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书大亨-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相比他在修道上面的名气,林逸清楚地记得,这位玉蟾道人更加出名的则是他的书法。

    玉蟾道人,在书法界人们喜欢尊称他为“白仙人”,“玉蟾仙人”,或者“白玉蟾”。他是南宋时期人,自小聪明好学。七岁便能背诵六经,吟诗作赋。十二岁应童子试,考官让他赋《织机》诗,他脱口而出:“大地山河作织机,百花如锦柳如丝。虚空白处作一匹,日月双梭天外飞。“有“神童之誉。他能书善画,精于篆刻。草书和梅竹,尤得名家赏识。“他在浪游罗浮山时拜翠虚道人陈楠为师。陈楠把内丹法悉心传授给白玉蟾,并带着他和另外二名得意门徒到武夷山修道,先后达九年之久。陈楠在“水解“前传予“神霄雷法“和《五雷书》。从此,白玉蟾成为道教南宗的传人。

    白玉蟾一生致力于传播丹道,广收门徒,曾创立过以“靖”立名的教团组织,为官府所认可,形成道教内丹派南宗的实际创始人。他的内丹理论,奉行南宗传统,力主独身清修,身力并行,终身不娶。他以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为核心,掺合儒学和禅理,“心通三教,学贯九流”,该思想使宋元以后的道教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另外,他还“参受大洞法,奉行诸家**,独于雷法尤着验”,常行雷法符咒,为人驱邪治病,除妖捉怪。尸解成仙后,诏封为“紫清真人”,世人尊称为“紫清先生”。

    在书法史上,白玉蟾原本意不在此,但凭着天纵之才和超凡脱俗的气质,狂饮而不醉时,常乘酒兴即席挥毫,使得他的书法艺术,却达到了一个让人惊叹的高度,并且在书法史上牢牢占有一席之地。比如说他的书法作品《天朗气清》四言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誉为“国宝”,价值连城。

    可以说,书法对于白玉蟾来说,可能只是一种媒介,一种表达他的精神世界的媒介。白玉蟾一生致力于修真传道,追求精神世界的圆融完满,在他的短暂一生中,这也一直是他的主业。而书法,只是他横溢的才气无意中挥洒出来的副产品,或者,只是他信手拈来的一种工具。但或许正是这样,正应了东坡所说的“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的那句话,白玉蟾无意于书法,但书法还是钟情于他。以至于让他成为书法界的一代大师。

    可以说,不管是作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还是作为书坛一代宗师,白玉蟾………玉蟾道人,都足以让这卷手抄本,成为稀世珍宝。

    ……

    就在林逸对着手中被他用灵气修复的手抄《指玄篇》深思不已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有人惊叫道:“有发现………这地下有东西!”

    这声惊叫,就像是巨般,直接把林逸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心中不由激动,难道是那“墓中墓”终于被考古队发现了?

    不要说林逸了,比林逸更加紧张的则是张博远张队长。之前他听林逸说了这古墓下面很可能还埋葬着一座古墓,并且还可能有珍贵的考古发现,他还有些半信半疑,可是现在他的队员说这地下还真有东西,他的一颗心立马就提了起来。

    作为考古队成员,一辈子和古墓,死人,已经文物打交道,跟名利很难沾边,除非你挖掘了长沙马王堆,亦或者什么辛追墓,这才说不定会把你的名字镌刻在中国的考古史上。

    因为作为资格很老的考古队员,又是这支考古队的队长,张博远的内心也有一把想要成名的火焰在燃烧。

    只要这次能够在古墓考古中有巨大突破,那么他带着的这支队伍就能一举成名,而他张博远的大名也会登上《考古》等各大杂志,成为业界名人。

    记得民国时期的着名文学家张爱玲曾经说过,“成名要趁早”,如今他张博远已经四十三岁了,难道说今天机会真的来了吗?

    想到这里,他顿时内心一阵火热。(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五章。新古墓

    此时,整个考古队的成员全都激动起来。作为经常与古墓打交道的他们,当然明白古墓下面埋着东西,代表着什么。尤其那个叶秋,他可是知道“墓中墓”这个秘密的,不过前面他对此嗤之以鼻。但是现在,竟然在古墓下面真的有发现,这无疑很打脸。

    在考古队张博远队长的安排下,大家伙立马行动起来,拿起了考古专用的挖掘工具,开始小心翼翼地挖掘起来。

    林逸也出来了,他将自己修复古籍的重大发现告之了张博远,张博远感觉真的是一个惊喜接着一个惊喜。他没想到林逸真的把那沤成稀泥的古籍都能修复出来,这是修复神技呀。对于林逸这个年轻人,他只有崇拜的份了。

    当然,相对于林逸这种古书藏家,作为考古人员张博远张队长他们看重的并不是这部手抄本的金钱价值,虽然听林逸说这是大书法家兼南宋着名道士什么南宗五祖白玉蟾的真迹,他们更加看重的则是这手抄本的文物价值,以及对于这座古墓主人的研究价值。

    既然已经能够通过这手抄本断定这座古墓是南宋中原富人“张举善”的阴宅,那么接下来就要通过各种手段,把这位张大富人的祖宗十八代挖掘出来,尤其能够这么狠心殉葬十几人的人,绝对不能轻易放过。

    张队长和林逸忙碌着研究那本被修复的手抄本时,那些考古队员已经动手开始挖掘这座古墓的下面。

    考古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纺棉绣花,但是在挖掘的速度上,绝对能够和绣花相比,一个字………慢,两个字………很慢。

    一直挖掘了差不多五六个小时,天都快黑了,这才把整个墓中墓的轮廓挖了出来。

    所有人惊喜了,仿佛看到了报刊杂志报道这件事儿,所有人登上封面的大新闻。

    荣誉,鲜花,还有掌声!

