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卸掉的弹药物资全都留在一号营地,放在一处洼地里面,然后用岩石压住,以面被狂风刮走。
印军过不来,不用担心弹药物资被敌人窃走。
因为要赶在天黑前到达海拔四千五百米的二号营地,所以队伍的行进速度很快。
从穆沙拉夫那里,王栋得知,因为要翻越“暴风口”等隘口,所以从二号营地出发要走一整天才能到达哨所。
如果不能在天黑前到达二号营地,就得多耽搁一天时间。
其实,这也正是巴军平时不走“殉难者小道”的原因之一,因为走“血泪小道”只需要半天时间。
已是下午,离天黑最多还有四个小时。
傍晚,王栋他们顺利到达二号营地。
仍然是一块山腰上的平台,只是更加狭小,面积在一百平方米左右,最多能让一个连的官兵落脚。
一路过来,王栋发现,所谓的“小道”根本不存在。
如果没有巴基斯坦工程兵留下的路标,以及在岩石上开凿出的梯步,没人会认为这里有一条山道。
环境如此恶劣,条件如此艰苦,修建这条道路有什么意义?
难道说,山上的哨所有巨大的战略价值?
因为明天还要赶路,所以在吃了晚饭后,大家就各自去休息了。
侯赛因少校率领的巴基斯坦特种兵很有纪律,经验也十分丰富,肯定经常来这里执行任务。
山地作战,第一原则就是保存体力。
不要说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即便是交谈,也会浪费体力。
或许,这正是侯赛因少校沉默寡言,穆沙拉夫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原因。
还好,王栋带来的行动人员大多来自巴基斯坦特种部队,谢初越等人更是华夏的精锐特种兵。
如果说在此之前,侯赛因对王栋他们的能力还存在怀疑。
白天一路走过来,他至少不再担心王栋等人的体力。
半夜,一声巨响把王栋从睡梦中惊醒。
开始,他还认为是在做梦。
只是,看到四周的人员全都醒了过来,王栋立即意识到不是在做梦。
“不要惊慌,大家都留在原地。”
“发生什么事了?”王栋对已经爬起来的穆沙拉夫问了一句。
“不清楚,也许是雪崩。”
雪崩?
王栋暗自一惊,现在是初夏,气温回暖,而且来自印度洋的热气流北上,正是雪崩高发时期。
其实,这也是双方边防官兵喜欢在盛夏时节搞事情的关键所在。
再过一个多月,在积雪融化之后,发生雪崩的概率就会大幅度降低,向山上运送物资也更加容易。
半个小时之后,两名特种兵跑了回来。
被穆沙拉夫说中了,前方发生了雪崩,小道已被堵死,而且很有可能会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
就算没有发生地质灾害,也无法在一天之内赶到哨所。
如果要在山上过夜,特别是在翻过“暴风口”之前停下来,恐怕没人能活着到达山上的哨所。
很简单,在“暴风口”附近,夜间气温将降到零下三十摄氏度,而巴基斯坦特种部队的防寒服在气温低于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时候会失去保暖效果,此外到了山上,也不要指望升火取暖。
第241章 遭到袭击
道路阻断,王栋他们花了半天时间返回一号营地。
休整的时候,侯赛因过来征求了穆沙拉夫的意见,其实是让穆沙拉夫带着王栋等人留在一号营地。
“殉难者小道”走不了,只能冒险走“血泪小道”。
侯赛因他们是巴基斯坦现役军人,哪怕明知道是去送死,也会执行上级的命令,而王栋他们不是。
穆沙拉夫没有答应,王栋就更不用说了。
侯赛因也没有强求,毕竟穆沙拉夫曾经是巴基斯坦军人,还是他的上级。
吃了午饭,队伍出发。
这次,队伍拉得很开,相邻人员的间隔距离保持在十米以上,而且每个人都按照个人能力带上了足够的弹药物资。
走“血泪小道”,需要担心的不是自然灾害,而是南面山坡上的印军。
小道建在山腰上,除了一些从山上滑落下来的巨石,没有任何遮挡,因此遭到印军火力压制,必然凶多吉少。
如果遭到印军炮击,那就必死无疑。
很简单,印军根本不需要向小道上的人员开炮,朝小道上面的山坡开炮,滑落的岩石就能活埋小道上的人员。
其实,这也是印军封锁“血泪小道”的主要手段。
在当年的卡吉尔山口炮战中,印军就经常这么做,而在此阵亡的巴军官兵大多是被落石砸死。
还好,巴军为特种部队配发了最新款山地迷彩服。
这种数字迷彩服由华夏提供,准确说是由华夏授权巴基斯坦兵工厂生产。
迷彩服以褐色打底,表面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绿色、灰色与黄色区块。
虽然布料是在流水线上生产,但是采用了随机裁减缝纫技术,即每件迷彩服的花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至于伪装效果,早已得到巴基斯坦军方肯定。
按照巴基斯坦军方给的评价,这种数字迷彩服的伪装效果比印军的好得多,而且价格极为低廉。
在由特种部队试用之后,巴基斯坦已经打算向驻守克什米尔的边防军推广。
侯赛因等特种兵在前面带路,王栋等人居中,穆沙拉夫带着来自巴基斯坦的行动人员负责断后。
