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囚凰摊了摊手,无辜说道:“我也不知道会触发战役啊。”随即担心问道,“突然爆发战役,不会影响到大夏在北地的部署吧?”
欧阳朔摆了摆手,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管他作甚。”
“说的也是。”凤囚凰随即揭过不提。
游戏至今,两人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了,这么一点意外还不至于让他们手忙脚乱。方才的对话,调侃大于实际。
就在欧阳朔跟凤囚凰汇合之后,耳边传来一阵阵战役公告。
“战役公告:清灭明之战共三位领主参与,总兵力三十万。清朝阵营共一位领主,总兵力十万;明朝阵营共两位领主,总兵力二十万。”
……
这是最冷清,也是最公允的一场战役了。三位领主不分上下,各统兵十万,即将在战役地图展开厮杀。
至于帝尘选择清朝阵营,欧阳朔是一点也不意外。
一则经历了安史之乱,帝尘怕是一百个不愿意跟欧阳朔同处一个阵营,因为毫无存在感啊。二则帝尘怕是也存了跟清朝拉近关系的考量。
清灭明之战突然爆发,无疑给了大周联合京都郡,制衡北疆行省的一个机会。退一万步说,战役阵营选择本就无关善恶,帝尘又岂会迟疑。
“战役公告:清朝阵营因为兵力弱于明朝阵营一方,根据战役规则,清朝阵营自动获得部队防御提升45%的增益加成。”
……
一挑二,十万对峙二十万,帝尘这次怕是有些压力,好在盖亚永远是如此公允,一下让大周十万部队获得45%的防御加成。
仅凭此一点,大周军的损伤就要减半。
“战役公告:根据爵位和功勋值检测结果,清朝阵营异人代表为帝尘,公爵。清朝阵营异人代表为岂曰无衣,王爵。”
……
这都成惯例了。
战役公告结束,欧阳朔这才有空观察他们所处环境。
二十万大军现身之地位于建业城外西大营,再往西行两里,就是奔流不息的浩浩长江。顺长江而下,不过百余里,就是主战场之一的扬州。
江淮流域历来是南方地区的天然屏障,淮河位于长江跟黄河之间,流至扬州江都区,经三江营注入长江。
自古守江必守淮,淮河流域的丢失,对于南明来说是致命的。因为长江是天然的运输线,如果战线就在长江边上,那么北方和南方都可以靠长江运兵运物资,长江天险为双方共有,南方可没什么优势。
而一旦南方能守住淮河,那么长江就是南方政权独占的运输线,在运输靠脚力畜力的年代,可以利用船运,那么在后勤方面就是天大的优势了。
还有一点,在江淮地区没有建立巩固统治的情况下,清军一旦过长江深入,就是陷入背靠长江,无路可退的绝地。
打赢还好说,打不赢的话江北也有敌人,前有强敌后无退路,那就只能跳江了。而一旦江淮被清军占领,则千里长江防线可从任意一点突破,即使一次失败也可及时退回江北,无所损失。
反过来南明军则会非常头大,因为战线太长,完全不可能守住整条防线。一个疏忽,一个失败,或者某个关键地方的守军叛变投降,清军立刻就是百万雄师下江南的态势了。
历史上清军攻破扬州,拿下淮河流域,一下就进入长江,没了天然屏障,建业失守也就再正常不过。
史实也却是如此。
顺治二年正月,多铎由西安转兵东南,进攻弘光政权。三月,清军攻占归德;四月,分兵进攻徐州、亳州,兵锋直指两淮。
明督师史可法于扬州指挥军民拚死抵抗,坚守十天,后城破被杀。
此后,清军几乎未遇抵抗。五月,清军渡过长江,占领建业,在芜湖俘获朱由崧,弘光政权亡。
此战前后历时不到半年,唯一的闪光点就是扬州之战。
“就是不知道扬州可还在。”欧阳朔目光悠悠,虽然有些自欺欺人,如果可能的话,欧阳朔终究还是不希望“扬州十日”再次重演。
“走,进城!”
