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城的。
无论如何,黑田家这一次和织田家进行了一次虎头蛇尾的大战,在两家的战争第一次传出去的时候,绝对是天下震惊,并且受到各方关注的大战。要知道这可是一场将近六、七万人的大战,这在倭国已经太久没有发生这样大规模的战斗了。
甚至有很多好事者认为,这场战斗最后的胜负,很可能就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之内,这个六十六国天下的走势,也决定了这天下未来的发展方向。
德川家、武田家、上杉家、最上家、芦名家、伊达家、相马家、佐竹家等等等等,无不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丹波国,只有守着自己的领地过日子的北条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只是各方大小势力在关注两家的行动,就连京都的那些大小公卿,甚至是天皇大人、亲王们,都在非常关注这一场战斗。
只不过他们是非常有指向性的,他们希望一直对朝廷非常和睦的黑田职高,能够赢得这场战斗,最好是能够借此机会干脆上洛,打进京都赶走织田家最好不过了。
这样就能够救他们于水火之中,让他们过上,比较安逸的日子,而不像现在这样在织田信长的阴影之下,一直比较颤抖的过日子。
只不过黑田职高这次要让他们失望了,他并不是开福利院的,他现在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所以现在还不是黑田家打起旗帜,直接上洛的时候。
所以在众人再来回想这一场大的合战的时候,赫然发现似乎不管是织田家还是黑田家的名将,不管是织田信长,还是黑田职高两人,又或者是柴田胜家、土肥弥八等人,都并不是这场战斗最耀眼的人物。
因为两边根本就没有发生太大规模的战斗,也没有什么有名的武士被对方讨取,以成就对方的名声。
所以这一场大战,确实就像其性质一样,是一场虎头蛇尾的战斗,连织田家和黑田家两方的武士,都没有特别出彩的表现,以让人留作佳话。
而相对来说,北边的武田元光却忽然出名了。忽然后插若狭国这样的军事行动,在现在这种打仗喜欢直来直去的年代,确实是很让人震惊的行动,也展现出了这位武士的胆色。
而且这一次的军事行动,还不是他被指派了任务,而是他自己请求母里隆友让他去做的,这也就是说这个之前默默无名的年轻人,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武士,至少他很有眼光,而且也敢于去赌博。
他的出名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至少对于黑田家的这些人来说是这样。他们并不嫉妒武田元光,他们在乎的是自己这一次得到了多少的功绩,又能够得到什么样的赏赐,这些才来的比较实在。
至于织田家的一些人,都纷纷的叫嚣这个家伙的声望是捡来了。如果他敢来南边的战场试一试,自己保证要用手里的武士刀把他斩杀掉。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满满的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武田元光这一个武田家的后人,虽说没有能够立下特别惊人的功绩,但他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之中能够出名,本身也算是一种比较大的成绩,至少黑田职高已经开始注意他了。
第三十五章围困府内城,三万七推荐加更
在次年春天,黑田家开始进行春耕的时候,从九州前来的信使,给黑田职高送来了一个好消息,大友家的居城府内城终于被井手友氏的军势给攻破了,所有的大友家的嫡系人物,麾下的主要武士,基本上全部被斩杀在府内城之中,大友家被灭族的消息,让黑田家的众人更有动力了。
大友家的覆没,加上其家中依附的诸多地方小大名、豪族、国人武士的覆灭,也导致整个原来大友家的众人原来控制的领地,很多都成为了无主之地,黑田家之后封赏的时候,又会多出很多的的土地用来分配吧!这不就是黑田家武士希望看到的情况吗?
武士们倒是非常的高兴,但是黑田职高作为主公,却没有太过于开心,因为大友家的麾下还是有很多优秀的家臣的,这在他之前玩《太阁立志传五》和《信长之野望》的时候还是非常清楚的一件事情。
黑田职高作为一个穿越过来的拥有名将搜集癖的人物,当然在大友家覆没的时候,希望能够像诸多的三国类小说的主角一般,虎躯一震,曹操、刘备、孙权纳头就拜,张飞、关羽、赵云死皮赖脸来投靠,五子良将也是如不要钱一般的跟着走。
只不过最后黑田职高注定是要失望了,他在一次没有能够在一场大胜之后,得到历史名将的投靠。通过游戏里面的微薄知识,他能够叫得出名字的高桥主膳兵卫绍运、志贺兵部少辅亲守、志贺民部大辅亲度、木付中务少辅镇直、若林中务少辅镇兴、问注所刑部大辅统景、安东伊介家忠、内田与兵卫镇资、杉森内丞镇之、小野远江守信幸等人,全部在府内城随着大友宗麟玉碎,没有任何一人投靠黑田家,投靠黑田家的寥寥几个武士,都只是普通的地头武士,而且都被黑田家当做是俘虏送去了石见银山。
府内被攻破,黑田家其实还是用了不太光彩的战术,那就是饿杀战术。在这个年代,没有太多好的攻城手段的情况下,饿杀和渴杀是经常会被使用的战术。
由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大的一方,向自己对手的城池发动的围而不攻的战法,通过切断对方和外界的联系,来截断其粮道。又或者是截断对手水源,向水中下毒下药的方式来打击敌人。
