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鸾-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敞却道:“可他已经是燕王的人了呀?如果燕王事败,他必定是要受牵连的”他越想越怕,不由得顿足捶胸:“大哥好好的怎么跟燕王混在一起了呢?他若老老实实守在辽东,又怎会有如此大祸?这回我们家是真要被连累了”

    “你给我闭嘴”章寂骂了三儿子一句,又对二儿子道,“且不必担心,这种事我们能想到,你大哥又怎会想不到?我瞧他这几年行事还算谨慎,只在抵御蒙古一事上附和燕王府,别的倒不显。若是燕王府起事后,他一心抵御蒙古大军南下,不参与燕王对京城的进袭,那事情倒还有转机。你既然要去安南,就只管安心地去,不必出头,但能抓住的机会千万不能放过。若你能立下一份功劳,咱们家就稳当一分。即便朝廷真的知道了,你在外头,还有一线生机,若真到了那一日,你也不必顾虑家里,只管逃走,能保一命便是一命”

    章放眼圈立时就红了,章敞在旁怕得直发抖,明鸾则暗自胆战心惊:事情真的危急到这种程度了吗?不行,她得去找朱翰之问个清楚。如果燕王府真的要提前起事,而章敬又不得不参与进去,成了造反派的话,那她就得准备跑路了,她可没那么啥,明知道是死也要等着别人来杀

    匆匆准备了一些饭菜,明鸾借口送饭,急急离家上山去了。离着小屋还有几十米呢,她远远瞧见朱翰之开门出来,便立刻奔了过去:“我问你,现在北边的局势是不是很紧急?你们要提前动手了吗?”

    朱翰之见了她先愣了愣,接着张张口,却没说什么。明鸾看着他身后背了包袱的两名随从,其中一人满头大汗的,似乎是先前派去打听消息的那个,不由得有些迟疑:“你们这是……打算去哪儿?”

    朱翰之抿了抿唇,沉声道:“刚刚从肇庆府传来的急报。李家泄密的内鬼是他家留在京城的一个庶子,已经向朝廷招供了李家在广州的一些布置。锦衣卫刚刚追查到广州来,知道李家船队曾经派出几个人前来德庆,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到了。所以我……我马上就要走了。”

    明鸾呆住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四章 准备

    收费章节(16点)

    第十四章 准备

    他要走了?马上就要走?那……她怎么办?章家怎么办?

    明鸾的声音有些颤抖:“锦衣卫查上门了?那……我们家会怎么样?”

    朱翰之伸手按住她的肩膀,让她觉得心里略安定了些:“没事的,他们查不到我,而你们在这里却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他们顶多是怀疑……燕王府派人来看望老爷子,为了你大伯父的缘故……”

    明鸾吞了吞口水:“那……不是等于告诉他们,我大伯父真的跟燕王成了一伙了吗?”

    朱翰之想了想:“你回去跟你祖父、伯父和父亲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想出个能糊弄人的说辞,比如……燕王府确实有意拉拢你大伯父,但你大伯父还没答应。”

    明鸾脑子转得飞快,马上想到:“燕王府的人想让我祖父帮忙劝说大伯父,但是祖父觉得……皇上已经登基好几年了,天下也算是太平,若战乱再起,苦的还是百姓,因此没答应燕王府的请求。那几个人有些生气,很快就离开了,但不知去了哪里。”

    朱翰之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微笑道:“我倒盼着姨祖父能对来人稍稍做一回戏,可惜,以他老人家的脾气,怕是不愿意的。”

    明鸾深吸一口气:“全家性命要紧,他老人家要是不愿意,那就由咱们这些小辈来代劳好了”

    朱翰之抬了抬手,但到半途又重新放下,轻声道:“锦衣卫的人不好糊弄,你们最好事先准备好说辞,顺便弄点人证物证,让他们查去。”

    明鸾点点头,看看朱翰之,又有些迟疑:“你……你这一走,是要回北平去了吗?”

    朱翰之苦笑着点头:“我们也许要过很久才能再见了,你……”

    他还未“你”完,明鸾就忽然想到先前的疑虑,忙抓住他的手追问:“燕王府是不是打算提前起事?我大伯父会负责什么?朝廷会不会知道他参与了这件事?会不会迁怒我们家?你不能什么都瞒着,不论是多糟糕的情况,你也得给我一个明白,不能让我们糊里糊涂地送死”

    朱翰之若有所思地问:“若朝廷知道大表叔参与了燕王叔的起事,要拿你们泄愤,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跑啊”明鸾睁大了眼,“这里到处都是山,大不了跑进山里象瑶民一样生活。所以,你们一定要努力,只要你们打进了京城,推翻那谁,我们就不用躲起来了。你们早一日做到,我们就早一日脱困,可别让我们等太久”

    朱翰之眨了眨眼:“若是……我们没能打进京城呢?”

    明鸾瞪着他:“朝廷两线开战,建文帝手下能撑场面的将领远赴安南,你们拉拢了一帮大将,兵力也不少,还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在京城布局,建文没什么政绩又是篡位上台的,你们还有个名正言顺的太孙在,名分、物议、情报、指挥能力都占了上风,还打不进京城?”

