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得此状,方绍也便不多言,任由糜太后斟满一杯茶,她遂是双手奉上:“先前若无中正,阿泰他能否当上皇帝还尚未可知,中正你对我母子的恩情如此深厚,这一杯茶我敬你,算是聊表谢意吧。”

 

     糜太后言语诚挚,方绍心有所感,就不再拘泥于礼,遂是笑而饮之。

 

     接下时,无非又是叙了一遍长坂坡什么的1日事,感慨过后,糜太后方才转入正题。

 

     “中正,我看了你们上的这些奏表,看这情形,你们是想夺云长的兵权呀。”糜太后说得很直白。

 

     “这个……”方绍轻咳了一声,“也不能这么说,以太尉之职,历来只能授以德高望重之臣,云长将军乃元功宿将,升任太尉也是理所当然应受的荣宠。”

 

     糜太后原本就不笨,如今又当了几年的太后,处理了不少的政事,于政治之道也颇有经验,那奏表一送上来,糜太后就知道这是要削关二爷的兵权,眼下方绍所说的这些,糜太后自然也知是官话套话借口话。

 

     于是,糜太后面露些许不满:“中正,你我之间还需要这样的场面话吗?”

 

     方绍一怔,神色间略显尴尬,轻咳着缓解这气氛,笑道:“太后多心了,臣这么说,只是不想让太后为此事伤神而已。

 

     糜太后嘴微微一扁,不悦道:“诸般奏议,虽然都是你们提出来的,但最后下诏的还不是我,不想伤神也得伤呢。”

 

     她将话说到这般地步,方绍也不好再忽悠,遂坦言道:“这件事嘛,其实正如太后所说,臣等确实是想削去云长将军的兵权。”

 

     不等糜太后有所反应,方绍马上又解释道:“前番帝位之争时,关将军一再的阻挠陛下登基,这想必太后也是不会忘记的,以关将军的性格,这件事虽然最后他不得不让步,但心性记性是必然的,不然这些年他也不会屡屡违背朝廷的旨意。所以,臣等想趁这次机会,让关将军安享晚年,这也算是巩固陛下与太后的地位呀。”

 

     削关羽兵权,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他根诸葛亮、方绍这一班执掌朝政的大臣们屡屡作对,不过这种话当然不便讲与太后,故而方绍才将太后母子的切身利害作为借口。

 

     果不其然,这番话后,太后紧绷着的神经便松驰了下去,脸上的表情也好看了许多。

 

     糜太后微吐了口气:“原来如此,那我就心安了。只是云长他性格那般高傲,这件事摆明你们针对于他,我只怕他会不肯就范,到时候闹将起来,总归不是件好事。‘方绍呵呵一笑,信然道:“太后放心,关将军的脾气虽然大,但他也是识时务之辈,方今以关将军的处境,他应该日月知自己无力抵抗,脾气嘛虽然会闹一闹,但最终还是不得不让退认命的。”

 

     这么多年以来,糜太后最信方绍,而他这番自信的话,也算是给糜太后吃了颗定心丸,遂是笑道:“既是你们早有算计,那这奏议我过几天准了就是。其实今日召中正你入宫,也不尽然是为了政事,你我许久未见,也正好叙叙1日事。”

 

     糜太后说着便与方绍凑近了一些,表情也暖昧亲密了不少。

 

     方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以往的糜氏其实还是很隐忍的,但自先帝故去,儿子当了皇帝,自己当了太后,临朝听政,大权在握,不再需要顾忌任何人之心,潜藏在内心里的**也就随之喷发。

 

     的确,如今大汉朝的天下,没人能再阻拦她做想做之事。

 

     有太后撑腰自然是不错的,不过眼前大汉国的内部形势颇为微妙,自己又新立奇功,声威正如日中天,在这个时候,正是政敌觊觎的时刻,方绍并不想让政敌抓住什么大的把柄。

 

     “微臣忽然想起来,还有几件重要的公务没有处理,臣怕是要先告退了。”方绍准备抽身而去。

 

     “怎么这么快就要走,中正,你莫非是要躲着我么。”糜太后显得有点不高兴,那话也说得越发的明朗。

 

     方绍就有点为难了,他既不能做什么出格之事,又不便拒绝太直得罪了太后这个强援,见得糜太后那副痴怨的样时,不为难才怪。

 

     不过,限睛转了几转之后,方绍便有了应对之策。

 

     “太后眼下权位未稳,而臣如今刚得灭魏之功,正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多少怀有敌人之辈,都等着抓咱们的把柄,这个时候,咱们得万般小心才是。”

 

     这一番将糜太后的欲火浇熄了半边,理性重新开始占据头脑,但她却仍有不悦,扁着嘴道:“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隔着道山似的吗。”

 

     方绍上前握住了糜太后的手,笑着宽慰道:“当然不是,且请太后暂先隐忍一段时间,待到大局已定之时,我们自然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人能威胁得到我们。”

 

     听得方绍的保证,糜太后这才满意,脸上重现笑容,点着头道:“那好吧,你若有这心思,我再等等又如何。”

 

     又宽慰了一阵之后,糜太后才放方绍告辞,方绍如蒙大赦,赶紧告辞而出,脚步匆匆,待得出了宫门之时,方绍是长松了口气,暗想若非自己灵动一动,也采用拖延手段,今日怕就要“**于此”了。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章 伐吴之机

    今日五千字大章三天之后,皇帝下达了升关羽为太尉的诏命,朝中大臣竟是无一人有议异,原因不他,关羽轻视土大夫人性格,终于得到了“报应”,早就对他不爽的士大夫们,无论是荆州派,还是益州关陇派的人,都不愿为关羽站出来说话。

