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1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凡有点能力的皇帝,只怕都不能接受这种什么宪政。虽然对诸侯朝臣们来说,宪政这种模式挺好,可皇帝绝不会甘愿的。他们会始终认为君权神授,权力是与生俱来属于他们的。

    “我倒觉得许公说的话有道理,世上能有几个如文远这样能够不贪恋权力,还把事情看的如此透彻之人呢?如果文远你接受禅让,肯定能够与诸侯们约法立宪,到时有你这个榜样,就算几十年后,新君继位,也就有了传统,也能接受宪政了。”

    许敬宗点头,“是啊,现在我们这些人强压着皇帝,可以后呢?隔一二十年就要闹上一次吗?不如一劳永逸!”

    马周没有表态。

    苏烈看着有人支持禅让,立即道,“老师,许学士说的对,这天下有德之人居之。承乾如果愿意宪政,我们当然拥护他。可他现在既然表态坚决不肯,那我们就只能让他退位。但他退位之后,不能再把皇位传给太子,要不然,二十年后,只怕又要来一次。”

    “皇帝退位传位太子,天经地义,禅让与我,会有几人同意?这必然又是一场动乱!”张超叹道。

    “长痛不如短痛,与其整天提心吊胆,担心皇家反复,倒不如现在一了百了。我们都相信老师若登基,必然能够约法立宪。若是老师还担心其它的诸侯和大臣,那这个事情也简单,老师先与诸侯和大臣们约法立誓,承诺继位之后立宪,实行宪政,承诺会保护诸侯贵族以及大臣议员们的权力,保证如今的格局不变,那谁会拒绝呢?”

    “对啊,以文远之威望名声,只要约法,必然能得到大家的支持。继位之后,再立宪,则必然天下稳固。也许如长孙等可能会阻拦,但只要我们先出手,则必能掌控大局。”

    一群宰相、学士、将帅们,谈起篡位改朝,却如家常便饭一样。

    大唐立国二十二年了。

    三任皇帝,可前两任都是被兵变退位的,现在这位皇帝大家也不能容忍了。

    皇帝权威确实已经没有什么让他们敬畏的。

    苏烈更是直言道,“要动手就趁早,得小心皇帝拼命。要我说,现在就调兵封锁京畿,关闭京城,把长孙等全都控制,然后让皇帝禅位,免得夜长梦多。”

    张超既然已经跟皇帝挑明了,那么难保皇帝要做什么拼命的事情。

    秦琼也终于开口。

    “如果文远愿意担此重任,那我愿意出份力。”

    平阳公主也道,“夫唱妇随,无论三郎做什么,我都支持。”

    北衙元帅和兵部尚书都表了态。

    苏烈和许敬宗便都望向李靖。

    李靖一把年纪了,也料不到临老了还能遇上这样的事情。

    他沉吟了一会。

    “我也支持文远。”

    苏烈脸露喜色。

    枢密院、兵部、北衙都已经表态支持,这意味着他们能够拿到发下调令兵和颁下兵符,支持张超的大将,能够拿着枢密院的调令和兵部的兵符,以及北衙的命令,去调动北衙之兵。

    中军大都督郭孝恪也是毫不犹豫的表态,“我坚决支持太师。”

    汉京里最重要的几位军方大佬都表了态,内阁的褚遂良和岑文本,翰林院的许敬宗等也都表态支持。

    “马院长,你的意思呢?”许敬宗问马周。

    马周心情有些复杂。

    他与张超的关系那是非同一般,可心里面,他其实并不愿意看着张超篡位。在他心里,还是有一道忠君的坎。

    更何况,承乾也是他的学生和女婿,他一直认为,承乾其实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只不过大家都比较担忧承乾掌权,会和太上皇李世民一样威胁到如今的政局。

    他是支持张超的宪政的,可现在张超说承乾不肯妥协,最后可能要让承乾退位。而许敬宗等更是唆使着张超要代唐改朝,连军界的这些将帅都全都支持,这事情,确实失控了。

    “如果皇帝禅让,那文远打算如何安置他呢?”

    张超道,“明天,让陛下再召开一次两院大会,如果陛下肯约法立宪,我依然还是坚决维护大唐。”

    苏烈有些恼火的道,“老师,都什么时候了,这个时候是恭让的时候吗?”

    平阳道,“如果皇帝禅让,那么退位之后,朝廷可以仿太上皇,给他在美澳分封一块封地。其余宗室诸子弟,也可以如此。”平阳毕竟是皇家人,在这个时候,还是为皇族争取了一下。

    马周看了看许敬宗、苏烈、褚遂良、岑文本他们,又看了看李靖、平阳他们。最后心中长叹一声,时势如此。

    “文远,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现在就拿出一个态度来。你若有心维护现状,那就表个态。若是你有心代唐,那也下个决心。这个时候了,也没有必要再优柔寡断!”

    张超目光望向众人,在这里的,是新党中的中坚,但也只是一部份人。

    “你们的意见统一吗?”

    苏烈第一个道,“我坚决拥护老师代唐自立。”

    许敬宗也举手,“我也坚决支持!”

    秦琼点头,“我支持!”

    “支持!”

    “支持!”

    马周也点头,“我也愿意支持文远!”

