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马里一战,狄青试图破解这一难题。
狄青的战术说起来不值一提,也非常简单,就是“围城”。所谓围城,就是围而不攻,将敌人困在城内,时间一长,敌军不攻自破。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意思就是说,想要围住一支敌军,需十倍于敌军兵力。
此等说法并非绝对,长平之战是一次例外。杀神白起借地利之便,以同等兵力困住了赵军,创造了一次战争史上的奇迹。
眼下木骨都束城内驻扎着八万禁军,五万领地大军以及十万战斗职业玩家。仅以军队数量论,联军数量甚至超过大夏军队。
大夏军虽号称二十万,但是真正布防在木骨都束的不过十五万之数。
除了留下两万大军镇守友谊城,以防被别有用心之人抄了老巢,狄青还安排了足足一万人的部队负责沿途督运粮草。
新占领的城池,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骚乱与袭击,倘若没有大军压阵,运粮队伍分分钟就可能暴动。
为了节省人力,负责运粮的都是就地征召的劳役,怨气大的很呢。
好在普通百姓在正规军面前,是不敢生出什么心思来的。狄青早有言在先,一旦发生骚乱,定斩不赦,甚至还要连坐。
来自同一村的劳役,但凡有一人参与暴乱,则全村屠之。
运粮路线就是大军的生命线,狄青必须施以铁血手段,才能压服暴民。
大军抵达木骨都束之后,狄青又安排了一支万人精骑,绕过木骨都束,继续南下,扫荡索马里剩余的城池。
再加上沿途看守战俘的部队,真正能投入木骨都束大战的,也就十五万人,其中还包括阿尔瓦罗统领的大西洋舰队第四编队。
至于第五编队,则肩负着跟友谊城守军同样的重任,驻扎在勇者港附近海域,拱卫友谊城这座核心枢纽。
友谊城是连接王朝跟索马里的纽带,又远离木骨都束,兼且周围形势复杂,狄青不得不慎重,以防有人铤而走险。
倘若有人偷袭了友谊城,那对大夏远征军而言,绝对是一个噩耗。
…………
好在《孙子兵法》上讲的并非简单的部队数量,而是要换算成兵力对比。
考虑将领、装备、士气以及战术素养等因素,粗略估算,十五万大夏军队的“兵力”是索马里联军的四倍上下。
显然,这还远远达不到“十而围之”的战术条件。
好在这是国战,大夏军队有着一个天然优势,那便是索马里联军此时已无路可退,即便突围而出,也是死路一条。
等到南下的骑兵扫荡完索马里南部地区,除木骨都束之外,索马里其他地方就将悉数落入大夏手中。
因此木骨都束是一座真正的孤城。
索马里联军倘若要突围,往哪突围?哪都是死胡同。
他们唯有一战。
因此狄青一点都不着急,就在城外安营扎寨,将木骨都束围得是水泄不通。趁着还有时间,大军甚至开始修筑防御工事,以免索马里联军狗急跳墙。
狄青不着急,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那便是这场战争不受外界干扰。
摩洛哥之战,大夏属于无端挑起战火的一方,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又在地中海局势十分敏感时期,随时面临地中海军队的驰援,因此必须速战速决。
如此才有了贾诩的火攻之计,以奇谋换时间。
眼下不同,索马里国王失信在先,道义站在大夏王朝一侧,其他国家没了干涉这一场国战的理由,如此才给了狄青发挥的空间。
因此决定一场战争成败的,绝不仅限于战争本事。大夏王朝已经懂得,适当利用外交手段,来为战争服务,减轻前线压力。
此乃大国之兆。
…………
围城之后,狄青就像一位老练的猎人,开始耐心等待,等城内自乱阵脚,等大夏埋在城内的棋子发挥作用,等着战场出现他所期待的变数。
期间,狄青也不是什么都没做。
前期的扫荡虽然顺风顺水,可也暴露出索马里兵团的不少问题。为了避免生乱,兵团成员除了摩洛哥战俘,还掺杂进了其他野战军将士。
等若是说,整个兵团是一支诸民族混杂的“杂牌军”,有点类似于淝水之战的前秦军,核心骨干则一律是自其他野战军调来的中级将领。
这样一支部队,自然就存在互相融合与适应的过程。
虽然为了让战俘顺利融入到新环境中,盖亚对战俘都会进行模糊化处理,尽可能减轻整编障碍,可客观上的困难依旧存在。
前几次大战,倘若没有禁卫军在一旁压阵,很可能就出了乱子。
再加上摩洛哥的武器装备、训练体系以及军规军纪等等,跟大夏王朝截然不同,新编战俘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庆幸的是,盖亚消除了军中语言障碍,否则根本无法整编。
趁着围城的时间,狄青一边时刻关注城内动向,一边加快对兵团内部的整顿,尽可能消除隐患,也算是“临阵磨枪”了。
…………
一天,两天,一周……
十天时间转瞬即逝,整个战场一片死寂,双方默默对峙。这一下可急坏了城中军民,存粮越来越少,眼看就要支撑不了多久了。
前文提过,每一座王城的人口都是非常惊人的,倘若没有外界物资供给,最多半个月,王城就要闹饥荒。
三天前,木骨都束就开始施行物资集**应。就算如此,怕也撑不过十天半个月。饥饿开始降临这座城池,骚动渐渐滋生。
第九百一十四章 以百姓为饵
黎明时分,乘船从浩瀚的印度洋渐渐驶向索马里海岸,海岸灯塔上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茫茫无涯的海面慢慢从黑夜中苏醒过来。
