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拣宝-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逸。潇洒含蓄。”

    “两派各有优点,自然也各有缺点。唐伯虎的功绩就在于打破了常规,从笔法、气势、意境、设色上,把南北两派的源流融合在一起。又吸收了元画的长处,最后形成结构严谨,风骨奇峭。笔法秀逸,水墨淋漓,意境空灵的独特风格。”

    钱老由衷说道:“他的画,既有宋画深厚功力,又有文人画的书卷气,对于后世画家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连同时期的文徵明也曾经表示过,唐伯虎当为本朝丹青第一。”

    “钱老,唐伯虎的影响力我们知道。”

    这个时候,俞飞白笑着说道:“不过,我们还是先说说这幅金山胜迹图。这画应该是唐伯虎本人的作品,而不是请人代笔的应酬之作吧?”

    话说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就是这点不好,生意太红火了,很容易忙不过来,那么只有请人代笔了。史料上记载得非常清楚,唐伯虎也有请人代笔的习惯。老师周臣、好友文徵明都曾经给他做过枪手。

    不过,由于周臣、文徵明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名的画家,就算知道是他们代笔,买画的人也非常乐意,没有丝毫的不满。

    反正画得也差不多,同样是出自名家手笔,而且又题写了唐伯虎本人的笔款。一幅作品有两位名家的墨迹,不知道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呢,怎么会介意。

    当然,严格来说,就算是代笔之作,风格也存在少许差异的。只不过王观和俞飞白的经验不足,判断不出来而已,所以才需要向钱老请教。

    “这应该是唐伯虎本人的真迹,并不是代笔之作。而且描绘得非常用心,更不是那种应酬赶工的作品。”

    钱老徐徐而谈:“一般来说,唐伯虎图画立轴比较多,横轴的较少。主要是立轴的图画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完成,从头到尾挥毫泼墨一气呵成。而横轴就需要慢慢的勾勒,一点点的渲染了,自然比较费工夫心机。”

    “所以说,应酬或卖给别人的作品,大多数是立轴的。只有自己收藏,或者赠送给亲朋好友的图画,一般是横轴。”钱老笑道:“当然,这是一种推测,也不是绝对的情况。毕竟立轴画也常有精品佳作,而横轴的图也有疏漏之处。”

    “不过非常的明显,这幅金山胜迹图属于精心创作的作品。取北宗的雄劲而避其刻露,江水滚滚,惊涛骇浪;含南宗的蕴蓄而舍其率易,山寺屹立,风清云淡。”

    说话之间,钱老眼中尽是赞赏之色:“全幅布局结构严谨,动静之间的把握,就好像是在野马脱缰的瞬间,又把套子系上了,非常具有画面感。至于笔法更加不用多说了,图画看似墨色淋漓,却处处透出空灵秀润的意境。”

    “尤其是那种小斧劈与乱柴皴、拖网皴等笔法的混搭,用笔尖正锋而不施侧笔的勾描、不加苔点等等细节,无一不说明了这画是唐伯虎揉合南北两派风格之后,自成一家的作品。”

    一番感叹之后,钱老若有所思道:“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幅金山胜迹图我也有过耳闻,据传是清宫珍藏,后来落到了汪兆铭手里。但是在抗战期间失踪了。有人说是毁于战火之中,也有人说是被日本人夺走了,现在怎么到了你们手里?”

    汪兆铭就是汪精卫,实际上精卫是笔名,就好像周树人的笔名鲁迅一样。由于用得多了,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反而让大家把他们的真名给淡忘了。

    “嘿嘿……”

    此时,俞飞白得意洋洋道:“这话说起来话长啊。”

    “那你就别开口了。”

    钱老随意摆手,然后点名道:“王观,你来说。”

    “钱老。你怎么能这样。”俞飞白十分委屈道:“明明是我先搭的话茬儿。”

    “你废话太多了,显得啰嗦。”钱老轻描淡写道:“人家是长话短说,你却是短话长说,还是免开尊口为好。”

    俞飞白顿时无语了,一脸的幽怨。见此情形,王观忍不住笑道:“钱老,还是让他说吧,免得他憋着难受,今晚睡不着觉。”

    “好吧。你说。”钱老嘴角泛笑道:“尽量简短一些。”

    “我们挖到了宝藏……”

    俞飞白就说了一句话,然后没了下文。

    “嗯。”

    钱老点了点头,示意道:“很好,够简短了。其他的。王观你来补充。”

    所以说,俞飞白还很嫩,与钱老相比,道行还差得很远。

    听到这话。俞飞白也顾不上拿捏了,急忙说道:“钱老,这事是真的。我们挖到了汪精卫和周佛海的宝藏。”

    “钱老,飞白没撒谎。”王观微笑证实道:“我们运气不错,在江南找到了一笔被人掩埋起来的财宝,收获非常丰厚。”

    “当然丰厚。”俞飞白撇嘴道:“又是黄金,又是珠宝的,还有加上一堆古玩字画,足够你挥霍一辈子了。”

    “什么情况?”钱老眼中露出几分惊奇之色:“赶紧说说看。”

    俞飞白兴致勃勃道:“这事要从一把扇子开始讲起……”

    “扇子?”

    贝叶闻声,忍不住悄悄地扯了扯王观,小声道:“就是小情撕碎的扇子?”

    “对。”王观轻微点头笑道:“不仅是她,说起来还要多谢你爷爷。”

    “我爷爷?”贝叶愣住了。

    “你听下去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此时,俞飞白恰好讲到破译暗语无果,两人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峰回路转在贝叶家中看到了黄宾虹大师描绘的南京山水图,正好与扇面上的山水相似,然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再之后就是到了太仓,从陆崇明口中了解金山胜迹图的情况,三人兴致勃勃的去到金山寺探访,又遭遇到了挫折。幸好王观灵机巧动,又有了新发现……

    “最终我们来到了龙龟山。”

    这个时候,俞飞白笑眯眯道:“钱老,您觉得宝藏最有可能埋在山上什么地方?”

