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姐学会以后,得帮小妹好好的炼制一下这柄剑。”一向难得出口的石珊珊却是罕见的开了口。她的纯阳仙剑炼化没多久,还没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本命法宝,旁人的话一般也帮不来,只有高月能够不沾染自己的气息帮助别人炼制法宝,倒是求对了人。
高月一口答应,眉开眼笑的。不能不说,石珊珊着实聪明。在宗门她只是懒得理会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而已,但在自己家里,适当的让大姐高月帮忙,却是拉近大家关系的一条纽带。
答应了一个,自然后面要跟着答应一堆。好在大家的本命法宝哪一个拿出来都是潜力非凡的珍品,也值得高月动手。
这边大家其乐融融,杨晨也终于放下了一切对那些仙界本命法宝的觊觎之心,坦然的接受了现在的这个结果。
关于斩仙台的话题告一段落,大家各自回到了山河地理图中继续修行。杨晨本人,则是继续呆在无回谷中。他已经给地龙发出了信号,让地龙迅速赶到这边来,趁着外界对于无回谷还没有完整印象的时候,抢先把下面的黄泉收取。否则的话,一旦让外面的修士突破重重杀意走进来,估计也会引起一番龙争虎斗。
另外,杨晨在整理完那些刽子手前辈们功德戒之后,又发现了一个之前没有想到的意外好处。
全部变空的功德戒,因为全部都是标识同一个职司,所以款式一模一样。当杨晨试着将一个功德戒放到自己的功德戒之中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两个功德戒竟然开始互相融合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功德戒带来的惊喜(上)
功德戒还能融合?这是杨晨第一次发现的奇怪现象。要知道功德戒除了是一个仙界的高级存储空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天庭职司的标志。可杨晨还从没听说过标志天庭职司的功德戒能够融合。
但一细想的话,杨晨又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般的职司,就算是换了人,但功德戒也能收回,从旧人手上收回交到新人手中就行。可是斩仙台的刽子手却不行。
进了斩仙台,就只有两种身份,要么是刽子手,要么是待决死囚。死囚不必说,可从有了斩仙台以来,进去的刽子手还从来没有一个能够出去的。至少在杨晨之前没有,之前所有的刽子手都在斩仙台中老死,然后成了无回谷中的血尸。
天庭要给斩仙台刽子手职司,就不得不重新制作一个一模一样的功德戒给新的刽子手,否则的话那个**凡胎的凡间刽子手根本就不可能走进斩仙台中。于是,每一个刽子手都会得到一枚全新的斩仙台刽子手职司的功德戒。
既然是一模一样的功德戒,标记的职司也一模一样,那么就是同样的东西,能相融也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储物空间的融合,带来的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存储空间增大以及功德戒更加的牢固。但有一点杨晨却没有料到,这些功德戒还给他带来了许多的功德值。
对于杨晨来说,功德值并不是那么重要,他现在身上背负着至少几个无量的功德。哪怕没事干就用功德值来损耗,几万几十万年也根本消耗不完。这些不知道多少岁月积累下来的刽子手的功德。看起来只是一些鸡肋,可是当杨晨仔细的检查之后才发现。这些功德值,竟然不是现任天庭的功德,而是前任天庭的功德。
前任天庭也不知道在仙界存在了多少年,玉帝王母道祖他们也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积累下来的功德,居然也达到了无量这个级别。那个时候的计算,可就是杀一恶人可以救多少无辜之人,每一个被斩杀的都是恶贯满盈之辈,经年累月的积累下来。现在的数量也极为可观。
这样一来,杨晨的功德戒当中就有了两套功德。这让杨晨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的发生,难道现任天庭还没有完全把前任天庭抹杀吗?可明明连玉帝和王母都被斩了,还有什么能撑起前任天庭?
不过杨晨并没有困惑很久,杨晨现在也和清楚,既然存在,那就一定有存在的理由。或许是吕祖杨戬哪吒等这些大能还一直在仙界逍遥,所以旧天庭的传承还没有断绝。才会存在这样的情形。
这样也好,杨晨日后肯定是要将玄天门灭门的,到时候新天庭一倒台,杨晨都不知道去哪里找功德。或者对于更新的天庭来说。灭掉玄天门又是莫大功德。有这些功德打底,不管是前任天庭复辟还是再有更新的天庭出现,杨晨都不会变成穷光蛋。
更让杨晨没有料到的是。当这几万个功德戒开始融合的时候,随着融合的深入。杨晨能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对于斩仙台的控制提升了几倍。这是一种神奇的感觉,炼化斩仙台抛尸口的速度也因为功德戒的融合而变得迅速无比。
其实还是同样的道理。每一个刽子手的功德戒都能控制斩仙台的入口,那就意味着几万个刽子手的功德戒融合起来,比杨晨单一的一个功德戒控制起来要增强了几万倍。这也导致杨晨和斩仙台之间的联系越发的紧密,这种情况下炼化斩仙台,抛尸口,简直就是事半功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得到那些仙界恶人们的本命法宝,但居然阴差阳错掌控斩仙台更多,对杨晨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安慰。现在这只是融合了一部分后的结果,相信等到数万个功德戒全部融合完毕之后,一定能给杨晨另一个惊喜。
等待地龙到来的时候,杨晨就开始吸收玉帝的天元丹以增加修为,同时等待着功德戒全部融合。至于斩仙台抛尸口,由第二元神全力炼化。斩仙台入口也被杨晨分离到了第二元神之中,一事不烦二主,这抛尸口肯定也是第二元神的活。
修行的时候,杨晨功德篇全开,直接动用他现在能动用的最大功德。这些功德,不使用完以后也是浪费,可不能这么奢侈的全部扔掉。
除了修行,杨晨其实还在做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对金身诀的改良。金身诀的全称是天罡地煞大阴阳五行功德焚天金身诀,是融合了天罡炼宝诀,地煞祭阵诀,大阴阳五行诀,功德篇以及黄巾力士炼体术之后的功诀。现在金身诀已经算是进入了成熟的境地,修行起来已经不需要杨晨用功德来保驾护航。
但是,现在杨晨手上又多了两份完整的仙界功法。一种是完整的黄巾力士炼体术,增加了夸娥氏家族秘传的部分,既然有了完整版的炼体术,杨晨自然要把后续的部分添加到金身诀当中,否则岂不是大大的浪费?