东方波涛滚滚的海面上,开始显示一幅海上特有的日出奇景。
海岸上高耸入云的清真寺尖塔,一排排古老的阿拉伯城堡,一座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城市,在晨曦中渐渐显露出它清晰的轮廓。
古老的清真寺跟同样古老的城堡,构成这座城市最悠远的底蕴,有的清真寺甚至已经存续了上千年,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屹立不倒。
这就是木骨都束,一座历史古城。
蓝色的印度洋衬托着这座白色的城市,显得干净而美丽。
视线掠过白色海滩,临近港口位置,是一座繁华热闹的贸易中心,也是木骨都束最大的贸易中心,以**、没药、象牙以及皮革等商品为主。
自古被誉为“**和没药之邦”的索马里,曾是出产**和没药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地方。
公元前一千多年以前,一位名叫汗努的埃及贵族受埃及法老派遣,来到木骨都束购买香料,之后,希腊、波斯的商人以及中国的航海家相继而来。
大夏现任海军都督郑和,历史上就曾经两次远航至木骨都束。
战争来临,周围海域被大夏海军封锁,让原本繁华热闹的贸易中心显得异常冷清,商铺、档口一一关闭,门可罗雀,整个一副凋敝、破败景象。
越过萧索的贸易中心,则是一条贯穿全城的中央大道,大道宽阔笔直,两旁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树木、花草,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
虽然距赤道仅两百公里,但木骨都束气候凉爽,林木苍翠,是索马里的风景胜地,各种热带植物都能在此茁壮成长。
只是战争阴云笼罩着这座城池,街上行人大抵行色匆匆,满脸忧愁。熟人在街上互相见了,聊的也是战争以及日益上涨的面粉价格。
除了行人,时不时还能见到一头头骆驼,悠然地在大街上走过。索马里拥有很多骆驼,木骨都束则是全世界唯一骆驼比人多的城市。
眼下怕是唯有这些骆驼感受不到战争的威胁,可战争对它们终究是有影响的,饥饿的人群最终还是会将主意打到骆驼身上。
中央大道的尽头则是一处广场,两侧是遥遥相望的清真寺和大会堂,米黄色的清真寺塔顶高耸入云,大会堂像雄狮一样盘踞在突起的高丘上。
广场上,两座英雄铜像挺立在十多米高的大理石底座上,其中一个披盔戴甲、挥剑跃马,正是民族英雄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哈桑。
这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斗士。
再往前就是索马里王宫,索马里的权力中枢。
战争阴云同样笼罩在王宫上方,让这片富丽堂皇的宫殿变得越发压抑。
王宫,正殿。
索马里国王高居王座,脸色憔悴,眼中布满血丝,仿佛一下苍老了许多,大殿之内也跟着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让人不觉蹙眉。
一干文武大臣肃然立于殿下,聆听国王陛下的训示。
除此之外,还有两位“不速之客”,一位代表索马里冒险玩家,名叫阿巴迪;一位代表索马里领主,名叫艾迪德。
“你们都说说,眼下该怎么办?”索马里国王声音沙哑,满是疲惫。
在法拉赫被大夏海军抓住的那一刻,这位国王似乎已经预感到什么,整日夜不能寐,神情焦虑不安,脾气一天比一天暴躁。
仅这两天,就有五位仆人被无缘无故处死,让王宫笼罩在恐怖中。
没有一丝侥幸,战争就这样降临。
因为国王的一念之差,整个索马里王国陷入战争泥沼,随时都可能覆灭。这让国王悔恨不已,后悔当初不该去招惹那头狮子。
在非洲有这样一句谚语:“当你无法制服一头狮子时,千万别去主动招惹它,否则随时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大夏王朝不仅是一头雄狮,而且是威风凛凛的狮子王。
触之,必死!
作为索马里国王,他竟忘了这条谚语,以至于沦落到如今这步田地。悔恨的同时,索马里国王心中也有怨恨,怨恨当初挑唆他的神秘人。
那位突然拜访王宫的神秘人,曾经信誓旦旦地说:“只要攻下友谊城,据有港口、航道,就能给索马里带来无尽财富。”
对财富的渴望,已经渗透进索马里人的骨髓里,包括这位国王。友谊城日进斗金,一天天勾引着国王,激起他的贪欲,最终迷失了心智。
现在想来,那人显然别有用心。
可惜现在才悔悟,为时已晚,索马里国王甚至都不知道对方叫什么。
贪婪是原罪!
…………
面对陛下问询,大臣们面面相觑,一个个眼神闪烁。
索马里国王见了,心中气极,他当然知道这些臣子心里在打什么鬼主意。战争刚一开始,那位夏王就发话了,战后将善待索马里旧臣。
尤其是王国大臣,只要品行端正,都将受到重用。
这并非空口白话。
一则帝王一言九鼎,二则摩洛哥旧臣的待遇就是力证。
因此即便索马里灭国,这些大臣依然可以保住家,甚至保住荣华富贵。唯一下场凄惨、需要接受审判的,怕就是他这位国王了。
家与国的关系,从没有今天这般别扭,这般让人难堪。
这么一想,索马里国王如何不生气,用吃人的表情,一个个盯着那些大臣,近乎是吼着说道:“都哑巴了吗?还是说,你们已经想着为新主子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