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可怕的还是,坦克、装甲车在射击的同时还一直往前推进,其速度甚至还比日军逃跑的速度还要快上一些……这是坦克和装甲车有意为之,速度如果太快了一方面会使其后担任掩护任务的步兵来不及跟上,另一个也很容易被日军用集束手榴弹偷袭。
这使得日军只能往两侧溃散……从公路上逃就只有路一条。
而他们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将自己暴露在中国部队其它部份的机枪和炮口之下。
这场战斗只持续了十几分钟。
之所以要十几分钟,是因为鬼子在前头一路逃……大多时间都耗在了你追我逃上了。
至于彼此间的战斗,那完全不是问题,敌我双方的火力和防御完全不成比例,一边是坦克、大炮加机枪,另一边则基本是三八大盖再加一些轻武器。
于是公路及公路两侧很快就到处都是尸体,确切的说,公路上的那不叫尸体,叫肉泥……为了追赶日军,中**队必须不顾尸体往前辗,于是那公路上的尸体早就被压在地上与泥土融为一体,而中**队的坦克履带和汽车的轮胎甚至是车体上,则到处都是一片鲜红,就像是刚从红色的染缸里捞出来一样。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二章 桥
203联队在二团的一个冲锋下就溃散,更糟糕的还是日军指挥官石田及其指挥部都没来得急逃走……石田做为一名老兵,一名参加过武汉会战的老兵,他的习惯就是身先士卒……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炫耀,因为石田在训话时就时常把自己是个老兵自己参加过怎样惊险的战斗挂在嘴边。
如果是在其它战场上,石田“身先士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因为满州国的敌人基本都是些游击队,走在队伍前可拉风了,偶尔碰到几个敌人就抽出指挥刀往前一挥……三两下就把问题解决了。
但现在石田大佐可是一脚踢到了钢板上,确切的说是一脚踢到了“谢尔曼”坦克的装甲上,走在前头的他连哼都来不急哼一声,就倒在了远征军密集的弹雨里。
对于日军的队伍,死上个把指挥官还算不上什么,因为日军有规定,大佐死了就由中佐指挥,中佐死光了就由少佐指挥。
但问题就是,石田的指挥部就跟在他后头,随着指挥部在一起的还有两个电台。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山下文远不仅不知道203联队已经被中国部队击溃了,还以为203联队在按照命令一边破路一边返回沈阳。
于是山下文远就拉着仅剩的一个联队也就是205联队沿着浑河驻防。
山下文远这个决定当然是正确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山下文远还有一定的军事素养……敌人从旅顺方向登陆,而浑河又在沈阳城南面,也就是说敌人要攻打沈阳则必须跨过浑河。
而浑河上只有两座桥,一座是铁路桥另一座是公路桥……确切的说是三座桥,铁路桥有两座,分别为上线和中线,下线只建了桥墩,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紧缺钢材,于是下线的建设就暂停了。
(注:铁路里有上线和下线之分,主要是火车运行的方向。文中所说的公路桥指的是老“浑河桥”,现代沈阳的“胜利桥”、“工农桥”、新“浑河桥”等都是二战后所建。老“浑河桥”的位置就在新“浑河桥”旁边,现今只留下17、18孔之间的桥墩做为纪念。)
所以很明显的,要守住沈阳就只要守住浑河就可以了。尤其是那三座桥……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三座桥炸毁,这样也就可以延缓敌人的进军时间。
不过山下文远还是真舍不得将这三座桥炸毁,其心理与石田大佐有些相似……这三座桥可以说是沈阳通往旅顺的运输命脉,这要是把它们给炸了,那就几乎就意味着东北三省与日本本土的运输中断。要知道,此时日军的钢铁甚至都紧缺到连完成下线铁路桥都不够,炸桥自然就非同小可。
为此,山下文远还专门请示了下冈部直三郎。
原本冈部直三郎的回答是:“你说什么混帐话,日本有那么多百姓正等着我们运送粮食,工厂也等着我们送去钢材,你却想着把桥炸了?就算牺牲性命也要保住这三座桥,明白了吗?”
“是!”山下文远应了声。
但在123师团所乘座的火车被炸之后,冈部直三郎就无奈的给山下文远打了个电话:“做好炸桥的准备吧!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许炸桥!”
“是!”
山下文远听了这话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知道这代表沈阳没有其它援军了,这也就意味着沈阳完了。
于是三座桥很快就被装上了炸药,205联队也跟着沿河尤其是在桥头构筑工事。
张弛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原本,类似桥梁这样的重要军事目标,在闪电战中应该是先期派出部队突袭、占领并将其守住一段时间等待主力部队到来的。
但考虑到日军在浑河桥的防守十分严密,且浑河桥就在沈阳城边,中**队要占领浑河桥的难度太大……这难度来自于不但要占领这些桥还要守住这些桥,不但要守住这些桥还要保证这些桥不被日军炸毁。而这在日军原有一个师团驻守沈阳并且还有炮兵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张弛就只有另行它法。
就在山下文远指挥着部队沿岸布防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通讯兵慌慌张张的将一封电报交到山下文远手上:“中将阁下,抚顺遭到敌人进攻……”
“什么?”闻言山下文远不由大吃一惊。
抚顺在沈阳东面45公里,因为盛产煤矿所以有煤都之称,也因为它是煤都,所以抚顺也有一座公路桥叫“永安桥”……这桥是1913年由抚顺知事募资建造的,日军为了能更方便的把煤从抚顺运出去,于是就把俄国人留下的旧铁架桥运来改造了桥体使其更坚固,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永安桥”。
愣了一会儿,山下文远皱着眉头问道:“我们驻守在抚顺的部队呢?他们在做什么?命令他们马上把桥炸掉……”
日军在抚顺有一个中队两百多人,外加两个营的伪军,总兵力大约有一千多人。
这一千多人守住“永安桥”也许很困难,但炸掉“永安桥”问题还不是很大。
“中将阁下!”通讯员有些无奈的回答:“敌人已经攻进抚顺,炸毁‘永安桥’……只怕来不及了!”
