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鸾-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柏泉抿抿嘴:“你真看不上他们?那都是非一般的富贵人家,若你能嫁到那等人家做媳妇,章家就更有底气了。就算你不愿意,你家里人也会愿意的。”

    明鸾撇撇嘴:“有啥底气?这种事要看人品,人品不好的,再厉害的姻亲也不管用,我家里人要是逼我,我就拿临国公府、宫家和林家的例子来驳他们行了,我们明明在说我父母要我学礼仪的事,你怎么转啊转的,转到我将来的婚姻上去了?我先前不是说了么?这都是虚无缥缈的事,我不做白日梦,与其担心将来不象个大家闺秀叫婆家嫌弃,我还不如多挣点银子傍身呢”

    崔柏泉轻咳一声:“好吧,是我错了。那你说说看,你打算怎么挣银子呢?”

    明鸾说起这个话题,就兴奋起来:“我跟你说,上回端午时我们家的人不是进城赶集去了吗?我在集市上发现一点情况,后来又找机会进城赶了两回集,终于叫我总结出来了”

    崔柏泉挑挑眉:“你总结出什么了?”

    “集市上卖的东西,卖得最好的只有两大类”明鸾握拳,“一是实用型的日用品,象锅碗瓢盆、茶具食具、篮子竹篓、针线布头之类的,二是各种便宜美味的小吃其他的东西,都不如这两类卖得好”

    崔柏泉皱皱眉:“所以呢?”

    “所以,以前我想的卖针线、做衣服、卖药材、卖瓜菜什么的,都不大实际”明鸾道,“药材和瓜菜只需要找到固定的客户就行了。针线类的,其实买的人并不多,因为有钱的大户人家都是自己做针线,又或是找固定的绣庄绣娘,穷家小户只会买针线布头自己做。一副绣品,花上十天半月才做好,有可能要花上一两个月才卖得出去在德庆,这门生意是做不过的”

    崔柏泉有些迟疑:“你想转卖……实用型的日……日用品,还是卖小吃?”

    “两种都行”明鸾看着他道,“咱们山上有的是竹子,编些笼子啊,篮子啊,背篓啊,只要够实惠,手艺过关,再比别人精致一点点,就不怕卖不掉,复杂一点的还可以研究一下竹凳、竹椅、竹箱的编法,在夏天一定很好卖;至于小吃,咱们也可以研究研究,我平时给你摊的鸡蛋饼什么的,你不是很爱吃吗?夏天熬的酸梅汤,冬天做的酒酿鸡蛋,都是成本低又好吃的东西。你说要是咱们开的价钱低一点,生意会不会好?”

    崔柏泉微微一笑:“不一定只做这些,我上回跟军汉大叔学做竹篙粉,大叔说我学得不错,再来也可以卖粥。每日一早一晚,都有人卖的,我在城里过夜,清早起来总是在街上买现成的早点,看到摆摊的人生意不错呢。”

    “是吧是吧?”明鸾见他同意了自己的看法,双眼都在发亮,“我们还可以做生滚粥事先准备好鱼片什么的,反正西江里头多的是鱼,再花点钱买肉就行了,青菜我自家就有”啊啊——要是能找到合适的小砂锅,她还可以弄出河鲜砂锅粥来呢

    崔柏泉旋即又担心:“九市人少,未必能做得起来,除非到德庆城去。”

    明鸾拍了拍他的肩:“你不是说,近日因为我们家参与建柑园的事,有一些军户眼红咱们这林场看守的差使,想要顶你的缺吗?让他们顶去你可以腾出手,转行到卖早点或日用杂货贩子这两种很有前途的职业上来。”

    崔柏泉失笑,低头想了想,又抬眼看她:“我可以做,但是……你会帮我吗?不仅仅是给我供货,还要真真正正地帮我把生意撑起来?”