    “我又不了解山上的情况,怎么可能随便猜得出来。”钱老微微摇头,却若有所思道:“不过依据常理来判断,肯定是比较显著的地方,这样才比较容易找到。”

    “嘿嘿,钱老你猜错了。”

    刹那间,俞飞白拍手庆贺起来,笑嘻嘻道:“山上根本没有财宝,我们白费工夫了。”

    “什么?”

    钱老有些惊诧,连贝叶也感到十分意外,看向王观的目光中多了几分疑问。

    “呵呵,想不到吧?”

    笑过之后,俞飞白也苦着脸道:“我们一开始的时候也想不到,白白在山上摸索了两个多小时,居然没有任何的发现。那个时候,我真想把整座山给炸平。还好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未完待续。)

第495章 奇妙的镜像

    ps:  今天第二更,请月中有票的朋友多支持。

    “……原来,财宝竟然藏在荒庙的台阶之中。”

    此时,俞飞白得意洋洋道:“在这里,我不得不郑重其事的自我表扬一下。如果不是本人奉公守法,非常讲究礼节,坚持从大门进去,说不定会错过了宝藏。”

    “不错,非常不错。”钱老脸上充满了赞许之色。

    “钱老,您过奖了。”俞飞白喜不自禁,不是很谦虚道:“您也知道,我也没什么缺点,就是太守规矩……”

    “我没夸你。”钱老坦言笑道:“我是在夸王观脑子灵活,善于把握细节,这才有了巨大的收获,硕果累累。”

    “钱老,不待这样玩人呀。”俞飞白郁闷道:“您夸他干嘛冲我笑。”

    “没眼力。”王观轻笑道:“钱老冲你笑,是在示意你赶紧把东西拿出来让他继续观赏,而不是在那里自恋。”

    “嗯,飞白你看到没有,这就是善于观察,多学学吧。”钱老连连点头,十分满意。

    “什么善于观察,分明是溜须拍马的拿手绝活察颜观色嘛。”俞飞白小声嘀咕,转头就在行李箱拿出一个方形盒子出来。

    “这是什么?”钱老有些迷惑的接过了盒子,打开之后发现盒子中是一个十分精致美观的粉彩瓷小碗。

    “钱老,这是好东西啊。”

    这个时候,俞飞白不再卖关子了,据实笑道:“传说中的洪宪瓷。”

    “洪宪瓷?”

    钱老明显一顿,然后带着几分见猎心喜的心情,小心翼翼把小碗拿了出来,也没有急着看底足款识,而是搁在手掌触摸,感觉其中的胎质情况。

    与字画鉴赏不同。钱老是鉴赏陶瓷的大行家,只是稍微掂量,他就摸透了小碗的分量与胎釉的详情,之后才慢慢打量底款与外壁绘图。

    “钱老,怎么样?”

    一会儿之后,俞飞白忍不住问道:“我们觉得东西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又怕这是高手的仿品。你也知道,洪宪瓷的那段历史太扑朔迷离了,有许多的说法。甚至有人说根本没有什么洪宪瓷,一切都是郭葆昌、古董商人利欲熏心。借袁世凯的名头谋取私利弄出来的东西。各种乱七八糟的传言都有,让人根本摸不着头脑。”

    “袁世凯称帝八十三天就退位了,洪宪瓷自然变得极为珍惜。精致美观而又神秘的东西,既有艺术欣赏价值,又能满足人的猎奇心理,自然惹人垂涏。”

    钱老笑道:“袁世凯窃国称帝,遭世人唾弃,然而,他的洪宪瓷却不臭。相反风靡一时。上至名公巨卿、富商大贾,下至中产之家、升斗小民,无不趋之若鹜。”

    “你们年轻,可能不太清楚当时的情况。”

    钱老轻声道:“那个时候。京津两地的洪宪瓷流传极广,大到一米多高的大瓶,小到三、四寸的鼻烟壶,无所不有。一经推出上市。立马引发哄抢。如果谁家里没有一件洪宪瓷,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

    “夸张了吧。”王观有些惊奇道:“难道说大家不知道东西是假的么?”

    “知道假的又有何妨?”钱老笑着说道:“只要东西不错,而且价格不贵。肯定有许多人乐意买来赠送给亲朋好友的。在当时来说,送洪宪瓷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气,所以在袁世凯死后二三十年,洪宪年款的礼品瓷,依然风行于世。”

    “我曾经听说过一件事情。”

    钱老回忆道:“那是三九的往事了,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是易培基,他的侄子送了一件底款为洪宪年制的七粉彩松鼠桃纹棒槌瓶给他。作为故宫馆长,易先生所见珍宝古物也不算少数,他的侄子赠以假洪宪瓷,他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不仅是写有明清官窑底款的瓷器大行其道,洪宪年制的瓷器也是非常流行。从这里就可以看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洪宪瓷可以与明清官窑相提并论了。”

    说到这里,钱老笑道:“况且洪宪瓷在当时来说,也应该算是新烧制的瓷器,但是世人却非常的珍惜,说明是真是假并非不重要,最终决定东西价值的,还是瓷器的品质。”

    “对对对,质量才是关键。”俞飞白认同道:“可以确定东西是那个时期的东西,如果风格质量没有什么差异,那就一定是洪宪瓷了。”

    “非常不错的东西。”钱老微笑点头,仔细欣赏起来,然后指点道:“看到了没有,外壁图案是非常传统的清代风格,也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