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静萍在前,陈正c在左后,张力在右后,三人呈‘品‘字形站立。
‘叶天成,一甲第一名,福建福清……‘
第二次唱名开始,一甲三人传胪官会连唱三次!
‘张力,一甲第三名,山东蓬莱……‘
每唱到一个名字,由多个侍卫接力高声重复着从殿内传向殿外……
崇祯皇帝的眼光死死盯住张力,对‘叶天成‘和陈正c正眼也不瞧!
就在刚才评卷之时,自己本来是将张力的卷子放到了第一沓第一篇。
当自己正要写上‘一甲第一名‘五个大字之时,忽然想起了一事。
这状元的卷子,按惯例是要公之于众的,这可就大大不妥了……
最终自己将张力的卷子放在了第三篇……就探花吧,探花试卷朕‘留中不发‘,外臣也说不出什么来。
崇祯又看了一眼张力,此人眉清目秀。仪表堂堂,望之就是名臣之相呀!
没准他就是大明中兴之臣,不过正所谓少年得志,还是需要打磨一番……
崇祯心中无限yy着自己‘高明‘的驭下之术。一时间无法自拔,整个人明显有些走神了。
张力并不知道崇祯心中所想,心中满满的全是感概!
这一天,自己等了好久!
人生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古人诚不我欺!
此时一甲三人唱名结束之后。又开始接着唱二甲、三甲进士的姓名、名次、籍贯。
不过这些人只唱名一次,是不能享受‘三唱其名‘的待遇。
传唱完毕,传胪官引导一甲三名的状元‘叶天成‘、榜眼陈正c、探花张力,走到天子座前的阶下迎接殿试榜。
张力心中稍稍有些遗憾,毕竟自己不是状元,看静萍妹子位置居中,且稍前于陈正c和自己。
静萍妹子正好站在第一块御道石正中镌刻的巨鳌头部,独个踏占在鳌头之上……
张力心中有些小小的酸意,尼玛,原来这就是‘独占鳌头‘!
状元‘叶天成‘接过金榜。带着身后一众进士,山呼万岁之后,传胪仪式才算是告一段落。
就在此时,崇祯皇帝突然开口了,而且话题有些‘不合时宜‘。
‘众位爱卿以后便是天子门生,要多多为国家效力!眼下国家多事,需要尽快安排职位,辅臣们今日便议一议,看看一甲之人授予何职妥当。‘
崇祯这话一落地,在场文武大臣都有些吃惊。
原本按照惯例。分授官职乃是吏部的事儿,等传胪大典结束之后,过几日才开始讨论的。
怎么皇上如此着急,竟然要当庭讨论一甲的官职?
这。这不合规矩呀!
崇祯压根也不管大臣们的反应,嘴里淡淡地蹦出几个字:‘首辅次辅留下,一甲三人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大臣们虽说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可是圣上金口一开,又有何人敢不尊?
不多时,太和殿内众文武大臣们便走得干干净净。
大殿内只留下了首辅周延儒。次辅温体仁,还有就是新科状元、榜眼和探花了。
周延儒心中有些焦虑,原本叶天成向自己表过忠心,说是愿意去兵部‘潜伏‘,这也算是一招妙棋,可以起到牵制温体仁的作用。
现在皇上单独留下一甲三人,还说要现场授予官职,难道皇上对叶天成另有任用?
唔,这也是相当有可能呀!
毕竟叶天成是老太师叶向高之孙,皇上高看一眼,另授官职也说得过去。
一旁的温体仁瞥了周延儒一眼,心中实在是乐开了花。
自己原本对这些东林党进士就有了针对的预案,现在皇上将人留了下来,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崇祯微笑着看向张力,你既然要做辽东的钉子,朕便成全你!
朕拭目以待,看看你做得如何?
一甲之人让吏部拟选官职,肯定是供职翰林院了,朕今日就不通过吏部,直接由朕来指定。
崇祯的心思众人自然是不知道的,除了张力。
张力已经猜测到了崇祯的用意,肯定是要派自己去辽东了……
只不知给自己一个什么官职呢?
总兵、副将什么的那是武官系统,与文官系统毫不相干。
文官掌兵权的话,最大的是督师,再下来是巡抚、道台等等。
张力用余光瞥了龙椅上的崇祯一眼:
皇上啊,给本少爷赏个什么官呢?
弼马温的不要啊!(未完待续。)
第223章 文治武功
很快,崇祯便先开口了:‘众卿家不必拘束,今日恩科伦才,朕心甚慰。【全文字阅读】值此国家多事之秋,白首穷经的翰林院不待也罢!‘
这就相当于后世开会领导定了调,今科一甲是不会授官翰林了。
崇祯看了众人一眼,朗声道:‘关于授官之事,众位爱卿有何见解啊?‘
在场众人各怀心思,都在细细琢磨皇上这话背后的深意。
温体仁沉浮宦海数十年,品出了崇祯这话的意思,于是第一个开口道:‘启禀皇上,臣有一建议,可以让皇上名垂千古!‘
哗……这话一落地,众人心中都‘哗‘了一声!皇上跟前,嘴上‘哗‘可是不行的。
崇祯整个人有如打了j血一般,立刻精神了起来。
名垂千古?
朕也能名垂千古?
这四个字有如魔咒一般,在崇祯脑子里挥之不去……
殿阶下的周延儒眼睛眯了起来,用余光乜视着温体仁:这老匹夫,想耍什么花样?
张力将周延儒和温体仁的神色收入眼底,这还是自己第一次亲眼见到周延儒。这位首辅大人也就是四十出头而已,确实有几把刷子。
而那温体仁虽说已经年逾五旬,却也不是盏省油的灯!