 

     此时,权势与名望大跌的关羽,虽心怀极度的不爽,但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也只能闷声接受了这个不情愿的事实。

 

     然而,几天之后,关羽又被当头棒喝,他府中曾经的长史彭羡,因为通敌卖国之罪被依法逮捕送审,而且很快就被判决斩首。

 

     关羽连自己都保不了,又何况是区区一个彭蒙,尽管他亲自站出来为彭蒙辩解,但依然抵不住荆州士人们白勺群起围攻,彭蒙的死罪无可更改。

 

     在解决掉关羽之事后,朝廷旋即对灭魏之战中的有功之臣论功封赏。

 

     因是关羽升为太尉,上大将军之职遂由张飞接替,但又降低一级,恢复去掉上字,恢复为大将军,这体现了朝廷不愿意再出现关羽似的实权人物。

 

     原马超之骡骑将军的位置不变,而方绍的职位则升为左大司马车骑将军,算是接任了张飞的位置。

 

     大司马之职本位在三公之上,而左右大司马则位比三公,同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职位差不多。不同的是,大司马相当于国防部长,属于文职一官,而自大将军则相当于三军总司马,属于军队的最高领导,名义上犬司马之职稍高于大将军,大司马是否比大将军的实权大,全在于皇帝更偏向于器重谁。

 

     显然,在如今荆襄士人当政的时代,庞统的大司马权势要高于张飞的大将军。而方绍原本的左大司马之职,则要低于大将军,与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相近。

 

     但是现在,方绍在左大司马之后又兼任了车骑将军,这也就意味着被赋于了实际的军权,再冠以左大司马之职,其实际已形成张飞的大将军,高于马超的骠骑将军。

 

     很显然,方绍官职的变动,出于诸葛亮掌控军队的考虑,但着方绍灭魏之功,他成功的将自己的死党变成了与张飞实权相当,大汉**队的实际最高统帅之一,一文一武,诸葛亮对军政的掌控地位可谓无人能撼动。

 

     当然,诸葛亮的此等意图,事先是受到了庞统的间接的反对,不过,因为方绍的灭魏之功实在太大,在朝野±民的威望如日中天,在这种情况下,庞统的反对也是徒劳的,到最后还是不得不做出让步。

 

     与此同时,拥有擒落曹操之功的姜维,则在方绍的提名下,被任命为中护军,同中监军糜威,中部护蒋琬,一并成为了中军的统帅。

 

     尽管与庞大的外军相比,中军所统帅的军队数量为数不多,但却担当着宿卫京师的重任,其地位之显赫,一般唯有皇帝亲信之辈方才会担任。当然,在眼下的形势中,与其说是皇帝亲信之辈,倒不如说是诸葛亮的荆州系亲信之辈。

 

     至于其余姜维、邓艾、王潜等方绍倾心培养的年轻一辈将领,也因在灭魏之功的杰出表现,得到相应的封赏,在军队中站稳了自己的脚根。

 

     朝中之事渐告一段落,伐吴之事便已被提上议程。

 

     在灭吴之后,大汉国的军事经济实力,已高出吴国不少,灭吴理论上不存在问题,但却也面临着几点难题。

 

     首先,新得魏国之地,因战争的破坏,许多乡村城镇被破坏,家园损毁的百姓,有不少都沦为流民,甚至落草为寇。而战火最汹涌的河北一带,这种情况就更为突出。

 

     邺城一战,汉魏双方在冀中一带僵持达半年之久,战火使一度使冀州出现千里无人烟的荒凉之状,约二三十万百姓逃离了家园,其中大部分南渡黄河去兖青一带乞食,但也有七八万之中,逃往冀州一带的山林中,成为打家劫舍的强盗。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朝廷遂一面从关中一带调集粮食,赈济灾民,一面委任官吏,劝民回乡,奖励耕种,逐步恢复河北一带的残破的经济。

 

     至于河南各州,因为曹操的被擒和魏军主力的覆没,待汉军南渡之后,大部分的魏国官吏都开城投降,这便使得河南百姓避免了被战火折磨。

 

     其次,魏国覆灭之后,朝廷便迅速的在新得备州中开始推行府兵之制,但却遭到了中原士族的极力反对。

 

     原因无他,中原土族的势力远比荆益强大,在《九品中正制》推行多年之后,通过对官位垄断所获得特权,土族们急剧的扩张着自身的利益,不但吞并了大量的土地,也将许多破产的自耕农收为自家的佣客。

 

     府兵制的关键就在于兵农一体,而兵农一体的前提就是均田制,如此,自然与士族豪强吞并土地的作法是相抵触的,这些中原士族们自然要群起而反对。

 

     尽管中原土族中的名望重者被方绍杀了不少,但余者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因此,为了收揽人心,稳定政局,朝廷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让步,在保全土族豪强利益的前提下,以试点的名义,只将现有的国家编户进行府兵制的推广,并且不禁绝土地的买卖,为豪强们的保留了合法兼并土地的权力。

 

     最后一道难,就是关于选官的制度。

 

     魏国实行《九品中正制》,做官的权力完全被士家大族所垄断,除此之外,无论是寒族或是普通百姓,都无参与的权力。

 

     大汉国的科举制,则既保留了±族靠家世做官的权力,同时也为士族以下的阶层保留了向上爬升的机会,科与举所参生的官员,比例大致上是五五分成。

 

     而时下纸书尚未及全国性推广,读书的成本仍然不低,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