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夷康煽诖簦靡换岫呕夯荷斐鍪郑⌒呐跗鸾�20厘米长的高丽参细细端详,发出声声欣喜的啧啧声和叹息声。
“这是天字级的极品啊!还是尚未风干的呢,啧啧!太宝贵了,哪儿弄来的?”李教授好奇地问道。
朱道临随口而答:“朝鲜,能卖多少钱一斤?”
“咣当”一声脆响,李教授的亲家惊得撞倒了茶杯,他顾不上碎成几片的茶杯和洒满玻璃茶几上的茶渍、茶叶,举起手中肥硕的高丽参,大声说道:“我出50万买下这根行不?多少钱一斤你自己算。”
朱道临暗暗吃惊:“差不多和百年人参一样价了?”
李教授的亲家连连摇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会落到你这个外行手里?长成这样的宝参何止百年?这可是天字级中的极品啊!”
“我有20几年没见过这么好的高丽参了,真要是拿到有些名气的拍卖行慢慢出手,估计比我开出的50万还要高出近半,唉!不知道你哪儿来这么大的福气,嫉妒死人啊!”
朱道临哈哈一笑:“喜欢就送给你吧,正好两根。你和李老每人一根,算是晚辈感谢二位的礼物。”
李教授和他亲家大吃一惊,看到朱道临神色平静地点点头,两人相视片刻,双双把手中的高丽参送回朱道临面前。
没等朱道临询问,李教授便扶了扶歪斜的老花镜。诚挚感谢:“心领了、心领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们不能收,帮你弄好两套价值700多万的制药设备和十几台共200多万的提纯萃取机器,我们已经赚你150多万了,心里面已经非常感激,所以再也不能收你这么贵重的礼物,要是你愿意卖,我们出钱买下来。”
“没错!小朱啊,我们都喜欢你的性格,愿意和你长期打交道。但交情归交情,生意是生意,如果你真想感谢我们,把这两根高丽参卖给我们即可,说不定我们转手就能赚个20万、30万。”李教授的亲家也诚恳地解释道。
朱道临只好点点头:“二位前辈,像这样的高丽参你们能够买下多少?”
李教授再次吓了一大跳,呆滞片刻,颤声问道:“你还有啊?”
还是李教授的亲家承受力强。目光炯炯地盯着朱道临:“只要是天然高丽参,不管是什么级别。什么品相,再多我都愿意买下来,你有多少?”
朱道临如实回答:“我给父母和几家亲友各留两根和这差不多的,车上还有220斤左右,多少根我没数,都装在两个麻袋里。”
李教授的亲家当即坐到了地毯上。李教授则无力地靠向沙发背,捂住心脏嘴里直哼哼,吓得朱道临连忙上去把人扶起来,又跑到李教授身边握住他抖个不停的手,连声询问哪力不舒服?
外间的文员和李教授的女儿慌忙跑了进来。扶住两个老爷子惊慌失措,一时间办公室惊叫声声,无比紧张。
朱道临像个罪人一样被推到一旁,只能挠挠脑袋,唉声叹气。
李教授的亲家最先回过魂来,除了脸色青白,说话略带颤音之外并没什么大事,李教授大口大口喘着气,在女儿服侍下有气无力地说出原因。
误会很快便澄清,所以人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站在一旁满脸无辜的朱道临。
接下来的事情更加热闹了,三个娇滴滴的文员陪同朱道临下楼把车里的麻袋搬上来,李教授和他亲家分别致电自家老伴和儿女快快赶来。
半个小时不到,宽阔的办公室地面铺上四张大红棉布,老老少少把企图提着麻袋倒出满袋子高丽参的朱道临推到墙角待着,小心翼翼地把麻袋里的高丽参一根根取出,连细细的根须都担心碰断。
足足忙活了两个半小时,才把772根高丽参分成三个品级,整齐地摆在宽阔的红布上,两家老少粗粗估算完价格,全都瘫坐在地毯上,呆呆望着坐在墙角不断打手机的朱道临。
李教授扶住呼吸急促的老伴,满脸忧愁地望向亲家:“哎呀哎呀,这可怎么办?全都是天字号极品和天、地两级的上品,按最低价格算,少说也要1亿8;500万,把我们两家掏个精光再卖儿卖女,也凑不齐一半啊!”