将部队交给李靖、郭子仪等人安置,欧阳朔带着神武卫,并同凤囚凰一道,在军营守将的带领下进入建业。
大顺覆灭,清军南下,暴行累累。此时的建业城已是人心惶惶,既有慷慨悲歌的热血之士,自然也就不乏各怀鬼胎的投降派。
翻阅历史,最让欧阳朔印象深刻的一个投降派,非当朝礼部尚书钱谦益莫属。此人作为江南士族领袖,骨头之软,之贱,让人匪夷所思。
顺治二年五月,清军近逼建业。
柳如是劝钱谦益殉国,钱谦益谢以不能,五月十五日,钱谦益不仅腆颜迎降,而且连发也提前剃了。
而其时,与钱谦益交好的河南巡抚越其杰,河南参政兵备道袁枢俱誓不仕清,相继郁郁绝食而卒。
作为士族领袖无耻到如此程度,其气节自然是没有的。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摄政王
毫无气节的钱谦益,不过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亡明者,既不是李自成的大顺,也不是多尔衮摄政的大清,而是明朝自身。
明朝中后期,党争四起,东林党作乱,互相倾轧。
崇祯上吊后,太子当时并未按照祖制在建业监国,导致崇祯一死,太子和崇祯亲子全部被俘,皇位只能按照兄终弟及的规制来传承。
当时包过第一人选福王,史可法等人支持的桂王,以及东林党支持的潞王。三王和他们的支持者争相斗争,好不热闹,全然不顾北方形式,给了大清充足的时间在华北站稳脚跟,扫荡大顺军。
最终福王争取到了建业政权主要武装力量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泽清的支持,成为胜利者,登基称帝,史称弘光帝。
朱由崧求助于四镇军阀拥立,对以后的局势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直接的作用即是使他得偿心愿,顺利地登上至尊宝座,而间接影响则是江北诸镇以“天子恩人”,“从龙元勋”自居。
建业从皇帝到重臣,再没有人可以控制这支飞扬跋扈的军队,从此开了南明军阀勋镇势力尾大不掉的滥觞。
高杰与黄得功、刘良佐等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其部下各怀心事,却不乏良将猛士。倘若朱由崧稍有他祖上太祖,成祖的权谋阅历,只要驾驭得当,完全可以在仰仗四镇拥立之时,施加手段影响,使四镇为己所用。
可惜,朱由崧继承了乃父的心宽体胖,却没有继承乃祖的雄才武略。
因为内斗,扬州之战时史可法坚守城池,江北四镇却作壁上观,不施以援手,最终酿成“扬州十日”的历史惨剧。
建业失陷后,又有杭州的潞王朱常、抚州的益王朱慈、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等监国政权先后建立,不过是都是昙花一现,数天就告结束。
去皇宫的路上,欧阳朔跟凤囚凰探讨战役形势,说道:“此战想要逆转战局,仅凭我们带来的二十万大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原住民大军。”
“江北四镇,大顺军残部,乃至大西军,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
凤囚凰也非一无所知,问道:“这些家伙心思各异,能听我们的吗?”
“自然不会!”
欧阳朔可没自大到能够在战役地图,王霸之气外露,诸路军阀纳头便拜。在战役地图,可没人鸟他这个夏王。
“想要收服群撩,一则手中要有军队,二十万大军就是我们最大的筹码。二则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不露一手,他们又怎会信服。”
顿了一下,欧阳朔接着说道:“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打出一面旗帜,让诸路军阀能暂且放心内斗,一致讨伐清军。”
凤囚凰道:“这可不容易。”
“是不容易。”欧阳朔颔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没太多时间耗在此,也只能刚柔并济,必要时,还是要使一些雷霆手段才行。”
“你看着办吧!”凤囚凰很是干脆,唯欧阳朔马首是瞻。
欧阳朔听了,好笑地摇了摇头,他可是听说,这位华夏区硕果仅存的女领主,很快就是华夏区第一位女王,在河东行省可没少行霹雳手段。
说话间,两人已经进入皇宫。
大殿之上,弘光帝端坐王座,却无多少意气风发之意。堂下文武百官望向他们的眼神也是各异,有警惕的,有探究的,有热切的,不一而足。
“一锅大杂烩!”
欧阳朔下了这么一个结论。在文官前首,欧阳朔见到了那位臭名昭著的礼部尚书钱谦益,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此人不死,欧阳朔枉来一趟了。
接下来,欧阳朔跟弘光帝之间的奏对,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让一众大臣听了心潮起伏,面面相觑。
欧阳朔承认弘光帝的正统,也愿意维护以及捍卫这个正统,使麾下二十万异人军团,成为弘光帝对抗江北四镇的最大筹码。
这便是欧阳朔的高明之处了。
南明政权更迭频繁,互相倾轧,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权威,统摄四方,这才给了其他宵小之辈可供发挥的空间。
倘若欧阳朔一上来,就照搬安史之乱或者崖山之战的做法,或行废立之事,或将弘光帝晾在一边,另起炉灶,只会加剧内部倾轧,于事无补。
有句古话说的好,“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欧阳朔只有先稳住弘光帝,将其捧的高高的,才能实现自身的战略意图。他这么做还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弘光帝虽无甚雄才武略,总算不是一个蠢人。
果然,收到欧阳朔的“效忠”,弘光帝龙颜大悦,立即投桃报李,直接敕封欧阳朔为南明摄政王,掌管百官。
凤囚凰见了,只有叹服。
…………
觐见之后,朝廷敕封欧阳朔为摄政王的消息就传遍大江南北。
“这到有趣了!”
大清有个摄政王多尔衮,南明有个摄政王异人欧阳朔,两者之间的对抗,不知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就在各路军阀以为,新上任的摄政王会来一场“新官上任三把火”,烧一烧江北四镇,或者整顿一下朝局时,欧阳朔却毫无动静。
弘光帝赐予欧阳朔的府邸门口,停了一排排马车,都是赶着来拜见摄政王的,其中既有真心报国之士,也有像钱谦益这样的投机之人。
可不管是谁,统统吃了闭门羹。
守卫府邸的神武卫身上散发出来的凶悍之气,以及隐隐流露出的杀伐跟血腥味,让来访者望而却步,没人敢放肆。
这让小心以对的高杰以及黄得功等军阀更加惴惴不安,以为摄政王这是在憋大招,准备将他们一网打尽呢。
不怪高杰等人如此紧张,欧阳朔的这个摄政王可不是寻常之人,其权威也不来自弘光帝的敕封,而是来自他身后的二十万大军。
虽然不知战力如何,可仅凭其鼎盛军容,就足以让人心中发怵。面对这样一位对手,高杰等人怎能不小心。
就在外界猜测不断时,在府邸之中,欧阳朔主持召开军务会议。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明可亡,国不可灭
参加军议的包括李靖,贾诩,恶来,皇家舰队水师提督周瑜,烈焰军统领郭子仪以及烈焰军第四军团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