    “那当然没问题啦”明鸾大力拍了他的后背一记,笑得双眼眯眯,“不仅仅是帮你哦,这是咱们合伙做的生意,是咱们自己的事业”

    “真的?”崔柏泉歪着头看她,“你不怕家里人反对?你们家的事就够多的了。”

    明鸾一摆手:“没事儿,现在大事都上了轨道,柑园有的是人打理,我祖父负责照看鸭子,菜田也让周姨娘包了,我只要时不时帮着照看就好,正有空呢。与其闲在家里被逼着学礼仪,我还不如跟你合伙做生意”她伸出右掌,双眼亮晶晶地:“那咱们就说定了?”

    崔柏泉看着她的手掌,迟疑了一下,伸出右掌轻轻拍了上去:“好,说定了。”

    “万岁”明鸾笑着蹦了起来,“既然合作双方达成了初步协议,为了庆祝,咱们今天弄点好吃的吧?”

    崔柏泉笑了:“你想吃什么?”

    明鸾想了想,双掌一合:“这时节,山上最多新鲜蘑菇,咱们采一堆回去烧着吃吧?如果能抓到一只野鸡就好了,香喷喷的野鸡炖蘑菇……”她露出陶醉的表情,“一定很香”

    崔柏泉哑然失笑,爽快地答应了:“好,就依你,咱们今天就吃野鸡炖蘑菇了”

    两人高高兴兴地寻蘑菇去了,他们都在这山上混熟了,知道哪里能采到好吃的蘑菇。没走多远,明鸾就眼尖地发现前方不远处一株被雷劈断了的大树的树干下方有一大片草菇,顿时便高兴地奔了过去。

    只是她才靠近那处树干,便看到一个黑影从左前方也朝那边奔去,她抬头一看,不由得呆了呆。

    那是个十二三岁的苹果脸小姑娘,穿着少数民族服装,斜挎着绣花蓝布包,若她没有认错的话,应该是瑶族人。

第十二章 月月

    收费章节(16点)

    第十二章 月月

    明鸾跟那苹果脸小姑娘大眼瞪小眼地对峙了半日,两人都没想到会在这深山中遇上陌生人,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明鸾先醒过神来,眨了眨眼:“你……你是哪儿来的啊?”记得象牙山周边并没有瑶民居住啊。

    那小姑娘却露出警惕的神色,退后两步,没有吭声,双眼直盯着明鸾身后。

    明鸾一回头,发现是崔柏泉跟了上来,只见他一脸严肃,同样警惕地盯着那瑶族小姑娘,伸手拉明鸾:“别过去离她远些”

    明鸾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没事,她不象是坏人,兴许只是路过,误打误撞上山来的。”

    崔柏泉眼中露出不赞成的神色,压低了声音:“她不可能是一个人来的,你小心些,天知道他们会不会伤害你?”明鸾朝他眨眨眼:“放心,我会看着办的。”示意他不要插手,又回过身面对那小姑娘,往前走了一步,露出无害的好奇神色:“你别害怕,我不是坏人,你瞧,我只不过是个比你还要小的小孩而已。我只是奇怪,这山脚下没有瑶民,你是哪儿来的呢?是城里过来的吗?”

    小姑娘迟疑了一下,还是没吭声,只是看到崔柏泉没有拿出别在腰后的柴刀,除了盯着自己外也没有其他动作,警惕的神色便和缓了几分。

    明鸾继续问:“你是不是听不懂我的话?你懂说汉人的话不?”

    小姑娘总算开口了:“我能听懂。”发音有些奇怪,但吐字还算清晰。

    能沟通就好。明鸾笑了:“你能听懂汉人的话,那可真了不起。你几岁了?我今年十岁,叫章明鸾,文章的章,明白的明,鸾凤的鸾,就是能把文章写得明白的小鸟的意思。你叫什么呀?”

    小姑娘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又微微红了红,大概是觉得自己居然对个十岁的小女孩如此提防,实在丢脸,便有些腼腆地答道:“我叫盘月月,就是月亮的意思。我今年十三岁了,比你大。”

    “那你就是姐姐了?”明鸾笑道,“那我叫你什么好呢?月月姐?”上天保佑,幸好是月月而不是小月月,不然叫她情何以堪?

