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刻在这龙鳞上的散句流传出去,就凭着与和氏璧传国玉玺有关,恐怕都会流传千古。
整理了一下思绪,琢磨了一下结论,唐易最后忍不住自言自语说了一句:这是有线索不假,但是和没有线索又有什么分别呢?
唐易又点了一支烟,顺手把那张白纸点燃,放到烟灰缸里烧了。
这事儿,他决定暂时不告诉匡海生和蒋英年,首先这线索基本上作用不大,其次藏有这方“摛藻为春”玉玺的事儿他暂时还不想说出去。
和氏璧传国玉玺,这样的东西,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唐易最后真的拿到了,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条模糊异常的线索,带给唐易的,只是暂时的震惊和兴奋,他最终让自己变得理性起来。这事儿,唯一能做的,就是暂时放一放,盲目追查的结果基本上是枉自徒劳,而且还可能走漏风声,带来负面作用。
当然,暂时放一放不代表一直就这么放着,这事儿,心里是留下了一个眼儿的,真要线索透光的时候,那还是能抓住。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念叨着这句话,迎着月光,唐易离开了阁宝多,向家里走去。
接下来的两天,唐易除了处理公司的事儿,就是和家人以及林娉婷在一起。
听说唐易又要出去,还是有关玄黄神灯的事儿,林娉婷本来松弛了一段时间的神经又绷紧了,不过她也知道没法阻止、也不能阻止唐易。
唐易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自从上次知道以神识复原玄黄神灯的方法以来,他总觉得和林娉婷之间有什么事儿没说开似的,但是从实质内容上来看,好像该说的又都说了。
实际上,唐易在感情方面是个比较迟钝的人,若不是当时两情相悦,恐怕他也未必能追得上。
而且现在,有一个事实唐易自己也很不愿接受,那就是感觉自己越来越老气横秋。这是思维方面的,说好听点儿也可以叫老练成熟,虑事周全,但是缺少了年轻人应有的冲动和激情,没了原先的那种朝气。
多是不露声色,少有愤怒失控。最近唯一一次表现出愤怒,就是被廖沫儿推下水。
廖沫儿这几天也再没找他。
可是,就在这天上午,唐易去往山州机场的路上,却接到了廖沫儿的电话。
唐易想了想,还是接了。
“你答应过我,要给我送行请吃饭的。”廖沫儿的声音很平静。
听话听音,唐易一愣,“东西拿不回来了?”
“你说呢?”廖沫儿反问,声音似乎变得有些柔弱。
唐易是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儿,“算了吧,还不是最坏的结局。”
廖沫儿自然知道唐易的意思,这要是一查到底,会更加麻烦。
其实,征集办和文调局并不是没有彻底铲除报雪堂的能力,只不过一来代价太大,需要人力物力完全投入,并耗费很长的时间,别的事儿还干不干了?二来,如果报雪堂没了,这个江湖反而会更乱,甚至连控制都控制不住了。这个道理,就好像草原上没了狼,生态却未必良好一样。
而最终的解决之道,其实就落在唐易的五古封灯古玩研究会上。只不过这件事儿耗时也很长,需得一步步来。
“你还想要多坏?别给自己不想履行诺言找借口。”廖沫儿应道。
“我不是不履行诺言,一顿饭有什么?但是我要去外地,现在正在去机场的路上呢。”唐易没有撒谎。
“你要去哪儿?”
“呃,这个纯属私事。”
“不说算了!”廖沫儿说完,就挂了电话。
唐易呼出一口气,收起了电话。到了机场,正在换登机牌的时候,文佳突然打来了电话,“到哪了?”
“换登记牌呢!”唐易收起登机牌,一边说,一边向安检口走去。丝毫没有注意身后跟上的换登机牌的人。
“我到了啊,今儿在潭州住还是去安宁县啊?”
“又不远,住潭州吧,县里条件差点儿。”
“行,到了山里,我看是还怎么享受。找了酒店我订好房给你发短信,你下了飞机直接过来就行。”
唐易过了安检,找到登机口,坐下之后微微感觉有些疲倦,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起来。
这次撞大运,飞机居然没有晚点,起身排队登机。唐易的行李不多,只有一个旅行箱。他是第一个进入头等舱的,坐下之后,随手拿起一本航空杂志翻了起来。
过了几分钟,“原来你真没骗我!”一阵清脆的声音伴着淡淡的香气传来,接着廖沫儿在唐易旁边的座位坐下了。
第896章 隔座有耳
“你也去潭州?”唐易不明就里,心想怎么会这么巧?
“我就在你身后换的登机牌,要不座位怎么挨着呢?不过没稀得搭理你!出去转了一圈才过安检登机。”
没稀得搭理我,现在打什么招呼?
“你去潭州干什么?”唐易闪了一念,又接着问道。
“这个纯属私事!”廖沫儿借了唐易电话里的一句话。
“呵呵。”唐易自讨没趣,只能低头继续看杂志。
廖沫儿调整了下坐姿,心里开始在想,他到潭州去干嘛呢?莫非知道老爷子隐居在潭州?不可能!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那就是去开拓市场?也不太可能。潭州的古玩市场在华夏排名不是很靠前,他掌握的这几个地方的资源还忙过不来呢!
