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超品-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明和王金桂虽然不算是有情人但是最终还是成了眷属。

    两人都认命了,一夜风/流自是不提。

    第二天李明想将母亲叫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屋子当中却没了任何声息。

    他大着胆子悄悄的走到了床边,母亲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了!

    李明探了探母亲的鼻息,发现她已经死去多时了!

    就在他成亲的当夜周氏离开了人世,也不知道她对李明和王金桂这门自己亲手促成的婚事是否满意。

    她一向强势,时刻想着为自己的儿子做打算,却连一杯儿媳妇茶都没有喝声。

    自从李凌中了举人以后李家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事情都不在她的控制中。

    积劳成疾,时刻处在妒火当中的周氏身体每况愈下,四十不到就离开了人世。

    为人且莫太尖刻,一切还是随缘的好!

    “母亲,母亲!”。

    李明大哭起来,他意识到一向疼爱自己的母亲永远离开自己的时候顿时泪如雨下。

    他大声叫喊的时候王金桂却进来了,她看到周氏的尸体也有些意外。

    经常和他争吵的婆婆就这样挂了?

    不过心里并不很痛苦,她所担心的只是周氏承诺过的事情到底是否算数?

    “李明,你别只顾着哭啊,母亲死了,我也很难过,但是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可别忘了,我们只是暂住在这里,李凌他会让我们在此办理母亲的丧事吗?”。

    丧事可是很晦气的事情,李凌是否允许他们这样做还不知道。

    王金桂暗示李明切莫大意,她们还没有取得院子的所有权。

    “我,我这就去找大哥,先将母亲的后事办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李明此刻对这座院落并没有其他的想法。

    周氏成殓的时候李凌也到了,王金桂本来还想让李明提院落的事情,只不过李明一直忙碌着,加上他心里发虚,所以并没有向李凌提及。

    “落叶归根,我想将母亲的尸体带回应天府去安葬,你以为如何?”。

    既然两人成了亲,就应该坦诚相待,李明毫不犹豫将自己的心愿说了说了出来。

    他本来以为妻子会同意自己的想法,哪里知道王金桂却是连连摇头:“不行,绝对不行,我们这一回去不是将偌大的院落拱手让人了吗?”。

    王金桂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将院落据为己有。

    只是京城地价很贵,想要买一个好点的墓地也是不易。

    两人进退维谷的时候,邻里却纷纷指责李明的不孝顺,若换个人家,只怕早就扶着母亲的灵柩回乡了!

    “金桂,我们还是离开吧,虽然邻近冬天,但是母亲的尸体也不能长久放置啊!”。李明再次向妻子提议道。

    “那你还不赶紧向李凌要点钱买块地将母亲安葬了?”。王金桂依然不想放弃这个院落。

    她千方百计想保住这个院落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原来这院落的主人只是有意向将它卖给钱庄,双方也谈定了价格,只待院落主人回乡安顿好回京后立即交付。

    房契、地契这些重要的凭证还在原主人的手中。

    这坐院落竟然需要一万五千两银子。

    王金桂听到对方向李明要钱,她有些诧异,心中暗恨李凌的狡诈。

    李明哪里拿的出这么多银子?他和妻子商议过之后只得带着母亲的灵柩回乡。

    王金桂一味的怀疑李凌故意将这样的院落借给她们使用,哪里知道李凌根本就不知情。

    他只是吩咐在客栈周围给他们安排个房子住,钱庄掌柜将李明等人安排到了这里。

    本书起/点首发,书名《官居超品》,书号:1002225579请支持作者。(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痴情

    朝廷虽然给李凌封了爵位,但是依旧没有免除他兰州知府的位子。

    他在京城中自然无事可做,只等着成亲以后再让朝廷分派其他职务。

    这一****经过厨房的时候却听到了冯蘅和母亲的对话。

    她们母女跟着李凌来到京师,冯蘅一直在李家照顾李凌的饮食,有时候冯母也帮一下忙。

    “蘅儿,你可想好了,皇帝一次个李凌赐了三个妻子,你若是再想参合进去只怕不容易,更何况你并不确定他心中是否有你,你又何必在苦苦的等候呢?”。

    “娘,不管他心中是否有我,我都会跟着他,我只要静静的待在他身边照顾李凌的饮食就够了!只要他一日不厌倦我做的饭菜,我就始终跟着他!”。

    自从李凌和马强救了他一命后,冯蘅彻底将心交给了李凌,无论如何,她今生再有不会喜欢上其他人了!

    李凌心中一颤,他回京以后诸事纷扰,先是刘宇被斩首的事情,继而有是周氏故去。

    他这些天忙的焦头烂额,确实是忘了冯蘅,全然没有考虑到她的感受!

    安德列远航回来的时候带回来许多种子,如今这些种子都已经结了果实,他自然要过去看看。

    “冯蘅,你和我一起到城外庄子上看看吧,那里有很多好东西呢?”。

    “李凌。你和杨颖他们就要成亲了,按规矩你们是不能随便见面的!”。

    冯蘅见到李凌出城也要叫上自己,她心中自然是很开心,但还是小声提醒李凌,她更不想李凌坏了规矩。

    李凌摇了摇头,距离他们的婚礼还有二十多天,即便他见了三女也并不违背当地的风俗。

    令冯蘅没有想到的是李凌这次没有骑马而行,而是和她一样钻进了马车中。

    车中的空间并不是很大,冯蘅和李凌并排而坐,彼此都能听到对方的心跳声。

    李凌突然间拉起冯蘅小手的时候她的心跳的更加厉害了。

    她想要挣扎,但是却没有挣脱李凌的掌握,脸更加红了!