    令人陶醉!

    考古的,也有今天!

    美啊,幸福!

    可是张队长一句话,就把大家伙惊醒,“挖,快些继续挖………!”

    是啊,现在还不是陶醉做美梦的时候,应该继续努力,把整个墓中墓挖出来。

    原本已经疲惫不堪的考古队成员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再次浑身充满了力量。

    ……

    不像很多人想象那样,整个考古工作全都是乒乒乓乓,相反,整个工作都是默不出声,从外面看根本就看不出是在考古,而像是在上演一出哑剧。

    他们的动作是那么的小心翼翼,生怕发生一丁点意外,他们的神情是那么庄重,像是在做一件无比神圣的事情。

    是啊,因为他们知道,新的史即将在他们手下诞生,新的古墓将从他们手中发掘。

    ……

    时间慢慢过去了,终于在这座古墓下面,新的古墓露出了原形,那是一座规模小了很多,只有大古墓三分之一的小古墓。这座古墓就埋葬在大古墓的右侧地下,如果不是有林逸的情报,因为埋得很深,根本就发现不了。从出土的土质来看,这座古墓的年代要比那座南宋时期的晚一些,也就是说,这座小古墓是在那座大古墓的基础上,进行开挖后,再掩埋的。

    至于原因,可能就是为了防止盗墓,当然在玄学中也有吸收旧古墓风水之说。

    话说古代人们对风水都很迷信的,或者说笃信。有很多有钱人家,或者大门大户,在先人去世之后,就会请当地有名的风水师帮忙看阴宅,以便选中一块风水宝地,能够让子孙后代顺风顺水。

    不过风水宝地毕竟是少的,就算找到了,很多也已经被前人所占据,为此,很多在风水上面更加厉害的高手就设计出这种“墓中墓”,将新的墓穴葬在这种风水好的古墓中,以便吸纳这座古墓的风水,成为真正的主人。

    当然,这些全部都是猜测,很多事情因为时间太长,已经没有佐证。

    不过眼前这座小型古墓从规格和造型上来看,很明显属于明代时期的。仿佛为了验证考古队的这些猜测,在古墓的周边发掘和出土了一些明代的明器,包括明代的花瓶,玉器,还有明代的大批铜钱等等。

    这些明器文物做工都很精美,绝对属于明代中晚期的大户人家才能持有,并且舍得陪葬。尤其出土的文物中,竟然有很多明朝宫内御制字样,比如说一只灯尊,座底下就有“万”字样,从这方面可以判断,这座古墓很可能是大明朝万时期埋葬的,而被埋葬的主人也很可能与宫廷有关,再不济也是从宫廷出来的人家,所以才会有宫内用品陪着下葬。

    有了这样的重大发现,大家伙全都欣喜若狂。对于林逸来说却沉闷了许多,因为在这么多陪葬品中,竟然没有一本古书!

    对于古书藏家来说,林逸是很渴求或者说渴望能够在这样的古墓中发现一些明代古籍的,虽然比起之前的南宋古书,可能明代古籍在价值方面稍逊,不过有总好过无,但让林逸无语的是,整个古墓周围陪葬品那么多,什么瓦瓦罐罐,金石玉器,却没有半个纸片。

    就在林逸苦闷叹息的时候,张博远张队长眼看周围的文物已经挖掘的差不多了,看看时间,差多已经是凌晨三点,本来打算先让大家回去休息一下,明天再做最后一项重要的工作………开棺挖掘。

    不过大家全都精神奕奕,很明显就是让他们回去估计也睡不着,作为整个考古过程中最神秘的“开棺”挖掘,无论对谁都是具有莫大吸引力的。

    古墓棺材里面有什么?

    埋葬的是谁?

    是男是女?

    是什么模样?

    他(她)是怎么去世的?

    里面又会有什么陪葬品?

    ……

    这一系列的疑问都会像蚂蚁一样噬咬考古队员们的心。

    因此,张博远也就不再犹豫了,说:“既然大家不愿意休息,那么我们就彻夜奋战吧。”停顿了一下,然后才庄严地说,“下面我们所要做的事儿,就是开棺………!”

    “准备好了吗?”他大声问。

    所有人一起大喊:“好了………!”

    声音在古墓内回荡。

    林逸从未见过如此动员会议,不禁觉得有趣。

    而后就听那张队长下命令道:“上香,祭拜后………准备开棺!”(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六章。三棺一椁

    林逸从未见过考古中开棺的情景,不,准确地说他看到过,不过是在电视上面,某个王侯的陵墓被找到了,然后挖掘开棺,整个过程都被电视直播报道,在国内引起过轰动。

    不过那毕竟是看电视,和看电影差不多的感受,总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哪像现在,基本上看到眼前景象,再置身在古墓当中,那种感觉绝对是迥然不同的。

    不要说林逸了,其实此刻连那些考古队的成员们也都非常的紧张。没错,作为考古人员,他们是接触过这种古墓挖掘,也曾经开过古代的棺木,但是每一次的感觉都会不一样。有时候那些棺木是已经被破坏掉的,有时候那些棺木怎么看都不太起眼,哪像眼前这座,绝对的吸引人。

    古代棺木又叫棺椁,很有讲究。不同于现在的,就那么一副,而是两副合在一起,一个棺材,一个套棺。准确来说,棺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指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