“好办!”
众人连忙循声望去,朱道临收起手机走过来,提出个令两家人无比感激的建议:
“二位前辈不用马上给钱,我再向二位定购5批和之前这批一模一样的制药设备,年底交货即可,剩下的货款可以在国庆之前转给我,要是不放心,我们可以定个协议,如果二位前辈卖得快的话,下半年我再弄两麻袋高丽参回来。”
两位前辈激动得连声致谢。
李教授的女儿和女婿双双上前,紧紧地抓住朱道临的双手,不断摇晃,其他人也涌上前来连声致谢,纷纷表示定要把5批设备做得漂漂亮亮的,决不辜负朱道临的信任,两位老太太说什么也要拉朱道临回家吃餐饭。
朱道临指指摆满地面的高丽参:“恐怕没时间吃饭了,不收拾好这些玩意儿,估计谁也没心情吃饭,下次吧。”
大家不约而同哈哈大笑。
李教授和亲家很快拿出空白合同填上数字,写明交易金额和结算方式与日期,根据朱道临的意思填上两条附加条款,签上名字,盖上印章,便做下这笔价值1亿8;500万人民币的生意。
************
ps:谢谢还没发现大大的打赏!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推荐票和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三九八章 未来和希望
三日后的子夜刚过,朱道临携带350个大小木箱包装的重达200多吨的制药设备、400辆三种规格的战舰专用炮车、300把定制的龙泉太极宝剑、五种型号1;200箱轴承和工具、12;000匹黑色、红色和丛林迷彩卡其布,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了上元港的军用仓库。
朱道临将炮车全部摆放到丙字仓,再把布匹放到乙字仓,出来一看,发现湛蓝的天幕上满天星斗,立即把送给紫阳观的制药设备、太极宝剑和龙潭机械厂需要的轴承和大批工具调出来,整齐堆放到大门后方的两边院墙下,爱惜地亲吻一下左腕上紫芒未退的金钢圈,迈开大步,绕过乙字仓后方,登上竹木繁茂的山岗,隐身而去。
距离自家院墙还有百余米的时候,爱犬木兰再次冲到朱道临面前,心情大好的朱道临干脆抱起猛舔自己脸部和脖子的木兰,很快进入顾大伯匆匆打开的院门。
朱道临与乐呵呵的老人家低声聊了几分钟,再和两位悄然来到身边的留守侍卫亲切交谈,放下怀里舒服得闭上眼睛的木兰,伸手摸了摸围着自己团团转的木兰儿子,然后独自穿过前院盛开的梅林,进入透出烛光的西苑。
尚在看书的徐拂听到丫鬟兴冲冲的禀报,连披在身上的裘皮大衣都不顾了,满怀喜悦地跑下楼梯,纵身扑进朱道临张开的怀抱,抱住心爱男人的强壮脖子激动地热吻起来。
东方发白,雄鸡报晓。
寒风中巍然傲立的幕府山,深沉如黛。山脚下,路边的草芯中仍然凝结晶莹的白霜,随风摇曳的枯枝倔强地扭动干瘦的身躯。苦苦等待春天的到来。
座落于高楼之间的宽大操场里,人影绰绰,脚步声声,江南武学院一期、二期和预备班的1;200余名少年学员仍在一圈接一圈不停奔跑。
操场西侧的高大教学楼前,聚集了十余名匆匆赶来的幕僚成员和大小主管,威严肃穆的武学院大门口还有人络绎而至。掏出特制的银质令牌交给少年值星官查验,然后接过令牌,匆匆进入宽阔的大院,大步走向西侧伫立观看的人群。
靠近操场跑道边沿的大树底下,下巴上胡子越来越长的大总管赵训庭,正在和一位身材壮硕的大胡子低声交谈。
两人的目光一直望着北面检阅台上一动不动的笔直身影,谈论的每一句话,都和台上那个头戴官帽却内穿皮甲、外罩大氅的高大身影有关。
“好彩啊!要是我不听贤弟劝告,昨天忍不住走掉的话。不知何时才能见到朱将军,真主保佑啊!”