黑田职高之前宁愿用人命去堆,也没有使用过这样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合理的战术,他毕竟是一个现代人,内心之中觉得这样的战术有伤天合。
不过这一次进行饿杀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黑田职高不在该处,竹中重治的长处又不是玩阴谋,所以还真的就是饿杀比较符合府内城的情况,而井手友氏也认可了这种方式。
饿杀这样的战法确实是有伤天合,通过把人活活饿死的方式,来完结敌人的战斗力,就算一座小城几百人,全部饿死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历史上在猴子打别所长治受阻,在拔除了三木城所有的外围支城之后,就对三木城进行了断断续续长达三年时间的饿杀战术,城中军民最后易子而食,饿死者不下千人,最后换得别所长治全族切腹谢罪,保全剩下的军民,别所长治自己也因此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专门祭祀别所长治的祭典。
黑田家最开始攻击大友家的居城府内城是在去年,也就是天正六年年(公元1578年)六月,当时尚未到秋收之时,大友家所有的粮田,都被黑田家控制了起来,而且开始禁止任何城下町的商人进行粮食的买卖。
大友家最早在府内城附近有五万石的存粮,但是府内城城中的粮仓里只有一万石左右,其他的粮食分别被储藏在附近的别府城和仓田城两座城池,
别府城和仓田城一南一北,和府内城招相呼应,大友家之所以这样安排,第一也是因为府内城粮仓没有那么大,第二也是便于在出现突发情况下,将粮草运送去需要的领地内。
不过之前在竹中重治的安排之下,黑田家这一次对于丰后国的进攻非常的突然,以至于黑田家一直打到丰后国国内的时候,大友家都不知道这个情况。
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大友家知道黑田家要打过来了的时候,大友宗麟想起来自己还有四万石粮草在外面,
他立刻下令高桥绍运、志贺亲守两人分别前去督办粮草,结果黑田家比他们的速度可要快,在他们各自带着数百人分别来到别府城和仓田城的时候,黑田家早就打下了这两个粮仓,并且尽量清理了战斗的痕迹。
黑田家能够成功最关键的是黑田家军中,这些年已经吸收了一些受到了黑田家恩惠的九州之人,这些人通过和大友家征粮队的对话,打消了对方的警惕,等他们进城的时候,人数达到四千余人的黑田家大军从城内、外呼和而出,打了大友家征粮队一个措手不及。
大友家不但没有弄回来四万石的粮食,还白白损失了一千六百人的士卒,就在黑田家大军对府内城进攻的前一天。
大友宗麟虽说恼怒,但是生气也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他觉得四万石粮食丢了也就丢了吧!自己不是在城内还有一万石吗?府内城中原有五千余人,加上从各处逃到此处的,在黑田家攻击下失去了自己领地的武士和百姓,现在府内城足有七、八千人之多。
在大友宗麟的打算里,减少所有老弱妇孺之人的粮食配给,让守军进行轮换制,被轮换下来的士卒也适当减少粮食配给,一万石虽说不多,但也最少可以用一年半的时间,其实大友宗麟再狠一点,坚持两年都没问题。
结果在查看粮仓粮食的时候,进行盘点的奉行告诉大友宗麟,粮仓之中总共的粮草数不到五千石。也就是说府内城的粮仓之中的储存粮草,只剩下了应有数量的一半而已。
第三十六章硕鼠
在查看粮仓粮食的时候,进行盘点的奉行告诉大友宗麟,粮仓之中总共的粮草数不到五千石。也就是说府内城的粮仓之中的储存粮草,只剩下了应有数量的一半而已,在大友家失去了外围的两个粮仓之后,这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
要知道少的可不是一石、两石的粮食,那可是少了整整五千石之多呀!五千石是什么概念?那可是上万石土地的产出,不是一下可以凑集到的,尤其是在战争时期。
生气、愤怒,大友宗麟脸上黑的可以滴下墨汁来,这可是在他的眼皮子地下监守自盗呀!实在是胆大包天,而且还是在被黑田家围城的关键时刻。
最后大硕鼠被抓了出来,是吉罔长曾麾下的一个奉行,这个人算是吉罔长曾手下的一个得力的人物,本来还没有怀疑到他,在他自己畏罪准备叛逃到黑田家大营的时候,因为他可疑的行踪,所以被守城的士卒给抓了起来。
在被抓了起来之后,他被带到了吉罔长曾的面前,然后就自己交代了所有的事情。原来偷盗粮仓的事情,是从四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他作为掌管粮仓大权的人物,一开始还是勤勤恳恳的,只不过之后被外部势力给腐蚀了。
一开始是是有商人和他联系,并且对他许以了好处,所以他才大起了胆子。他连同自己的几个手下,把粮仓中的粮食偷偷卖给一家新来的叫爵参屋的大商屋,从而为自己牟利,他的手下也能够分润一些汤汤水水。
大友家粮库虽然用的是类似于永续盘存的存粮管理制度,稍微知道一点会计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存货盘点制度,是有很大的优势的,当然了有兴趣的大人也可以查一下,算是一个了解。
在下此处简单介绍一下,永续盘存法,就是在盘点的时候,以往常的数量作为基础,对变动的部分进行盘点,就可以大致知道目前存货数量的方法,这种存货盘点方法比较简单,节省人力,能够保证粮食永远处在比较新的程度,只需要大致清点数量就可以了,算是比较合理的存货盘点手段,所以在目前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存货管理之中大量使用。
而且大友家一开始也在防范监守自盗的问题,所以设立了三位监盘人员,那个奉行只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