山下文远不由一屁股就坐在了椅子上,如果敌人从抚顺渡过浑河,那么自己沿着浑河布防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为敌人完全可以从右后方进攻沈阳。
想了想,山下文远就下令道:“快,马上派部队去增援抚顺,务必要把‘永安桥’炸掉!”
然而山下文远的话音未落,就见另一名通讯兵跑了进来,报告道:“中将阁下,抚顺失守!”
山下文远不由脸色苍白,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说道:“命令部队,撤回城内!”
丰川参谋在旁边问了声:“需要炸毁浑河桥和铁路桥吗?”
山下文远摇了摇头:“留着吧!炸毁它们已经起不了任何作用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三章 起义
山下文远不炸桥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原因是他不相信这所谓的“中国远征军”有能力占领整个伪满州国。
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就算沈阳现在很难守住,但有一天日军又打回来了呢?甚至还能重新占领浑河桥呢?那就意味着更小的损失以及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恢复通往日本本土的运输线。
这也正是张弛所希望的……事实上,张弛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从抚顺走,虽然从抚顺也能走得通,但却要绕上更远的路然后回过头来再进攻沈阳。
那时候,只怕日军的援军就有可能先一步赶到并多了几分变数。
所以,进攻抚顺的不过是一支小部队:正如之前的许家兴的侦察连一样,这也是一支由三辆“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及二十余辆半履带车组成的快速机动部队……这两款装备可以说是完美的组合,“斯图亚特”坦克的最高时速58公里,半履带装甲车最高时速64公里,也就是说半履带车的速度比“斯图亚特”坦克稍稍快一些,于是在公路上行驶作战就是谁也不拖累谁。同时他们的型号也是绝配,都是m3型。
这支快速机动部队从另一条路直插抚顺。
但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这支机动部队……抚顺这个地方,一早就安排了一支特困生置下的侦察分队埋伏下了(抚顺可以说是中**队跨过浑河的备选点,这么重要的地方当然会有侦察分队渗透)。
至于怎么渗透,那就太简单了……抚顺是煤都,到处都是日军抓来的挖矿工人,侦察分队只要装扮成矿工就可以轻松的混在其中。这么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挖矿还是在相对封闭的矿井里工作,而这些地方日军、伪军都不愿意下去,他们只在外头看着,最多就是让工头去监视。
于是侦察分队的战士们就可以在矿井里放心的组织矿工,那些矿工平时早就受够了日伪军的压迫和剥削……日伪军对待矿工十分残忍,凡是年老力弱的,或是生病干不了活的,往往就会被日军以病故为由拖到野外杀死甚至活埋。
此时这些矿工一听说居然有人来组织他们起义,而且还是那传说中的“中国远征军”,不由个个都兴奋得磨拳擦掌,只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这支队伍就发展壮大到了五百人……这还是侦察分队小心谨慎的情况下发展的,否则的话早就发展到十几倍的规模了。
接着,到了远征军距离沈阳只有几十公里的时候,特困生一声令下,抚顺矿工的起义就暴发了……表面看起来就发展的队伍只有五百人,但起义时那是一呼百应,只大吼一声成千上万的矿工就朝没有防备的日伪军扑去。
如果是在平时,矿工起义还是不容易成功的,原因是在日伪军的压迫下矿工之前就有过几次起义,这使得日伪军有了相当的警戒心。
但这一次却不一样,这一次的起义里有五十名是远征军的战士,他们个个都是老兵了,为首的是个叫谢启明的连长,他颇有几分头脑,对这次起义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计划。
谢启明采取的是声东击西的战略……一方面让矿工在矿井处制造了两帮矿工互相斗殴,矿工找了个借口自个打得热火朝天,搞得日伪军紧张兮兮的把兵力全都调了过去维持治安。
就在这时候,谢启明就带着一百多人突然袭击了日伪军的军械库。
这一来就热闹了,军械库里的枪支很快就落到矿工手里,矿工或许不怎么会打枪,但侦察分队的战士们却一打一个准,机枪、迫击炮也打得十分麻利,于是霎时就将没有防备的日伪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日伪军只是这么一下缓不过神来就完了……因为他们周边到处都是受他们折磨、压迫得生不如死的矿工,此时一见有人带头发难,哪里还要人组织,纷纷拿起锄头、铁铲甚至是木棍、石头加入了起义队伍,很快日伪军就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
所以,山下文远怎么也来不及下令炸桥,事实上,驻守抚顺的日伪军许多人都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已经身首异处了,更何况……这是抚顺内部发起的暴乱,没有人会以为炸桥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