    李凌看了一眼她娇/羞的样子说道:“蘅儿,昨天你与伯母在厨房所说的话被我听到了!”。

    冯蘅想不到李凌会和她说这些,她更加害羞,若是此时有个地缝她都能钻进去。

    “卿不负我,我便不负卿!”。李凌小声的呢喃着,将冯蘅抱到了怀里。

    闻着她身上的幽香,李凌有些陶醉。

    “李凌,这次我们到城外的庄子去只是为了看望三位姐姐吗?”。冯蘅也很陶醉这种气氛,她躲在李凌的怀中小声问道。

    李凌如此急切的到城外去,仿佛是遇到很大的事情。

    “到了那里你就知道了,到时候我给你们介绍一种新的粮食!”。

    李凌自然是很着急的几种新作物的收成。

    这些种子都是他亲手种下的,玉米、土豆和番薯都是各种了几十母,而辣椒这种东西也种了十几亩,若是丰收的话,足够来年的种子了!

    他还在西北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几中作物都取得了“丰收”,只是他不知道古人的所谓丰收到底是何种收成,是否能够入的李凌的眼。

    三女见到李凌过来很是惊讶,不过见到他到到了将目光转到几种作物的时候就明白了。

    这些种子就杂乱无章的堆在杂物房,红薯和土豆上还沾有泥土,整个库房里也是湿润的厉害,想必将它们收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晒过。

    更让李凌不解的是仓库中的玉米到现在都是和棒子在一起。

    “大少爷,您说过,这些。。。。。。这些玉米是要棒子上的东西,所以我将让大家将所有的玉米棒子都采集了下来!”。

    负责这个种子的也是大昌钱庄的一个账房先生,他见李凌一副忧心重重的样子,不得已主动认了错。

    李凌看着这些横七竖八胡乱放置的种子有些心疼,但是他又不能随意的发火,毕竟这些种子其他人都不有见过,不知道怎么处理也是应该的!

    “算了,你现在就去通知附近的村民,将所有有空闲的村民都叫上,让他们过来帮忙晒粮食,告诉他们每人一天一钱银子,不分男女!”。

    这些种子可都是李凌花费大功夫弄过来的,损失一颗他都心疼的厉害。

    账房先生微微一惊,他现在知道自己闯了大祸。

    现在招募一个伙计做事一月才需要两三钱银子,李凌却大方的给出一天一钱的价格,可见这些种子的重要性。

    虽然此时已是深秋,账房先生的汗水依旧流了下来。

    “怎么,还有问题吗?”。李凌厉声问道。

    账房先生依然站在仓库里不肯离开,显然是遇到了为难之事。

    “大少爷,现在正是播种的时节,大家都忙着种麦子,若是有所延误的话只怕会耽搁来年的收成,你给的酬劳虽多,但是未必就能招集多少村民过来!”。账房先生支支吾吾的说道。

    秋收的时候,他也是看着村民将地里的庄稼收完之后才雇人过来帮忙的。

    既然村民没有时间帮忙,而这些种子又不能长时间这样放置在仓库当中,李凌只能让人到军营中调李家军过来。

    小八也呆在军营中,他得到李凌要几十个士兵一起到城外庄子中帮忙的时候,他主动带了二百人过去。

    若不是事情紧急,李凌绝对不会动用军队的!

    这二百人都是骑兵,不消片刻就到了李凌的庄园。

    “大少爷,不知道你这次叫我等过来是为了何事?”小八看着仓库里到处堆放的粮食也有点傻眼,难道大少爷急匆匆的将他们调来就是为了这个?

    “带上你的人,将这仓库里的几种种子全部都搬到外面去,然后按照所说的去做!”。李凌当即给他们下达了命令。

    这些种子足足有几万斤,士兵们费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将它们搬到外面。

    “大少爷,我看还是再回去叫些人来吧!”。小八有些忍不住的说道。

    他得知要将玉米从玉米棒子上一颗颗的扣起来的时候,方才知道自己带的人有些少了!

    一个士兵在小八的授意下又会军营找来了上百人。

    三百人一起行动,没过一个时辰就快将这个活儿给做完了!

    为了这些种子李凌竟然将军队都叫了过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庄上的佃户们岂能不知情?

    士兵们刚刚放下手中的伙计,一个年老的长者带着十几个庄稼汉便走了过来。

    “大人,能否告诉老朽您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些粮食吗?”。

    老者爽快的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这几种作物是李凌亲自带人种下,又在大昌钱庄找了个账房先生管理这些作物。

    李凌是在这几种庄稼上花了大力气的,他现在为了保存这些种子居然连军队都用上了!

    佃户们很是好奇,这才应求老者带他们过来看看!

    士兵们闻听此言都竖起了耳朵,他们也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这么说吧,这三种作物都比小麦的产量高出数倍,红薯和土豆每亩产量都在一千五百斤左右,而玉石却是是大幅度代替小麦的!”。

    古代一斤十六两,相对起亩产二三百斤的小麦,三种作物自然算是高产。

    一千五百斤左右!佃户们对这个产量感到不可思议。

    “大人,您说的是真的吗?”。老者用颤抖的声音问道。

    他活了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听过有如此高产的作物呢!

    其他佃户小声交流起来,这要是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