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黑漆古,若解释化学原理很乏味,简单说,就是铜锈层加厚,颜色变深形成的,看上去黑黝黝很有感觉,如果分布均匀,更显漂亮。一件黑漆古铜镜,如果加上长期盘摸再形成这么一层包浆,表面光亮可人,那就更美了,这种效果,还有人称做“传世古”。

    这面铜镜的直径大约有十五厘米,正面自然是平滑的镜面,而背面中央是经典的博山钮,边缘则是十六个向内的连弧纹,很像是云朵;而中央则有二十八个乳丁和相连的曲线。整个背面很像是一幅星象图。

    没错,这种铜镜就叫做星云镜。毛逐登时被吸引了,“汉代星云镜!”

    “哎呀,都是行家啊!”贾三干笑两声。其实毛逐就是知道个样式,至于是不是汉代的,是真是假,根本没底。

    但是,唐易这边,确实是看到了宝光,而且从颜色深浅来看,也的确是汉代的!

    “怎么样?”贾三又冲着唐易问道。

    唐易的脸上,却似乎并没有太多喜悦,“确实是汉代的铜镜,贾先生恐怕不是只想让我看看吧?这意思是想出手?”

    “如果唐老板看上了,出手也没什么问题。我就留个本儿,一分利也不赚你的,就当是给朋友的见面礼了!”贾三呵呵笑道。

    唐易终于舒展了皱起的眉头,开口笑道:“原来是这样。贾先生多少钱收的?”

    “实不相瞒,我收上来的也不便宜,足足花了三十块!”贾三依然用了“块”而不是“万”。

    这一件汉代黑漆古星云镜从表面上看,品相上佳,唯一的缺点就是尺寸不算大。近几年青铜古镜的价格接连翻着跟头,如此一件铜镜,在市场上,百万左右的价格应该是不难出手的。如果上拍,或许还能有更高的价儿。

    三十万,确实是个很低的价格。对于一般人来说,以低于市场价的三成的价格拿下,已经算是不小的漏儿了。

    “贾先生刚才说是从中原省收的,不知道具体是从哪里收的啊?”唐易突然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贾三也有些奇怪,这不谈铜镜不谈价格,非要问具体地方干嘛,随便说一个也没法考证啊?不过,他还是老实答道:“不瞒唐先生,洛州。”

    “洛州烟溪村,青铜器造假已经发展成了产业链,据说随便拎出一个村民来,做的商鼎周彝都能拿得出手。其中水平高的,在大型拍卖会上蒙混过关,就像孙猴子穿水帘洞那么简单啊!”唐易笑着站起身来,突然盯着贾三说道:

    “这一件,不会也是从烟溪村收的吧?”

    贾三心里“咯噔”一下子,手不自觉地就想把铜镜收起来,嘴里道,“唐老板说笑了,这铜镜如果不是汉代的,我掰碎了吞下去!”

    “你心虚什么?我没说不是汉代的!”唐易一把拿过了铜镜,“三十块我要了!”

第173章 连环把戏

    贾三看着唐易的眼神,似乎有点儿不太对劲儿,他身体前探,讪笑说道:“唐老板,你不会又是真拿出三十块钱来吧?”

    “你说呢?”唐易拿着铜镜,居然走到了一角的脸盆架前,将铜镜放进了空着的脸盆里。贾三一惊,急忙跟了上去。

    此时,唐易弯腰从旁边拎起了一把暖水瓶。

    贾三急忙要伸手从脸盆里拿出铜镜。

    “烫着我不管!”唐易拔下暖水瓶塞子,就要向脸盆里倒热水,而且速度极快。吓得贾三急忙抽回了手。

    “卧槽!”毛逐也连忙跑上前去,怕出什么乱子。

    “哗啦啦!”

    “滋滋滋!”

