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广如此想着,便在问到地方的那护卫带领下,往州府大牢而去。
过了小半个时辰,胡广终于走到了延安府偏南的州府大牢附近。
寒风呼啸,冻得胡广的脸有点白。这一边,路上见到的人终于多了点,也看到了官府中人。
只见有几名衙役拷着一些衣衫褴褛的人在前面走着,隐隐能听到他们在那骂骂咧咧的。
“他娘的,就这点身子骨,竟然还敢当街抢劫,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这两天也不知道从哪里钻出这么多乞丐,尽让老子喝西北风了!”
“……”
105 反常
胡广假装路过州府大牢门口,心中想着刚才听到的话。他隐约觉得,这事好像真不对头了。
这么想着走着,忽然前面一声爆喝道:“不长眼睛啊,小心撞上了!”
两名护卫此时已越过胡广,用身子护着他。
胡广闻声抬头,原来自己前面的岔路口拐出来一伙乞丐,被衙役捕快押着,差点就撞上了。
刚才说话的是一个身高臂长的捕快,一脸的阴郁,额下长须随风飘动,也不知道是算帅还是想保暖?
胡广认得这人,在山神庙被吓跑的那位捕快,也是让李鸿基在驿站被扫地出门的那位。
在潜意识中,他感觉是遇到了熟人,当即侧让一边,然后神态诚恳,抱拳请教道:“敢问这位大哥,怎么多了这么多乞丐出来?”
这捕快就是张献忠,他看看胡广,依稀感觉有点面熟的样子。可仔细一想,却又实在想不起来,到底哪里见过?
眼下的他,见胡广像是富贵人家的样子,也就不敢再像刚才那样放肆,举手抱拳回礼道:“一群饿死鬼而已,做梦都想着这有赈灾。拥过来一见没有,偷盗抢劫,什么事儿都干了出来!”
胡广一听,察看了下这些被押着走的乞丐。他有点怀疑,不会这些人是高迎祥派过来,学自己的做法,在牢里鼓噪起来,拉人越狱造反的吧?
可仔细观察了一番,却又不像。这些人一个个没精打采的,听到自己和这捕快说话,就仿佛不干他们事一样。怎么看都像是绝了希望,行尸走肉的人而已。
就算这些是高迎祥派过来的人,演技有那么高明,可看这身子骨,也不会是要来冒险杀官造反的人!
张献忠见胡广在打量这些乞丐,心中有点诧异。一般的公子哥儿,都是唯恐避之不及的主。
胡广倒没注意张献忠在打量自己,心中否认了自己的猜想后,才抬头看向张献忠问道:“陕北遭灾确是实事,朝廷真没打算赈灾?眼看着最冷的天即将到来,就放任他们不管么?”
张献忠一听,心中一声冷笑。赈灾?就算有,也是一个笑话而已。那些当官的眼里,怕是想着如何在风月场中争风吃醋的心思,都要多过想着这位公子问的问题。
他搞不清胡广的身份,心中虽然那么想着,却也不敢乱说,只是拱手回答道:“这个要问那些大老爷们了,在下只是小小捕快而已。抓了这些人,还得去城北那边巡视,免得那些饿死鬼又要闹乱子。告辞!”
其实胡广问出那话后,心中也知道是什么答案。要官府真能管,哪怕只是一口粥,吊着这些灾民的命都可以,明末那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怕也不会有了!
他见张献忠要走,便拱手回了个礼。
“公子,我们回么?”一名护卫见胡广呆呆看着张献忠押着乞丐的背影,就上前低声问道。
胡广转过头,看了一眼这位护卫被冻得发白的鼻尖,摇了摇头道:“不,现在天色还早,我们去城北那边再看看。”
他听张献忠的意思,好像那边的乞丐更多。既然出来了,就再过去看看也无妨。
果然,胡广这一路过去,离着延安府北门越近,路两边躲着避风的乞丐就越多。
这里的乞丐应该是新到不久,还有力气折腾。不少乞丐在一些店铺门口跪求哭诉,或唱曲说些好彩头的话,期望着能得到一点施舍。
不过胡广这一路走来,看到的绝大部分情况都是徒劳,甚至有不少店铺的伙计拿家伙赶人。
不时,还能听到一些伙计的抱怨声:“真是撞邪了,这几天怎么来那么多乞丐,官老爷也不管管!”
“是啊,打走了一批又来一批,这生意还怎么做啊?”
“这么冷的天,还亏这些人能走到这里,怎么不死路上一了百了!”
“……”
这些绝情自私的话中,又提醒着胡广。这些乞丐从家里冒着严寒出来,怕是有不少不是冻死,就是饿死在半路了吧!
他正想着,忽然自己的裤子被人扯住。
胡广一惊,回神一看,是一个瘦弱的小男孩,应该有十来岁的样子,跪地上扯着自己的裤子,仰脸看着自己,带着哭音求道:“行行好,大爷给点吃的吧!大爷给点吃的吧!”
两名护卫一见,连忙上前,想去扯开那小男孩。可小男孩的一双冻肿了的手,抓着胡广的裤子却怎么都不愿松手,眼神中全是乞求之意。
胡广作为后世的一名特工,也算是一条铁血汉子。可此时此景,却让他心中一酸。
他当即弯下腰,把小男孩扶了起来,柔声问道:“你爹娘呢?”