    既然张超愿意约法立宪,那么天下只是换个皇帝改个国号而已,其它的并不会变,如果这样能换来稳定,避免更大的分裂和混乱,他马周也愿意支持张超。

    张超手指敲打着桌子,这个时候,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其实也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他这次回来,也确实没有想过要代唐。

    可承乾的态度,让他有些无奈。皇帝坚决不肯宪政,又不甘于放权,这早晚是个隐患。

    而支持他代唐的人,更是意外的多。

    “此事,还应当与其它人商量,我想问下魏征、房玄龄等人的态度和意见。”

    马周摇头。

    “这种事情,你难道还想要先开个两院大会,来个举手表决再说?既然决定了,那就不要犹豫,先控制局势,然后再来谈不迟。我以为,事不宜迟,现在就要请几位元帅开始调兵。”

    李靖同意。

    “须提防皇帝和长孙无忌,最好现在动手。”

    “文远,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是啊,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犹豫了。”

    张超长吐一口气,时势造英雄,现在不是他想要篡位,而是大家更愿意他来取代承乾,取代李唐了。

    “好吧,现在就调兵。”

    既然要动手,就得稳准狠。

    “我现在立即去内阁,李帅回枢密院,平阳你去兵部,义父回北衙,苏烈你去联络李君羡和吴黑闼他们出城调侍卫亲军。老马,你和老许回翰林院坐镇。老褚你和老岑去联络议会的魏重和御史台、汉京府等各衙。”

    “这个时候去内阁怕不安全,文远你就留在太师府,等局势控制了再说。”

    “内阁为中枢首要之地,必须得盯着。”

    当下,众人按照计划各自离开。

    张超也叫来柯庆,让他立即去调集在京的暗影,并让府中的家将家丁们组织起来。

    皇宫。

    承乾从张超府上回去后,一脸怒气。

    这已经是图穷匕现了,张超公然说要让他退位。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啊。

    “王承恩。”

    “臣在!”

    “立即派人召朕的八百宫廷侍卫过来,让他们守卫甘露殿。还有,立即去召长孙无忌、高士廉、宇文士及、杨恭仁等入宫。”

    “陛下,发生什么事了?”

    “张超要逼朕退位!”承乾一句一字的道。

    王承恩惊的面色惨白,说话都有些结巴了,“陛下,若太师真有此意,我们就算调八百侍卫入宫守卫,只怕也无济于事啊。”

第1398章 诱杀张超

    紫禁宫,甘露殿。

    匆匆而来的长孙无忌等几人,听完承乾的话,惊的面无人色。

    “张超真的说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话?”

    “就在今天,就在张府,张超亲口对朕所说。”承乾铁青着脸道,说出这话时,他是咬牙切齿。多年来的师生关系,也算恩断意绝。

    “逆贼,终于露出真面目了。某早就知道,这个张文远,就是一个欺世盗名的乱臣贼子。”

    高士廉震惊之余,想的不是如何拯救危局。

    “如果张超真的公然对陛下说出此等话,那就须做好应对准备了。”

    杨恭仁道,“既然张超敢如此狂妄,请陛下立即下诏,逮捕张超。”

    长孙无忌道,“不可。如今满朝都是张超党羽,这个时候下令逮捕张超,只怕要打草惊蛇,还会激他们做乱。我看不如派人去召张超入宫,就说陛下考虑之后,愿意约法立宪,但具体情况,还要跟张超再商议一下。”

    只要张超敢入宫来,到时就来个擒贼先擒王,直接宫中杀死张超,然后再调兵控制中枢和京畿。到时,再逐个清理张超乱党,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可只怕张贼早有防备,未必会上当。”

    “先派人去请,若是他不肯来,到时陛下就去张府。”

    长孙无忌发狠。

    “去张府?”

    长孙无忌计划很简单,张超不肯来,那皇帝就亲自过去,到时带一些侍卫去,这也是寻常情况。到了张府,直接来个突袭,先擒下张超立地斩杀。然后提着张超的人头马上去接管内阁、枢密院、兵部、三衙等。

    再调张公瑾、刘弘基等忠于皇帝的大将去接管侍卫亲军,只要拿到兵权,就能把京中的张党一网成擒。

    “可各地还有不少张党,程咬金罗士信等。”

    “只要张党拿下,其余人也就掀不起浪来。到时张超都死了,陛下再给他们下旨,给他们加封赏赐,承诺既往不咎,这些人也没有反的理由。”

    承乾咬牙道,“就按国舅的办法,王承恩,立即派人去张府宣旨。”

    北衙。

    秦琼带着一队家丁匆匆来到北衙,北衙里,天子侍卫亲军四军和天子近卫六军的中高级将领,全都京中这衙门里。

    朝廷的军制,非战时,营以上的军官,基本上都是在五京。其中京畿的驻军,将校更全都在北衙。

    平时每天来点卯签到,然后就是研究研究下战例,喝喝茶水,一天就过去了。

    秦琼进来,先让人把李君羡、吴黑闼、常何、薛礼、高侃、上官仪、郭待诏、秦敢等一众可信的将领召到自己的公房。

    很直接简要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现在,需要你们的时候到了。我这里有内阁用印、枢密调令还有兵部的兵符,凭此调令和兵符,你们可以立即去城郊调动侍卫亲军入城。”

    “你们八人,每人分统一万人。”

    秦琼迅速的分配了一下任务,哪个去哪门,哪个夺哪衙门等,都做了分配。

    “如果有人敢拒不听令,你们可以杀一两个杀鸡儆猴,其余的将他就地免职关押。动作一定要快,时间非常宝贵,我们得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名义上来说,秦琼手里的这些调令,都是有效的,因为有内阁的用印,枢密院的调令,兵部的符文。但事实上,内阁的用印,是张超直接盖的印,没经过皇帝同意,也没经过议院通过。

    若是正常情况下,这种命令是没哪个将领敢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