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臣没有异议!”刘宗周赞同的说道。
银行背后所带来的庞大利好是无疑的,可以为国库带来大量的收入,而且通过银行,各地出现天灾**需要朝廷拨款,或者边境爆发战事,朝廷便不需要通过人力运输将重量极重的金银运到目的地,只需要在当地的银行直接取用便可,如此省时省力,还节省损耗。
来,金银的运输往往需要调派大军,一般百万两银子的运输都要出动两三千以上的大军跟随,防止一路上的山贼洗劫,往往运到目的地的时候,大军一路的粮草都需要花费极多。
刘宗周一开口同意,立刻引起了黄道周等人的不满。
如今已经有了李岩这个首辅和刘宗周这个户部尚书的赞同,加上朱慈踉这个皇帝,已经压过了反对的黄道周四人,可以说就算黄道周等四人坚持反对,朱慈踉也可以强行推进。
既然明知无法反对,黄道周等人也不希望跟朱慈踉这个皇帝闹得太僵,所以他们最后也只能不甘不愿的点头同意。
皇帝和内阁六位阁老的同意,事情几乎就算是确定下来了。
次日,朱慈踉便在朝堂上宣布了此事,同时大明日报广报天下。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明中央银行(二)
朝廷要建立大明中央银行的消息一传出去,最关注的无疑便是各地商贾和钱庄了。
不同于普通老百姓的只是稀奇,各地商贾无不在观望,各地钱庄则有些有些恐慌,毕竟朝廷即将开设的这所谓大明中央银行,实则跟他们的钱庄差不多,他们很担忧朝廷会不会禁止他们再开设钱庄,就算朝廷不禁止他们开设钱庄,但他们也担忧自己的钱庄会不会被朝廷挤垮,毕竟他们再怎么也无法和大明朝廷抗衡。
无论百姓们是什么反应,大明中央银行都会很快建立起来。
先期,朱慈踉打算先在各省省府以上的地方开设银行,共十九处,待渐渐稳定之后,再拓展到各个县城去。
银行是存放金钱的地方,无疑会有大量金钱在其中,这无疑吸引一些亡命之徒的惦记,为了银行的安全着想,朱慈踉召集科技院相关方面高级工匠,共同设计各地银行的建造方案,以防抢,防盗,防火等一系列安全为主,同时,银行还会就近各省府的警察署旁边建立,由警察署时时照看。
绘制建造图纸的同时,朱慈踉也开始派出锦衣卫在各地留意名声好的掌柜,准备以朝廷的名义招募他们为银行的管理人员,并且招收银行职员,在南京统一培训。
半个月后,银行建造方案的图纸出炉,朱慈踉立刻下旨各省府按照图纸建造银行。
两个月后,各省府的十九处银行建设完毕,所需的银行管理人员和职员也基本培训完成,开始派往十九处中央银行。
银行行长,朱慈踉让户部尚书刘宗周兼任,待找到合适人选后再重新任命。
此刻,不仅各地学堂,南京百科学院,十九处银行,全部都在紧急准备开业。
大明中兴五年很快就在各种筹备中渡过。
随着皇宫钟声的响起,同时绽放炫丽烟火,迎来了大明中兴六年的到来。
大明中兴六年正月七日,十九处大明中央银行正式开业。
大明中央银行以发行各类面额纸币为主,100元,50元,20元,10元,五元,1元。其中100元可以兑换1两银子。而当前的实物金钱是1两银子可兑换一千枚铜钱,也就是说大明中央银行的100元纸币同样可以兑换一千枚铜钱。
最开始的时候,大明银行将以存款,贷款和发行纸币首要。
特别是发行纸币,大明本就有着银票的存在,所以大明中央银行的纸币倒也不是那么令人抵触,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百姓都还在观望,不敢冒然去存钱或者若换纸币。
为了让百姓更快的接受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纸币,朱慈踉直接下令今后官员和士兵的俸禄和军饷将以纸币结算。
正月月末,各级官员和士兵收到了朝廷第一次使用大明中央银行纸币结算的俸禄和军饷。
大明中央银行有朱慈踉这个皇帝亲自出面作保,又背靠国库,信誉方面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日,一名五十多岁的老妇拿着在第五军当排长的儿子寄回来八张一百元纸币来到位于南京的大明中央银行兑换银两实物。
银行的装修极为大气,老妇从第一步走进来开始就一脸惊奇。
“老太太,您有什么业务需要办理?”一名二十多岁的银行工作人员微笑着向老妇问道。
“哦,我来兑换银子。”老妇说着,手有些发颤的从怀中取出八张崭新的百元面额精美纸币。
见此老妇是来办理业务的,不管是什么业务,银行的工作人员都笑着更加温和了。
“老太太,您这边请!”这名银行工作人员立刻将老妇引领到柜台处。
柜台处是从大块厚实的透明玻璃格挡,中间开有洞口,能够进出业务的单据。
由于大块投明玻璃早就研发出来了,玻璃厂也在去年建了起来,市面上已经有各种玻璃制品贩卖,所以出于一定的需要,银行方面的建设,许多地方都用上了这种大块的玻璃。
柜台内,有另外的银行工作人员在工作。
当老妇略微有些颤抖的将八张百元纸币从玻璃开口处伸进去的时候,里面的银行职员笑着接了过来,接下来一番仔细辨认之后,八两真金白银兑换到了老妇的手中。
当老妇拿着从银行兑换出来的真金白银走出银行的时候,脸上还有些茫然,不过随后脸上却露出了安心和轻松。
原本她还担心会出什么问题呢,没想到真的兑换到了真金白银。
