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当初我能对危险做好充分的估算,也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产生了,唉,黄月英呀黄月英,你为何就如此的不听他的劝告呢?”
想到这里,黄月英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她的耳边忽然传来了一道声音:“英儿,原来你在这里,为夫找的好苦。”
黄月英深深地看了眼前的刘琦一眼,眼泪再度喷涌而出,扑倒了刘琦的怀中,然后自责的说道:“夫君,英儿对不起你,如果当初英儿听了夫君的劝告,对火药的危险性有充分的认识,就不会出现那一幕悲剧,我们的孩儿也不会……。是我的一意孤行葬送了我们的孩儿,我愧对夫君,愧对我们的孩儿。愧对刘氏的列祖列宗。”
刘琦连忙顺势搂住黄月英,柔声安慰道:“傻丫头,人总不能一直活在自责之中,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更应看重未来,而不是把自己埋在伤痛中。不是吗?其实,人生不如意事十之**,谁都不会一帆风顺,面对这些悲惨的遭遇,我们的态度不能是一味的埋怨和悔恨,而应更积极的面对,其实你不能生孩子又有什么呢?益儿和你自己所生的儿子又有什么区别呢?以后其他姐妹也有了孩子,同样也和你自己的没有什么区别。”
刘琦用双手捧起了黄月英的头,缓缓说道:“在很久以前。有一位伟人,他的唯一的妻子永久失去了生育孩子的能力,但是他却依然不离不弃,与他的妻子相伴余生,在他的那个时代也没有取妾的传统,所以他们就这样两个人终老一生,后来他做了一个大国的高官,相当于现在的丞相。但是他却始终再无子嗣,他曾经说过。虽然他没有子女,可是全国的百姓都是他的子女,在他身死之日,他身无分文,他下令将他的尸身焚化,骨灰撒遍大江南北。但是天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为他致哀,有一些国家的官员对此不满,便去询问这些国家的盟主,你猜盟主怎么说?”
“怎么说?”黄月英被这个故事吸引了,连忙问道。
“这个盟主说。如果你们国家的哪一位领袖可以掌管天下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死后身无分文,谁做的到的,我也会建议所有国家为他致哀。就这一句话说完,所有询问的人尽皆面有惭色,诺诺而退。”
刘琦的脸上充满了向往的神色,缓缓说道:“真正的大英雄,心中是无私的,他们为了天下的安宁,百姓的荣辱,连自身都可以舍弃,遑论子嗣?所以,只要你用心诚挚的爱着天下的百姓,把百姓当做是自己的儿女,即便没有自己所生的儿女,又能如何?更何况你这些姐妹还有儿女,他们是我和她们的儿女,自然也就和你的没有区别。”
这时候黄月英却突然对那个伟人产生了及其浓厚的兴趣,疑惑地问道:“你说的这个伟人姓甚名谁?他既然有如此高的品质,绝非无名之辈,想必一定会在青史上留名吧?”
“额,我记不清楚这个人的名字了。”刘琦不由得头冒冷汗,支吾着说道。
他总不能说那个伟人是一千七百多年以后的吧?如果自己随便编一个名字,以黄月英的博学多闻,恐怕很快便能找出破绽,所以无奈之下只好推说记不清了。
“你对这个人的事迹了解的这样清楚,如何能记不清他的名字呢?就算名字记不清楚,这人所在的时代你应该记得清楚吧?”黄月英看了一眼刘琦,再次问道。
“我也记不清楚了,这个人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又或者是三代时期的一个方国,好像是在一部古书上记载的,这段历史是大才女蔡文姬告诉我的,要不改天我再见了她,帮你问问?”
反正蔡中郎藏书之多,整个大汉的所有文人雅士尽皆汗颜,蔡文姬作为他的女儿,所知也非常驳杂,能够知道这么一段典故也无可厚非,黄月英这才收起了好奇心,不满的闭上了嘴巴。
又过了一会,便见黄月英叹道:“我知道今天这事其实不怪婉儿,她和莹儿两姐妹每日里总以不能帮助夫君为憾,无奈之下只好辅助大姐打理内务,同时想办法让夫君开枝散叶,多留下一些子嗣,这本来是一番好意,可是我却给大家带来了不愉快,我实在不该使小性子。”
刘琦轻轻叹道:“大家怎么可能会怪你呢?大家怜惜你都还来不及,我想这时候的婉儿肯定也是悔恨不已吧。呵呵,马上就过年了,我们应该高兴点,祈求明年有个好的运势,现在大家都在室内等着我们呢,赶紧入席吧。”
说完之后便挽起黄月英的手,拉着她一块进入内室。
这时候小乔正靠在大乔的肩头,默默不语,脸上还挂着泪痕,而蒯如玉和甄洛也正在那里无精打采的坐着,当她们看到刘琦和黄月英进来的时候,全都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月英姐姐,对不起,我不该伤害你。”小乔首先奏道黄月英面前,哭着向黄月英道歉。
黄月英却是对着大家施礼道:“是我错了,不该对诸位使性子,破坏了诸位的好兴致,婉儿,这事都怪姐姐太过任性了,不要怪姐姐,好吗?”
