的物事,实则也还是模仿了西洋钟表的构造原理。只是张力提出了“摆”的频率可以计算时间。宋应星在张力的提示下,制造出了原始的“摆钟”。
不过这玩意与张力心中现代的钟表相差甚远,体积大得有如一个床头柜一般不说,准确度大致有三到五分钟的误差。
以现在的工艺水平也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以后慢慢改良即可。张力要求宋应星首先将误差缩小的一分钟左右,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宋应星带着人研究了大半年还没完成。
张力也不着急,慢慢来吧,科技的革新又岂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现在误差五分钟左右也算很不错了,至少比先前计时的那些沙漏、日晷什么的强太多。
张力很清楚发起总攻的时间是在寅时三刻。大约还有半个小时左右。康兴安沏了一杯热茶递给了张力,张力结果茶水浅浅地喝了一口,便将茶杯放在了案几之上。
“安子,你传我的命令,让木头、伊泽和万治他们做好准备,一旦高元良得手,大军立刻向开城进发”
康兴安神色一凛,连忙应道:“是大人”
康兴安下去传令之后,张力坐回了椅子上,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约定的寅时三刻终于来到了,随着一发明亮的信号弹划破夜空,东西两路团山军同时发起了猛攻
无数的火把同时亮起,一列列的团山军兵士仿佛从黑暗中突然窜出来一样,让负责警戒的清军斥候大吃一惊。在短暂的惊讶过后,清军的斥候们立刻飞奔回营禀报敌情。
其实也不需要这些斥候前来禀报,负责火炮阵地防务的尚可喜已经被山下震天的喊杀声惊醒了。
团山军夜袭
尚可喜从睡梦中醒来之后,脑子里第一时间便蹦出了这个念头尚可喜并不慌乱,侍卫们一边给他披挂,他一边连珠炮一般的下达着命令:“命令儿郎们不必惊慌,团山军的夜袭早在洪太师的预料之中,咱们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准惊慌,不准惊慌啊”
传令兵下去之后,尚可喜也披挂完毕,他让手下人不要惊慌,可是自个儿却急匆匆地出外察看敌情,显然内心远不如嘴上那么淡定。
松岳山上的清军除了一小部分负责值守的兵士在第一时间做好了战斗准备之外,其他刚从睡梦中惊醒的人乱哄哄地挤作一团,直到团山军冲到了阵前才堪堪集结完毕。未完待续。
。。。
第524章 松岳山之战(二)
值守的清军利用防御工事将团山军略略阻挡了一刻钟时间,而刚刚从睡梦中惊醒的大批清军也持续投入了战斗。
一时间松岳山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团山军的喊杀声也不绝于耳。由于是夜间作战,纵然有篝火照明,但却总归不能与白日相提并论,所以火铳的准头基本处于抓瞎的状态。
团山军高元良部从东边仰攻,密集的弹丸虽然没有准头,可是却有杀伤面积,清军头几轮损失颇为惨重。
负责东侧阵地防御的是尚可喜的弟弟尚可录,他比尚可喜只小两岁,性子却与尚可喜大相径庭。
其实尚可喜的家族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汉奸一族,他的兄长尚可进还是历史上有名的辽东名将。崇祯五年尚可喜还未“投诚”我大清的时候,尚可进在与后金的战斗中以身殉国。或许是觉得兄长太中二了,故而落得个兵败被杀的下场,尚可喜可不会犯二,于是在孔有德的劝说下他很快就投了建奴。
尚可录自幼与大哥尚可进交好,也颇受他的影响,内心中对于二哥尚可喜投敌卖国之事深以为耻。只是彼时“我大清”实力强大,尚可录也只好随大流,跟着二哥投奔了鞑子。
然则,此一时,彼一时也
