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钥匙的事儿,是当时赵家家主的主意,世代保存,一旦有龙纹紫匣的主人忘记密码来求解决,钥匙就能起到作用。
这本杂记,关于这部分内容,到此就结束了。而这几只龙纹紫匣和这把孱陵大钥的去向,却没有提。
唐易收起手机,“这龙纹紫匣,本来制造得就不多,存世的,肯定更少了!白姓古董商手里那一个,是孤品也不一定。至于这把孱陵大钥,更是扑朔迷离,因为桂南赵家,我从来没在史籍里见过,要不是方老说的这本杂记,恐怕根本想不到,居然能和我们掌握的线索联系起来!”
“如果和氏璧传国玉玺一直在龙纹紫匣里装着,那的确很难留下线索。不过,这件事儿前后勾连,麻烦更大了!”
唐易点点头,“看起来,似乎河野饭冢得到了龙纹紫匣!只不过不知道密码,也明白这东西不能强行打开,而且他居然知道来历!所以,一直在寻找孱陵大钥!”
“他得到龙纹紫匣的可能性虽说很大,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东西不在他手里,但是他知道在哪里,一方面想拿到龙纹紫匣,一方面也在寻找孱陵大钥。所以如今在不在河野家,还不能百分百断定。”文佳接口道。
“到底是不是在他们手里,这个秘密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现在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这龙纹紫匣里装的是和氏璧传国玉玺。”唐易沉吟。
“最好是不知道。不过就算不知道,想拿到这个龙纹紫匣,恐怕也是不太可能。如果在河野家,还想让他们吐出来?如果不在他们手里,也应该在倭国!”
唐易没再说话,点了一支烟,抽了起来,一支烟快抽完的时候,才道:“这件事儿,凭我们的力量,肯定是完不成的。”
“你又要找老蒋?”
“和氏璧这东西,本来就不可能私藏,能重见天日,而且回归华夏,我心愿就足了。不过,告诉蒋主任是得告诉,却不是现在。”
“你想等尝试复原神灯之后?”
“对。正好这段时间,我也琢磨琢磨。”
“行,这件事本来也急不得。走吧,回去和我师叔商量下。”
两人回了市区,到了四合院。
关于不带丁丁去的事儿,唐无心想了想便答应了,暂时托付给老庞和侯如海一阵子,倒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唐易在燕京主要就是和文佳还有唐无心核对复原的细节,考虑可能出现的事情。
期间,还和沈松岩见了一面,说了说庄子梦蝶青花大罐最后的去向。沈松岩对这个去向似乎很满意,“一个知道是高仿,却仍旧愿意收藏的人,这算是最好的归宿了!”
转眼之间,就到了这个月的月初,过几天就该出发了。
这天是周五,晚上在四合院吃了饭,唐易正在查看毛逐传来的翡翠销售情况,手机却响了起来。
电话是司马六打来的,“唐总,明天周六,有没有兴趣一起逛逛早市?”
唐易想了想,是有日子没去市场了。而且,他对司马六印象不错,这个人,精明之中有几分豪气,交往起来还是很舒服的。便答应了。
第二天凌晨四点,司马六的司机开着车载着司马六,就来接上了唐易。唐易听文佳房中没动静,便也没扰他清梦。
两人下车走到门口的时候,正好四点半。天色还暗,略有点儿蒙蒙亮,却早就有不少摊主和买家在等着了,大门一开,呼啦啦开始涌入。
周六的这个早市,有些圈里人喜欢称之为鬼市,不过现在的所谓鬼市,和以前的早就不一样了,其实就是早市罢了。唐易和司马六都是直接称其为早市。
第989章 鬼市出手
以前的鬼市,有很多名堂,很多讲究。
鬼市这个称呼,首先是因为时间是凌晨,天没亮,黑灯瞎火的。有人拿着火折子,有人提着灯笼,这鬼没见到,装鬼的气氛倒有了。这种气氛下,土里来的、别家偷的,造假的、做旧的东西倒是占了便宜。
还有一种说法,晚清时候,国运颓败,很多清朝的破落贵族,开始变卖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过,他再破落也是贵族不是?所以不能折面儿,就趁着天亮前半明半暗的时光卖东西。
说法很多,但以前的鬼市,确实很多东西来路神秘,而且市场里没有叫卖声,有点儿静悄悄的感觉。买卖东西,都是小声说着行话,搭手谈价不动嘴的也有不少。
不管怎么样,这鬼市的叫法,听起来比早市要牛逼,尤其是商户和摊主,更喜欢这个叫法,最起码能吸引人不是?
但现如今,潘家园鬼市开市,都是大把的人涌入逛摊,你想安静也不可能。人多,他就杂,其中很多都不是真懂行的,甚至还有只是来凑热闹的,碰上个便宜的小玩意就买着玩玩,大件古董他们也不敢出手。
还有,如今这鬼市上,已经是卖什么的都有了,核桃,木质手串,还有蜜蜡松石南红一类的工艺品占了相当一部分。
这种情况下,除了天没亮不变,其他基本不可能有早些年鬼市的影子了。再说了,如今不比过去,哪有几件真东西啊?