    一阵响声中,热腾腾的水汽冒了起来。唐易将一暖水瓶的水都倒进了脸盆里。

    “你!”贾三的脸上陡然变色,身体也有些哆嗦,要不是忌惮唐易身材高大,估计他早就扑上去了。

    “过来一起看看呗!”唐易笑着对毛逐说道。

    水汽渐渐散去,水中的铜镜清晰起来,铜镜上居然出现了裂纹!唐易拿起一包一次性筷子,拆开,在铜镜的裂纹处顺势戳了几下。

    结果,本来完好的铜镜,居然裂成了一大两小一共三块!

    贾三叫道,“一码归一码,梅瓶的事儿暂且不论,你烫坏我的铜镜是怎么回事!当我外地人好欺负吗?!”

    “行了,老贾,你当我这是淬火啊,我可没加冷水!”唐易拍了拍贾三的肩膀,“先是送货上门,接着又拍马屁交朋友,最后拿出一件半真半假的‘爬山头’的铜镜,你这连环把戏,耍得够溜到的。”

    所谓爬山头,也是行话,最早主要用在字画和家具上,就是指修补过的东西。这个称呼听起来有些词不达意,其实最早被称为“扒散头”,意思就是把散了的东西扒起来,后来就这两种叫法就都有了。

    爬山头和修复似乎意思差不多,但是爬山头却明显是个贬义词,因为爬山头的这种修复是隐蔽的,说白了,就是为了蒙人。

    这面星云汉镜,应该原来就是裂成三瓣儿的,又粘合修补出来,以残充好,当完整的卖。

    当然,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单纯拿出这么一面铜镜想出手,不排除他之前也被骗了。但是贾三本来就是一个混江湖的,他来“送货上门”一件高仿的永乐甜白釉梅瓶,顺道还带着这么一面铜镜,那就很明显了。

    爬山头的星云汉镜是他留的后手。

    一旦甜白釉梅瓶被识破,用这面铜镜来继续行骗,铜镜本身确实是汉镜,所以迷惑性更高。就像唐易所说,这就是一套连环把戏。

    当然了,一般人想拆拆把戏,肯定不是那么容易的。而唐易发现问题的关键,还是借助了宝光,因为铜镜上浮动的宝光之中,出现了三条裂痕样的空隙!

    一面完整好品相的汉代黑漆古星云镜,可以卖到上百万,但是裂成三瓣的,那是连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都不值的。要能卖出三十万,那肯定赚翻了!

    把戏被拆穿,贾三也不犹豫,一拱手道:“好本事!后悔有期!”说罢,也不去管铜镜碎片了,拎起装有梅瓶的纸袋子,便夺门而去。

    “为什么不拦住他报警?”毛逐问道。

    “人家是上门来出手梅瓶和铜镜的,用什么理由报警呢?诈骗?人家自始至终都没给自己的东西定性啊!不管开多少价儿,私人物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且不要说没买,就是买了,也不好定性。”唐易摇头道。

    “你说的,其实和行里的规矩殊途同归,我都知道。我的意思是,警察来了虽然不能抓他,但是可以震慑一下他,别让他再来捣乱!”毛逐解释说,“你想想,他到咱们店做局,先买了民国仿的永乐甜白釉碗,又折了这几块碎铜镜,加起来也不少钱了,肯定会怀恨在心。”

    唐易没有立即说话,默默点上了一支烟,徐徐吐出烟雾,“一旦进入了这个圈子,就永远停止不了是非纷争。这点儿小事儿才哪儿到哪儿啊!”

    毛逐愣住了,他突然觉得唐易既熟悉又陌生,这么短的时间,唐易变化太大,虽然依稀还有那个学生的影子,但也只剩影子了。

    而且很淡。

    当天晚上唐易和林娉婷吃饭的时候,也有些若有所思。

    “你怎么也这样?”林娉婷夹了一口菜,放在餐碟边,轻轻问道。

    “啊?”唐易看了看她,“还有谁?”