有一就有二,大明百万大军加上数十万领着朝廷俸禄的官员和差役,他们背后都有自己的家庭,大多都会或多或少的将发放的俸禄给家里面用,如此,几乎一日只见,各省省府十九处银行的的业务就繁忙了起来。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大多集中在真金白银的兑换,当发现银行真的没有任何信誉问题的时候,开始有人不急着兑换了。
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
江西的一名老汉同样是收到当兵儿子寄回来的军饷,不过此刻银行的兑换业务信誉已经极为好了,所以老汉倒也不急着将手中的银币兑换成真金白银。
银币是纸币发行后,因为可以兑换银子,所以百姓自发的给它取了个名字‘银币’。
这日,老汉突然忘记了将银元纸币从换洗的衣物当中取出来。
“不好,好像我把几张银元忘在衣服里了!”老汉的双眼瞬间睁大,老婆子似乎已经拿着衣服去河边洗去了。
老汉血冲大脑,差点没被刺激得一口老血喷出来,不顾一切的扔下一切朝河边跑去,只希望还来得及挽救。
一边跑,老汉一边在心理面懊悔,自己怎么就能将纸币一直放在衣服里忘记拿出来呢,早知道还是应该尽早拿去银行兑换城真金白银,如此就没有现在的损失了。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中央银行(三)
老汉已经下意识的觉得衣服里的纸币碰到水之后就会毁掉了。
“老婆子,我的衣服呢,你渗水了没有?”老汉急忙跑到河边,见到洗衣服的老婆子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喊出了这句话,语气中充满了急切和紧张。
“怎么了?衣服里莫不是有什么东西,让你这么着急?”老婆子一脸疑问,这种情况他还是第一次碰到,根本想不明白老汉在着急什么。
虽然不明白,不过老婆子动作也没有慢,很快就从木盆子里找到了老汉的那件麻布衣服。
看着已经渗湿的麻布衣服,老汉立刻面如死灰,完了,真的毁了,那可是相当于三两银子啊,能够买好多东西的,就这么毁了。
老汉双手发颤,老婆子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突然,老婆子也想到了数日前刚收到的儿子寄回来的银元纸币,当时她还仔细看了好一会,不断赞叹纸币上的花纹是如何的精美漂亮。
“老头子,莫不是………”老婆子紧张的问道。
老汉叹了口气,任命的在衣服里翻找。
意识到真的如自己想的一般,老婆子的脸色也瞬间苍白了起来,真想抽自己一嘴巴,自己怎么就那么溅呢,早早的将衣服渗了水,那纸哪里能够见水,一见了水,上面的文字和图案还不都散了。
而当老汉从衣服里取出那几张百元大钞的时候,打开一看,老汉和老婆子不由得同时惊呆了。
“老头子,这银元纸币上面的字和图案似乎都没有变化,没有因为渗了水而坏掉。”老婆子说出这句话的同时,显得极为激动,毕竟是三两银子的损失啊,能挽回来当然值得激动。
老汉也激动了,原来大明日报上所说的竟然是真的,这大明银元纸币竟然真的能够防水,岂不是水火不侵?
当然,只是防水也不能够说是水火不侵,至少老汉是不敢真拿火来试的。
当老汉小心翼翼的将纸币晾干,而后又立刻拿去银行换了银子,老汉彻底对银元纸币放心了。
发现银元纸币防水的当然不止是老汉一人,事实上,大明这么大,总有那么些人不小心将纸币渗了水。原本大明日报上虽然有介绍,说纸币能够防水,百姓们是持怀疑态度的,如今百姓们彻底相信了。
随着银行的信誉和纸币的魅力渐渐完全展现,各种面额的银元纸币开始流通。
特别是各地商贾开始用纸币结算,纸币才真正稳定流通。
以往,商贾们时常外出走商,不管是进货开始买卖,都伴随着大量的金银,由于真金白银重量不轻,而且不好看管,商贾们也时常需要将真金白银存入钱庄,换成钱庄银票便于携带,而钱庄则收取一定的保管费和运输费,价格往往是银价的百分之五以上,可谓昂贵,不过相对于商贾带着巨额且笨重的真金白银四处走商而言,那点保管费还是值得的。
而今,世道变了,大明中央银行的银元纸币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便可换成等价的真金白银,一时之间,各地商贾分分将自己的银钱从钱庄取出,转而存入大明中央银行里面,换成等值的银元纸币在各地进行商贸,如此可比用钱庄的银票省下百分之五的银钱。
银元纸币的大规模流通加上银行信誉逐渐提高,也开始有百姓拿着真金白银前来咨询存储业务。
所谓存储业务,朱慈踉根据后世银行存储的规则加以改进,适应当前所需。
不同于钱庄存钱还需要扣除一定的费用,在大明中央银行存钱,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存一年以上者中央银行甚至会付出百分之二的利息。
清楚这样的规则后,百姓们惊讶了,这岂不是说若是他们将一两银子存在银行内第二年再取出来,便可多得二十文钱,竟有这样的好事。
百姓们有些不敢相信,照理说存钱让银行保管,银行不收取保管费也就罢了,竟然还给利息,这样的好事,实在显得有些不太真实。
想来想去,百姓们又觉得银行有当今皇上亲自担保,又跟国库挂钩,再怎么当今皇上和大明这么大一个朝廷不至于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