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易的眼中却没有显示半分的慌乱,“如果不是,闵老就不会先说如果是了!”
闵天收回目光,心里却道,这个唐易,看来的确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这两个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而且,根本听不出来他对这个大罐的看法。
正在闵天琢磨的时候,唐易却又说了一句,“根据我的了解,黄立三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无论是钱财上的,还是名声上的!”
“噢?”闵天眼睛一亮,刚说听不出看法,他却来了一句暗示!这句话的意思,似乎是指这东西是真的!因为如果是赝品,只要闵老敢声张出去,就算钱要不回来,对黄立三的名声影响很大。
而且,唐易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合同:如果发现是赝品,将会退回五千万,如此一来,黄立三的钱财和名声都会受损。
这句话是建立在不能评判朋友之间交易物品的真假的基础上,但又像是在偏向闵天,极为巧妙地点出了是真品。
闵天是这么想的,唐易可不是这么想的。他既不想帮老黄,也不想帮闵天,所以说真说假都不合适。只能这样点一点,他说的都是实话,黄立三的确是这种人,至于闵天怎么想,那他就没必要管了。
“后生可畏啊!”闵老说着,转身从抽屉里掏出一张名片,“既然是自己人,以后我也愿意和唐先生多多交流!”
后生可畏这个词,在唐易出道之初,秦老和方老都曾说过,但是现在从闵天嘴里说出来,唐易却觉得很不舒服。
但是,闵天给的名片还是要接的。唐易看到名片,也不由微微吃了一惊,这张名片居然是玉制的。
厚度只有一毫米,而且上面还浅浮雕了姓名和电话等内容,字体遒劲挺拔,边角清晰。
玉材用的是青绿色的河磨玉析木料(附注),质地上乘,青的浓郁润泽,光彩照人。
谭千常在一旁却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闵天的名片,有三种,一种是和田白玉质地的,这一种他只给地位比他高的人,送出去的很少;第二种,就是河磨玉析木料的,送给平辈论交的人或者实力相当的生意伙伴。至于第三种,则是普通的纸质名片,但也不是随便给。
三种名片上的联系方式是不一样的,纸质名片上,只有办公电话和秘书电话。析木料名片上,则有闵天的手机号。而和田白玉的名片上,没有联系方式,只雕刻了“天人合玉”和闵天的亲笔签名。
能拿到闵天送出的白玉名片的人,联系方式就是次要的了,这样的名片,既是价值很高的工艺品,又是一种尊贵的体现。市场上炒的价儿不低,但是基本上是有价儿无货,因为能拿到这种名片的人,也不会去卖了换钱。
即便是析木料的名片,闵天送出去的也不算多。谭千常惊讶的原因是,闵天初见唐易,而且唐易并没有直接判定真假,闵天居然一反以前辈自居的状态,送出了一张代表平辈论交和有合作意向的名片!
唐易是伸出双手接的名片。这对闵天算是一种尊重,更重要的,也是从心底赞叹这张名片的精美雅致。
而就在接名片的时候,闵天的目光却突然盯在了唐易的左手腕上!
附注:河磨玉析木料。河磨玉,不论结构还是成因,都是与和田籽玉很相似的,基本上以透闪石为主,不过产地却在东北辽省。本来是山中形成的透闪石老玉,因为被河水冲刷,形成了类似籽玉、外带石皮的河磨玉。这个名字很形象。
河磨玉主要以黄白色和青绿色为主。这青绿色河磨玉的代表,就是析木料。析木,本是产地河边一个镇的名字。析木料外带褐色、黄色等颜色的石皮,里面的软玉青绿或者黄绿,质地上佳。这两年,析木料涨得挺猛。个人观点,从其质地和色泽来看,感受起来比和田青玉要更舒服。
第691章 扑朔迷离
唐易的左手腕上,露出了玄域圣环。闵天的目光集聚,正是因为此物。
唐易穿的是一件休闲皮装,袖子有点儿长,还是收口的。见到闵天之后,不论是握手还是喝酒,一直都用的是右手,左手腕几乎没露出来,有时候露出来了,闵天恰好也没关注。
但是现在唐易双手来接名片,手掌前伸,他的个子比闵天要高半个头,玄域圣环顺势下滑,露了出来,一下子出现在闵天的视线中。
闵天盯着上面的梵文,捏住名片的手没松开,直到唐易轻轻拉了一下,他才回过神儿来,“唐先生的紫铜手镯很别致啊,上面可是梵文?”
唐易自然注意到了闵天的关注点,而且心里还暗骂了一句老狐狸!如果不知道这玄域圣环的情况,哪怕只是个名字,他也不会愣住!但是,他又不知道唐易对玄域圣环知道多少,是无意得到戴着玩儿呢?还是有所了解,随身不离?所以,只是含糊其辞地先问了一句。
“咱们坐下聊吧,这茶都快凉了,也没喝一口。”谭千常很是时机地在旁边说了一句。
“对,对!”闵天打开办公室的门,喊来了女秘书,“带唐先生和谭先生先到贵宾会客室,备茶,我随后就到。”
闵天自然是要把这庄子梦蝶青花罐先收起来。同时,他还想准备点儿东西。
到了贵宾会客室,坐在宽大皮沙发上,唐易见面前的茶几上有水晶烟缸,便掏出烟递给谭千常一支,自己也点了一支。
“这青花罐,可真是让我开了眼了!”谭千常笑道。
“回头咱们单聊。”唐易也笑了笑。唐易心想,闵天对佛教的研究看来不是一般的深,首先他懂梵文,其次应该对着玄域圣环有所了解。
果然,闵天进来之后,只是随意寒暄了两句,便开始直切正题,“唐先生的手镯,能否让我看看?”
