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旧书大亨-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詹院长原本不想透露太多,毕竟这是林逸与陆三爷的比试,自己还是置身身外为好,但耐不住朱梓君的求教,于是就轻声说道:“这三幅画可不简单,它们乃是扬州画坛一代怪杰张宴公的《岁寒三友》!”

    此话一出,朱梓君立马“啊”了一声,惊讶莫名。

    实在是因为这位张宴公,太牛叉了!

    提起张宴公,花甲以上的扬州人可能会有印象,毕竟当年他的画与孙龙父先生的字、蔡巨川先生的印,被誉之为“扬州三绝”,亦可谓当年扬州的文化名片耶。

    张先生少而好学,尤酷爱绘画,髫龄即手摩心追小人书的图画,稍大便醉心临摹《芥子园画谱》,自学成才,小有名气;19岁考入省立第五师范后,曾得画坛名师吕凤子先生呵护点拨,受益匪浅,画艺精进;25岁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深造,奠定一生绘画艺术的坚实基础。故张先生西画国画皆精,花鸟鱼虫、人物山水俱佳,早在1954年,张先生的《彩凤图》、《黄花紫豆图》、《雄鸡竹石图》等力作就已经被选送东欧各国展览,次年他的《蜻蜓飞上玉搔头》等五幅力作被省文化局选送华东五省轮展,名噪一时。他不仅绘画实践丰富,而且作品影响深远,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绘画理论对后世影响较深,特别是他的《论扬州画派》、《论画》,体现了张先生超凡功力及敏锐的观察力。被时人誉之为继扬州八怪后扬州画坛又一怪杰。

    那么张先生怪在哪里呢?

    第一怪,手捧金饭碗,却常要饭吃。尽管张先生绘画功力非凡、尽管张先生名满江淮、尽管张先生勤奋挥毫,然而张先生一生似乎总是阮囊羞涩,何哉?白居易说得好:“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有如草木分,天各与其一,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人的才华与财产常常不成正比。老天恩赐张先生非凡的艺术天赋,却吝赋张先生作人的圆滑善变,故张先生虽有生花妙笔,却无生财之道。加之一生耿直认死理,头碰南墙不回头。这才有1957年被冤打成“右…派”。其实,张先生一生执教鞭,桃李满天下,当时他的不少学生担任省市高级干部,只要张先生如实向他们反映情况,也不至于后来遭那么多的罪。后来,还是他的学生得知情况后,1962年就为其甄别摘帽了。

    第二怪,做事太过较真,执着近乎迂腐。张先生对艺术认真到苛严的程度,他不满意的作品,绝不出门。曾有一友人替别人要画,张先生答应改日奉上。友人在画案找出一幅张先生的旧作《牡丹图》,便对张先生说“就这一幅吧。”张先生摇摇头说:“这幅《牡丹图》,乍看画面浓墨重彩,牡丹水灵、绿叶碧透,构图设色,均可说是还不错。然而,当时我感到右上角太空,就以柳线补之。补后一想不对,牡丹乃暮春之物,柳线乃初春之物,将牡丹与柳线同图,无异于将梅花与朱荷同图、正所谓风马牛、不相及啊。”友人道:“其实我这位要画的朋友,于画一窍不通,马马虎虎,算了。”张先生一本正经地说:“他不懂画,看画的人都不懂画吗?人者,不可欺也!”友人拗不过他,他亦觉得太不给友人面子了,干脆即刻挥毫为其作画。所以,现在能见到的张先生流传于世的作品均为精品。

    第三怪,不交“大人”交“小人”。凭张先生的才艺、名望,许多达官“大人”、富商纷至沓来,上门索画,该收多少钱,绝不含煳。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即便如此,还是一身傲骨,绝不低头。相反,他却结交了许多十来岁的“小人”。只要他看上眼的,不管你是做什么的,他都能与你谈笑风生,称兄道弟。

    总地来说,这位画坛宗师就是一怪胎,而由于他学画是无师自通,因此年轻时候的画作实在不敢恭维,存世也十分之稀少,没想到陆三爷这里竟然珍藏了三幅,还是凑成一对的《岁寒三友》,更加坑爹的是,他竟然让林逸从这三幅中挑选出价值最大的一幅………同一位作者,同一时期的作品,你让他如何选择?!(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初稿

    不得不说,陆三爷绝对是藏书界的高手,不说别的,就他展示出来的这三幅字画,竟然是扬州画坛怪杰张宴公的作品,这就让很多人惊愕莫名了。

    那些看不出这三幅画卷门道的人,只以为这画画的太挫,有小孩子信手涂鸦的感觉,只有像詹院长那样的高手,才能够一眼看出,这三幅画全都是张宴公大师初期学画时的“杰作”。

    这里所说“杰作”,并非嘲讽的意思,画道一途犹如小孩子学走路,从蹒跚,到奔跑,没有人是天才,一生下来就会彩云加持,金刚护身,牛逼的不得了。

    不管是张大千,齐白石,还是石涛,郑板桥,他们刚开始学画的时候,作品也一样幼稚可笑,平淡无奇。

    只不过,这些大师们年轻时学画的初期作品,却很难在市场上觅得踪影,一是时间长了,这些看起来很普通很平淡的画稿早已遗失,找不到了。二是这些大师自个都不好意思把这些画稿展示出来,甚至于直接销毁掉。三是这些画稿太普通,就算流传出去,也没人会注意,甚至当成厕纸给丢进了垃圾桶。

    正因为如此,在藏家眼里,这种大师级的初期画稿,那绝对是一稿难求,甚至比大师们当红时期的作品,价值还要高;无它,物以稀为贵,并且通过这些早期画稿,还可以对大师早期的艺术程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说的再直白点,比如今年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莫言,他颠峰时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和他在学校时期写的小学生作文,对于那些藏家来说,哪个更有吸引力?

