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应允,让我将方才那解题的方法一并捎回家**人验看。”

    他不是那种输不起的人,此刻既然已经知道双方的差距,便已经从心中将罗彦当作了老师。虽然还没有正式的建立关系,可是说起话来,已经完全将自己摆在了弟子的身份上。

    见张通这般干脆,还真是把罗彦给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缓过神来,回应道:“虽然我收你为弟子,确实有些托大。但是想来也是有些东西能够教给你,不会让你吃亏便是了。那解题方式你且拿回去,抄录一份自行琢磨。等你家长辈来了,我等再详谈其他的事情。”

    罗彦心知自己因为这百鸡问题,在算学一道的地位基本上敲定了。百工之人不同儒学,有老幼尊卑的分别。代代相传自然很多,可是达者为师也一样流行。只要往后自己还能够在算学一道有所建树,而且让张通得到足够的成长,那么自己收张通为弟子,就不会招来诟病。

    听罗彦这么一说,张通点点头,又是一拜。

    起身以后,说道:“这段时日,不知张通能够在罗博士身边求教。”

    反正书信从这里到了清河,家人商议之后再从清河到这里,少说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罗彦虽然给了自己那份解题方法,可是想要研习透了,还需要罗彦的讲解才行。而且,以罗彦方才的话,暗地里不就是说他会的不止这两下子么?

    一时间求知欲让张通振奋起来。

    想了想接下来的事情,原本打算要向律疏伸手的。但是既然有了张通的这么一出,自己的名声算是打响了。那么接下来很快就能够迎来应征得热潮。有了张通这样一个算学水准不错的人帮忙,却也省了自己好大一番功夫。

    点点头,罗彦说道:“也好。这样吧,这段时间,你便在这州学中住下。等再过些时候,我再另外安排你的住处。这样也省得你来回跑了。”

    有这样的好事,张通哪里会拒绝,忙不迭地点头。

    一场比试,就在这样诡异的画面中结束。围观的人们带着不能继续看下去的遗憾,纷纷散开,只留下州学的学生们自发将抬出来的桌案又抬回去。

    比试刚刚结束,但是热闹才刚刚开始。

    次日一大早,如同往常一样,罗彦早早起来在州学中走了几圈,这才开始吃早饭。想起突然多了一个张通,便差阿全将其叫来,一道吃过。也不提其他的事情,只是简单聊了几句,罗彦便让张通回去做自己的事。而他,则是抱着一本古籍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有了这番波澜,闲适的日子也不知道能够多久。还是趁着狂风急雨没有到来的时候,多逍遥自在一段时间吧。

    州学中的诸人倒是没有感觉到什么,可是外边就不一样了。昨天虽然围观的懂行士子不过就是十来人,可是地方州县喜好算学的,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罗彦新奇的解法,催促着这些人和好友们一起分享。这样一来,不过是一晚上的时间,整个金州州城就已经传遍了。

    但是还不够,影响力还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发酵。

    加上那些不明觉厉的百姓各种夸大其词,整日里对着过往的行商游客吹嘘,很快这件事情就传遍了京畿各地。

    在金州的有些人倒是想近水楼台,第三天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找到了州学门口,想试一试罗彦的考校,以求顺利成为罗彦招收的那五个人之一。

    时间永远不乏聪明人,尤其是读过书的,脑子转的自然更快一些。他们知道时间拖得越久,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士子就越多,到时候不知道多少人会奔着罗彦的招收名额去。虽然人数不知,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到时候竞争对手的实力就不是一个金州的水平可以相比的了。

    在后悔不迭中,这些人围在州学门前,以求能够获得这样的机会。

    可惜,让他们失望了。就在第三天的早上,州学门口的告示牌上就贴了一张纸,上边明确写着:算学招录事宜因为之前种种原因搁置,将在十天以后重新开始招收,此次招录人数四人,待遇不变,其他要求不变。

    一句话就让很多人大失所望。罗彦这货明显是要端架子等其他州县的士子前来,不然怎么多不说少不说,偏偏要说十天。十天时间足够把消息传遍京畿,同时还让有意的士子前来了。各种惋惜和遗憾中,这些人只能转身离开。此刻站在这告示牌下,要多刺眼有多刺眼。

    这么长时间,消息自然传到了长安。

    自从罗彦拒绝入京以后,李世民就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罗彦身上。他满怀着好奇心,想要看看罗彦究竟能在金州搞出些什么名堂。可是从正月以来,隔几天就有人传来的消息让他失望了。没有啥波澜,依旧是去年的那一套,该讲学讲学,该玩乐玩乐,压根没有一点新意。

    前些时候倒是听闻他招算学士子的事情,后来居然被人嫌弃,倒是让李世民一阵好笑。不过心里也有些埋怨,这货一直不干正事,这样玩真的好么。

    谁想到刚以为这事情要平息下去的时候,突然间金州就传来罗彦和张通比试的事情。这份汇报可是详细到双方出的题目和解答都记录下来,奈何李世民自诩风流,偏生对算学是一窍不通。没办法,专业的事情还是找专业的人来干吧。想要读懂这份奏报,还是需要找朝中最有名的数算大家王孝通来。

    这王孝通便是编写了《缉古算经》的那位。能在初唐就解出三次方程的人,自然当得起一声大师的称号。

    听闻李世民召唤,王孝通还以为是要问历法的事情。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皇帝不对历法表示轻视的。这是关乎天时水文的事情,直接影响农桑稼穑。一本好的历法,值得皇帝用高官厚禄来求取。王孝通便是个中大家,前些年和祖孝孙一起编订了新的历法,获得了李渊的赏识,自此待遇就没有差过。

    抱着满肚子的不解,王孝通见到了李世民。原本以为就是例行问那么一两句,然后问问不相干的良辰吉日。谁想到李世民二话不说,先将一本文书递给自己。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指着罗彦的解法,王孝通就有些吃惊地问道:“陛下,这真的是罗博士所为?”