行进速度不算慢,到下午四点半左右,已经走了一大半。
只是,过高的负重消耗了太多的体力。
在侯赛因发出信号后,队伍停了下来。
罗清取出了一份高能口粮,主要成分是巧克力,不过按照沙特的饮食习惯,添加了一些香料。
不算太难吃,不过也算不上可口。
当然,没人在乎军用口粮的味道,关键是能够吃饱,准确说是能够让官兵恢复消耗掉的体力。
“说实话,我们应该开一家专门生产军用口粮的公司,请几个大厨,让沙特军人知道什么叫美味。”
王栋有点无语,不过知道罗清在开玩笑。
队伍里面,罗清是唯一的女性。
来巴基斯坦之前,赵凰已经到了利雅得,只是王栋给她安排了任务,即顶替罗清担任瑟琳娜的私人秘书。
当然,也是瑟琳娜的私人保镖。
赵凰不大情愿,不过反对没用。
此外,跟罗清相比,赵凰更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就更适合协助瑟琳娜应付那些难缠的政客与商人。
用王栋的话来说,赵凰是d&;f公司的cpro,即公共关系总监的理想人选。
相对而言,罗清更适合跟随王栋一起战斗。
只是,在这里,特别是在侯赛因等巴基斯坦特种兵眼里,一个柔弱的女人明显是麻烦与累赘。
如果早知道罗清是女人,侯赛因肯定不会让她上直升机。
到了一号营地,在发现罗清是女性之后,侯赛因还去找穆沙拉夫抗议,只是直升机已经返航。
反正,这一路上,侯赛因等特种兵没有少给罗清脸色看。
对此,罗清反到没当回事。
当初在沙特,她同样受到质疑,而从也门回来之后,穆罕默德王子亲自接见她,还请她担任王室内务卫队的教官,为全部由女性组成的,专门负责女性王室成员个人安全的女子卫队提供培训。
此后,罗清去利雅得住了三个月。
受到歧视,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巴基斯坦也是穆斯林国家,而在穆斯林国家,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没有半点社会地位。
在巴基斯坦军队中,只有卫生院里能够看到女性的身影。
当然,穆沙拉夫清楚罗清的能力,才没把侯赛因的抗议当回事,只是让侯赛因管好自己的人。
真要打起来,恐怕两个侯赛因都不是罗清的对手。
口粮不是很多,几口就吃完了。
这时,前方传来了枪声。
没错,就是枪声。
很低沉,像是重机枪在开火,跟df762nm的完全不同。
怎么回事?
“初哥!”
王栋招呼的时候,谢初越已经朝他这边跑来。
“男人婆,你们留在这里。”
吩咐了一番之后,王栋才朝小道前方跑去。
不多时,穆沙拉夫追了上来。
在拐角附近,侯赛因已经把十多名特种兵组织起来,正在安排任务。
开火的是对面山坡上的印军,而遭到袭击的是走在最前面的巴基斯坦特种兵,因为小道在前面拐弯,所以王栋他们没有暴露在印军的枪口之下,而队伍最前面的十多名巴基斯坦特种兵肯定是凶多吉少。
穆沙拉夫立即把侯赛因叫了过去。
王栋只是朝谢初越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谢初越也没多问,手脚并用的爬上了路边的山坡。
很快,穆沙拉夫搞清楚了情况。
印军修建了一个新的哨所,准确说是永备工事,隐蔽得非常好,也就没有被巴基斯坦特种兵发现。
所幸,印军显然低估了对手的数量。
在印军突然开火的时候,只有走在最前面的十多名特种兵遭到攻击,侯赛因等人还没有通过拐角。
只是,情况不容乐观。
印军火力点在对面的山坡上,而且高出了大约两百米,开火的重机枪架设在开凿出来的山洞里面。
先不说射击孔有多大,只是接近两千米的距离,就足够让巴基斯坦特种兵手里的武器变成烧火棍。
显然,对重机枪来说,两千米不算远。
第242章 获得尊重
观察了一阵,王栋才放下望远镜。
谢初越选择的位置非常理想,能够清楚的看到印军的机枪堡垒,而且是一座敞开的简易堡垒。
四名机枪手,一挺安装在三脚架上的nsv重机枪。
重机枪的射速不是很快,只是威力惊人,即便隔着两千米,也能轻易撕碎巴基斯坦特种兵的身躯。
装填手在为重机枪更换弹链,射手与副射手在寻找目标,另外一个拿着对讲机。
看样子,应该是班长。
“有把握?”
谢初越点了点头,他已经架好了df762nz狙击步枪。
确实有点远,不过射程不是问题,只要打中了,“白头弹”肯定能击毙敌人,关键是山谷里紊乱的横风。
受横风影响,弹头在飞行两千米之后,至少会偏差数米。
“让我试试。”
听到这话,王栋微微一愣,连谢初越都朝罗清看了过去。
“看到堡垒外面的那条小路了吗?附近或许还有火力点,说不定有印军的狙击手,所以让我来对付机枪手,初哥压阵。”
谢初越瘪了瘪嘴,没有反对罗清的提议。
其实,他早就注意到了那条小路,也担心附近还有没发现的火力点。
虽然存在印军狙击手的概率几乎为零,毕竟印军没多少狙击手,也不会派狙击手来守卫哨所,但是没人敢说只有一挺重机枪,如果还有一挺,那么在df762nz开火之后,肯定会遭到扫射。
王栋也没多说,把自己的df762nz递给了罗清。
如果需要第二名狙击手,王栋是最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