很多玩家手里都带着强光手电,比以前灯笼可先进多了,比天亮的时候看得还清楚。
搭手谈价的也不可能有了,没几个人懂这个,不过,基本上也都不是大声谈价。甚至有的摊主准备了计算器,报价的时候在上面按出个数字,买家回价儿,也按一下,一来二去就这么谈价。
这一开市,摊主很快各就各位,这守箱子的也三五成堆,做好了准备。
其实,这守箱子的里面,有很多古玩店的老板,到潘家园鬼市抓货,是很多老板的习惯。不管捡漏与否,摊上的东西开价比店里的便宜那是真的。
唐易其实不太喜欢守箱子,但是司马六好这口儿,早就瞅准了一个红脸膛看起来忠厚稳重的大爷,在他的摊子旁边蹲下等着,唐易则笑着站在他旁边。
这个红脸膛大爷带着两只大旅行箱,一只灰色的略小,一只褐色的略大。他先把略大的褐色箱子打开了。大爷旁边,还有个同来的小伙子帮衬着。这么多东西,一个人他也弄不了。
这一看,东西不太多,大部分都是大件,都用报纸严严实实地包着。
守箱子也是有讲究的,看报纸的形状大体得先估量是什么,该抢不该抢,得先有个数。因为有的人喜欢不等摊主揭开报纸就喊“先拿给我看看!”下手晚了,好东西可能就没了。
这摊主先拿出的东西,从包裹的报纸上,很容易看出来,是一只碗。之前说过,瓷器里面,趴着的不如站着的,这碗就是趴着的,瓶子就是站着的。
这东西拿出来,没揭报纸的时候,还真就没人抢先。
不过,当这报纸一打开,靠着摊主最近的一个精瘦汉子,一下子就抓住了碗沿儿,“这个我看看。”
这碗之所以引人注意,是因为这是一只龙纹碗,五爪龙。青花,碗的外壁是双龙同向赶珠。
明白人上眼就能看出清晚期,但再晚,它这纹饰,也是宫里的东西。如今在地摊上碰到这样的东西,已经是很难了。
精瘦汉子把碗拿手里,先翻底。翻底之后,边上有眼明手快的立即拿手电筒晃了晃,不少人都看清了,六字双行楷书:大清宣统年制。
不知道这精瘦汉子是不是觉得宣统的年份不够,看了一会儿竟然放到了摊上。司马六这挺麻利,就手就第一个抄起来了。精瘦汉子看了看他,笑了笑,又盯上了摊主手里拿出的另一样东西。
这东西是一件老木雕,司马六不感兴趣,专心看起手里的碗来。
看了一会儿,觉得没问题,宣统本朝的官窑器。不过在问价之前,还是看了一眼唐易。
唐易微微摇了摇头,给了一个否定的眼神。刚才司马六用手电看的时候,他已经顺带看过了。更何况,他还有“特殊能力”辅助。
司马六犹豫了一下,还是又把碗放下了。唐易的眼力和学识,他已经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唐易不是个草率的人,如此肯定的“不要”眼神,那就是确实不值得买。
这碗一放下,就又被人拿走了。这时候,正在看老木雕的精瘦汉子,却瞥了一眼司马六,而且微微一笑。那笑容的意思,让人感觉是:你也看出来了?眼力不错!
好像是这碗有问题一样。
不过,这时候,司马六还得继续看看有没有其他好东西,再说人也多,所以没法问唐易为什么,便转而继续盯着摊主往外拿的东西。
可惜,接下来的东西,不是仿品,就是司马六不感兴趣的。
最后,摊主的褐色大皮箱里,只剩下了最后一件东西了。这皮箱里,基本都是大件,只有两件小东西,一件就是最初拿出来的那只宣统青花龙纹碗,再一件,就是这件东西,比第一只碗还要小。
摊主刚把裹着报纸的这件东西拿出来,唐易居然出手了!他快速绕过人堆,走到摊主的旁边,不等摊主把报纸揭下来,就伸手托住一侧,“这件我先上眼看看!”
摊主一看唐易,微微一愣。首先,这摊子前的人里,就属唐易最年轻。再者,只看报纸包着的器型就出手,不是个行家就是个冒失的人。不过,唐易一直在看他拿东西,动都没动,这最后一件,却动得比谁都快,显然不是个冒失的人。
他当然不知道,唐易透过报纸,已经看到了浮动的宝光投影!
摊主对唐易产生了兴趣,而且第一个箱子里的东西都拿完了,他也得缓一缓,不由笑着问唐易道:“这位老板,您觉得这是件什么东西?”
“看器型,像是文房里的水盂。”唐易应声直说,同时揭开了报纸,结果,里面还裹着一层白色卫生纸。
第990章 很难捡漏
其他的东西都只有一层报纸,一看这里面还有一层卫生纸,边上的有的人已经瞪大了眼。保护得更仔细,最起码说明摊主认为这是件好东西。
唐易继续将卫生纸拿掉,露出了一只茶叶末釉的敛口弧壁圆水盂,口径不到十厘米。
茶叶末釉,就和茶叶末一样,绿中泛黄,釉面不透,隐约可见点点黑斑。这种釉,有的人不喜欢,比起艳丽的釉色和彩料,的确是有点儿灰头土脸的感觉。
不过,也有人很喜欢,因为显得肃穆沉静。关键是清代皇廷很喜欢,包括茶叶末釉在内,还有鳝鱼黄釉等,被称为厂官釉,多有烧造。
而且,这只茶叶末釉水盂,不是单纯的茶叶末釉,上面还描了金。描金的内容,有朵朵祥云,还有八只翩翩起舞的蝙蝠。这蝙蝠,用“翩翩起舞”听起来有点儿别扭,可这八只蝙蝠的姿态,的确是很优美。
底款很清楚,六字三行篆书款:大清雍正年制。
唐易有些郁闷。
这东西是雍正本朝的精品不假,可是,比较开门。也就是说,水平高一点儿的人,都能认定为真品。这意味着,也就很难捡漏。
虽说这年头在地摊上遇上这么一件精品,本身就是撞大运了,可是唐易捡漏捡惯了,多少会有一些落差。
摊主见唐易看得差不多了,“这东西,本来应该走拍的,不过我急等用钱,今儿就一并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