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
“这套画谱是清朝顺治年间的,作者是版画名家萧云从,他创作并刊于顺治二年的这册《离骚图》,无论是构图立意还是刀工技法,都达到了清初版画艺术的最高水平。但是破损严重、品相太差,而且这种破损是无法通过修补所弥补的。因此不具有收藏价值了。”陈天锡陈教授面对一位做字画鉴定的持宝人说道,“我们看一件东西是否具有收藏价值,不但要看其年代,品相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位持宝人也非常懊恼,“自己以前不懂这方面的知识,造成现在这样的损失很后悔。虽然只是一册清朝画谱,但是多少还是希望能够值点钱的……”
陈教授摇摇头,看着那册残缺不全的画谱说道:“像这样的损伤程度,如要找名家修复也需要花一大笔钱,差不多三四万,而修复好以后,也不一定立马就能找到合适的买家,很多收藏古籍的买家对这种修复后的‘金镶玉’画册并不买账,所以,风险很大呀……总地来说,你这本就算保存下去也毫无意义。”
持宝人伤心至极,忍不住问:“那……这个,最多能卖多少钱?”
“这个……”陈教授沉吟了一下,“实不相瞒,如果是品相好的,这种清朝顺治时期的版画精品,最少也能值个十几万,可是现在残缺成这样子,顶多是三千了。”
持宝人咬着嘴唇,“那……这破画谱你肯收吗?”
陈教授没想到对方会问出这么令人尴尬的问题,一时有些哑巴。
废话,他收这破烂玩意干吗,又没有丝毫收藏价值,刚才之所以报价也是要安慰他,可是这个持宝人竟然不开窍。
就在气氛略显尴尬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道:“如果不介意的话,这册画谱可不可以让我看看?”说话的却是不久前出完风头,立马就沉寂下去,不再显眼的那个年轻人………林逸。
又来?
四大专家看着林逸,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又要搞什么鬼。
那位持宝人却像是逮到救命稻草,病急乱投医,忙拿了“宝物”从“专家派”转移到“民间派”,看看这个年轻的鉴宝大师怎么说。
“大师,您帮忙看看………”
林逸亲切地接过画谱,翻看了几眼,虽然早有了解,他还是看得很仔细………
这是一本清代线装白纸精刻本画谱《离骚图》,看扉页牌记,显然是顺治年间着名画家萧云从和版刻者汤用先一起创作的。
史载,一六四五年初,清兵攻占扬州,三月进驻芜湖。画家萧云从他满怀亡国之痛,避走他乡。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清兵侵入芜湖的当年,云从与着名的徽派版画刻工汤复合作,刊刻了他这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版画作品………《离骚图》,这应该不是偶然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取《离骚》读之,感古人之悲郁愤懑,不觉潸然泣下”,在国破家亡这一敏感的时刻,他的心和屈原是一脉相通的。
此书开本敞阔,人物刻画细腻准确、传神,尤其难得的是画家将一腔爱国情怀注入画册,使得人物花草鬼神全都栩栩如生……林逸记得清楚,着名学者郑振铎曾称之为“经心刻意之作”,实为清初版画之精品。
“可惜啊,这么好的书。”林逸叹息一声。
作为线装书爱好者,林逸本来就很喜欢这种版画类型的古籍,对于木刻版画像郑振铎前辈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是可惜这册画谱实在太烂了,边角残缺不全,内页遭受虫蛀,搁在手里还真就没啥收藏价值,正如那位陈教授所说,除非将它“金镶玉”用衬托的手法修复,要不然就是烂纸一摊,不说毫无价值,顶多也就值个千把块钱。看起来那位陈教授还是好心的,多说了价码。
想到这里,林逸回过头对着满脸希冀的持宝人说:“如果你愿意的话,这本书一万块,我要了!”
轰地一下,所有人目瞪口呆,再次把目光紧盯着林逸,谁也没想到林逸会救场,更没想到他会代替陈教授买下这册画谱,并且还是出了一万元!
几百块的东西,没人要的东西,他要了,并且给出一万的价码,究竟是傻了,还是疯了?