崇祯一朝内阁辅臣走马灯一般换了五十余人,几乎每几个月就有人进入内阁,也有人被罢免。
温体仁竟然在内阁中傲立了八年之久,也算是相当牛叉了。
若是历史轨迹不变的话,很快首辅周延儒就要垮台,继任的便是这位温大人了。
不过自己来了大明朝以后,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史书记载的也自然做不了准。
张力心中暗暗加了几分小心,不知道这位温大人到底要说什么?
崇祯皇帝登基以可谓内忧外困,摆明一个‘昏君在朝‘的形象,扯什么‘名垂千古?‘
温体仁呵呵一笑,朗声道:‘启禀陛下。陛下可知名垂千古的圣君,都有什么条件?‘
‘条件?‘崇祯眉头皱了起来,自己治下的大明帝国,现在‘大家都懂的‘。有个狗p条件啊!
温体仁不等崇祯说话,立刻自己作了解答:‘所谓名垂千古的一代圣君,无非文治武功而已!‘
崇祯一听‘文治武功‘四字,顿时神色黯淡了下来。
张力也有些纳闷,温大人。你这不是打皇上的脸么?
皇上要文治没什么文治,要武功更是被满洲鞑子打脸,堪比后世的国足了……
唔,连国足都不如,国足还蒙进了一次世界杯呢!
大明军队那可真真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呀,稳定‘特能输‘呀!
自打进入崇祯朝以来,对外作战就没赢过一次!
周延儒当然也品出了味道,干咳一声,肃容道:‘温大人慎言呀!‘
温体仁瞥了周延儒一眼。心中恨极了这‘j诈‘小人,不过嘴上却道:‘启禀皇上,这武功本朝虽说乏善可陈,但是文治么,却堪比成庙!‘
张力一愣,成庙?
成庙自然说的是明成祖朱棣的庙号……
尼玛,崇祯连给朱棣提鞋都不配,温体仁竟然说崇祯堪比明成祖?
你这是要朱棣从十三陵中爬出来与你拼命么?!
哥们,不要脸的话本少爷听多了,至少也要掩饰一二呀!
你说崇祯皇帝比他哥‘木匠皇帝‘天启强也就罢了。你说永乐大帝?
本少爷也只能呵了个呵了……
这里当然也没有自己说话的份,张力只能静静地倾听着。
崇祯明显也不是傻子,温体仁这话估计说给脑瘫之人都不会相信,不由得脸色铁青了起来。
温体仁心中早有成算。压根儿一点也不着急,而是开始摇头晃脑起来:‘翰林院马学士乃是鸿儒,也是臣与首辅周大人的老师。马学士年逾古稀,最近却是笑得合不拢嘴……‘
在场所有人都有些蒙圈,温体仁提马学士干什么?
然而张力的眼睛却深邃了起来,原来温大人想说本少爷……
这官场语言。确实博大精深!
温体仁要说我,却先从马学士那里绕,绕来绕去,方显出说话的水平!
果然,温体仁紧接着开口道:‘永乐大帝编了《永乐大典》,包罗万象,实在是名垂千古呀!然则我朝新近出了两名不世出的大词人,所作之词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深受马学士赞赏!臣建议皇上编一部《崇祯大典》,专门记录二人所作之词。啧啧,这便是无上的文治之功啊!‘
在场众人,除了崇祯,其他人都恍然大悟!
崇祯身在深宫,自然是不知道坊间流传的这些词作,面露疑惑之色:‘温爱卿,你说这二人作词?作的什么词啊?‘
顿了一顿,崇祯又‘品‘出了先前温体仁提到翰林院马学士的深意,有些惊讶地道:‘温爱卿的意思,连马学士都赞不绝口吗?‘
这话一落地,张力心中暗自咋舌,原来自己先前还小觑了马学士!
听崇祯这话,马学士定然地位崇高啊……呃,当初他是第一个赞自己的……
温体仁微微一笑,朗声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崇祯一词听完,嘴巴竟然张得老大:‘温……温爱卿,这词是谁作的啊?‘
温体仁不答,接着念起了第二首:‘明月多情应笑我……‘
这词念完,崇祯彻底震惊了,脸上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妙!绝!如此好词,竟然是我崇祯朝大才子所作……哈哈,朕定然名垂千古呀!到底是何人所作?‘
温体仁云淡风轻地道:‘启禀陛下,两位大才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呀!‘
崇祯一愣,旋即反应了过来,眼光朝一甲三人看去。
陈正c也是个心思灵活的,立刻闪到了一边,将位置让了出来。
大殿之上。只有两人站在御前。
张力,徐静萍!
崇祯心中震惊无比,原来做出绝世好词之人,竟然是朕的天子门生呀!
哈哈哈哈。朕果真慧眼识珠呀……那叶天成就不说了,张力可是朕亲自从最末一等卷子中,提到探花的哟!
崇祯顿时觉得自己形象又高大了许多……
温体仁当然不是让张力来崇祯这里出名的,很快便使出了杀手锏!
‘启禀皇上,微臣建议皇上下旨。封此二人为御用词人,对外则称奉旨作词!这样一来,叶天成与张力所作之词,便是在皇上的英明指导之下完成的……啧啧,这可是大大文治呀!‘
张力心中暗骂了一声,卧槽,御用词人?
尼玛,这官职怎么听怎么不顺耳呢?
草草草,还‘奉旨作词‘?
本少爷对‘奉旨泡妞‘倒是还有点兴趣……
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