另一种功法则是乾坤养宝诀完整版。杨晨以前得到的只能勉强对法宝进行每日的养护,年深日久下来可能对法宝会有好处,但并没有质的改变,所以杨晨并没有融合到金身诀当中。现在完整版的乾坤养宝诀到手,杨晨就要考虑是不是把这部分也融合进去。
杨晨的身体现在本来就在融合龙族的金钟,日后金钟就是身体的一部分。乾坤养宝诀如果把身体当做法宝炼的话,岂不是又一种全新的炼体术?这也就是杨晨,身体内融合了龙族法宝才能如此,别人就算是有这个想法也不可能付诸实施。否则一旦开始用炼器的方法炼制身体,马上就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对别人来说,改良一种功法再融合另一种全新功法是难比登天的事情,但对杨晨来说,却有无限的可能。功德篇加上杨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功德,就注定了他比任何人都有优势。(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功德戒带来的惊喜(下)
在发现功德戒可以融合之前,杨晨还没有这样的心思。毕竟炼化斩仙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杨晨要赶在赵家之前炼化斩仙台抛尸口,当然,最重要的是,在赵家反应过来之前炼化魔界。
现在功德戒融合带来的是对斩仙台的掌控越发的得心应手,炼化起来速度也快了百倍千倍,有第二元神单独操作,也足以在短时间内将这处炼化。杨晨也就自然能够腾出手来关心修为上的事情。
说来说去,修士们最重要的还是修为。只有个人修为上去了,不管做什么都会简单许多。杀敌如此,炼化法宝如此,连炼化魔界也是如此。只要杨晨的修为提升,带来的就是第二第三元神的集体提升,然后不管是炼化斩仙台还是魔界速度都会提升,这是相辅相成的过程。
完整版的乾坤养宝诀杨晨也只是刚刚才熟记了法诀,并没有实际试验过。所以,有必要现在一些简单的法宝上试试效果。
并不是杨晨不信任李承大哥,不信任他给的法诀,实在是这种炼器法诀,背熟再多的口诀都没有用处,还得实际操作才能够真正的掌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自己掌控,就得自己下到这个功夫,取巧不来。
随便找了一件不起眼的法宝杨晨开始熟练炼制的过程,第一次使用完整版的乾坤养宝诀,总有不周到的地方,重要的法宝肯定不能用来做实验。
和老君丹经差不多,乾坤养宝诀当中记录的大多数都是炼器的基本手法。针对性的对于不同种类不同属性的材料都有针对性的改良。最让杨晨惊喜的是,这上面不知道是不是李承大哥故意的。竟然记载了金刚琢的炼制手法和过程。
斩仙刀现在可就是使用了当年金刚琢的材料,金刚琢的炼制过程对于杨晨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
连续的在几件不同的法宝上试着炼制了不下百遍之后。杨晨才敢说,三清道祖的乾坤养宝诀总算是被他摸到了一点边。熟练度提升了不少,至少在炼制重要法宝的时候不至于因为不熟悉而手忙脚乱,这才开始正式的炼制自己的大阴阳五行飞剑。
使用先前的金身诀配合乾坤养宝诀将大阴阳五行飞剑整个的炼制了数百天之后,杨晨算是基本上了解了乾坤养宝诀的手法。毕竟之前杨晨已经用不完整版的乾坤养宝诀养护法宝几千年,手法同出一辙,当然上手的也快。
到了这个地步,杨晨终于可以考虑如何将乾坤养宝诀和黄巾力士炼体术彻底的融合到金身诀当中来。
不过在此之前,杨晨还得先帮着地龙将血池收取。刚刚接到了地龙给杨晨传过来的神念。他已经赶到了无回谷的外围。为了不引起其他修士的警觉,地龙是在另一个方向上靠近无回谷的。加上他本身就有隐匿行踪的本领,除了杨晨之外,迄今还没有修士知道地龙已经赶到了无回谷边缘。
杨晨驾驭着斩仙刀,飞快的冲到了地龙所在的边缘。在无回谷中敢御剑飞行的,也就只有杨晨一个了。
地龙的修为已经到了金仙境界,所以进到无回谷之后,没有了血尸的镇压,区区杀意对地龙来说几乎毫无影响。只是在杨晨的手腕上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就行动无碍。
血池中的鲜血依旧还在流淌,而周围的泥土岩石也不知道是多少金仙大罗金仙以及万劫真仙的骨肉化成,这些杨晨等人都用不上,但对于地龙来说却是难得的上佳补品。
按照杨晨的吩咐。地龙大口一张,沿着无回谷的阵法边缘,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被地龙一口吞下。血池。平台,整个无回谷上方数里身的土地。全部都进了地龙的肚子当中。
这些东西地龙也只能是先吞下,至于说炼化。那就需要地龙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