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破绽,那就侵扰
很快,朝鲁和夜生的这一千多骑兵便呼啸而去,走了个一干二净
多尔衮看着迅速离去的团山军骑兵,冷哼一声,嘴上浮现出了一丝冷蔑的笑容。
尚可喜也是军中老将,此刻他在多尔衮身边提示道:“王爷,那团山军的张力向来狡诈,恐怕此乃疑兵之计”
“诱敌么哼哼”多尔衮发出一声重重的鼻音,目送团山军离开之后,这才将眼光收了回来。
多尔衮沉吟片刻,对尚可喜道:“下令兵士们严阵以待,做好战斗准备我倒要看看,那张力到底要弄什么幺蛾子”
“有道是一力降十会,王爷如此安排,实在是英明之极呀咱们绝对不能追击团山军的这些诱兵”尚可喜谄媚地看着多尔衮,小心翼翼地一边拍着马屁,一边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多尔衮在满清的王公大臣当中,说“勇猛”绝对排不上号;可若是说心机,那真真是鹤立鸡群了。只见他微微一笑,神色自若地道:“咱们便在此防御,等候多铎的大军前来汇合即可。团山军想用这诱兵之计,本王又岂会上当”未完待续。
。。。
第460章 虽远必诛
眼见团山军骑兵闪人,虽然多尔衮命令大军严阵以待,不过汉八旗的兵士们还是松了一口气,先前临战的紧张感也弱了几分。
哪曾想没过多久,远方又传来大片的马蹄声,团山军的骑兵居然去而复返
汉军旗好一阵鸡飞狗跳,兵卒们人人都将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然则这一队敌军骑兵竟然又只有千余人,这尼玛
如此往复再三,将清国大军折腾得够呛敌人压根也没进攻,自己这边却累得跟狗一样。
多尔衮也愈发坚信,团山军一定是在前方有重兵埋伏,自然也不敢轻举妄动,而是铁了心的等待多铎的援兵。
张力所用的策略,从最开始的伏击,改成了现在的疑兵之计,很显然,效果不错,多尔衮一直在原地等了多铎一整天,会师之后才敢南下清州。
多尔衮胆战心惊的这一整天的时间里,张力的团山军不急不慢地进入了清州城。清州城中的朝鲜百姓并不多,因为在他们得知清军南下的消息之后,超过七成的人都逃往别处。
四万团山军进驻城池之后,整座城才渐渐恢复了一些生气,不过这种生气却带着一丝紧张大战即将来临的紧张。
张力“征用”了先前清州城的官衙,这朝鲜国的衙门与大明并无不同,都是前堂办公,后面住人。张力甚至都怀疑,他们这衙门没准是“剽窃”我大明的建筑风格
入夜之后,张力派人通知在外面侵扰了多尔衮一整天的朝鲁的骑兵队回城休整,只留下少量斥候远远地监视多尔衮,以掌握清军的动向。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张力便将所有团山军所有高级将领召集到了官衙议事。
这清州城的规模约摸只等同于大明的一个小县城罢了,官衙自然就是县衙级别的,只有一个正堂和一个二堂,连专门的会客室都没有。
没办法。军议大会便有如升堂审案一样,在官衙的大堂召开了。
首先是夜生向大家通报了昨夜鞑子的情况,那正白旗的多尔衮终于等到了他弟弟多铎,两人大军汇合之后。女真骑兵有一万五千,真奴步兵有两万,汉八旗超过三万。
也就是说,敌人总兵力将近七万,其中半数都是女真人。这一点与以往团山军的历次战斗都不一样。先前与鞑子作战,几乎都是炮灰汉军旗占到了七成以上
没想到这入朝以后的第一战,便是如此大规模的战斗
夜生介绍完敌情之后,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张力,等待着张大人说话。张力沉吟了片刻之后,终于开口了:“昨日咱们团山军抢在鞑子的前面占了清州城,总算是在朝鲜国有了立足之地。眼下多尔衮和多铎很快便会带着七万大军南下,我们这仗该如何打,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众将都习惯了张大人在团山军的军事会议上首先让大伙儿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后互相讨论。甚至是辩论,只是最终如何决断由张力一人拍板的议事风格。
很快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了看法,意见虽说五花八门,不过大的方向都是集中在守城上面。这清州城乃是朝鲜国的战略要地,城墙虽比不上大明辽东边镇那么坚固,却也是高三丈有余的,鞑子想要攻城,必然会遭到团山军的迎头痛击。
高元良更是建议将朝鲁的骑兵放在城外作为预备队,在关键的时刻杀出,定可以一举将鞑子打得大败。
张力微微颔首。将领们这些看法中规中矩,也是可行之策。不过,张力比他们想得更深一层
张力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当大伙儿都等着张力下命令坚守城池之时。张力的话却完全超出大家的意料。
张力扫视了众将一眼,沉着地道:“这一仗乃是我团山军入朝之后的第一场恶战,大家所说的守城也没有什么纰漏,但我却并不想守城。”
哗大堂内立刻响起一片惊异之声
原本如潘霸天、朝鲁这些所谓的“粗人”,在以前一旦打仗,那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就要上去与鞑子拼命的。然则经过团山军所有将领都学习兵法知识。懂得不少为将之道以后,大家都改掉了“有勇无谋”的毛病。
虽不敢说与历史上的那些名将譬如什么韩信、霍去病等人相比,但眼下团山军的将领却有一处明显的改变,那就是务实、精打细算。
那兵法中不是常说“多算胜,少算不胜”么现在的情况明显守城更加有利,故而大家的意见都很统一,可是张大人为什么说不想守城
张力当然知道大伙儿的想法,毕竟这些人都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成长起来的,所有将领学习的兵书,都是张力精挑细选、摒弃掉一些水平不行的。经典的兵书有很多,张力最推崇的,依然是孙子兵法。