尚可录看着密密麻麻蜂拥而上的团山军,紧张得手心里全是汗水,他迟迟下不了决断
在他一旁的一名姓李的副将面露焦急之色,急得直搓手:“尚将军,成败在此一举,还请将军速下决断”
尚可录脸色惨白,讷讷然说不出话来。先前团山军的细作已经找过了他,说是临阵起义的话,过去的事儿可以既往不咎。
尚可录当时还想提点条件,最好在团山军里面谋个一官半职,可是却被团山军方面的人一口回绝。团山军给出的底限便是允许尚可录做一个富家翁,仅此而已。甚至连尚可喜的性命也不能保证。只是保证他尚可录的安家银子,就连人身自由也没有,必须去铁山堡挖矿,接受劳动改造。当然,性命还是可以保证的。
明末的汉奸与抗战的汉奸没什么两样,张力一直觉得抗战胜利后对汉奸的处理让他不太满意,很多汉奸摇身一变成了这边的将领或者官员,实在有些无语。
所以团山军定的“起义”条件还是相当苛刻的,几乎就是剥夺了这些人所有的权利,仅仅保证生命安全。
随着团山军屡战屡胜,鞑子那边主动来找门路请求归附的人也很多,但张力却并不想轻易答应这些各怀鬼胎之人。甚至徐静萍的案头还放在好几个满清甲喇章京的投靠文书当然,那几个龟孙子还琢磨着投靠团山军以后继续作威作福,徐静萍又怎么可能答应他们
反正现在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爱来不来,不来的就等着吧
高元良见尚可录还没有投诚的意思,心里也不禁动了怒:妈的,给脸不要脸了是吧未完待续。
。。。
第525章 松岳山之战(三)
“传我将令,弹射队立刻发炮三轮过后,大军冲锋”高元良额头上青筋暴起,几乎是怒吼着下达了军令。
这弹射队乃是团山军序列中的一个全新的兵种,每一千人按三十人配置。他们使用的器械叫做“弹射器”,发射的东西乃是掌中雷。
弹射器约摸二十斤重,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携带,而掌中雷是团山军步兵的标准制式武器,随军携带的数量也很大。步兵投掷掌中雷,按现在团山军的单兵素质要求的大致是四十步左右,而使用这种弹射器可以将掌中雷投掷出三百步远。
弹射器是新近团山堡兵工厂研制出来的装备,其实弹射器的原理并不复杂,只是一个小型的抛射工具罢了。它主要解决的是火炮和火铳两种武器射程之间的空白地带,火炮威力大射程远但是受限于铸造材料是铜而不是合金钢,故而也不可能连续不停的击发。团山军自生火铳的有效射程大概在八十步左右,而威劲火铳的有效射程是一百五十步。
现在团山军约摸有三分之一的兵士换装了威劲火铳也就是线膛枪,还有三分之二的兵士仍然使用自生火铳。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拉膛线可是个精细活儿,产量不可能“放卫星”。若是要放卫星的话,生产出来的威劲火铳合格率便会大大下降,随时有哑火和炸膛的危险,那还不如就使用自生火铳呢
当火铳够不着敌人,而火炮又不方便使用的时候,便是这弹射队登场的时机正如现在
只见一百多名弹射队员火速来到阵前,飞快地将随身携带的弹射器取下来放置在地面上,而后一箱箱的掌中雷被抬了上来。
弹射队员们将掌中雷放入弹射器中,扳动机关之后,一颗颗黑乎乎的掌中雷“嗖嗖嗖”地而出
“轰轰轰”清军阵前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响起,顿时一片硝烟弥漫
在这种条件下团山军根本不可能使用大炮,故而清军也没有防备。现在这一轮掌中雷投掷过来。立刻将辫子兵们炸得鬼哭狼嚎,残臂断肢四处乱飞。清军还没回过神来之时,第二轮抛射的掌中雷又落在了阵地上,清军又是一阵鸡飞狗跳。一些胆小的兵卒不愿意坐以待毙而开始往后撒丫子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