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6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普通的常规航行速度三十节的快艇来算,从西表岛驶至“元宝岛”,三海里还用不了十分钟。

    “你真是个福将啊!”文佳对司马六哈哈笑道,“没想到去看个什么小罐,居然弄到了明代老地图!”

    司马六自然也很高兴,“要是能把那个小罐买下来就好了。”

    “人家不卖你有什么办法?而且你看起来这么迫切,他以后就是卖,估计也是高价。”唐易想了想,“那个王导,到时候是一起去的,他是娱乐圈的人,而且这事儿比较特殊,一定不能让他知道。”

    司马六点点头,“我有数,好处是他到时候会比较忙,我们比较自由。我准备只安排一个熟悉快艇驾驶的去,到了之后,让他在岛边等着,我们就说上去玩玩儿。”

    这件事儿大体落实了,三人都突然感到肚子饿了,收拾好东西,便一起出去吃饭了。

    ps: 身体原因导致今天第二更有些晚,而且有些渠道延迟时间很长,这个我也没办法。感谢朋友们的关心,另外以后我尽量在章节后说明一些情况,因为主站之外的渠道看不到作品相关。

第1179章 蛐蛐罐儿

    正在吃饭的时候,谭千常给唐易打了个电话,说:那件明代宣德鎏金绿度母铜像的事儿,因为这案子的情况,被有些人知道了,打听下能不能出手?

    “是闵天想要么?”唐易想了想,直接问道。

    “是。”谭千常也没再隐瞒,“他问了我一句。”

    闵天在庄子梦蝶青花大罐上吃了一次大亏。当时还让唐易掌眼来着,唐易说得模棱两可,他当成是暗示真的了,后来才通过沈松岩搞明白了。不过,这事儿赖不着唐易,算他没琢磨明白。

    现在,这宣德鎏金绿度母铜造像,既然传出来是唐易被盗的东西,那铁定是真的了。而且闵天信佛,加上又是精品,所以动了点儿想法。他自己问不好意思也怕被拂了口,想了想,找了谭千常。

    佛教从印度传到华夏,演化出了很多本土的东西,而且藏传佛教和中原佛教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现在很多信佛的普通人,不会去过细的讲究,供奉佛像也是如此。别看闵天是玉器行业的牛逼人物,但是在这一点上,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讲究。

    “你想捧着他顶事儿,你在下面游刃有余,这个思路我不反对,不过这东西,我确实不能出手,太难找了。”唐易和谭千常也不来虚的。

    “行,我明白了,你有个话就行,我好答复他。”谭千常又说了两句,便挂了电话。

    “明代永乐、宣德的东西,现在只要是真品,基本没什么低价。”司马六接住话茬说道,“我看新闻,这两天港岛有块永乐的九宫八卦牌上牌,落槌价儿四百八十万港币,就那么一块小牌子。我看下面就有评论说,逢永宣,必出高价。”

    “明代永乐和宣德朝的东西,确实是特别值得收藏的。”聊起这个,唐易的话头儿也起来了,顺道多说了几句。

    国力和皇帝特点,决定了艺术成就,这个不能说百分之百对,但是基本上是对的,起码是很有道理的。

    永乐皇帝朱棣,虽然人比较狠,他是家族内造反的皇帝,算是夺了自己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手段也很极端,但是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国力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他干了很多大事儿,比如迁都、建故宫。没他就没有今天的故宫。

    再比如《永乐大典》,还有郑和下西洋,等等。

    不难看出,朱棣的气魄很大。从艺术品上来说,尺寸就大,比如青花大盘,那个头儿;气势也很猛,玩古的都知道,永乐时期的龙纹,状态很凶猛很有气势,那眼神儿冷不伶仃一碰,震慑人心,算是明清两朝之最。

    如果在现实中,有人给你看一件瓷器,说是永乐的,上面带龙纹,你只需要看一眼那龙,只要是没气势,别的甚至都不用看,这就不对!