    李世民没好气的说道:“除了他还能有谁,整天不务正业,静干这等事情。他在金州广发告示,要找五个有志于科考的士子研习算学。你说,这不就是在打国子学的脸么。”李世民没有说的是,早知道他在金州就是干这种事情,当初就不放他回去了。

    谁知道迎来的不是赞同,而是一声请求:“陛下,微臣想前去金州看个究竟,想告假半月,还望陛下恩准。”

    一时间李世民呆若木鸡。(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入门题难倒英才

    转眼之间就到了罗彦所说的十天以后。

    打从三四天前开始,大批的算学爱好者就开始在金州城中汇聚。不同于文坛隔三差五的诗会文会,算学本来就是个枯燥的东西,日常哪里能找出什么乐趣来。很多时候算学界的聚会也就是三五个好友,对于某个问题商讨一下自己的看法。至于更多的,谁都想有更多的好事出来,但是找不到啊。

    记得上一次最热闹的算学集会应该就是王孝通作出《缉古算经》。当时好些个大师名家纷纷带着弟子前往长安道贺。也正是因为当初那场集会,让这年轻一辈有了相互认识交流的机会。

    当年的张通也算是崭露头角,很多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对于他的本事也是相当佩服的。如此骤然听说他要拜在罗彦这样一个名声不扬的人门下,而且通过那日的比试,不少人对于罗彦也有了新的认识。想获得更大的进步,或者纯粹是好奇,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总之年轻一辈来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

    这天一早,金州各大客栈中就陆陆续续走出了不少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且不论各自衣着如何,光是那一股子精气神,就值得人伸出大拇指。怀着不同或者相同的目的,这些人不约而同向目的地——金州州学进发。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么多人来到州学,赫然发现老熟人不少。

    “周兄,没想到你也来了。怎的,对着四个名额有兴趣?”

    “说没兴趣是假的,这几天看那个解法,个中有颇多趣味。我想要是能够跟着这位罗博士学习几个月,必然能有不少的收获。”

    “咦,杨兄,几年不见,没想到今日在这里相逢。”

    “说的是啊。没想到宋兄居然从江南赶过来了,当日一别,犹记得宋兄意气风发的样子。今日一见,一如往常,真是太好了。”

    “快看,那是谁?没想到这位居然也来了。”

    就在喧哗声中,人群中走进来一个身穿浅蓝色衣裳的少年。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只要是认识他的,眼神中都带着一丝佩服。当然了,那不知道的人,只能悄悄询问旁人此少年是什么身份。

    “他?他你都不认识,看来几年前你是没有那个资格去长安了。这位就是传说中聪慧异常的祖继贤,祖家最优秀的传人。”

    “原来是他啊,看来今天是热闹了。不管他此来出于什么目的,但是有了这些人的参与,这场招录绝对不会平淡。”

    很多人点点头赞同:“不仅是他,我还看到了不少世家和大师的传人。唉,早知道有今日,当初就应该早早地来应征,也好过和这些人竞争。简直就半点机会也没有了啊。”

    金州和附近几个州县的那些算学同好齐齐地哀叹起来,要是当初没有那么多的犹豫,也不会有今日之争。

    众说纷纭的时候,州学的大门“吱呀”一声。犹如军中的号令一样,顿时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目光一起射向那慢慢开启的大门处。待开到有一个人可以进出的时候,忽然间探出一个脑袋。“呀,不想诸位这么早就来了。让大家久等,张某在这里给诸位赔罪了。”

    一句话说完,这个脑袋就慢慢伸出,逐渐露出身体,最后连腿脚也迈出门槛,随后就是躬身一礼。

    赫然,是张通。

    “张兄,几年不见,你怎么干起这门房的活来了。”略带调侃地,祖继贤对着张通一回礼。

    却是两人同样的出自算学世家,这年龄也没有差上多少,当初长安见过以后,两人也是时常有书信来往。正是有这样深厚的交情,祖继贤才敢这么笑话张通。至于祖继贤身边的几个,虽然和张通没有那么深的交情,可是也算是彼此认识。对着张通也是回礼之后,跟在祖继贤后边和张通寒暄起来,顺带打听点罗彦的消息。

    “原来是祖家老弟。哈哈,我也不想来啊,只是罗师跟我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我没法反驳,只能乖乖听他的。”言辞之间,对罗彦的恭敬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张通还没有正式拜师呢,可是眼前这个态度,明显就是将罗彦当作是老师来看待。没有丝毫的做作和逗乐,这一声“罗师”叫出来,很多人都听出了张通的佩服。

    “张兄,这罗博士给你灌了什么汤,让你这等心悦诚服?”怀着不解,祖继贤问道。

    淡淡笑了一下,张通说道:“只有跟着罗师学习一段时间,才能知道我等所学不过是皮毛。自从跟了罗师以后,我才知道这世间居然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