    盘月月有些不好意思,眉眼弯了弯:“叫我月月吧。你……你怎么在山上?”

    明鸾答道:“我们家就住在山脚下,常常上山来玩的。昨天下了大雨,我就上来找找看,有没有好吃的蘑菇。”她给盘月月看了看篮子里的果子,又指了指前头的草菇。

    盘月月只看了果子一眼就说:“这个不好吃的,很酸,等下个月再摘,就甜了。”

    明鸾点头:“是啊,我也觉得可能是摘得太早了,这不才到七月中嘛……”她看了看盘月月的背包:“你的包绣得真好看,是你自己做的?”

    盘月月摇摇头,低头摸摸包上的绣花:“包是我阿姐做的,我阿妈挑的花。”

    明鸾又走近了两步,看得清楚些了,有些艳羡地道:“这花很好看呀,瞧着象是十字绣。”接着又解释:“就是用十字打叉叉的形式绣的花,你这个颜色很鲜艳呢,花型也好看。”

    盘月月听得半懂不懂,还一本正经地说:“这是挑花。”

    原来瑶族的挑花跟十字绣差不多吗?明鸾抛开这个问题,再继续道:“我曾经在城里赶集的时候见过你们瑶民卖的绣品,就象这个挑花一样,但是人家卖的都不如你这个好看。”

    盘月月有些自豪地仰起头:“我阿**挑花最好,全部落的人没一个比得上”

    原来真是瑶民而且还是整个部落聚居,不是零散的。

    明鸾心里有了结论,便指向那片草菇:“你也要采这个?我们分了吧?你打算怎么做?”

    盘月月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这个好吃的,可以做菜。”两人便隔着七八尺远,对面蹲下,开始动手采那些草菇。明鸾留意到盘月月的腰间插着把小刀,不由暗暗松了口气,还好刚才没有粗心地跟人起冲突。

    崔柏泉在离她们不到两丈的地方吞了吞口水,他刚才真是叫明鸾吓了一跳,眼见着情势和缓下来,他也不由得开始疑惑:山上怎会有瑶民?难道是看守另外几个方向的军户没注意,把人放上来了吗?

    明鸾一边采菇,还一边跟那盘月月搭话,告诉她草菇可以吃,但有些蘑菇是不能吃的,特别是看起来非常鲜艳漂亮的那种。盘月月的表情更加放松了,还笑着点头说:“是不能吃的,碰一碰,会变色,有毒的,吃了肚子疼,会死人。”

    明鸾点点头,又跟她交流起蘑菇的各种美食做法,还从挎包里拿出自己做的盐水煮鸡蛋跟她分享。盘月月听得很认真,鸡蛋也吃得香,还介绍了她喜欢的几种美食,当中有些词汇她不懂得用汉语说,就用双手比划了半日,明鸾也只能听个半懂,有些咋舌于她所说的用虫子做的极美味的菜,只当自己是理解错了。

    等到那片草菇被她俩瓜分完毕之后,两个小姑娘已经成了朋友。明鸾亲亲热热地再度问起先前的问题:“你住在哪儿呢?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要是能早些认识你就好了。”

    盘月月这回没有提防:“我们从别的地方来,原本是在封川,你知道吧?”

    明鸾不知道,崔柏泉在后面进行解说:“就在德庆西北面,有不少瑶民聚居。”(注:今封开)

    盘月月看了他一眼,对他的态度又和缓了些,继续道:“我十岁的时候,我阿爷跟瑶首吵架了,阿爷带着我们几家人来了德庆,在官圩北边,你知道不?”

    这个明鸾倒是知道,官圩是贡柑的主要产地之一。

    “那后来呢?你怎么会过来?”她问,心里在怀疑,莫非是因为九市也种起了贡柑,所以官圩人来侦察了?

    盘月月有些黯然地道:“狗官不好,他要我们交税,很多很多税,还要赵家阿姐嫁他,赵家阿姐不肯,跳河死了。赵家要跟狗官拼命,可是狗官有很多人,我们打不过,只好逃走。”说完她觉得有些不安,声音也小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