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辽东突变,孙承宗大军又生死不知,大明实在是找不出几个能够挑大梁的人物了。至于那些武将,文官系统根本就不允许他们上位,所以只能将洪承畴给提拔上来了。
一到山海关,洪承畴便积极的了解辽东的情势,并亲自到杨过的床边,向杨过问计。
不过杨过可不想给别人留下什么把柄,所以只是将实际情况对洪承畴进行了汇报,同时猜测孙承宗被围困在某个地方。
杨过这的确是猜测,他的身份保密级别极高,一般情况之下,萧明乾是不会派人同他联络的。不过,从军多年,同时对台湾了解甚多的杨过,对于自己的这个猜测的正确性还是有些信心的。
“台湾大军的战斗力真的这么强?”
虽然在此之前,洪承畴已经通过走访那些曾经出城攻击的士兵,了解到台湾的火器非常的厉害,即使是火炮,也比山海关城墙上的那些火炮强上数十倍。
但是,他始终无法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如此强大的火器,他甚至以为这是那些不通文墨的军汉在以讹传讹,故意夸大了台湾火器的威力。
“洪大人,这台湾的火枪可在四五百步之外杀人,我派人数次进攻,都被他们的火枪所击退。
本来以为雨天,其火枪必然成为无用之物,但是前段时间,我们冒着大雨进攻,还是被对方给击杀了上百人,我们的人连对方三百步以内都靠近不了。如果不是对方只有一万人,可能已经攻陷这山海关了!”杨过趴在床上,向洪承畴仔细的叙述了这十几天所发生的事情。
没错,距离台湾在山海关北面建立防御一来,已经有十二天了。这十二天来,杨过为了能够向明廷交代,同时也是为了估计现在的台湾大军的攻击力,曾经数次派人出战,但是最终都在付出了几十上百人的死伤之后,退回了山海关。
杨过这么做,即使是对他有了成见的孙承宗都挑不出毛病来。洪承畴当然也不会因为杨过没有出兵辽东而怪罪他,更何况,杨过此时还只能趴在床上同他说话,他洪承畴总不至于让杨过带着浑身的伤去领兵出战吧!
“大人,孙督师对朝廷非常的忠诚,现在必然被台湾大军围困在锦州或是其他某个城池当中,还请洪大人及早想出退敌之策,将孙督师和朝廷的三十多万大军救回来啊!”杨过神情悲痛的向洪承畴请求道。
但是对杨过的请求,洪承畴真的是不知道怎么答复。他已经详细的了解了杨过的这山海关守军的战斗力。
根据洪承畴的估计,整个大明都找不出几支军队能够比得上他们的了,而自己手下的那些只能在陕西欺负一下高迎祥那些泥腿子的军队,根本就没法同人家比。
这样的一支精锐军队,竟然无法靠近台湾堵截部队三百步以内,你让他洪承畴怎么办?难道要自己用人命来消耗对方的弹药,等对方的弹药消耗光了再进攻。他洪承畴还没二百五到那种程度。
“杨总兵,幸苦了,好好休息。军情紧急,本官不能在此多留了,请杨总兵见谅!”
想要得到的消息,都得到了,洪承畴心中还揣着事情呢,便向杨过提出了告辞。
“这是应当的,大人慢走,恕卑职不能相送了。杨群,替我送送大人!”
待洪承畴离开之后,从后门走进了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只见他跳跳蹦蹦的来到杨过的身边,以那稚嫩的声音问道:
“爹爹,这个人是不是和孙承宗那个老头一样,都是些坏人啊!”
如果孙承宗在这里的话,听到这句话,一定会被气的胡子翘起来。
“翔霄,这个人是不是好人,爹爹也不知道,不过翔霄可不能说孙承宗不是好人,如果让外面的坏人知道了,会让爹爹再被打一顿的,知道吗?”杨过宠爱的摸着他的儿子的头,柔声的说道。
“还不是你自找的,什么话都敢说,好了吧,现在祸从口出了!”一个妇人这个时候,也从后面跟了进来。
他便是杨过在当上了总兵之后,取的老婆。当初为了不同那些大明的士绅拉扯上太多的关系,便同一个接触比较多的老参将的女儿结了婚。
如此一来,也不用通那些官员扯上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而陷入官场的争斗当中去。而且自己的这位夫人对那些文官也没有好处,如此一来,自己这个家庭对大明的那些官员都没有什么好印象。
“没办法,职责所在,如果我不说的话,出了事,会被人给弄上一些说不清的罪名的。
而且这不是很好,如果我不说的话,就不会挨打,不挨打,那就很有可能跟随大军北上,那你夫君我可就真的灾祸及身了!”
杨过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让杨过的老婆看的是又好气有好笑。
不过,洪承畴此时却真的笑不起来了,因为刚刚得到锦衣卫的线报,孙承宗及三十多万大军被围困在大凌河堡快十一天了。
而且最让人洪承畴头疼的是,围困那三十多万大军的台湾大军竟然只有八万人。
孙承宗是什么人,洪承畴非常的清楚,他虽然自视甚高,但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在孙承宗面前,他这个接触军务不过两三年的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现在孙承宗都被台湾以劣势兵力围困在大凌河堡,甚至连个消息都传不出来。这台湾大军的战斗力得高到什么地步。
更何况,蒙古,后金以及朝鲜三个方面的消息也都传了回来了。一败涂地,当真是一败涂地。在台湾大军面前,不管是朝鲜人还是蒙古人,甚至是以前打得大明抬不起头来的后金都如同婴儿般脆弱。他洪承畴自认也没那么大的本领,在极短时间内将婴儿变成巨人。
……
四百九十四章吴荣堂的奏对
四百九十四章吴荣堂的奏对(第一更)
洪承畴当然没有那个本事把婴儿变成巨人,所以在几次试探性进攻之后,他只能老老实实的向大明朝廷汇报,自己无力北攻。
接到洪承畴的战报,崇祯皇帝气的把他所能看到的所有来自台湾的东西都给砸了个稀巴烂。
他现在是恨透了以前不把台湾当回事的那些大臣,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台湾变成了一个如此恐怖的庞然大物,而他们却能视而不见。
“传吴荣堂!”
