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皇-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这二州在朝廷手中,朝廷必定不会愿意让杨溥一族回吴地的。”

    不得不承认这厮的话颇有说服力,李发现自己心志也有些动摇。

    和滁二州都是小州,加起来也不过六县之地,而且人口和富庶程度与楚扬润常这几州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自己担心的也就是对方趁着自己无暇西顾时发起战争,若是让朝廷来充当一个缓冲屏障倒也非不可接受之策。

    见李目光闪动,江烽知道这厮也有些动心了。

    蚁贼南渡之势已成,这厮现在急于回楚扬二州迎击蚁贼,而自己也一样需要马上处理掉庐濠二州,以应对淮北变局。

    苏铁传回来的情报让江烽颇为震撼,他没想到蔡州竟然有如此决断魄力,竟然敢在只拿下北颍州,而且自己还在着力牵制其行动时就敢大胆出击亳州,可以想象得到,现在尚未完全稳定下来的感化军绝对无法抵挡得住全力一击的蔡州军,江烽甚至敢断定,只要蔡州军倾力一击,亳州的感化军绝对只有崩塌的结果。

    正因为如此,江烽才迫不及待的要了结吴地战事,否则陷在这里,一旦袁氏拿下亳州,发现淮北甚至比自己想象的更空虚,不可避免的就要生出吞并徐州的野望。

    而残余的感化军如果意识到他们无法独立生存下去了,其中肯定有人会良禽择木而栖,要选择投靠袁氏,这就非常危险了,亳州可以失,但徐州绝不可以。

    觉察到李没有说话,江烽也不相逼,二人就这样比肩而立,看着被铲除得干干净净的河汊子。

    这本是草长莺飞的好时节,江南早春景色,更是让人迷醉,但是现在却成了战火纷飞的疆场,无论是那边得胜,最后遭殃的都是这些被战乱撵得四散奔逃的百姓,而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季失去了收成,也就意味着四五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又会有大量的流民产生,谁接手,都将面临着这一难题,哪怕庐州这几年平顺,可民间穷苦甚久,升斗小民根本没有存粮,只要有这么一场战争,立马就会让他们濒临饿死的边缘。

    要么为匪,要么变为流民逃荒,要么就只有饿死,似乎还真的就只有这几个选择。

    肥水绕城郭而过,一直向东南流入巢湖,又从巢湖的东南边缘流出变为濡须水,成为庐州与和州之间的州境,一直到注入江水。

    这一线都是寇文礼的势力范围,也正因为如此,江烽才尤为看重寇文礼。

    这水军第三军成立之后,除了肩负特殊任务外,日后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掌控江水。

    要得江南,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力量不行,虽然现在看起来,接掌了寿州水军和巢湖水匪的自己水军力量已经算是强悍的了,但是江烽知道真正要图谋整个江南,这点力量还远远不够。

    连蚁贼都知道拉拢白水塘水匪了,越国水军的力量更是不俗,加上诸如镇南军那边大钟、小钟的水军,还有潭岳、江陵那边的水军,都是佼佼者,自己日后的江南攻略还任重道远。

    *******************************************************

    李最终也没有给江烽一个肯定的回复就离开了,而且离开的时候似乎还怒气冲冲。

    不过江烽却能看出对方内心的犹豫。

    双方都有底线,而自己的意见却都为各方留住了底线。

    这事儿就能成。

    他不怕李不就范。

    或许还会有一些细节上的争论,但那都不重要了,在江烽看来和滁二州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也是可有可无,吞下庐濠二州已经让他有些消化不良了,再多,他也真的有些吃不消了。

    具体的细节,自然就交给陈蔚、崔尚还有王煌杜拓这些擅长朝堂交涉的人去办理,但谁都知道时间很紧,也需要尽快把杨溥这边的事宜搞定。

    但对于杨溥来说,能留一族人的性命便是最好的结果了,他自己应该很清楚这一点。

第一百四十二节 “阅兵式”

    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就有些顺理成章了,

    随着庐州城中守军士气的迅速崩溃,三方见面洽谈也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

    虽说江烽和李这两个主导者已经见面就大方向进行了定调,但是对于杨溥一方来说,肯定也是要“誓死”捍卫自身利益一番的,争吵、谩骂、诅咒、恫吓、威胁,各种手段都少不了,只不过这都不是江烽所需要去操心的事情了。

    既然已经无力决定此事,那么庐州城迅速就成为一座撤防城市,淮右的骑军、牙军、第一军、第六军、第八军都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庐州城。

    按照和庐州守军达成的协议,东海军和淮右军各率领两个军入城,分别驻守东城和西城。

    这也是经过一番争执之后达成的妥协。

    原本东海军希望能够五个军入城,但这遭到了江烽和杨溥一方的坚决拒绝,最后经过激烈争吵之后,江烽和杨溥一方才同意了东海军和淮右军各派两军入城。

    之前来庐州江烽把自己手底下能调集起来的兵力全数调动了起来,面对李的东海军、镇海军,如果你不能展示出一点儿肌肉,那么你很难赢得对方的尊重。

    面对着黑压压走来的士卒,站在城头的李、许文稹、马仁裕、韩熙载等人也是神色复杂。

    东海左军的第一军和第二军已经入了城,就驻扎在东城,他们也是假借要一晤江烽,所以才会在亲卫的护卫下来到西城城门上,一观淮右军军容。

    淮右的崛起始终让人感觉有些雾里看花,哪怕李和江烽亲自接触,除了感觉到此人武道水准已经步入小天位外,给李更多的还是此人胆大心黑,而且极为厚颜,倒是有些枭雄之色,只是其他方面要说此人有多么傲人的风姿,也说不上。

