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有北洋,我们有十一标,我们有萧天!
萧天,这个名字,已经被深深印刻在了每个国人的心中。。。。。。
除了萧天和他的十一标,还有一个外国人的名字,也伴随着安阳之战一举成名: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莫里逊。
这个亲自前往前线,并且忠实记录下了战斗的全部经过,及时把战报传回来的记者,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而在次后出版的《安阳战记:我所经历的中国战争》中,莫里逊这么写道:
“。。。。。。无法相信,萧真的做到了这一切,他和他的士兵们,一起创造了让世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他们不光发起了反击,而且还彻底击溃了日本国的精锐部队。。。。。。
这个国家,从他们的道光皇帝开始,失去了所有的对外战争。和英国人的、法国人的、美国人的,一直到日本人的。而他们这一次的对手,是刚刚击溃了俄国人,一跃而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日本国。
如果不是我亲眼目睹,仅凭道听途说,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中**队的指挥官,萧天,年仅二十岁,身材高大,性格与他的年纪完全不符,冷静、坚毅、刚强,在战斗的时候,你完全无法从他脸上看到一丝笑容。冲锋的时候,他就如同一名普通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在第一个。
他的部下们完全信赖于他们的这位指挥官,尤其当这位指挥官能和他们一起同生共死的时候,更加如此。
因此,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个军事天才,在中国诞生了。。。。。。
这场并不是很大的战争,让我有理由相信,中**队绝对不是无能的,一触即溃的,他们拥有像萧天所指挥的精锐部队,以及他们身后更加强大的北洋!
我想,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去审视一下中国了,一味的战争并不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莫里逊这位英国记者,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在中国有一个北洋,在北洋有一个萧天!
而当满清的统治者们听到“安阳大捷”的消息之后。也完全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载沣手里捧着战报,好像在看一件最稀罕的东西,不断喃喃说着“是不是搞错了,是不是搞错了?”
在他们的心里,和洋人军队打仗,吃了败仗那是没有什么意外的,可要打胜了,而且还是如此一个酣畅淋漓的大胜,只怕其中就大有问题了。
“醇王爷,这是那个英国记者莫里逊发回的消息,洋人的消息总不会有错吧?”袁世凯说话的时候永远都是那么恭恭敬敬,不温不火:“这个洋人记者一直都在安阳前线,及时传回了了安阳所有消息,所以这安阳大捷断然没有假的。”
奕匡力一边说道:“醇亲王,军机那半个时辰前,也接到了直隶总督杨士骧拍来的电报,安阳大捷,十一标歼灭日人一千二百余人,俘虏六百余人,目前尚在扫荡残敌之中,这是决然不会错的。”
载沣鼻子里哼了一声:
“就算真的打赢了,萧天一样有罪。老佛爷,之前朝廷已经下旨。让萧天不得再对日人用武,可萧天却对朝廷的命令置若罔闻,可杀!”
奕匡力接口说道:“醇亲王,杨士骧的电报里特别说明,这道朝廷命令根本没有送到萧天手里,杨士骧甚至到现在连萧天的面都没有接到,何来抗旨之说那?”
“那就是杨士骧的过错,该问其之罪!”载沣恨恨说道。
“醇王爷!”袁世凯忽然冷笑一声:“那是在打仗!杨士骧如何知道萧天在那?当时萧天正亲自端着刺刀,为了我大清在和日本人玩命!请问醇王爷,如果王爷当时在场,可有胆量到日人司令部那去宣读圣旨?”
载沣大怒。可却不知从何反驳,慈禧此时说道:
“好啦,好啦,你们都没有错,都是忠心为着保我大清的,不要再争来争去的了,没的让外人听了笑话。”
“是,太后。”
慈禧在那沉默了下:“这个萧天,当真不得了,真的把东洋人打了个大败,放眼整个朝廷,只怕还真找不到第二个了。这样的人别说杀他,连责罚他我都有些舍不得了。这样吧,袁世凯,你和洋人交涉的时候,想个法子把萧天给保下来了。。。。。。。”
“是,谨遵太后懿旨。”袁世凯巴不得听到这话。
“这仗呢,打胜了,东洋人呢,也得到教训了,知道我大清虽然不如从前了,可这家底还在,真要发起怒来,那还是不好惹的。当年庚子之乱,也是朝廷不愿意过多和洋人交恶。不然真的倾全国之力一战,未必也就败了。”慈禧心情大好,把当年八国联军的事,也说了出来给自己脸上贴金:
“这样,再派一员干练大臣去安阳,明里训斥萧天,暗里好好安抚几句,过段时候,赏他件黄马褂穿穿。有机会的话,让他到京城来给我看看。。。。。。”
袁世凯心中大喜:“太后圣明,臣想派陆军部右侍郎王士珍去。王士珍也算是萧天的老上司了,说起话来终究方便一些。”
“恩,这些事情你们去办吧。”慈禧揉了揉太阳穴。边上李莲英搀扶着她站了起来:
“事情已然走到了这一步,袁世凯,和东洋人谈判的时候,能多让些步,那就多让些步,东洋人要的不过就是些股权什么的,再说了,他们还借款给咱们呢,这白花花的银子到手总是好事,你们说是不?”