看到胡广如此和蔼,小男孩脸上的希望又多了一分,他转身指着一处屋檐道:“我爹病了,我娘在看着。”
胡广转头看去,果然在那屋檐下,算是个避风的点吧,破旧的被子里裹着一个人,还有一人跪坐在那里照顾着。
胡广的手包着小男孩那红肿的手,走到那处屋檐下。那跪坐的妇人看到,膝行几步,向胡广磕头道:“老爷行行好,给点吃的吧!”
话一说完,妇人竟然扑通一声,跌倒在地,勉强爬起来,一脸希望的看着他。
小男孩见了,连忙过去扶着母亲,跟着跪在母亲的身边,同样带着一丝渴求看着他。
胡广冲一名护卫点点头,那护卫马上便离开,往不远处的酒楼而去。
那妇人大喜,转身膝行回去,对躺着的那人道:“孩子他爹,你再坚持会,马上有吃的了。”
胡广探头看去,却见那男人嘴唇干裂,想说话却说不出来。
看到胡广的样子,妇人连忙解释道:“我们一家三口好不容易到了这里,却发现根本没有赈灾。孩子他爹舍不得吃最后一点馍,就饿成这样了!”
胡广看看他们的样子,明白应该是男人不吃,给了媳妇和孩子,媳妇只吃了一点都留给了孩子。因此,他们三个人,就是男的躺了,女的快坚持不住了,小孩还有力气跑出去求吃的。
胡广看他们样子恐怕要不行,连忙对剩下那护卫说道:“去买些粥过来,温水也要一些!”
他这话一落,周围不知何时被一大群乞丐围住,以他为中心,跪倒在地。
106 张献忠的机会
“公子,给口吃的吧!”
“大爷,要人么,只要管吃就成!”
“……”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生的渴望,带着对胡广的期望。
胡广沉默了,看着这一大批人,自己能管他们一餐,可也管不了一个冬天啊!
这些人中,男女老少都有,但能活过这个冬天的,又会有几个呢?
自己只能尽最大的努力了,胡广想着,便点点头,柔声对他们说道:“你们都起来吧,我去给你们买点吃的。”
这些乞丐一听,都是大喜过望,一边狂磕头一边喊着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等称颂胡广的话。
而远处看到这边情形的其他乞丐,就算已经饿得没有力气的,也是飞一般地赶过来。
忙活了好一阵,胡广花光了身上带的银钱,每个乞丐都分到了一碗粥,一个馍。
看着这些男女老幼的乞丐,有的也不怕烫,狼吞虎咽地喝着粥;有的却仿佛在吃天底下最好吃的山珍海味,抿一口,就回味一下。
只有少数几个人,喝着粥吃着馍,更多的人,则是把馍藏到了怀里。
胡广没有一丝帮到人的喜悦,心中只有悲哀。
明朝确实有过辉煌;这点不可否认;可眼下,却是已经烂到根子上了。他们宁可去花天酒地,却根本不管这些治下的百姓。这还不是只有一个地方如此,整个陕西,或者其它省也是如此。就冲这一点,把明朝推翻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度,也是有必要的。
像后世中看到的一些穿越小说一般,只是做体制内的革新,不要说能不能斗得过那些官场上的人精,就算斗得过,要想推行自己那些后世的理念,可能么!
胡广看着这一大群乞丐,其实只是灾民,在专心致志地吃着东西,便向两个护卫打了个眼色,慢慢地脱离他们,想悄悄地走。
可这些灾民中还是有人发现了,有几个小孩喊着想跟过去,但都被他们的父母拉住了。没有人串联,也没有人说话,一个,两个,三个,陆续地,所有的灾民都冲胡广跪了下去。
胡广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他们看在眼里;胡广对他们的那种怜悯,他们感受到;甚至连胡广隐藏着的无奈,不能更多地给他们帮助,他们也都知道。
他们不愿再去乞求胡广,免得让胡广这个好人为难。他们身无分文,没有一点拿得出手的东西,唯有一跪,才能表达他们对胡广的感激。
愿老天保佑这位贵公子,好人一生平安!
胡广看到这种情形,眼眶中有什么东西涌动。这些朴素的农民,很有可能这一别后,就再不可能见,可他实在帮不了更多了。
他停下脚步,抱拳向那些灾民一礼,然后猛地转身,大步离去。
可恨眼下的自己,手中没有一点资源,能帮着这些灾民熬过这个冬天。
在这一刻,胡广忽然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意愿,想要掌握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只有这样,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才不会如此的有心无力!
胡广下了决定,这边事了,马上返回府谷,他要掌军。不能慢慢等大哥成熟,辅助他,自己要出头,让大哥帮着自己,按着自己的意愿,整顿军民,尽快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征战天下!
胡广的两个护卫,其实也见过很多生死离别。可刚才的那一幕,让他们还是触动不少。因此,他们陪着胡广,都是沉默不语。
暮色降临时,胡广回到了居所。迎接他的护卫们,原本为他们安然无恙地回来而高兴。可看胡广他们的神情,不由得都收敛了神情,小心地问着情况。
胡广扫视了他们一眼,带着他们来到上课的屋子后,看着他们一个个坐在位置上,关心地看着自己时,才缓缓开口道:“延安府来了很多灾民,饥寒交加,不知能撑几日。官府不管,我不能不管。”
“以前我们可能没时间,也没有银钱,所以没办法管。我也知道,就算我管了,或者也只能管他们一两日而已。但无论如何,我都要尽力。”
“刘哥,你看下一共还剩多少银钱,除去必要的开销外,明天都拿去买粮,我们去城北施粥!”
在座的这些人,都曾有过类似的穷困经历,对于那些灾民,他们能感同身受。
对胡广的仁义,刘大能无法劝阻,也不想劝阻。他当即点了点头,马上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