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吕氏皇朝-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⒖叹拖肫鹆寺啦晃ぃ呛⒆涌刹皇鞘裁春媚瘢

    郭嘉笑着点点头说:“主公!嗯!还是叫主公亲切点!既然如此,我就先走了!”郭嘉说完就要走。这么晚了,我怎么能让郭嘉就这么走了呢,于是我让下人准备酒菜,硬拉郭嘉喝了几杯才放他离开。

    第二天,郭嘉上书刘辨,申请使用九品中正制。为了区别陈群设想的制度,郭嘉便称呼我们的制度为九品制。当然我们的九品制只是在朝廷官员之间使用。这样可以明确的划分官员的等级和职务,方便朝廷管理、调配以及升迁。郭嘉的奏章一上立刻全体通过,只是所有人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郭嘉,让他很是别扭。下朝后,贾诩走到郭嘉身边说:“这个九品制度是主公告诉你的吧!”

    郭嘉点点头说:“文和又不是不知道,这种事,只有主公才能想的出来。人家陈群用了十多年构思的东西,主公瞬间就给他推翻了!”其实这真不是我推翻的,若是郭嘉能穿越到一千八百年后,他就知道中国所有的制度,在网上都有点评!

    贾诩却笑道:“我就说嘛,我和你郭奉孝认识也不少年了。就没听说你在制度上有研究,你的心里和肚子里装的都是投机取巧的坏水,哪能想出这样的制度!”

    “您老还不是和我一样!甚至比我更坏!”郭嘉听见贾诩打趣自己,他立刻反驳道:“主公常说您老是他师傅,我就没看出来!主公怎么什么都会,就是没学会您老的那一套阴恻恻的坏水呢!”郭嘉说完就和贾诩对视着,突然两人一起大笑,联袂走向情报部。身后留下一群看着他们莫名奇妙的人。

    贾诩知道九品制是我为阻止陈群的九品中正制而出的,他立刻出动人手将这个消息放了出去。曹*正在自己府里抿着小酒,庆祝自己找到陈群这个制度方面的大才,程昱突然冲进来说:“主公,大事不好了!”

    曹*一下从座位上蹦了起来说:“出了什么事,难道是吕峰打来了?”

    “不是不是!”程昱连忙摆手说:“吕峰那边又传来消息说,郭嘉提出了一个新制度,怀疑是吕峰让他提出来的!”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不就是新制度么,等陈群研究好他的九品中正制,我们也有新制度,到时候我们好好和吕峰比比!”曹*傲然道。

    “就是九品制!吕峰新出的制度就叫九品制,他将朝廷到地方官员划分为一到九品,丞相、大将军是一品,尚书、部长是二品,地方刺史、州将军是三品,以此类推!然后洛阳朝廷还会每三年对朝廷官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内容尚且不知,但是考核等级就是按照上中下三类划分,其中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有吏部派出专门官员进行考核,由皇帝和丞相派出特使监督!”虽然我的九品制和陈群的九品中正制似是而非,但是其中的内容相差不大。其实九品制就是九品中正制的改良版,在汉代以后,统治者也渐渐发现了九品中正制对百姓的约束,所以慢慢的只留下了朝廷中官员以九品分级,却不再将百姓分为九品。程昱不知道为什么我提出的九品制会和陈群说的九品中正制那么相似,所以他才急急忙忙的跑来见曹*。

    曹*想了想说:“那天,陈群提出九品中正制的时候,只有我们几个人在,除非是陈府下人泄漏的!但若真是我们这里有人泄露,吕峰也不可能那么快就做出完整的制度来。要知道,这个制度可是陈群想了十几年的!难道是英雄所见略同?别在这瞎猜了,仲德去把陈群叫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程昱听了曹*的话,立刻把陈群给叫来了,陈群看曹*脸色严肃,他笑道:“出了何事,主公如此严肃?莫不是有人谋反?”