大胡子的声音很低,透出深深的庆幸。
赵训庭笑道:“我们也不知道将军突然回来,此次他亲率新军,前往大明最北端的辽东,随时有可能和满清鞑子的军队作战,接着又要赶赴瀛洲岛,出席淡水港落成仪式。送别首次前往欧罗巴进行外交联络的船队。”
“听说将军还要在淡水港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举行贸易谈判,我们都不敢奢望他能在三月底以前回来。小弟劝兄长再留三天,完全是碰运气……”
“这几天总有种说不清的感觉,似乎将军很快要回来,没想到从不靠谱的感觉还对了一回。”
萨懿德频频点头,因为见到了盼望已久的朱道临,心情变得格外舒畅:“将军是不是特别宠爱这些孩子?”
赵训庭点点头。颇为感慨地说道:“每次将军远行回来,无论多么繁忙多么劳累,第二天一大早肯定会站在那个高台上,所有教官都已习惯了,可孩子们都盼着天天能够见到将军……”
“这些孩子九成以上是失去家人的孤儿。和紫阳书院的数千孩子一样,全靠将军收留他们养育他们。”
“所以,在孩子们心目中,将军不但是他们的山长和授业传道的师父,还是他们的父亲和兄长,将军同样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家人看待,他能记住这里每个孩子的名字和爱好,只要有空就给孩子们授课,在这方面,我们所有人都比不上将军。”
裹着黑貂大衣的长江造船厂财务总监刁美芳突然挤过来,嘿嘿一笑,向萨懿德问道:“萨先生,你觉得我们的孩子们怎么样?”
萨懿德转而望向不断跑过前方的孩子:“都很勤奋,很努力,看样子比大明任何地方的孩子都强壮,估计很快可以进入将军麾下的军队磨练了。”
“萨先生觉得这些孩子多大年纪了?”刁美芳再问。
萨懿德笑道:“年纪大的估计18岁左右,年纪小的也有13岁左右,这么年轻就开始学文练武,将来肯定要涌现出不少人才。”
刁美芳和赵训庭都笑了,赵训庭解释道:“萨先生过奖了,其实这里面最大的孩子只有16岁,最小的孩子11岁,13岁和14岁的多一些,有一半左右……”
“之所以看起来比同龄孩子高大健壮,完全是因为这些孩子从进入武学院第一天起,就获得每日三餐有鱼有肉的优待,吃什么喝什么都由将军亲自制定,紫阳观派来资深大夫每月为孩子们检查身体……”
“进来半年之后,军事训练和文化学习的难度逐渐增加,坚持不了的孩子会被送到紫阳书院继续念书,能留下来的孩子都很优秀。”
“目前只有两期,首期从最初的600多名逐渐淘汰到如今的300多名,他们至少还要苦读4年才能毕业,第二期600名孩子和3个预备班的孩子则需要学满5年才能毕业,前提是能坚持下来不被淘汰。”
萨懿德大为震惊,再次细细端详开始放忙速度缓缓而跑的一队队孩子:“将军如此殚心竭虑,志在万里啊!”
赵训庭和刁美芳不约而同哈哈一笑,不再提及这个敏感话题,刁美芳转而问道:“萨先生,你的船队转满货物离开半月有余,为何你这次不跟随船队远航?”
萨懿德嘿嘿一笑:“我担心从欧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