再不就是单独为了一两件东西?这倒是有可能。不过他好像一向不做出土的生意,也没听说潭州最近出了什么传世的重器。
“不如这样吧,你告诉我你去潭州干什么,我也告诉你。”飞机起飞后,廖沫儿突然说道。
此时,唐易本来就已经不想问了。潭州古墓众多,民国年间曾一度沦为盗墓的重灾区,他猜测廖沫儿此行潭州可能与此有关。此类生意,不问也罢。
而且,眼见廖沫儿沉默了一阵才说出这话,唐易心想这丫头鬼得很,多半是又想出了什么主意,套我的话。
“算了吧。”唐易淡淡应了一句。
说完,顺势翻过了手头杂志的新一页。结果,当看到新页面上大大的标题时,唐易不禁哑然失笑。
《和氏璧未解之谜》。
写这篇文章的,是这个航空杂志的一个记者,采访了很多历史文物学者和宝玉石专家。
其中关于和氏璧制成的传国玉玺的形制,文章提供了三种说法。都是学者专家提出的,而且每种说法似乎都能牵扯出一定的史料,有的甚至是旁征博引,言之凿凿。
一种是五龙纽。一种是螭虎纽。一种是龙鱼凤鸟纽。
纽,印纽,也作印钮,就是印章顶端带孔的雕饰。一开始是很有实用意义的,后来装饰和象征意义就大了。这传国玉玺的印纽,更是以象征意义为主。
这三种说法,唐易都见过,确实也都有史料支撑。不过这史料,也都是人写的。而且传国玉玺除了那些个荣登大宝的皇帝,又有几个人见过?所以出现分歧和谬误也很正常。
第一种五龙的说法,唐易之前也看到过很多。九五之尊,用来指代帝王,九是阳数的极数,五是中正之数。而且,这个五,还暗合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金木水火土五行。
所以,五龙之数,也被很多人认可。
关于螭虎的说法,唐易也见到过。说的是刘邦入关,得到了传国玉玺,玉玺是蓝田玉制成,上有螭虎纽。螭虎是一种异兽,简单来说就是像龙又像虎,在战国晚期的玉器中开始出现,最多见的是汉代以后。
所以,对这个说法,唐易是质疑的。这多半是汉代的一些个文人道听途说、穿凿附会。因为秦之国都咸阳、西汉国都长安都在陕西,所以“就地取材”说玉玺是陕西蓝田玉。同时,汉代玉玺很多都是螭虎纽,便也附会到了传国玉玺上。
和氏璧是楚地所产玉材,而且传国玉玺的玉质应该很纯,不太可能是蓝田玉。而且螭虎这个形象,战国晚期不是很普及不说,做在传国玉玺上,档次上还是欠了一点儿。
至于第三种说法,龙鱼凤鸟纽,唐易就更不相信了。一听这名字,他就觉得乱,管它出自什么史料典籍,直接pass。
这文章写得很客观,是正宗新闻的写法,只是列举事实和观点,不掺杂主观臆断的因素。
谈及传国玉玺上正面所刻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也例举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大篆,一种是鸟虫篆。
现在常见的篆字,多是小篆,小篆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才开始创制推行的。
大篆则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金文就是大篆的一种。至于鸟虫篆,其实比大篆出现得晚,它是金文的一种变体,有点儿像美术字儿,鸟虫嘛,看起来艺术成分高一点儿。
这两种可能,唐易认为都有,反正肯定不会是小篆。
这篇文章,唐易连看带想,用了将近一个小时,从山州飞潭州,一共也就一个半小时的航程而已。
不过,这文章虽然客观,却没结论,基本上相当于帮着唐易又梳理了一遍思路,所以,想,多过于看。
唐易看得入神,看完后捧着杂志,竟忍不住抬头喃喃自语道,“恐怕印纽不是五龙,而是一龙,‘摛藻为春’的印纽,有可能带着模仿,只不过形制偏长偏小而已。”
唐易抬头时,廖沫儿忍不住斜看了他一眼,随后的这句话,也被她听到了,又瞅了瞅唐易看的文章,廖沫儿暗暗倒抽一口冷气,眉头也不由自主皱了起来。
和氏璧传国玉玺?胃口挺大啊!
而且,他自言自语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点儿问题,难道是他有了什么线索?
“哎?嘟囔什么啊!”廖沫儿突然喊了一句,之所以是突然,就是想看看唐易的反应。
“嗯?”唐易回过神来,手里的杂志一下子合上了,“没什么,这杂志上写的有句话挺有意思。”
“哪篇文章,哪句话?”廖沫儿继续问道。
唐易一愣,转而应道,“关你什么事儿啊?你刚才一问,打断了我,忘了!”
廖沫儿笑了笑,“我说,你的眼力是不错,不过传国玉玺这样的东西,都失传至少上千年了,你还在痴心妄想?”
唐易这才明白,刚才是廖沫儿故意试探自己,她已经看到了自己看的文章,也听到了自己无意中嘟囔出来的话,“什么叫痴心妄想?这叫遐想!总比跟你说话有意思!”
“你!”廖沫儿的手微微一动,但也只是微微一动,毕竟这是在飞机上。
“我说你一个长得挺好看的姑娘,怎么动不动就想摆架势?有本事你把我从飞机上扔下去吧!”唐易白了廖沫儿一眼,便将头靠在了椅背上,闭目养神起来。
第897章 不是一路
“真的?”廖沫儿却突然拍了唐易的胳膊一下。
“什么蒸的煮的,小心嫁不出去!”唐易挪动了下胳膊,仍旧闭着个眼,嘴里嘟噜出一句。
廖沫儿问的是,唐易说她“长得挺好看”是真的假的。唐易却没多想,胳膊上被拍了一下,不由又想起被推下水的事儿来,自然没什么好气儿。
说实话,廖沫儿虽然也算是个美女,五官清秀明快,就像唐易说的,可以说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