事实证明,林逸没傻也没疯,只要知道他底细的人就都知道,他这纯粹是在鉴宝现场“捡漏”,这册明末清初的版画精品,只要经他灵气修补,就会焕发青春,成为精品中的精品。
到时候价码翻个十倍绝对不成问题!(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八章。突变
对于林逸突然买下这册破烂画册,众人各自有各自的看法。
四大专家来看,林逸这是故意在出风头,年轻人啊,毕竟是坐不住,没他什么事儿就故意跑出来露脸。要不然谁会花一万买这么一本破烂玩意。
对于高和尚,吴大胡子和鬼脸李来说,林逸这是在为“民间派”争光。
没看见那帮专家学者都黑了脸吗?让你们出几千块帮衬这持宝人都不肯,我这小兄弟一下子出足一万大洋,多牛啊。
对于那些观看节目的观众来说,林逸这是在故意帮陈教授下台,在借机帮助这位想要卖掉画册的持宝人。好人啊,这是。
对于那些等待鉴宝的持宝人们来说,突然间,林逸的身形似乎高大起来,原来这位大师不仅得懂鉴宝,还这么有爱心有同情心,好人啊,这是。
对于林逸来说,他有些哭笑不得,他之所以出手,完全是因为没忍住,捡漏的心理促使他开口买下这破烂画册。他清楚地知道,这本破书在别人眼里是垃圾,到了他手里就是宝贝,他那灵力修复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总之,整个鉴宝节目到了这里,出现了戏剧性的一个小转折。
那就是接下来上台的持宝人,不再一味地直接找那四大专家来鉴定自己携带的宝物了,有一些分流过来,直接来找林逸鉴定。人虽不多,也就两三个,却也够林逸和高和尚他们忙活的;至少,大家都不用再大眼瞪小眼,羡慕嫉妒恨地看着“专家派”有事做,自己却闲的数蚂蚁。
难得整个节目出现如此“和谐”的画面,作为节目幕后编导的苏雪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对于林逸,她不禁有些小感激起来,也许是有意无意地,她总觉得这是林逸在暗地里帮自己,免得把这个节目搞砸了。可惜,她只猜对了前半段,没猜对后半段。
……
此时,鉴宝中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一对老年夫妇带来的瓷器,“民间派”的吴大胡子鉴定为一件普通的近代民窑器,目前价值一般。
这对夫妇表示这件瓷器是他们结婚时买的,当时花了二十五元,是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对这样的结果表示很失望。
吴大胡子就语重心长地劝道:“这件瓷器为什么价值不高呢,是因为民窑器的量太大,因此目前不具有大幅度升值的空间,但其中做工精致的仍然可以收藏,存世量少了,其价值就会体现。”
“而且这件瓷器对你们也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它见证了你们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保存好传下去,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一番话让老夫妻频频点头,“是呀,虽然对结果失望,但也了却了一桩心事,怎么说也是有点年头的,一直传下去也是文物了。”
吴大胡子很光荣地完成了这个鉴定任务,一时间有些飘飘然,在这台上咱也总算露脸了,摸着下巴上的大胡子,感慨万千。
高和尚,鬼脸李也与有荣焉,一副得意洋洋模样。
对于“民间派”只不过鉴定了两三样宝物就像中了状元一样,“专家派”的四大专家嗤之以鼻,真是没见过世面啊,要是我们手里这些宝贝全都交给他们鉴定,那岂不要高兴的蹦上天?
这边,“专家派”也鉴定了一件瓷器,却是一只元代红绿彩的四系罐,价值也有上万元了。
一时间,那些有些摇摆的持宝人又开始往专家这边靠拢,觉得专家还是靠谱,至少在瓷器方面鉴别基本上都是真的。
眼看这些“墙头草”两边倒,“民间派”的高和尚就坐不住,大骂这些人有眼不识泰山,你捧一堆狗…屎上来,我总不能也说是宝贝吧。
“民间高手”这边又遭遇了寒流,“专家派”那边就表示,在瓷器鉴定方面,他们最期待的,还是能在现场看到流落民间的精美瓷器,“中原自古商业发达物宝风华,古时属于商业流通的枢纽地区,很多内河干系又和瓷器名镇景德镇通流,货物流通多,民间散落的有价值的瓷器不少。”
对于如何购买古物,专家建议,藏家一定要先学史文化知识,时刻谨记多看少买,不要急于出手,“最重要的,大家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玩收藏。”
不用说,经过“专家派”这么一演说,整个鉴宝气氛再次被他们渲染起来,登台来找她们鉴宝的人也越来越多。
再次被打入冷宫的“民间高手”自叹,命运变化之多端。
直到………
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件宝物上台。
她穿着一件碎花小棉袄,棉袄显得很旧,穿在她身上也显得很大,以至于把她整个小人都包裹在了棉袄里面,看着很滑稽。
小女孩脸蛋通红,冻得裂开,露出鲜红的嫩肉,她用手背擦了一下冻下来的鼻涕,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舞台上的各位鉴宝专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女主持人主动与她沟通,问她上来鉴别什么宝贝,小女孩就亮出抱着的宝物说:“就是这个。”
众人定睛去看,继而全都笑了起来,还以为女孩拿出来的是一件什么稀世宝贝,却是大家最常见的石膏**塑像,这种宝贝以前在很多乡下人家里面常见,现在大多数都不存在了,要么就改成了陶瓷的,这种塑像造价低廉,就算是六七十年代的也不会值太多的钱。
果然,等四大专家取了塑像鉴定以后,就温和地告诉小女孩,这种塑像是六十年代末期的,因为不属于名家雕刻作品做工粗糙,很显然是私人制作的,因此市场价最高也就两三百块。
也许小女孩对两三百是个什么概念还不太懂,她擦着鼻涕,歪着脑袋问:“那两三百和三十万哪个多?”
四大专家被她问的都不好意思回答了,只好说:“差很远,三十万是很多很多钱。”
小女孩就仰着脏兮兮的小脑袋说:“那我把这个卖了,你们就给我三十万块钱吧!”
专家无语,但毕竟童言无忌,只好耐心解释道:“这个雕像卖不了那么多,只值两三百,也就能给你买件像样的衣服。”
小女孩突然眼圈一红,“小花,不要衣服,小花只要三十万,要三十万救爸爸!”说完大哭起来。
她岁数小,声音嘹亮,哭声也就清脆无比,原本喜庆的元宵节鉴宝现场,顿时变了味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九章。大乱
场面失控。
女主持人只好硬着头皮临时充当爱心大姐姐,保姆人员,好不容易把小女孩劝住。小女孩是不哭了,但她年纪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自己叫“小花”,需要三十万救爸爸,又说自己不要花衣服,也不吃好吃的,过年也不再嚷嚷要吃饺子,只要爸爸能够好起来……
小孩子不会说话,却难得真挚,大家伙就更加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