“太后圣明。”
趁着这个机会,袁世凯说道:
“太后,臣还有件事想请太后懿旨。”
“说吧。”
“前度南洋富商萧志远,想与朝廷一起合办个军火工厂,可挑来挑去,总没有合适的地方。眼下萧志远正在安阳,又和安阳一起合办了煤矿工厂,所以。。。。。。”
“所以你就想把这个军火工厂办在安阳?”慈禧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些小事,你们看着去办就行了,不要什么事情都让我拿主意,我老了,这脑袋瓜那跟不上了。”
“太后,这可不是小事!”
载沣一听,赶紧说道,这军火工厂可是大有油水的事情,眼看袁世凯又想掌握在手里,载沣哪里肯答应?谁想到慈禧却打断了他的话:
“载沣,眼光要放远一些,这些个事情,不是你们王爷要管的,你们要做的,是怎么保好我大清。”
“是,老佛爷。”
慈禧说着又把目光投向了袁世凯:“袁世凯那,搞军火工厂可以,但朝廷不拿银子出来,却还要占五成股份,你要把这个意思,去和那个,那个什么萧志远说了,军火工厂,乃是国之利器,把这给一个商人做了,那是他莫大的荣幸。”
“是,臣会把这意思和萧志远说清楚的。”
这块心事一了,袁世凯心中大为欢喜。
趁着这次大捷,萧天和自己,名声必然大振,再办起军火工厂,势必变得便捷了许多,再加上有了慈禧懿旨,萧天坐镇安阳,自己等于无形中拥有了一座潜力无限的军火库!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十分钟
清晨的阳光照射在内黄战场。阳光之中透露着一层层的血雾。
偶然还会传来零星的枪声,但这已经并不重要了,战争,到这应该结束了!
击毙日军一千二百三十八人,生俘六百一十三人,彻底打残了日军精锐第四联队,是个北洋成立以来最辉煌一战!
之前,没有任何人相信十一标能够取得如此胜利,就连十一标自己的将士也不相信,但他们却的确做到了!
可是,十一标又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阵亡五百五十一人,负伤三百九十三人,其中有一半的伤员,将彻底丧失生活能力。
这就是战争,最残酷的战争!胜利,往往会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可是,十一标还是胜了,无论多么残酷的代价,他们都是胜了!
胜了,就是那么简单、血腥。
一具具尸体被从战场上抬了下来,抬着尸体的人。脚步走的很轻很轻,似乎担架上的人正在熟睡,稍稍走重一些都会惊动到他们一般。
军官们笔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像正在等待着什么。
一副担架慢慢地走了过来,竟然是俞飞亲自抬着的。当担架走到军官们的面前,最前面的马弼大声说道:
“全体都有,敬礼!”
军官们刷地一下举起了手。
萧天慢慢地走了过来,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询问的目光落到俞飞身上,俞飞红着眼圈说道:
“三哥,担架上躺着的人,叫袁平,光绪十七年生人,今年,今年才十七岁。。。。。。决死队成立以后,袁平兄弟坚决要求参加决死队,我,我也就答应了。。。。。。
当时我们的决死队冲得太猛,十一个兄弟冲进了日军腹地,被日军团团包围起来,那里是日军的一个核心阵地,一旦落到我们手上,将对日军造成严重威胁,所以,东洋人调集了大量兵力把他们团团包围了起来。我让弟兄们冲,拼命冲。无论如何也要打出一个缺口出来,三哥,我这次没有怕死,真的没有!”
萧天用力点了点头,俞飞的话里已经带着哭腔了:
“其实我还是怕的,可是我看到那么多兄弟,一个个死在了我的面前,也不知道怎么的,我忽然就不怕了。
可是我们人少,冲不进去,我在望远镜里看到,东洋人发了疯一样的向袁平那里冲锋,袁平他们也发了疯一样的在那抵抗着。我眼睁睁地看着那里一个接着一个弟兄死去啊,三哥!我冲不上去,冲不上去那!”
萧天用力握住了俞飞的肩膀:“说下去,把他们的故事告诉所有的人!”
俞飞竭尽全力点了点头:
“后来,阵地上就剩下袁平一个人了,他在阵地上不停的用手里的枪阻挡着日本人,用炸弹炸那些畜生,他一点也不害怕。他的双腿都被打断了,可他就这么靠在阵地上。枪声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两个日本人从后面摸了上去,刺刀捅在了袁平的背上,袁平回过身子就是一刺刀,捅死了一个日本人。另外一个日本人,又在袁平的断腿上捅了一刀,可袁平竟然用手死死抓住了刺刀,把日本人拉到了自己身边,然后一口咬住了日本人的耳朵。。。。。。”
“什么?你说什么?”萧天整个人都怔在了那里:“你说一个双腿都被打断的人,杀死了一个日本士兵,还和另一个日本人搏命?”
“三哥,我没有看错,都是真的,真的!”俞飞的眼泪流了下来,可他的声音却依旧响亮:
“袁平的双腿断了,可他还是在和两个日本士兵玩命!那个被咬住耳朵的日本人,疼得不断怪叫,拼命想要摆脱袁平,可袁平就是不松口,死也不松口那!最后,又摸到了一把刺刀,活活的把那个日本士兵给捅死了!”
这是萧天听到的最不可思议的故事,但是俞飞的故事还没有完:
“杀了那两个日本士兵之后,袁平又挣扎着起来战斗,三哥,你知道他坚持了多少时间吗?他一个人,整整在阵地上坚持了二十分钟,二十分钟那!三哥!
等我们终于冲上去的时候,袁平他还活着,他笑着看着我。就这么笑着看着我,可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他的喉管已经被子弹打穿了,喉管上,就那么大的一个血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