小乔点了点头,郑重说道:“月英姐姐,婉儿已经决定了,把婉儿生的第一个孩儿过继到月英姐姐名下,不管何时,不管何事都不会再反悔,如有违背,天厌之。”
小乔这句话直如石破天惊一般,令在场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因为过继在当时是一种合法的收养,而且一旦过继之后,被过继的人就要像亲生子嗣一般,享有合法的财产、爵位继承权,当然,同样的,被过继的人也同样要像亲生父母一般对待他们的养父母,与他们的亲生父母再也没有血缘关系。
在后代历史上,北宋时期的英宗赵曙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史称“濮议”事件。英宗本是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由于仁宗无嗣,便将英宗过继到自己名下,即位为君。后来英宗亲政之后,便欲尊其生父为皇考,而以仁宗为皇伯,结果引发了朝臣们长达十八个月的大讨论,虽然用计骗取了曹太后的诏书,却仍然遭到朝臣的坚决抵制,许多心怀不满的大臣纷纷以请辞,请自贬的方式表达不满。
当时英宗是拥有实权的皇帝,他的支持者更是有韩琦、欧阳修这两位正副宰相,却依然遭到朝臣的坚决抵制,以致这场讨论延续了十八个月,最后英宗也不得不拉拢反对派首领王珪,可见过继制度是如何的深入人心?
如今小乔这句话一说出口,这就证明只要她有了自己的孩儿,不管如何,以后就只能尊黄月英为母,而永远称她自己为“姨娘”,无论是小乔还是她的孩儿,永远都不能再相认,就算小乔的儿子当了皇帝都不行。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有人都为小乔的话所震撼了,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小乔,黄月英更是感动的流下了眼泪,握着小乔的手说道:“婉儿,这使不得啊,妹妹,你放心就是,姐姐真的没有怪你,一点都没有,姐姐只是悔恨当初太过任性,以至于有当初的受伤。”
可是小乔看起来确实如此的决绝,一点悔意都没有,最后刘琦与蒯如玉交换了一个眼神,便听得蒯如玉说道:“既然婉儿妹妹有此美意,英儿你就不要推脱了,呵呵,只要我们的夫君多卖点力气,让婉儿多生几个,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再者说了,我们姐妹之间,又何必分彼此呢?即便是过继到你名下,不也是长在婉儿膝下吗?”
黄月英听了蒯如玉的话,只好答应了下来,对着小乔郑重的道谢,小乔连忙还礼不迭。
这时候只听得蒯如玉说道:“既然今天的话已经说到这里了,那便让婉儿把事情安排妥当吧,这是我们姐妹共同的规定,夫君可一定要认真执行,婉儿,你且说一说,接下来对咱们姐妹侍寝之事是如何安排的?”
刘琦一听这话,不由的心中暗暗得意:“嘿嘿,看来我刘琦的幸福生活就要开始了,三月不知肉味,今天一定要好好的尝尝鲜。”(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一章 守岁的风俗
听了小乔的安排,刘琦不由赞许的点了点头,因为这样的安排正合他的心意,蒯如玉为大,自然要先做安排,而黄月英也不能因为不能生育而被冷落,把她们两个排在前面自然是理所当然,这也证明小乔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女人。
紧接下来,儿子刘益也被唤了进来,晚宴便在一片和谐之中进行,虽然被禁止了饮酒,但是醴酒还是可以的,醴酒的度数非常低,属于除了水之外最普遍的饮料。
喝着醴酒,吃着肇始于刘琦、流传于天下的炒菜,欣赏着满目的春色,刘琦现在已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在进行了一场愉快的互动之后,这场晚宴在依依不舍中宣告结束了,极度满足的刘琦也在众女极度渴求的目光中来到了大妇蒯如玉的房间。
所谓小别胜新婚,两人一别数月,又都在盛年,自然是**,一点就着,更兼蒯如玉已经产下一子,早已奠定了自己最大的优势,所以更加的没有后顾之忧,刘琦自然是任性胡来。当天晚上两个人颠倒鸾凤,激情澎湃,**迭起,直到第一遍鸡叫,才在不舍之中相拥而眠。
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九,由于贾诩等人正在准备楚王的即位大典。
整个汉代共有十三个楚王,至王莽时绝,其中只有一个异姓王,那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汉五年春正月,以秦郡东海、会稽、泗水、薛郡、陈郡置楚国封故齐王韩信,都下邳。汉五年七异姓王国,楚国最大,几乎包括了大汉疆域的整个东南地区。
汉六年,楚王韩信被杀。国除,分楚为三:以东海郡(原秦东海郡的淮北部分,亦称郯郡)、薛郡、彭城郡(故泗水郡)立刘交为楚王,都彭城;以东阳郡(淮南部分)、鄣郡(分秦会稽郡西部置)、吴郡(会稽郡被析出鄣郡后亦称吴郡)立刘贾为荆王,都吴县;陈郡被朝廷收回,后又以陈郡、颍川郡立刘友为淮阳王。
而到了汉景帝前三年。楚王刘戊作为七国之乱主力,起事失败,死,国除。分刘交楚国为四:一是刘礼的楚国,治在彭城郡,这时的彭城郡已经是原来彭城郡的背部,南部则另置沛郡,都彭城;二是刘余的鲁国,以薛郡复置鲁国。徙淮阳王刘余为鲁王,都鲁县,这刘余便是刘琦的祖先鲁恭王,所以封刘琦为楚王也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三是沛郡,也包括后来从中分出来的临淮郡在内;四是东海郡。
在刘戊之后的楚王都是只是衣食租税,没有军政大权,而刘琦的现在的刘琦这个楚王与他们有明显不同,因为刘琦这个楚王是开府的。在国内就是一方之主,完全享有任何权力。除此之外,刘琦还兼任着荆州牧、益州牧、交州牧、扬州牧、凉州牧、徐州牧等职,对荆州、益州、交州、扬州、凉州、徐州等地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也对司隶校尉部、并州有着部分的掌控,即便是以封国而论,他的封国包括江北的荆州、扬州和徐州的广大地盘。即便是比起大汉初年的韩信楚国都要广大,经济富庶的程度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汉室宗亲之中唯一一个有军事领导权的亲王,作为一个连魏王曹操都能全面压制的诸侯,他的即位大典自然要风风光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