张力对在场的团山军高级将领道:“这一年咱们团山军勤修内功,鞑子也没有闲着,大家都知道,鞑子眼下对火器的重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咱们要做的,便是一战摧毁鞑子重新竖立起来的信心昔年陈汤有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心实向往之”
顿了一顿,张力脸色有些潮红,接着慷慨激昂地道:“这话大伙儿应该听我说过很多次了,不过陈汤前面还有一句,我现在告诉你们。”
众人的情绪被张力带动了起来,个个都竖起了耳朵。张力眼睛中带着无比的坚定,一字一句地道:“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
话一落地,高元良重复了一遍张力的话,击掌赞道:“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顿了一顿,高元良只觉得气血上涌,整张脸涨得通红:“应该把砍下的敌人首级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槁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人的敌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干掉他们”
“即使再远,咱们也一定要干掉他们”朝鲁、木头潘霸天等人齐声高呼,一时间每个人的情绪都激动万分未完待续。
。。。
第461章 躺枪的《三国演义》
为将者,除了处处谨慎小心之外,还必须有大将风度
战争确实是多算胜少算,但是如果敌我双方都很精明、谨慎,那么决定战争胜负的,很大程度取决于主帅的魄力
随着满清的“汉奸队伍”升级,奴儿哈赤时代的李永芳那种有勇无谋的汉奸二狗子地位迅速下降,眼下鞑子那边位居高位的乃是洪承畴、祖大寿、孔有德这帮人
甚至张力隐隐有些担心,也不知历史上最大牌的“正印汉奸王”吴三龟吴公公什么时候投靠“我大清”这些人,即使放在大明朝,也都是一等一的战略高手呀
也许前两年团山军可以吊打满清的什么敖尔汗之流的垃圾,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团山军要面对的,都是一些“汉人精英”
那祖大寿打了一辈子仗,洪承畴更是拥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历他们一点都不弱
所以,团山军该谨慎的时候要谨慎,该放手一搏的时候,必须放手一搏
这些话,光靠说没用,需要团山军的将领切身体会,慢慢才能有所提高。
张力做了一个示意大家安静的手势,接着开口道:“我不守城而与鞑子正面对决,也并不是仅仅凭着一股子血勇,其实也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高元良一听这话,立刻朗声道:“还请大人不吝指教”
张力微微颔首,眼神深邃了起来,淡淡地道:“守城我们守城鞑子确实攻不下来,然则,将所有兵力集中守这清州城,就算守住了,又有何用”
高元良等人恍然大悟,是呀,守住清州城,毛用都没有啊
鞑子分兵围住清州。其余的兵力将朝鲜国灭了,等到那时候团山军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了
张力一锤定音,下了决断:“城内留五千兵卒守城,其余三万五千大军尽数出阵。在清州城北三里列阵与敌人决一死战”
“末将领命”众将齐声应诺,脸上都是坚毅之色
多尔衮被朝鲁的骑兵折腾了一整天,一直不得安生,特别是入夜以后,那清国大军圆阵中点起了无数篝火防备团山军偷袭。敌情不明。多尔衮也不敢贸然派兵出战,实在是憋屈到了极点。
等到后半夜朝鲁的骑兵撤了以后,清国大军才总算是休息了两个时辰。天色微明之际,多铎的援军终于抵达,到了此刻,多尔衮才彻底放下心来。
正白旗和镶白旗外加汉军旗,会师之后兵力达到七万,就是是平推过去,昨夜侵袭的那点儿团山军也是不够看的。
等到多铎大军稍事休整之后,清国七万大军便浩浩荡荡地向南边的清州城进发。先前多尔衮大军原本就没带多少斥候。加之尽数派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故而不得不结成防御阵型担惊受怕了一整天。现在与多铎大军回师之后,多尔衮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大量斥候,为防止再出什么意外,还拨了一千骑兵护卫。
此刻清军已然开拔,因为斥候回报说团山军已经占领了清州城,并且在城外集结,有阻击“我大清”军队的迹象。
多铎是奴儿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与排行十四的多尔衮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对自己的这位亲哥哥多尔衮向来最是钦佩。一切事情都唯多尔衮的马首是瞻。
黄台吉当年逼死二人的亲生母亲大福晋阿巴亥之后,一直压制兄弟二人,等到现在他即皇帝位,这才给二人封了王。在当初那些年的困境之中。多尔衮和多铎尝尽了人间冷暖,故而现在身居王位之后,彼此都更加珍惜两人间的兄弟之情就算是行军两人也骑马并排而行,一直在小声地议论着军情。
多铎首先详细地询问了昨日之事,对于多尔衮从军服颜色就能判断出敌军是团山军佩服得五体投地。毕竟这是在异国作战,团山军要来救援朝鲜可并不容易。只有登陆这一个办法,一般人压根也不会去想竟然会遇到团山军呀
就在多尔衮惬意地听着弟弟的奉承话之时,他突然勒住了战马,生生地停了下来。多铎胯下的马匹都走出去了好几步,他才意识到哥哥并没有跟上来,不由得也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