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看着文佳笑了,也跟着笑了,“不过,是元代的其他皇帝,倒是有可能。”
“对了,你刚才说,元代皇帝得到过传国玉玺?”文佳紧接着问道。
“这只是一种传言。现在比较普遍的说法,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抱着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就此不知下落。”唐易解释道。
“我问的就是这个传言。你别光说元朝的事儿,一并把后唐之后的也说说。”
“说来有点儿乱。”唐易理了理思路,大致把这个传言介绍了一下。
说是传国玉玺失踪之后,后周太祖郭威找不到玉玺,自己就刻个“皇帝神宝”,就这样传到北宋。
到了北宋哲宗的时候,有个农夫耕田,居然在地里发现了传国玉玺,就送到了朝廷,结果皇上和一些大学士研究之后认定,这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但是,他们认定了,很多人却觉得不是。总之是存在争议的。
到了靖康之耻,徽钦二帝被掳走,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也被金人掳走了,从此又断了消息。
可是,到了元代,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驾崩之后,传国玉玺却突然出现在了大都!而后的说法又出现了分叉,有说是当时的权臣伯颜(附注:元代叫伯颜的大臣不止一个,还有脱脱这个名儿,重名的都不少,特此说明一下。)所得,后来伯颜集中磨平销毁过所有的玉玺,所以传国玉玺可能遭遇不测!
“就这么轻易毁掉了?”文佳插了一句。
“这个说法漏洞很多,传国玉玺这样的东西,不要说一个大臣了,就是皇帝,也不可能就这么毁掉。”唐易道,“不过,元代和氏璧传国玉玺出现在大都,还有另一个说法。”
这个说法是,当时玉玺出现后,被另一个大臣所得,这个大臣将玉玺献给了忽必烈的孙子铁穆耳。而且说得更是有鼻子有眼,还说了印文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铁穆耳就是后来的元成宗,而且玉玺往下开始传了,直到元朝灭亡,才又没了消息!
明初,朱元璋曾经对元朝残余势力穷追猛打,大将徐达也深入过漠北。有人推断,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是表面原因,真正原因就是找寻和氏璧传国玉玺。当然最终还是没有找到。
如果照这个说法,和氏璧传国玉玺,就是在元代皇帝手里没的!
“这个说法,倒是和我们之前的推论不矛盾。没了之后,到了清代,又出现了,乾隆又得到了。”文佳接着却又看了看唐易,“你说,乾隆得到的玉玺,会不会是假的?真的玉玺,被元朝末代皇帝或者后代带着陪葬了?”
唐易点点头,又摇摇头,“真相只有一个,在知道真相之前,任何看起来无比缜密的推理,也都可能是错误的。虽然我觉得你说的不太可能,但也不能否认,不是百分之百能否定的。”
唐易说完,陷入了深思,这个可能,他一开始想都不愿想。但是这龙纹紫匣突然空了,会不会是后来罗赞考证发现有假,才会拿出来呢?
一团乱麻。
“别想了,去!”文佳突然朗声道。
第1241章 长途列车
唐易看了看文佳,“干想确实没用。如果漠北双雕这次收来的陪葬品,真是一处元代皇帝的墓葬里出来的,最起码我们有可能获得线索!哪怕是沾点儿边的佐证,结合我们之前获知的信息,就有可能延伸出价值。”
“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能得到半点儿线索,就不白去。即便是没有和氏璧传国玉玺的线索,我也想看看,这方所谓的玉玺到底是什么!”文佳接口道。
打定了主意,唐易立即给廖沫儿去了电话,表示可以一起去,同时还会有文佳。廖沫儿大喜。同时呢,有文佳在,可比老a踏实多了。
答应了长谷静真的事儿,唐易照办。第二天临近中午,两人再次见面,长谷静真拿到优盘,提出要请唐易吃饭,唐易自然婉拒。长谷静真也就没坚持。
唐易想起蒋英年之前的提醒,便给他打了个电话,不过只是说了这次行程,龙纹紫匣的事儿暂时没说,这个他想等回来一并找机会再商量。
蒋英年倒是很放松,“行,有什么新发现及时联系。不过,要真是出土的文物,能不接手我建议你不要接手!查找线索为主,总之,违法的事儿尽量不要碰。”
唐易也是这么想的。至于廖沫儿交易与否,他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就算是普通合作,也总不能跟着人家有了这次机会,到时候再把人家卖了。
中午饭,是唐易、文佳、廖沫儿、老a一起吃的。吃饭的时候,廖沫儿大致说了下行程,晚上出发,因为她一直在等着唐易,所以下午一起办理各种手续,只不过提前联系好了,走的是旅游签证自由行。
和漠北双雕的交易,提前约好是在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进行,不过具体时间和地点需要到了再商定。
“我查了一下,今晚燕京没有到乌兰巴托的航班啊!”文佳放下手机说道。
“我们这个自由行,出入境路线都是坐火车,走航空很不方便。虽然和漠北双雕谈生意,谈妥了价钱,他们会负责把东西带到国内。但是既然出去了,万一我们还有什么东西入手,坐火车麻烦更少。”老a补了一句。
文佳点点头,这个确实是。回来的时候,只要肯花钱,走铁路线可以通融的地方很多。早些时候,很多倒爷都是从铁路线走货。
“到了乌兰巴托,会有一个蒙古导游mm和我们会合,兼职翻译。”廖沫儿接着说道,“当地的整体治安情况,比不了华夏,而且有些人专门针对华夏人的财物下手,所以我们尽量小心。”
文佳撇撇嘴,“还当是元朝哪?”