    “长文,你的九品中正制曾经和谁说过么?”曹*严肃的问道。

    陈群想了想说:“没有啊!只有以前几个同窗听我提起过,可是那个时候,我连九品中正这个名字还没有想出来呢!后来书院关闭了,我再没见过那些同窗,也就没有和别人提起过这个制度。到底怎么回事,难不成我这个制度有问题?这不可能啊,对于这个制度我还没有设想周全。既然没经过试行,主公怎么会知道它有没有问题!”

    程昱叹了一口气说:“我们也不知道你的这个制度行不行,但是昨天吕峰麾下第一谋主郭嘉郭奉孝为吕峰提出了一个九品制!”

    程昱仔细的把九品制对陈群说了,陈群越听越惊讶,越听嘴巴张的越大。陈群惊道:“这…这九品制居然比我的九品中正制还要优越,到底是什么人想出来的。为什么他没把九品制用在百姓身上却只用在了朝廷官员的身上?”陈群问曹*和程昱,曹*和程昱问谁去?他们本来就不怎么懂制度问题,就陈群说的九品中正制,他们都弄不太明白,何况是我的九品制?我提出的九品制,可是一直用到清朝结束,国民政府建立才废除的。一个制度能让中国用了近千年,你说它能不比才提出来的时候强么?

第四百二十三章 大将军 (清风求鲜花!)

    陈群知道郭嘉在洛阳朝廷中上书提议实行九品制后,十分沮丧的说:“主公、程公,长文无能!吕峰实在是天纵之才,就连他麾下的郭嘉,我都不如!其实他的十二部制度,已经很完美了,只是在官员等级和用人上有些不妥。本来我指望能用九品中正制来超越他,不想他也想出了类似的制度,弥补了十二部的不足。我认为他之所以不把九品制用在百姓身上,想必是发现了九品中正制有什么不妥之处。”

    曹*也知道不能怪陈群,像我这种人世上已经没有了。曹*拍拍陈群的肩膀说:“长文不必沮丧,不行等吕峰把他的制度试行好了,咱们照抄便是!”

    “主公,就算是照抄,你怎么知道吕峰是如何设置洛阳朝廷的结构?”陈群对曹*的情报部门实在不怎么放心,不让曹*就不会老被我把情报给窃取了。

    “我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试一试!”程昱眯着小眼,捻着他的山羊胡子,若有所思。

    “仲德有话还不快说!”曹*十分着急,他虽然说要等我试行完毕之后,再抄我的制度,但是他不想跟在我后面,总想超过我。要知道,有些事,慢一步,步步都跟不上!可是曹*不知道,他已经比我慢了一千八百年!

    程昱笑道:“主公勿急,其实我的方法很简单,吕峰不是派了济民酒楼的掌柜到我们许昌来做暗桩么?我们为何不效仿吕峰,派一个使者去学习吕峰的制度。当然,我们不能明说是学制度去的,我们就说是许昌的皇帝陛下派人去照顾自己的哥哥!”

    “好主意!”曹*抚掌大笑,可是话锋一转,曹*疑惑道:“仲德,吕峰此人不能用常理度之。去洛阳是有一定的风险的。我们派谁去才好?”其实曹*也很郁闷,若是派太差劲的使者,他很可能什么都学不到,可是派一个有才能的人来洛阳,曹*生怕我把使者给剁了。

    陈群本来就热衷于制度,他见曹*为难,主公请缨道:“主公,长文乃是主公麾下多余的人,而且我又辜负了主公的厚望,不如就让我走一趟,也让我看看和我意见相同的吕峰长得是什么样子!”

    “不可不可!长文何止是制度上的人才,若是让你去洛阳发生什么危险,我岂不是得不偿失!”曹*爱才可是众所周知,像陈群这样的人才,曹*怎么会让他轻赴险地!

