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逸接过手一看,立马眼睛一亮,原来那是一本五几年的线装老画册,品相不错,高达九品左右,书口整齐,书脊笔挺,上有影印手写书名………《水浒全传插图》。林逸首先翻开那《水浒全传插图》的版权页:陈启明校订,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出版,一版一印,印量6000册。
该书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明版杨定见本《忠义水浒全传》的全部插图,合计120幅,绘制极精,可谓《水浒传》众多插图中之白眉。
此书用上等白厚棉纸线装精印,纸、墨、印俱佳,手抚之之竟有木版刷印的凹凸感,前有序言介绍此书版本,后有“明代的木刻版画与水浒全传插图”一文,介绍了中国版画的发展和明代版画的艺术成就及忠义水浒的主要内容等。
林逸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兴趣,则是因为他在“淘书笔记”看到过,这种书籍属于极具潜力的“版画收藏”类。
说起版画收藏,一直不冷不热,事实上最早喜欢上和收藏版画的牛人就是大文豪鲁迅,为此,鲁迅还专门扶持了很多近代的版画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版画之父”。
鲁迅除了对现代版画大力扶植和重视外,对于中国传统的古代版画也给予了大力赞扬,尤其喜欢收集汉代石刻画像,不过与鲁迅比起来,对古代版画更加热爱的则是另外一个牛人,他就是………郑振铎。
为了能够把自己喜欢的古代版画搜集起来,整理成书,郑振铎跑遍了整个中国的图书馆,搜尽宋元明清珍本的版画插图,以此编撰了辉煌的《中国古代版画丛刊》。
这套书,洋洋洒洒五大函,共44册,其中某些特藏本仅印100册。此全套版画书自1959年第一函开始印刷,到第五函1961年出版,历时三年。
实际上,当初编撰这套书的时候,分为一编二编三编四编等,郑振铎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把这套版画编撰成像四库全书那样的全本套书,搜集完各朝历代的版画插图,成为一套辉煌的巨著。只是可惜,后因郑振铎飞机失事,英年早逝,而让出版工作断掉,只出版了一编和二编,合计44册。
其中最具有价值的是只印了100册的特藏本,例如上下册的《授衣广训》,价格高达2500元;上中下三本一台《历代古人像赞》,价格高达4500元;三本一套《离骚图》,价格高达5000元左右;四本一套的《救荒本草》,价格高达6000元……
此刻,林逸手中这本《水浒全传插图》,虽然不属于这套版画丛书系列,却是当年出版这套丛书的时候,查漏补缺,单独出版的一本版画图录。说的再直白点,这本书是《中国古代版画丛刊》的“私生子”。
不同于民国新文学这几年的骤然兴起,古代版画收藏还没有大热起来,但是聪明人都知道,这种题材的书籍迟早会“火”。
从年代上来看,虽然这些书大多数都是五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影印的,却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毕竟这类书籍的真本大都收藏在国图,一般人很难见到,手中有一本影印的,也可以拿来欣赏和研究。
何况,中国古代版画本身就具有很强大的魅力,不管是人物线条,构图设计,古代艺术家的刀斧神功都让人叹为观止。
尤其这本《水浒全传插图》,只见里面的人物构图,大多数都是明代画家那种圆润笔法,人物憨态可掬,栩栩如生,不管是胡须,还是衣襟全都一丝不苟,最细小的地方,连胡须的分叉都能看得到,由此可见艺术家的功力有多么的深厚。
可以说,只要是爱书之人,就没有不喜欢这种古旧版画书的。
所以很多有头脑的书贩,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囤积这种稀缺少见的古代版画题材的书籍,像曾经低迷的猴票一样,某个时候,这种书籍将会大放异彩,让你大赚一笔。
想想吧,当初你花1000,2000,甚至3000,5000买来的版画书,骤然翻了十倍,变成1万,5万的时候,那又是个什么状况?!
至少此刻,林逸对这本《水浒全传插图》就爱不释手,记得不错,在“淘书笔记”中记载,这样的书搁在行家手里想要买至少需要七八百块钱,品相好的甚至上千。
……
欣赏完之后,林逸将手头的《水浒全传插图》放下,忍不住的问那老者道:“大爷,这书卖吗?”