    但有一点李和麾下众将还是承认的,那就是淮右军能抗住蚁贼和蔡州军的进攻,尤其是敢和大梁军一拼的蔡州军过招,没点底气不行,他们今日就是想要看看这淮右军如何能在群雄荟萃的中原立足。

    庐州乃是淮南大城,也是杨行密发家之地,作为州治的合肥,从三国时候就一直是江淮要地,作为州城,其城墙建设自然不会拉下,城高墙厚,巍峨雄峻,这也是为何东海镇海两军数万人围攻始终未下的一大原因。

    宽敞的城门洞与南阳这些大都邑的格局相似,都是三门洞,其中主城门洞平素不开,只供军队调动使用和国君进出。

    而今日自然是城门洞大开,迎接淮右军入城。

    事实上在之前丁满已经率领了牙军一个营提前进了城,这种情况下,起码的安全防护还是要的,尤其是在目前庐州本身局面就还混沌不堪,杨溥虽然已经服软,但是却还不愿意答应某些条件,同样李也还是三心二意,江烽这边也开出了条件,三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三方各军入城这也是一种姿态,表明是有这个意愿来和平解决此事,但是在条件上却要各自退让一步方能成事。

    淮右方面也知道李一方来观军,这本来也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作为谈判方,要看一看淮右的真实底蕴,这不为过。

    江烽当然也不吝于这一表现,实际上哪怕李他们不提出此要求,他也会制造机会让其一观,当然他们主动提出来就更好了。

    整齐的部队迈着齐刷刷的步伐走了过来。

    在这个年代,还谈不上什么真正像样的阅兵,除开真正的战争外,大家对军队的直观感觉都更多的是从军队行进间流露出来的气势来进行判断。

    第一军五个营,每个营五个都,也就是二十五个都的士卒,满编满员,就这黑压压的踏着脚步从西门外的直道行进而来。

    城墙内外早已经挤满了士绅百姓,无论是谁都知道,淮右可能会在今日之后正式接管庐州,哪怕庐州城里已经入住了东海军的两军,但大家都知道那不过是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无论如何,最终庐州城的归属是淮右。

    杨堪有些紧张。

    说实话,这种紧张,对于他自己来说还真是一件新鲜事儿,哪怕是袁无为的龙焰天王刀刀锋临头,也没有让他这么紧张过。

    无他,江烽给他的命令就是要在这入城这短短的两里地间,制造出一个“阅兵式”的气势出来。

    什么叫“阅兵式”?实际上也就是观军。

    但江烽提出的要求显然不是寻常的阅兵那么简单,按照江烽的勾画,那就是要在这短短两里地里走出淮右军的风采,要让庐州士绅百姓和东海军、镇海军一帮将士们看看淮右军是怎么做到在中原立足生根的,凭的就是这份气势!

    这个要求实在太高,连杨堪都觉得太过棘手,难以实现,但是江烽以一个都为例,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就让杨堪见识到了这位主君的天生奇才天纵不凡,让他再一次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实杨堪太过于拔高了江烽的本事,队列训练事实上早就在淮右各军中推行了,只不过在这个时代中,队列行进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纪律培养的方式来进行,甚至连江烽也没有觉得这个队列训练,尤其是对标准的严格要求有多么重要,他只是将自己所了解掌握的这些东西一股脑儿的交代给了兵头们,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去进行训练罢了。

    真正在这个时代的队伍野外行军中,既不可能保持完全一致的节奏,也不可能在步伐上完全要求一致,而所谓的正步行进更是意义不大,所以在淮右军中,这种队列行进更多的是作为军队初建时用于新兵的操练规范,尤其是对军纪的强化训练规范,到了后期的训练中,则只作为寻常训练科目中的一项来训练了,甚至还比不上这个时代的阵型操练来得重要。

    对于一军已经有着队列训练基础的士卒,让其在从未见识过现代队列行进带来的视觉冲击的一帮人面前展示一番,江烽还是有这个信心底气的。

    他以一都为例,通过强化训练,这个时候第一军良好的纪律性和服从性就显现了出来。

    短短一天时间里,一都两队一百人行进停止便颇有气象,然后推而广之到一个营,气势顿时为之一变,五百人,五个阵型走动起来,行进动作整齐划一,尤其是在长矛兵和刀盾兵的阵型变化是展示出来的虎虎威势,那种冲击力和压迫感扑面而来。

    杨堪虽然也对自己这帮部下知之甚深,但是却从未见识过自己这一军二千五百余人在行进间竟然能走出如此气势,连他这个军指挥使都被从自己面前走过这帮部下给深深的震撼了,以至于全军走过之后,他脑海中竟然全是一幅幅手脚迈进,长矛高举,刀盾压身的刚烈之姿,半晌都难以回过神来。

    现在就该轮到李以及他的东海军、镇海军一帮人感受这种气势了。

    杨堪独自一人骑马走在了第一名。

    斜跨在马鞍后的两只戟袋上的冰王戟哪怕是藏匿于戟袋中,仍然能让城楼上的众人感受到这种气势。

    连江烽都意识到杨堪这家伙的武道又有了进境,虽然还未踏入小天位,但是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也许就是某个机缘,就能让他一步登天,这大概也是杨堪急于寻求一战的缘故吧。

    杨堪之后,便是紧随而来的五营步卒。

    每营之前两名军官,营指挥使和副使,两人并肩而行,盔甲和腰间的邯刀显示出他们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