    再说宣德皇帝朱瞻基,是朱棣的孙子,这个人除了治理国家有一套,还有个特点,爱好艺术。皇帝爱好艺术,当朝的艺术品差不了。宋徽宗时期的书画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精品,无比繁荣?因为他自己就是个书画家。

    宣德朝最出名的,宣德炉。直接用朱瞻基的年号命名。铜器,瓷器,宣德朝都出现了一个顶峰状态。

    在宣德朝,还有一种很特殊的瓷器艺术品,别的朝代都不能比,蛐蛐罐儿。

    宣德皇帝是个治理国家的好皇帝,不过人家也得有点儿爱好,他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斗蛐蛐。以致于后代史官有人称他为“蛐蛐皇帝”。这种以偏概全的劣性,很多人都有,好像只有二十四小时批阅奏折,咳血类似的才是好皇帝。咸丰皇帝咳血死的,肺结核,他是好皇帝么?

    这个宣德的瓷器蛐蛐罐儿,传世的非常非常少,估计目前存世的恐怕是个位数儿,不要说唐易手头没有,台岛故宫里,宣德瓷器收藏了多少件?根据各种资料显示,有一千多件,但是一个蛐蛐罐儿也没有!据说最开始发现的时候,还不知道是蛐蛐罐儿,只是觉得形制特殊,制作精美,后来才有人研究出来,原来是个蛐蛐罐儿。

    为什么传世的这么少,史料中有过记载陈述:宣庙崩,太后即命将宫中玩好之物,悉皆罢去。宣德死了,他老娘张太后,把他玩儿的这些个东西,全给毁了。

    说道这个,唐易在瓷都也听说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瓷都出土过一些青花残片,出土之后,专家拼凑过,就是蛐蛐罐儿,大致能拼凑出二十多个,而且能看出来,是故意砸的!这个和史料就对起来了。”

    “宣德蛐蛐罐儿,全世界也没有几个?”司马六咋舌,“怪不得也没听说什么博物馆里有。”

    “说起这个,又不得不说倭国鬼子,倭国有个美术馆里就有一件,很完整,带着盖儿,瑞兽纹饰,我看过图册。”唐易接口道。

    “听着就来气!”司马六喝了一口酒。

    “呵呵,好东西咱没有外国有的,不少呢,你气得过来么?”唐易笑笑,“现在保住不继续外流,都是个很困难的事儿。所以啊,见到永宣时期的精品,可得抓好了,不能放手。”

    永宣这个称呼,前面说过,隔了一个洪熙,因为洪熙皇帝在位不到一年,世人常称为永宣盛世,《明史》里面,对这三十几年的盛世,用过一个形容词儿,叫做“蒸然”。非常形象贴切,蒸蒸日上,蔚为大观。

    “都说永宣不分,你弄几句心得我们听听呗?”司马六听着听着,忽然提了一句。

    玩瓷器的,永宣不分是一句老话,的确不好区分,尤其是当时很多官窑器也都不带款儿。

    唐易想了想,“技术上来说,大致有三点,第一个呢,永乐的釉,相对光滑,宣德的,出现橘皮纹的多。第二个,永乐的胎偏轻,宣德偏重。第三个,永乐青花的晕散轻一些,显得清亮一点儿,宣德的晕散重一些。”

    顿了顿,唐易又道,“不过这都不是绝对的,还得具体东西具体分析。我说的三点,只能作为基础性判断。”

第1180章 别不识相

    司马六点点头,“这些个,平时也听不到。我都想拜你为师了!”