“卖!这些书现在对我来说也没什么用处了,现在我主要是看画册。”说着,老者用手指了指他柜橱上放着的一本精装刚出版的大开本的国画画册,接着说道:“那一本画册就消了我三百多块钱呢,都是我省吃俭用省下来的。过两天我就要到大连的儿子家去住了,连房子都得卖了。留着这些书也带不走,就更没用了。不过这些书,毕竟跟了我这么多年了,真到卖的时候,还真有点舍不得呢。可是不卖不行啊。我不能走哪,就把他们带到哪吧!我想把这些书都卖了。换几本画册带到大连去看。这本书你要是给上价了,我也卖。”
说完这些,老者又拿起那本《水浒全传插图》,用手翻了翻,说:“记得不错,这本书是我年轻时候刚工作时候买的,那时候花了差不多4块2毛钱,我是饿着肚子买的这本书,早上连厂里的油条都不舍得吃。”似乎想到了往事,老者打开了话匣子。
“那时候这种书还不好买,买书要厂里领导给开说明,证明你买书是自己看,是革命工作需要,不是倒来卖;开了票还要看运气,排队守候在新华书店外面,人家有了就卖给你,卖完了你就只能回去………我运气好,就抢了一本。”抚摸着手中那本《水浒全传插图》,老者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喜爱文学,喜欢买书的青年时代。
那是个火热的时代,是个革命的时代,对于他们这些爱书之人来说,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看着老者看这些书时还有些留恋的眼神,林逸的心也有些不是滋味。
“那您老要卖多少钱啊?”林逸有点突兀地问道。“咋地也值个50块钱吧。”老者犹豫了一下说道。看得出来,这个价格他是壮着胆说的,从没卖过书的他,认为这个价格可能太高了些,有些不好意思。
不等林逸开口,老者又补充一句,“要是你嫌高,30,20也行,反正都是要卖掉的……”
林逸一听老者这样说,就笑了,说:“你的价格不高,这本书不值50却值500,如果你愿意,我给你500块。”
“你说啥,小伙子,你,你不是在逗我吧?”老者瞪大眼睛,从没见过这样收书的,人家都是使劲儿砍价,这位却加价从50变成了500。
林逸不解释,直接地从兜里掏出500块钱,塞在了老者的手里,然后陈恳地对他说:“大爷,多买点自己喜欢的书。”
老者做梦般拿着500块钱,瞅瞅钱,再瞅瞅林逸,似乎明白了什么。
拿着这本书换来的这500块钱,老者语重心长地对林逸说道:“孩子,我从没见过你这么实在的人,你是头一个,以前那些来我这儿收书的,没有不砍价的,你却……唉,咱啥也别说了!”
完毕,老者一度要挽留林逸在家里吃饭,林逸婉言相拒后,这才出了老者家的门。
在回古玩城的路上,不知为什么,林逸的心情竟然高兴不起来。
在很多人看来,有50块的漏不去捡,却宁愿花500块买本书,似乎有点傻。但是在林逸看来,做人,有时候就要傻这么一两次。毕竟这世上除了赚钱外,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做。
这正是………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天涯爱书人!
第九十八章。遍地“盗版书”
在回古玩城的路上,林逸到附近饭店买了一份麻辣豆腐,酸辣白菜,另外还买了五斤凉拌牛肉和八个烧鹅腿,外带一瓶上好的汾酒,花了差不多三百块钱。
回到古玩城,只见离开的时候黄教头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依旧大马金刀地坐在砖头上,守着林逸买的那几袋子书籍,板着脸,目不斜视。
林逸把吃的放在他面前,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酒杯,打开荤素菜,倒上喷香的汾酒,一个字:“吃………!”
然后,黄教头这个“石像”,动了。
林逸没什么胃口,黄教头却风卷残云,很快,荤素菜全都见底,一瓶汾酒也全部喝光。
这时,黄教头才说了一句话:“酒不够。”
林逸莞尔,一边收拾餐具,一边笑着说:“不能让你喝醉了,醉了,就没人帮我拎书。”
……
此时,差不多下午两点左右。
原本跑出去吃饭的摊贩们又杀了回来,那些在家吃饭饭没事儿干,想要捡宝的淘客们也陆续回到古玩城。
与上午相比,古玩城的人没有那么拥挤,却也比平时多的多,看起来还是很热闹。
林逸与老郭和曹一刀打了电话,这两个家伙还在饭馆蹭饭,听口气,还没吃舒服。
也不等他们了,林逸准备最后扫荡一遍旧书摊,如果没有什么收获,就准备打道回府。
来的时候,林逸是从道路左边的摊位顺势淘书,现在就从右边的摊位开始淘起来。
也许是早上好书都被淘走的缘故,那些书摊上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入流的盗版书,像什么中外名著,四大名著,应有尽有。
这些书大多都是一些不正规的野出版社出版的,比如,青海出版社,内蒙古出版社,远方出版社,还有甘肃出版社,这四家的盗版书最多,而它们也号称盗版界的“四大家”。
林逸扫一眼过去,只见眼前摊位上都是些盗版的《三言二拍》、《聊斋》、《张爱玲文集》、《三个火枪手》、《简爱》、《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精棘鸟》、《基督山伯爵》……这种书,只有那些喜欢看书又喜欢捡便宜的顾客才会买,一本二三块,看完就扔,也不在乎。所以这些盗版书也很好卖,对于摊主来说,进价才几毛钱,能卖二三块就是赚了,偶尔卖个十块八块,那就是大赚。
不过,有一些盗版书却很“坑爹”,能够让很多摊主血本无归,比如另一个摊位上,差不多都是一些“坑爹书”,像卫慧的《上海宝贝》、九丹的《乌鸦》、叶子美的《遗情书》、王跃文的《国画》、《省画》、《市画》、《区画》、《街画》、《家画》《男画》《女画》、阎真的《沧浪之水》、韩国的《那小子真帅》、罗琳的《哈里波特》系列等……
这些盗版书不同于那些四大名著,中外名著,不管什么书,只要挂着名著的噱头,就永远不会过时。这些书属于短期热炒书,电影火了,书就大卖,热乎劲儿一过去,就烂大街没人看了。
所以说,不管是卖正版书,还是卖盗版书,亦或者卖二手书……哪一行都有自己的门道,你摸不着门槛,就只会赔钱。
当然,卖盗版书除了能赚钱外,也能引来很多麻烦,比如现在,林逸刚下脚的书摊就出了问题。
闹出事儿的是个小女孩,摊主则是个专卖盗版书一脸麻子的女人。
原来,难得今天古玩城有集会,又恰逢周末,小女孩就跑到这里的旧书摊买书看。
因为贪图便宜,小女孩就在这麻子女人摊子上一口气买了七八本小说,都是一些世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