唐易也没推挡,看就看呗,你还能抢走不成?笑了笑了便摘了下来,递给了闵天。
闵天进来的时候,带着一个精致的锦盒,接过玄域圣环之后,闵天将盒子递给唐易,“唐先生,初次见面,我这个地主也没什么表示,这个小礼物还望不要见笑。”
谭千常此时也在深思中审视玄域圣环。但凡年少时遭遇过磨难的人,心思一般比较重,谭千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如果是一般人,觉得闵天送给唐易礼物,想的可能主要是拉拢,既然都已经送出名牌示好了,那进一步拉拢是很自然的。但是,谭千常却觉得,这是一种交换:闵天欣赏唐易手腕上这个东西的交换。
仅仅是欣赏一下,居然还要再搭上一件礼物,这东西绝对不一般!
唐易打开锦盒,更是让谭千尺相信了自己的想法。因为里面是一串保山南红的双面雕十八罗汉。最关键的是,这串保山南红,不仅是典型的柿子红,而且直径达两厘米,居然基本上没有裂。
南红玛瑙如今算是市面上炙手可热的东西,比较著名的产地大抵有三处。甘南老料已经绝迹,只有老件了,闵天的玉雕工作室想买原料也买不来。剩下的产地,就是保山和凉山。总的来说,凉山料的色泽和质地不如保山料,但是保山料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有裂。
有裂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影响加工,所以保山的好料珠子如果没裂,一般不大,超过两厘米很少。这串手串一共十颗,除了双面雕的十八罗汉共有九颗,还有一颗更大的佛头,材料本身就不便宜了,加上是闵天主雕,老师傅打磨,这手串几十万的价儿也不算高。
为了欣赏唐易手上这个东西,闵天居然如此大方,而且看表情,居然还好像赚了多大便宜似的。
而唐易,看了一眼手串,便轻轻合上了锦盒,“闵老太客气了!”
此时闵天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玄域圣环上,“不客气,不客气。”
“闵老精研佛法,想必知道这玄域圣环的出处。”唐易又是不紧不慢地来了一句。
“嗯。”闵天又是应了一声,“嗯?”旋即,闵天猛然抬起头来,“唐先生,知道此物?”
这话问的,人家戴在手腕子上,如何能不知?
不过,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闵天也是机缘巧合得知了玄域圣环,而且查过大量的佛教典籍而没有线索。最终,还是因为入藏地之后,结识了一位藏地的高僧,这才知道了一些东西,不过那位高僧早已圆寂多年。所以,戴着也未必知道。
“闵老,我也是只知道名称,还望闵老不吝赐教。”唐易自然不能把“进入”其中和参破华严十地的事儿说出来。
闵天缓缓掏出一支烟,并没有让一下唐易和谭千常,而是自己默默点上抽起来,显然,他已经进入了遐思,没注意基本的礼数。
唐易和谭千常也没打扰,各自也掏出了一支烟。
三支烟枪,烟雾袅袅中,闵天开口了。
“那年夏天,我到西疆和田的大巴扎(集市)上选购和田玉料,遇到一位僧人,他的胸前垂着一条天珠和老松石编成的链子,链子上,就挂着一个玄域圣环,因为太大,所以特别突兀。当时,他是想选购一块大籽料,想雕一尊佛像。我和他聊过几句。”
“他告诉我,他从藏地而来,这玄域圣环是唐代的圣物,代表佛法修行的至高境界,他挂在身上,就是想要时时参详,但是二十年了,始终没有参透!”
唐易暗想,难道这个僧人是须极禅师?不对啊,须极禅师不是藏地出来的,而且须极禅师的玄域圣环,是出自一位姓唐的人之手,这个人,他还推断,很可能就是自己的爷爷唐展云!
这件事越发扑朔迷离。唐易忍不住问了一句,“闵老,难不成我手上的这个,就是你当年见到的那个?”
闵天轻轻摇了摇头,“当然不是!”
唐易更糊涂了,莫非,这玄域圣环不止一个?
第692章 讲述来历
闵天狠狠吸了一口烟,继续说道,“我一直痴迷于对佛法的研究,听说是代表佛法的至高境界,自然很感兴趣。这个僧人,对和田玉料不是很了解,我就全力帮他选料讲价,最终帮他买了一块性价比很高的好料子。”
“但是很可惜,他对玄域圣环的了解也很少,只知道出自唐代的吐蕃,是一件佛门圣物。而且最关键的是,他这件玄域圣环是仿制的!”
唐易这才明白,为什么闵天说这两个不是同一个。
但是,即便是仿制,也应该有原型吧?
此时,闵天继续说道,“我当时想,即便是仿制,也应该有原型,便问了问他,他却说,是在藏地一位高僧那里见到过图谱,那本图谱,是关于历史上佛教法器的图谱。”
随后,闵天便想去藏地一探究竟。这就是兴趣的力量,对佛法极感兴趣的闵天丝毫不觉得这是一件冲动的事儿。
结果,还真的让他找到了那位高僧,对于痴迷佛法的闵天,这位高僧并没有推挡,只是告诉他,图谱确实是有,但是只能对藏地的僧人看,外人是不能看的。
闵天知道,这种事儿,根本没法勉强。
不过,关于玄域圣环,这位高僧倒是告诉了他一些知道的东西。
“他说,玄域圣环,出现在唐代,具体说是松赞干布时期。大部分人都知道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松赞干布相当于吐蕃的开国皇帝,因为从松赞干布开始,吐蕃