    “我爸呗。一天顶多见一次面,也是心事重重的!”林娉婷噘起了小嘴。

    “噢,可能他在担心秦老的事儿吧,一件雍正粉彩喜报平安摇铃尊,被当众说是假货,当时你爸也在场,这事儿不好处理。”唐易说道。他并没有说得太详细,因为林娉婷毕竟是个女孩子,对这些做局乱斗没兴趣,听多了还会烦心。

    “我外公有的是办法,他也是瞎操心。”显然,林娉婷觉得秦老应对起来并不难。

    “是啊,本来秦老就不可能走眼,这种捣乱的事儿,肯定能解决。”唐易也跟着说了句好听的,安抚了一下林娉婷。

    “说点儿高兴的事儿吧!”林娉婷眨了眨大眼睛,“我刚设计了一款首饰,公司要大力推广了。”林娉婷说着,拿出了手机,给唐易看了一张照片。

    照片上,是一款吊坠,主体是海棠花的形状,花心用一整颗圆形红宝石做成,而花瓣则是拼镶的小片红宝石。海棠花被白金枝叶缠绕,层次明晰,美感很强。在枝叶间有一处位于顶部的空隙,项链扣就搭在上面,巧妙而又自然。

    “怎么样?”林娉婷问道。

    “这海棠和枝叶的特点,倒有几分唐代镂空玉雕的风格。”唐易沉思道。

    “果然有眼力啊,我就是从唐代玉步摇上获得的启发!”林娉婷笑着伸手,滑了一下唐易的鼻子,“你猜猜,这款吊坠叫什么名字?”

    林娉婷说的步摇,是古代女子的一种首饰,简单说就是复杂化的钗子簪子,花式很是繁复,多以金银珠玉制成,行步而摇动,所以称之为步摇。

第174章 最后一问

    唐易顺势握住了林娉婷的手,柔若无骨,感到心绪平静了不少,“这海棠花的圆形中心,倒有些像眼睛。”

    “借鉴唐代玉步摇上的海棠花造型,花心又有些像眼睛,所以,这款首饰就叫做唐眼,tangeyes!”林娉婷脆声说道。

    “嗐!还不如叫美瞳呢!”唐易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哼!”林娉婷从唐易手中抽回了手,又进一步解释道,“其实这只是个直白的翻译。还是另一种翻译更好听,对外宣传也将使用这种翻译,‘tangeyes’,讨巧一点儿就是棠爱,正好也有海棠花的造型。”

    “还是棠爱更好一些。不过这个唐眼里,有我啊,我姓唐。”唐易自我满足般地吸了一口气,“这好像是说我的眼力上佳,已广为流传!”

    “得了吧你,抓紧吃,吃完陪我去逛街!”林娉婷白了唐易一眼。

    “艾玛,幸亏刚卖了块玻璃种帝王绿,我还能花点儿。”唐易伸了个懒腰。

    其实林娉婷逛街,是逛得多买得少,而且她买东西比较挑剔,倒不一定贵,逛了半晚上,都是唐易买单,也没花多少钱。

    而且唐易也买了一套衣服,一件浅绿色的衬衫,一条米黄色的休闲裤,一双休闲皮鞋。主要是为第二天的宋刻本捐赠仪式和新闻发布会准备的。要说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儿,而且就和唐易开玩笑说的一样,真的会在收藏界广为流传。

    回家后,唐易早早就睡了。

    第二天起床,收拾停当之后,唐易出了门。按照之前说好的,省文物局科技处处长匡海生自己开车来接他了。

    匡海生之所以没用公车,主要还是为了说话方便,用公车也很符合程序,但多了一个司机不是?

    “省厅的专案组确定,去年的9月9日最有可能调包,除此之外毫无进展。而且去年9月9日所有的线索都断得天衣无缝。那天省博外面的一条电缆被施工队伍挖断了,正好停电,监控没用了。”匡海生说道。

    这省博的汝窑天青釉莲花笔洗,因为沈松岩率先发现了巧妙利用开片的“火圣”二字,已经确定被调包无疑。当天,省博一共停电七个小时,汝窑笔洗也没有展出,应该在库房里。这种情况下,需要两名库管同时签字,各自输入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