廖沫儿笑笑,也就没再多说。
晚上,他们乘坐的是燕京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在乌兰巴托经停。四人正好一个软卧车厢,虽然就廖沫儿一个女的,但是还是在一起相对安全一些。
车上很多乘务员都是蒙古人,英语不是很标准,不过有的人会说简单的华夏语。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列车到达了边境口岸二连市,这个时候,需要下车换轮。所谓换轮,是因为这个蒙俄两国的铁轨,比华夏要宽,到了二连市,出境之前,列车得停下来,送进换轮场,更换车轮转向架,然后才能再次上轨。
换轮的过程,其实很让人烦躁,因为还有出入境的一系列手续。
乘客接受检查,上交护照盖章,然后就在小站里等着,折腾三四个小时,才回到车上。这时候上了车,又得接受蒙古国方面的检查,再次上交护照盖章,等这些都弄完了,居然到了中午。
四个人都有些疲累,不过好在睡了一晚上了。简单吃了点东西,都靠在软卧上,从车窗看风景。
进入蒙古国境内,乘务员的管控明显严格了不少,有人出软卧车厢,会问,会督促尽快回去。
不过,进入蒙古国境内之后,车站却明显少了,半天才停一次。想想也是,主要是草原,城市稀疏,相隔很远。
刚进入蒙古国的时候,在一个叫扎门乌德的小站停了一下,可以下车买些饮料食品水果什么的。不过他们没下去,带的东西足够了。
文佳从车窗里看到,这个小站居然没有护栏和检票口这样的设施,是敞开式的,也就是说,随便出入!老a之前到过蒙古国,这也是让他陪着廖沫儿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告诉文佳,蒙古国根本没有逃票这样的事儿,政府干嘛还要花钱搞这些设施?
“蒙古国的人认为偷窃是很可耻的。”老a懒洋洋说道,“不过,我听说抢劫外国人的事儿还不少,你说,这算什么道理?”
唐易笑道,“华夏不也有经典的一句话么?我不打女人!你说,打什么人不是违法?难道打男人就对了?这是纯粹的自我道德约束,既然是自我道德约束,合不合理自己定。其实呢,连法律都不遵守了,还谈什么道德?”
老a点点头,却没再说话,继续看风景。经过牧区,辽阔的草原上,能看到少量分布的蒙古包,天地间,仿佛有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他们都很少坐这种长途列车,这种累很特殊。到了乌兰巴托,已经是将近半夜了,办完手续出了车站,就更晚了。那个蒙古导游mm却很有职业操守,而且胆子似乎很大,就这么一个人,举着牌子等着。
小姑娘看起来年纪不大,大眼睛笑成了一弯月牙,个子不高,皮肤很白,脸上零星有些雀斑。
“我叫其木格。”导游mm和四人碰头,相互简单介绍了一下。其木格的华夏语说得很好,蒙语是她的母语,自不必说,另外,她还会英语和俄语。
乌兰巴托火车站,自然要比那个扎门乌德小站大得多,不过同样没什么出站口,下了车,人流依次而出,一时嘈杂纷乱,各种口音交错,主要是华夏人、蒙古人、俄罗斯人。
车站外,出租司机非常多,但是不见正规附设,一看就是黑车。不过,其木格的导游费用比较高,包含了车辆费用,她是开了一辆普通轿车来的。
用了不到十分钟,就到了他们预定的成吉思汗酒店。
第1242章 两件重器
因为太晚了,四人各自回房休息,同时和其木格约好,临近中午过来找他们,午饭带着找个特色饭店。早上酒店有早餐,再说几个人一路旅途劳顿,说不定睡起来就快到中午了。
换了新环境,唐易睡得并不好。早上很早就起来了,但是一点儿都不饿,也没有出去吃饭。
九点多的时候,文佳敲门进来了,“你怎么不去吃早饭,刚才他们还问你呢。”
“不饿。中午一起吃吧。”唐易点了支烟,“咱们对蒙古国了解太少了。”
“喏,这是老a准备的蒙图,先从钱开始了解。”文佳拿出的,是几张面值一万的纸币,蒙古称为图格里格,所以简称蒙图。
面值一万,也值不了多少钱。华夏的一块钱,能值三百蒙图左右。
这一万蒙图的纸币上,是成吉思汗的图片,不过只有五百蒙图以上的是成吉思汗,五百蒙图以下的,是苏赫***。一个古代人物,一个近现代人物。
蒙古国的历史有点儿特殊。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但当时的民国政府并不承认。这个在清朝的时候,什么情况是很清楚的。不过,当时华夏正在经历北伐战争,北洋军阀忙着打仗呢,所以这个悬案没解决。
结果,二战之后,雅尔塔会议规定,外蒙古现状必须予以维持。外蒙古的背后是苏俄。后来民国政府才承认外****。
所以,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还叫外蒙古,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应该有印象。直到1992年,外蒙古才改为蒙古国。这不光是国名的改变,就和苏联解体出现俄罗斯一样,外蒙古是人民共和国,蒙古国实行的却是有总统的议会制。
这些唐易是唐易知道的,他看了看几张蒙图,“我不是说不了解基本情况。”
其实,昨晚他重新琢磨了一下,和漠北双雕交易约定在乌兰巴托,但如果真的有什么线索,需要到不儿罕山附近呢?
文佳看了看唐易,“我知道你想什么,我也想过。不过,那个地方,能不去就不去。一旦出事,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