    文佳哈哈大笑,“你要真拜,我当个引师,也顺道占个便宜。”

    这都是玩笑。唐易摆手道,“司马兄,你是老大哥,别整没用的,这次出海的事儿,多亏有你,博物馆也有你一份儿,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开口就是。”

    三人算是比较高兴,这顿饭吃到很晚,才回去休息。

    司马六单独走了。因为喝了酒,文佳和唐易打了辆车。文佳要回原先住的小区取件东西,便让司机先去那里。

    的哥路挺熟,遇到红灯,拐到了一条小路,这一走,又路过了“寄意寒星”酒吧。这会儿,正是酒吧客多的时候。

    偏巧,这个时候,老板芮荃正在门口送一个相熟的客人。她出去躲了一段,没什么动静;而廖怀沙听说唐易去了英国,回来之后,廖沫儿又找过他,想想应该是没事儿了,便又让芮荃回来了。

    本来文佳已经在四合院长住了,结果今晚上赶上了这个寸劲儿。

    “嘿,今儿不碰上她,我还把她算计你的事儿给忘了!”文佳冷冷一笑,低声对唐易说道。

    唐易心情有点儿复杂,嗯了一声,没多说。

    过了酒吧十几米,文佳突然对的哥道,“我下车,你把他送到地儿。”

    直到文佳下车,唐易也没有阻拦,而后对司机说了四合院的地址。这件事儿,他本身算是“受害者”,当然,这个受害有爽的成分在里面,但说到底,是被人算计了。

    文佳要替他出头,他要是再拦着,就有点儿装逼过度了。而且,要是文佳真想收拾芮荃,有的是机会,唐易也拦不住。

    “你哥们儿这是要去酒吧撩妹儿啊!”的哥开上了大路,才笑着对唐易说道,“看样子,你是老婆管得紧,要回家交公粮?”

    唐易掏出一支烟点上,“他去杀人,你怕不怕?”

    司机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什么?”

    “我说,他要是去杀人。可毕竟坐过你的车,后面要是有麻烦,你怕不怕?”

    “哥们儿你真能开玩笑,这里可是燕京 ,华夏的首善之区!”

    唐易干笑两声,却没再说话。司机用怪异的眼神看了他一眼,也不再吱声了。燕京的哥都有点儿话唠,而且似乎懂得特别多,大到国事外交,小到街道政策,这要放下去当个县长都好像绰绰有余。唐易是有点儿烦乱,不然也不会用这种方式让的哥闭嘴。

    文佳倒是没有先去酒吧,而是先回家取了东西,这才慢悠悠走到了酒吧。

    “寄意寒星”是个静吧,不过再静的酒吧也有点儿闹腾,这会儿也有歌手在唱歌,文佳进去的时候,一个挺有范儿的光头男正在唱《悟空》,刚起头:

    月溅星河,长路漫漫,风烟残尽,独影阑珊,谁叫我身手不凡······

    文佳踩着这首歌的旋律,施施然走进了酒吧。

    “先生一位吗?”一个服务生笑着迎上来。

    “芮荃在哪儿?”文佳脚步不停,向着吧台走去。

    “您是?”服务生脸色一变,这个人怎么像是来找茬的?

    “我找她有点儿事儿谈谈。抓紧去通知。”快到吧台边的时候,文佳突然站定,扫视了一圈。

    服务生一边朝吧台边一个留着青茬头的壮汉递了眼色,一边又问道,“您有预约么?”

    “她是驻华大使啊?一个酒吧老板,预约?你是不是因为长期上夜班,大脑萎缩了?”文佳一想起唐易的事儿就有点儿气,加上刚才已经给服务生说了一遍了,服务生却絮叨些里格楞,他有点儿不耐烦了。

    “您稍等!”服务生立即退到了一边。因为青茬头已经和两个有点儿架势的男子走了过来。

    这静吧,一般闹事儿的少,所以内保不多。青茬头是内保的头儿,不过,他可不是混子出身,正儿八经的侦察兵退伍。其他的内保也多少有点功夫。芮荃不愿意用乱七八糟的人,也不愿意用水平差的,青茬头算是很合她的意。

    “这位先生,您找芮姐有什么事儿,能不能先和我说说?”青茬头开始还是很礼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