    “主公器重,我深铭五内,可是除了我,主公麾下还有谁对制度更为熟悉,又有谁懂得九品中正制?与其让别人送死,还达不到主公要的效果,不如让我去拼一下,也许能为主公略进绵薄之力!”陈群知道曹*就是想派自己去,可是又担心自己在洛阳有危险,甚至担心自己投靠吕峰。

    虽然陈家在许昌,但若是陈群投靠了我,曹*拿陈家也没有办法。上次曹*和程昱在陈家威胁陈纪,那是因为陈家背后没有实力强大的诸侯,若是陈群投靠了我,曹*死也不敢动陈家半个人。因为世家大族的关系网极为庞大,就说陈群之妻荀氏,那可是荀彧家的亲戚,曹*随便动哪一家,都会引起很大的震动。若是许昌震动之时,陈群再让我趁机挥兵直入,那他曹*可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曹*知道陈群说的是事实,可是以曹*那多疑的性格,就让他不敢轻易相信陈群。程昱跟随曹*也十几年了,他怎么会不知道曹*在想什么,程昱笑道:“主公,就让长文去吧!且不说只有他去效果才好,就说长文的人格品性,我绝对敢用生命担保!”程昱要担保什么,不光曹*知道,陈群也知道。

    “仲德要担保什么?我只是担心吕峰对长文不利,你能担保吕峰不杀长文么?”曹*被程昱猜出了心思,有些尴尬,不过程昱是曹*最为忠心的老部下,现在还可以说是曹*麾下的第一谋主,对于这个年龄比自己大了近十岁的谋士,曹*还是颇为倚重与尊敬的。

    陈群和程昱看曹*装傻,两人相视一笑。陈群说:“主公放心,我定不会辜负主公的厚望!我父亲在许昌,还希望主公照料!”陈群这话就是将自己的父亲抵押给曹*了,虽然陈纪那个老头并不是很值钱,但是在汉代这样一个注重孝道的时代,不孝比造反的罪还大。

    曹*犹豫了半晌说:“好吧,就由长文你去!但是你要注意,能不能学到制度另说,你要给我好好的活着回来,我还想重用你呢!”别看曹*对陈群不是很放心,但是这话说的确实让陈群感动不已。陈群向曹*再三保证,自己一定会完成任务归来的。其实曹*让陈群来学制度,我还是会传授给他的。我也不想曹*领地里的世家大族串联成片,不然的话,我攻占兖徐的时候就太费手脚了。第二天,陈群就在曹*批准后,拿着刘协的诏书,往洛阳而来。

    袁绍的使者是许汜、王楷,他们在洛阳好吃好喝的呆了两天就回邺城了。路上,他们看见犹如乞丐的董昭,还十分好心的送了件衣服给他。按许汜和王楷的话说,袁曹好歹是盟友,董昭衣衫褴褛的样子,不仅丢曹*的脸,还丢了同为盟友的袁绍的脸!

    回到邺城,许汜、王楷把洛阳一行的成果报告给袁绍,当袁绍知道孔融出面的时候,他知道,除非当时郑玄郑康成在场,不然谁也不能阻止刘辨登基。可惜,就算郑玄在,他也不会质疑刘辨的真伪。因为在洛阳的刘辩是真的,且不说郑玄并不认识刘辨,就算他认识,生性正直的大儒,怎么会昧着良心说话呢!

    袁绍看刘辩登基已成定局,他也就不想什么歪心思了。不过,他还是想让洛阳的朝廷也承认自己,于是他又再次派了许汜来洛阳上书,要求刘辩封他为大将军、邺侯!

第四百二十四章 邺侯 (清风求鲜花!)

    曹*和袁绍还算好,他们派出了两位使者,好歹还有回去的。可怜的刘表派祢衡来洛阳,祢衡连招呼都没打,就在我这干上礼部官员了。刘表和刘备在襄阳望眼欲穿,盼回去的却是刘辩顺利登基,祢衡成了孔融的副手,在我麾下干起了礼部官员的消息。刘表倒没什么,他本来就是守户之犬,谁当皇帝都与他没关系。而且祢衡也不是受欢迎的人。刘备却气的直骂祢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妄为名士。甚至刘备还提议刘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