    答案绝对是惊人的,就在不久前的“瀚海拍卖会”上,莫言小学时代的一本薄薄的“作文薄”,作文封面上写着:山东省高密县,五年级二班四组,管谟业(莫言)………作文内容包括《鱼市》,《地道》,《良医》,《飞鸟》,《抗旱》等,竟然一举拍出了119万的天价,甚至超出了他诺贝尔获奖作品《蛙》87万的稿本价格。

    对于这样的拍卖结果,莫言大师知道后也是莞尔不已,不过他还是很真诚地接受了媒体们的采访,并且告诉了媒体这本天价“作文簿”的具体来。

    他说………

    我记得老师开始重视我的时候,是三年级,作文课。写“五一”劳动节,很多学生是记流水账,“五一”早上起来,怎样上学校,怎样上课,怎样回家。当时我家附近有个国营农场,那里恰好在举办运动会,于是我就把运动会的内容给写了出来。别人写文章记叙“五一”运动会,一会儿写乒乓球场,一会儿写田径场,面面俱到,我是前面一笔带过,然后重点描写两支篮球队怎么样比赛,篮球队中,又重点描写了两位高手,写他们的动作,写他们的表情,写他们额头上的汗珠和奔跑时映在地上的影子,怎样和燕子的影子重叠起来。

    有一天,放学后,老师让我留下来。吓得我屁滚尿流。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放学后老师让留下,就是要接受惩罚了。老师把我带到办公室,将我的作文簿拍在桌子上,问我,你这篇作文是哪里抄的?我说没抄,是我自己写的。老师说你能写这样的作文?我再给你个题目,你写一篇作文给我看看。就是《抗旱》。我要来纸笔,坐在他的对面,当场开写。连诌带“炮”,云山雾罩,一会儿写小伙子往地里推冰块,一会儿写老头子打深井,堆砌了很多形容词,什么“双臂一撑,车轮飞转,一声呐喊,冰块翻滚”。老师看了,点头说,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你这副气死画匠的模样,竟然还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你这个作文确实写得不错。第二天就把我的作文拿到旁边一个农业中学去,作为范文让中学生朗读。我当时在我们的学校有点小名气,每周上两堂作文课,老师都要点评我的作文,老师还写了不少的批语,一直到80年代中期的时候,作文本还保留着,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份难得的记忆。

    ……

    从上面可以看出,对于很多文学家和艺术家来说,这些他们成长时期的艺术稿本,对于他们是莫大的回忆,对于很多藏家来说却是莫大的财富。

    也正因为如此,眼前陆三爷展览出来的这三幅张宴公大师少年时期的画稿,就更具备了高昂的收藏价值。

    不过对于这场赌局来说,就有点为难林逸了。

    首先,这三幅画都是同一作者张宴公的作品,其次,又都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你让林逸如何去区分这三幅画的价值高低?

    不要说林逸了,就连在旁边观战的詹院长见此也有些头疼,说道:“陆三爷这一招厉害啊,几乎无招可拆,也不知道这些小友怎么做……”

    纳兰珠看着这时,却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这就叫做敬酒不吃吃罚酒,自取其辱………如果当初他肯听我好言相劝,用高价卖了那批藏书,也不会有今天尴尬之局面。”

    詹院长却苦笑道:“纳兰小姐或许不懂,对于藏书人来说,遇到好的藏书,就像是遇到了稀世宝藏,绝世秘籍,很多人都渴望得到;而那些守护者能够守着本心不出让的,又有几个?世人都说金钱可以买到一切,但真是这样吗?在这史车轮前,在金钱堆砌的诱惑前,总有一些人是站着的,不是吗?”

    纳兰珠有些无语了,她仔细一想,林逸数次拒绝陆老爷子,拒绝自己,拒绝那诱人的天价,放到一般人身上,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这么一琢磨,纳兰珠忽然发现,林逸不是一个可恶的男人,相反,却是一个很奇特的男人。也许自己对他的恶感,主要来源于他对金钱和势力的不屈服,而这,恰恰也是最吸引她的地方。在商场上,她见惯了那些在势力钱低三下四,在金钱前谄媚阿谀,如今出现林逸这样一个极品,却是有些不习惯,所以才会“厌恶”他……

    勐然间猜测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纳兰珠心中不由一惊,继而掀起一阵波澜,再看林逸,却已经不是那么讨厌了,相反,有点欣赏。(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醍醐灌顶

    此刻现场,围满了人,大家全都全神贯注的看着前面,等待着林逸,作出选择。

    三幅画卷,就在眼前,如何从其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一幅,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对于林逸和陆三爷来说,这只是一个分出胜负的赌注,可是对于金陵藏界和南都藏界来说,这却是一个藏界对藏界的pk。

    自古以来武林分南北,同样的书林也分南北,而置身于书林的南北藏界,也是明争暗斗,互相比拼的。

    北方藏家笑话南方藏家只懂得收藏一些字画,附庸风雅。

    南方藏家则讥笑北方藏家只懂得收藏一些经史子集,冒充斯文。

    史文化氛围的不同,使得南方文人喜欢收藏诗词歌赋,北方文人喜欢收藏笔记小说。南方人对风花雪月很感兴趣,所以在藏书的时候就专注于这种“高雅”文化。北方人对于军事经史有研究,所以在藏书的时候就侧重于“豪迈”风格。

    另外,在文坛上一直还存在海派,京派,以及津派和陕派之分,这也使得藏书界有了各个小圈子,收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