发了一会脾气,崇祯才想起来,自己再生气,砸再多的东西,对眼前的局势也于事无补。但是主要敌人的变化,使得他在任人方面也开始有了变化。
大批了解台湾的人被提拔了上来,当然这种情况遭到了传统的官吏阶层的抵制,但是现在他决定不管那么多了。
吴荣堂在他还没有登上皇位的时候,便向他进言,要抵制台湾。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在自己登上皇位的时候出多大的力,但也算是老人了。
特别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之下,崇祯皇帝急需了解台湾的大臣上位,而首选人物就是一直以来都在同台湾作对的吴荣堂。崇祯希望吴荣堂能够给自己带来切实可行的对抗台湾的策略。
“臣,吴荣堂拜见陛下!”
接到崇祯的召见,吴荣堂立即赶往平台。在路上,他已经将崇祯皇帝召见他的所有可能性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结合最近的辽东的巨变,四方联军的惨败,吴荣堂知道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到了。
“吴爱卿平身!吴爱卿,台湾军力强盛,已到无人可制的地步。我大明江山社稷,已然岌岌可危。但是视满朝文武,却无一人可拿出应对之策,朕甚为失望啊!”崇祯皇帝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是流露真情的。
几个月来,朝堂之上一直是吵吵嚷嚷的如同菜市场,但是问及应敌策略,却无一言一语可行。
即使是那些有所作为的大臣,也只是想以应对后金的方式来应对台湾。即使崇祯再迟钝,这个时候也明白,台湾绝不是后金可以比拟。还想以那些方式来对付台湾,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皇上,台湾非千百年来之历代贼类所能比拟,自其崛起以来,全力专精墨翟之术。制白糖等器物以聚敛财富,精钢铁以壮兵力。善待工匠,使其各种新式器械层出不穷。如此其方有五年而强,十年而盛的景象。
若要抵御台湾,我大明必习其长处,以其之矛对其矛方可保我大明江山社稷,方可保天下万民不为台湾逆匪所奴役。
故臣斗胆建议皇上,招徐光启入阁,重用那些精于格物的官员。仿照台湾,建立格物学院,善待天下匠户,使其尽心尽力为我大明修缮军械。不出十年,以我大明富有四海,必然强盛过于台湾。”
这些话是吴荣堂考虑了千百遍的策略,本来他还想向崇祯皇帝进言,仿照台湾改革商税,以商业的巨额财力来支持这些改革。
但是他知道,如果自己把这话说了出来,必然会遭到那些在轻商之策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官僚集团的反扑。到时候即使是皇帝也保不了他。
所以,他才会从没什么油水的匠户上动手。虽然儒家有轻视匠户的传统,但是在不涉及利益的情况之下,官僚阶层应该不会有太过强力的反弹。等效果出来了之后,再行进一步的改革,便可水到渠成了。
但是他没有想过,没有财富的支撑,重视匠户只能是个空话。科技的进步哪一项不是建立在海量的财富的支持之下,才能够取得的。
另外,即使这一次的工匠的改革真的取得了一些成果,带来了一些好处,但是那些已经将心钻进了钱眼里的各个利益集团,会对新的利益无动于衷。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将这种改革所带来的利益瓜分的一干二净。然后他们会一抹嘴巴,转而攻击你的改革。
所以吴荣堂的这个改革策略,从一开始就是先天不足和后天缺乏保障,甚至还不如洋务运动,毕竟洋务运动的时候,商人的社会地位已经开始有了提升,国家的财政也没窘迫到这种程度。
“此为长久之计,然台湾大军已至山海关,随时可能入关,我大明等不了十年啊!”
听完吴荣堂的改革之策,崇祯不由点了点头,但是迫在眉睫的军事威胁,让崇祯是坐立不安,他现在需要的能够抵挡台湾兵锋的军队,不然说的再漂亮,前景再光明,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据沈有容的台湾游记记载,台湾兵力之强盛已然抵达万里之外,四海之内,无出其右者,即使是那些西夷也无法与之抗衡。
然台湾为压制南洋及澳洲土著的反叛,将大量的较为先进的火枪流入民间。依臣看,此为台湾一大疏漏,同时也是我大明的机会。”吴荣堂信心满满的说道。
“沈有容的书,朕也看了。从中,朕看到了沈有容对我大明的忠心耿耿。身处敌营,尚始终为我大明着想,当真是不易啊!但是,朕并没有看出我大明在这方面有什么机会啊!”
台湾的恐怖压力,使得大明上下对台湾的一切是前所未有的重视了起来。而沈有容的游记则成了他们全面了解台湾的最佳途径。
虽然一开始,有很多人对其中所述嗤之以鼻,但是当锦衣卫将无数关于台湾的情报收集起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是自己坐井观天了。
而沈有容在书中所流露出来的对大明的担忧,和提出来的数条建议,使得朝廷上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