    朱翰之轻咳一声:“我只是说万一。”

    “没有万一”明鸾仍旧瞪着他,“要是没有把握,那还不如不要开始你以为这是玩家家酒?失败了重头再来?那是要死人的死的还是千千万万的人既然开始了,那就做到最好,说什么万一?要是有那万一,那就把那万一从一开始就消灭掉”

    说到最后,她几乎是冲着朱翰之吼了,朱翰之一时被她气势所迫,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小心翼翼地赔笑说:“三表妹,你且冷静些……”

    “我冷静不了”明鸾用手飞快地扇着风,“熬了这么多年,眼看着总算过上安稳些的日子了,又出了这种事,搞不好随时会小命不保,你叫我怎么冷静啊?”她急喘几下,冷笑道:“姑奶奶才不要束手待毙呢反正都是要死的,还不如跟他们拼了”

    朱翰之想起那把柴刀,顿时冒冷汗了:“三表妹,你别冲动,还不到你亲自上场砍人的地步,万事有我呢,我会想办法的。放心,章家是我救命恩人,若没有你们,我早就死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置你们于不顾的。”

    明鸾飞快地瞪他一眼:“你都要走了,要怎么想办法?如果事事都要靠别人,死了都白搭”她才不要把自己的命交到别人手上呢,尤其那个人还不肯对她说老实话

    朱翰之抿了抿唇,神色有些僵:“我说到做到,你只管放心”

    “我没法放心”明鸾继续瞪他,“要不你就跟我说说,你有什么计划?哪怕只是个大概呢,还有实施的时间、地点什么的,我这边也可以配合你一下。”

    朱翰之面上不露,心中却在苦笑:这么短的时间里,他哪里能想出什么办法?不过人他是一定要救的。也许……他不能再固执地坚持独善己身的想法了,燕王叔的计划,他需要参与得更加深入,也许危险会更大,但是,他可以获得更大的权柄,不但有能力救自己想救的人,也可以不再受那些小人的气。

    明鸾见他这个反应,就觉得他是在说大话,心里不由得生气起来。就象之前他总是对她说什么喜欢呀倾心呀,还吹《凤求凰》的曲子给她听,可当她想知道事关章家未来的太孙安危时,他就无论如何也不肯说实话。现在他可以打包票说他会有办法救章家的,但如果事到临头他没办法了呢?难道章家所有人就真的送死了?

    明鸾打从心底里不愿意将自己的未来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很想要驳一驳朱翰之,但话到嘴边,她就看见他眼中露出了坚毅之色,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似的,不由得怔了怔。这一缓,她的理智就压过了怒火,想到家中长辈们的嘱咐,又想到朱翰之正急着要走,他身后有个随从已经好几次露出要催促的神色了,她最终还是忍住了冲动:“好吧,这一时半会儿的,要你马上就想出办法来,也太难为你了。你还是快点离开吧,路上小心点,多保重身体,还有谢谢你刚才的建议了。”

    朱翰之见状微微皱眉,低声问:“你不相信我?”

    那是当然的,她凭什么相信?但明鸾没有明说,只是道:“当然相信了,但现在不是情况紧急吗?你先走吧,路上慢慢想办法。”

    朱翰之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随从乙终于忍不住上前催促:“公子,该动身了,我们必须得在天黑前离开德庆州。”朱翰之瞥了他一眼:“知道了。”随从乙还要再说,被同伴扯了一把,才不甘不愿地退了下去。

    朱翰之转头望回明鸾,微微低头道:“我知道你并不相信我,但我还是要说,我会想办法救你们的,请给我一点时间。我走之后,你要好好保重自己,好好……照顾姨祖父,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再见的。”

    明鸾抿了抿嘴,没有说什么。

    朱翰之从怀中掏出一物,正是那夜在悦城吹奏过的竹笛,他将竹笛递给明鸾,道:“这东西……我带着上路也没什么用处,表妹拿去玩儿吧,就当……是个念想。”

    明鸾怔了怔,很想要推拒,但朱翰之却二话不说将竹笛塞进了她手里,冰凉的手心瞬间感受到了笛身的温暖,不知怎的,明鸾的动作忽然迟疑了,她对上朱翰之的双眸,手里握着竹笛,竟一时心软下来:“那……就多谢了。”她犹犹豫豫地递上篮子:“这里是给你们准备的午饭,都是些饼子、包子什么的……还有一壶热茶,你们带着路上吃吧。”拿这个当回礼好象有些不合适,但她现在身上没有别的东西了。

    朱翰之微微一笑,接过篮子抱住:“多谢。”顿了顿,“那么……多保重了,替我向姨祖父与表叔、表婶们告罪。”

    这是真的要告别了吧?明鸾暗暗叹了口气,嘴角弯了弯:“我知道了,再见,多保重。”

    朱翰之再深深看了她一眼,方才抱着那篮子,带着两名随从快步往山下走去。

    明鸾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山林中,便闭了闭眼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从现在开始,章家又要准备作战了

    章寂父子三人对朱翰之的忽然离去觉得很是意外,听明鸾说了原委,都严肃起来。章寂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为了保全家人,保全远在辽东的长子,也勉强答应了做一场戏,只是他不希望直接将罪名归到燕王头上,因为燕王此番反正,是寄托了无数人的希望,即使李家行事不慎致使计划泄露,他也不愿意供出燕王,使得章家成为朝廷问罪燕王的证人之一。因此众人决定稍稍改变一下说辞,只说燕王欣赏章敬,有意提拔,听说章敬深为流放岭南的家人担忧,便特地派了人过来探望章家人,捎上些药物、金银,安抚几句,再请他们写封信向章敬报平安,章寂担心这么做会被朝廷怀疑他们结党,就婉拒了,还把药物、金银都退了回去,燕王府派来的人觉得他们有些不识好歹,很不高兴地离开了,云云。

    四人商量好了说辞,又叫了陈氏进来合口供,章放又决定找机会向百户所里几个性情直白又大嘴巴的士兵透露一下这件事,好让他们做个人证,再把几个月前章敬托茂升元的人捎来的家信稍作改动,仔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